第524章 趙禎出京

“朕能出宮了?”

後苑內,原本還在物理宮做電磁技術研究的趙禎聽到趙駿突然過來,有些納悶。

這個時候大孫不應該是在政制院處理公務的嗎?

怎麼忽然跑到這兒來了?

不過他也沒有遲疑,馬上就讓趙駿進來。

結果趙駿過來之後,告訴了他這個好消息,令趙禎當時就愣在原地。

這些年來,他總共也就出過兩次宮,一次是趙駿的婚禮,另外一次,則是去火車南站觀看火車的運行。

雖然已經比歷史上從未出過宮的情況好了許多,但兩次出去,亦不過是匆匆一瞥,哪真正見過這大好河山,連汴梁都不知道什麼模樣。

對於一個皇帝來說,沒見過自己的天下有多大,是什麼模樣。甚至連自己的首都是什麼樣子都不知道,無疑是一種悲哀。

所以曾經趙禎也向趙駿提出過想出去的想法,但那已經是七年前的事情了,久到趙禎甚至快忘了這件事情。

沒想到大孫還記得。

“是啊,當年爲老哥擴建皇宮,不是答應給你多修幾座宮殿,讓你可以到處走走嗎?”

趙駿走到趙禎的工作臺上掃視了一眼,上面什麼工具都有,看來老哥平日裡獻身於科學大業還是非常勤勞,一直在做各種試驗。

“朕都快忘了這事了。”

趙禎把手中的銅圈放下,苦笑一聲。

“老哥忘了我可不能忘,雖說沒有重修宮殿,只是把各地方原來留下的殿宇重新修繕了一下,不過住還是可以了。”

趙駿笑了笑。

得益於五代十國,全國各地包括廣州都有南漢時期劉建造的殿宇。宋朝建立後,這些建築多留存了下來,只是年久失修,略顯破敗。

慶曆年間,朝廷提出多項振興經濟的政策,其中就有大量搞基礎建設,修道路、鐵路、房屋、運河等工程。

而宮殿修繕的工作也幾乎同步在做。

巴蜀成都,關中長安,河南洛陽,幽燕北平,江東金陵等多個歷史上割據政權首都,乃至於大統一政權首都宮殿,都已經進行維護。

再加上連通全國各地主要城市的鐵路系統經過十多年的搭建,也已經完成,眼下正是已經可以出發之時。

“太好了。”

趙禎臉上露出激動的表情,說道:“朕要去長安,早就想看看大唐首都是何其雄偉。”

“別急,皇帝出行不是小事,肯定還是要準備一下,到時候老哥自己想想要帶哪些人,要去哪些地方,我們一起做個計劃,過段時間等籌備好再出發。”

趙駿笑了笑,隨後目光好奇地看向趙禎的工作臺道:“對了老哥,剛纔我就很好奇,你這是在做什麼呢?”

工作臺上有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磁鐵、鐵片、炭粒、線圈、銅環等等,其中還有一些黑色粉末狀的玩意兒,讓人很不理解這是在發明什麼。

趙禎點了點銅環,神秘一笑道:“朕一直在想把磁帶和照相機發明出來,朕多希望後世人能聽到我們的聲音,看到我們的模樣。”

他說着繼續道:“並且之前的話筒非常簡陋,你也知道,那擴音器和話筒構造有多簡單,擴音器就是一些磁鐵跟線圈纏繞在一起組成音環,話筒同樣是磁鐵和線圈,再加一些炭粒,然後通過放大電流讓聲音擴散出去。”

“可惜。”

趙禎搖搖頭道:“現在還是太原始,說出的話嘈雜無比,噪音太多,離得近還好,離得遠些根本不知道說什麼,跟筆記本上的擴音器比起來,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因而朕也想順便改善一下它的功能。”

“這個好這個好。”

趙駿聽了連連點頭,爲趙禎努力搞科研而點個贊,但又不解道:“就是照相機、磁帶跟話筒擴音器有什麼關係?”

“照相機確實沒什麼關係,這關乎到感光材料,因而這件事我就讓化學院和物理學院一起置辦。但磁帶就有關係了,他們都是通過磁來記錄聲音。”

趙禎指着那磁鐵和黑色粉末狀玩意兒說道:“所以話筒擴音器裡都有磁鐵,按照朕的估計,磁帶應該就是用磁粉來記錄,然後用特別的辦法錄下聲音,再用特別的辦法播放聲音。”

“那應該是磁帶播放器了,也叫錄音機,我小時候見過,還拆過。”

趙駿恍然大悟。

錄音機就非常古老了,貌似一零年以後就已經不常見,因爲那是80-90年代流行的東西。

不過作爲初代零零後,他記得小時候去表姐家玩,可能是零七零八年,七八歲的時候,還看過表姐用這種錄音機聽英語,那時候好像叫隨身聽。

只是沒過多久這東西就退出歷史舞臺,漸漸被各種MP3,MP4之類的取代,表姐的那個隨身聽也被扔在了某個角落。

直到有一天趙駿閒得無聊,七八歲正是人嫌狗厭的年紀,去表姐家玩的時候,順手給拆掉了。

可惜的是他純粹沒理科天賦。

別人小時候拆各種電器,有天賦的很快就能摸清楚構造,然後還原回去。

而趙駿費半天勁還原,結果一看地上還多了幾個螺絲和一堆小零件,最終那東西就徹底成了垃圾,他也沒搞清楚裡面到底什麼構造。

要是他學理科,並且有這方面的天賦,恐怕現在大宋的科技進程,就不只是現在這樣,也許電視機都該出來了。

“朕已經知道該怎麼做這磁帶,相信要不了多久,別說磁帶,就連電話應該也沒什麼問題。”

趙禎得意道:“他們的原理其實都是差不多的,都是通過磁來記錄聲音,然後再通過電流把聲音傳遞出去。一樣通百樣通,現在欠缺的就是找到合適的材料當磁帶載體。”

“透明膠帶吧。”

趙駿撓撓頭道:“我記得小時候表姐用的磁帶就是膠帶一樣,不過顏色是黑色的。”

“那就是了。”

趙禎沉吟道:“看來我得用樹脂之類的東西試試,只要能夠把這個關節打通,我估計磁帶、電話之類的東西,就能夠應運而生了。”

“這個倒應該是,高中歷史課就有提及,早在19世紀就發明了電話,說明它的原理比較簡單。”

趙駿笑道:“以老哥的能力,相信很快就能讓電話問世。”

“哈哈哈哈哈哈。”

趙禎被趙駿誇讚,樂不可支。

他今年都44歲了,該有的東西都已經擁有。

國家發展上有慶曆奇蹟,從公元1040年到如今1054年,短短14年的時間,大宋的國力翻了何止十倍。

加之工業革命,生產力爆發性增長,對外積極貿易,對內加速生產,糧食井噴般增長,人口也飛速增多,發展極爲迅猛。

而開疆拓土方面,先收燕雲,再滅西夏,後取西域,如今又把半個遼國納爲宋土。讓大宋的版圖達到了900多萬平方公里,跟後世差不多。

雖然沒有後世的西藏、雲南以及內蒙西部地區,但多了西域更西的費爾幹盆地以及外蒙、朝鮮、俄羅斯等國的部分區域。

因而在國土面積上,其實已經跟後世基本持平,若是細算的話,大體上應該只少個二三十萬平方公里。

若是再攻下青藏高原和大理,國土面積將直接到1000多萬平方公里,接近1100萬平方公里的樣子。再拿下外蒙古,就真正是秋葉海棠歸於一統了。

所以不管是文治亦或者武功,趙禎此時都已經達到了歷史頂點,哪怕是漢唐鼎盛期間,也僅僅只有唐朝李治時期1237萬平方公里可以一比。

但唐朝的巔峰版圖維持時間非常短,且國內的發展在封建王朝可以說是首屈一指,但跟大宋這樣的工業國比,那就落後了不止十倍。

因而在整個歷史上,三皇五帝到如今,近四千年的華夏文明當中,還沒有任何一個文明和朝代能與此時的大宋相提並論。

趙禎自己都常常在想以後如果自己死了,該取個什麼樣的逆天諡號跟廟號才行。

一般的什麼宋神宗宋仙宗宋聖宗之類的簡直不配當做他的廟號。

以這開疆拓土的功績,至少也得是個祖字輩,且宋世祖都不行,怎麼說也得多加幾個字。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趙禎其實已經沒有什麼別的追求。

只希望自己多多搞些發明創造,不僅僅在皇帝的位置上達到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境界,同時在科學界也成爲一顆閃亮的新星。

這樣哪怕後來還有厲害的皇帝或者科學家超越他,那至少在皇帝裡他是最好的科學家,在科學家裡是最厲害的皇帝。

現在聽到趙駿對於自己科研能力的肯定,趙禎自然非常開心,恐怕自此之後,他的偉大已經奠定了歷史。

趙駿隨後又陪着趙禎聊了一會兒,還在後苑散了會兒步,到了這個時間段,他有限的理科知識其實已經比不上趙禎,很難給予學術上的幫助。

但他的視野和見識多,即便不知道原理,卻能夠描繪出它的功能,同樣能夠給予科學家們啓發。

就像科學在本質上來說,就是發揮出人們的想象力一樣。

一戰前的科幻小說,就已經幻想未來人們能夠登上天空,如《從地球到月球》《世界大戰》之類。

還有其餘科學產物,如潛水艇的發明人靈感來源於《海底二萬里》。直升機的靈感來自《征服者羅比爾》,手機的靈感來自於《星際迷航》等等。

因而想象力的開拓,遠比悶頭搞學術更重要。

不得不說,趙駿的很多東西都給了趙禎啓發,畢竟他的大多數見識都來源於筆記本。

但筆記本承載的知識非常有限,因爲沒有網絡,能從筆記本里得到的就只有電影當中那些一閃而過的鏡頭,而且連什麼作用都不知道,很難給予提示。

可趙駿卻是知道它們的作用,也知道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這其實就是最好的結果,能夠讓大宋的科技發展最少走幾十年的彎路。

翌日,趙駿就開始不上班,與王守忠和曹修一起做了趙禎出行的計劃表。包括隨行衛隊規模,人員安排和出行路線。

接下來幾天就是其餘準備工作,從皇宮禁衛軍中調集了一批精銳擔任皇帝儀仗隊,又從京營裡調了三千人出來,擔任隨行衛隊,開始收拾細軟,準備出發。

不過馬上出發也不行,還得先造聲勢。

於是沒過多久,大宋天子陛下要巡視地方,深入民間基層,慰勞百姓的事情就傳了出去。

文官集團,乃至包拯、歐陽修等人都上書反對,以隋煬帝爲反面教材,說皇帝出巡勞民傷財爲理由,希望大宋皇帝陛下吸取隋朝教訓。

但政制院卻把反對的聲音壓了下去,並且下達了官方政令,同時各地報紙也都在宣傳這件事情,主要集中在趙禎勤政愛民,以民爲本的思想觀念上,解釋爲什麼要出京巡視。

至於勞民傷財的問題以前肯定是勞民傷財,可如今有了火車之後,通行速度提升了何止十倍,曾經從汴梁到成都至少得花兩個月時間,現在最多就是兩三天時間。

坐火車先到長安,再從長安南下至成都,總里程不過一千多公里,如果是直達列車,甚至都不需要兩三天,早上出發,第二天早上就到了,速度非常快。

因此這個問題也遭遇到了政制院的駁斥,趙禎出行遇到官員們反對的事情自然也就順利解決。

很快到了二月初,慶曆十四年的二月份是汴梁最繁忙的時候,冬季有時運河各段落下雪,遭遇冰雪封河是常有的事情,時常需要官府組織人手破冰,耽誤行程。

然而二月份春天到來,運河再次恢復暢通無阻,就像節假日時期的高速公路一樣,從汴河的南入河口到汴梁碼頭十餘里,擠滿了來往的船隻。

並且隨着多個火車站的修建,比如汴梁西站連通了洛陽、長安以及線路周邊的沿線城市,同樣是往來人員不計其數。

一時間汴梁的人口與繁華持續增長。

便在這種情況下,二月八日,在距離大宋國慶節還有十九天的時候,大宋皇帝趙禎正式離京,開始了巡迴天下之旅。

316.第312章 出雍雞關,直取升龍第370章 大宋該圖窮匕見了第58章 歷史獨一份第467章 幽默回鶻人195.第193章 人情世故,是張大網第75章 我要當狀元!第364章 追出二百里,令夏人不敢寇邊238.第235章 挺起自己的腰桿,把脊樑骨接上第317章 一炮轟殺大越皇帝265.第261章 CPU技術已然大成!253.第249章 趙駿結婚第75章 我要當狀元!215.第212章 前面騎白馬的是元昊!179.第177章 草菅人命283.第279章 查查他們第22章 不乳宋,就會死第458章 不許胡馬窺陰山第79章 上岸第一劍,先斬輔導員第473章 趙禎的喜悅第483章 少年中國說281.第277章 杯酒釋冗軍112.第112章 對付惡勢力的三個辦法129.第129章 誰幹的?第380章 蕭萬里心臟驟停168.第166章 核心矛盾146.第145章 洞內廝殺第381章 宋軍圍城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第380章 蕭萬里心臟驟停第52章 請罷呂夷簡第497章 中東風雲再起第106章 不能再一個人孤獨地戰鬥278.第274章 我有個新思路第353章 烏古乃定計,遼國南侵高麗第375章 耶律宗真被偷了家179.第177章 草菅人命第98章 江大郎313.第309章 歷史性的一刻290.第286章 一場大清洗158.第157章 官場改制的影響227.第224章 建立統一戰線!第94章 該動手了第364章 追出二百里,令夏人不敢寇邊167.第165章 公私合營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第508章 萬國來朝(3)第522章 滅金,就是這麼快267.第263章 先恢復,再談發展138.第137章 報紙熱議,李迪入京第475章 試試就逝世第7章 趙禎是二傻子和蠢笨驢第80章 所見,所聞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第83章 趙禎不可信136.第136章 早朝爭論317.第313章 大宋天軍!204.第201章 故里已經成爲過去159.第158章 死刑的意義第328章 餓不死,但很窮第396章 贏得倉皇南顧第352章 出兵西北,派韓琦張亢第401章 趙禎眼裡有了光第7章 趙禎是二傻子和蠢笨驢304.第300章 政制院工作報告以及新的規劃204.第201章 故里已經成爲過去第62章 趙駿改變了官家(第二更)第516章 不會再餓肚子了第97章 老範的幫助第6章 沒有尚武精神,大宋就該亡!第90章 與開封府的第一次衝突258.第254章 快去請大孫回來!285.第281章 王安石查兵籍243.第239章 不甘心啊第421章 該滅西夏了第405章 鐵甲艦建造成功,先告訴鄰居第42章 大宋不能沒有趙駿第47章 晏殊迴歸第490章 大宋的體量翻了七八倍301.第297章 拿張元當替罪羊222.第219章 偷元昊老家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302.第298章 李元昊自願上供第479章 開啓蘇軾的物理之道第315章 地毯式轟炸,直取升龍第503章 三喜臨門,傳國玉璽314.第310章 白話文運動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從一品國公第396章 贏得倉皇南顧第96章 開封府再出陰計第344章 一網打盡,注意影響第475章 試試就逝世第507章 萬國來朝(2)第58章 歷史獨一份第398章 豐功偉績,與天下人分享第91章 棄暗投明,開封府密謀第342章 用好手裡的刀277.第273章 遠洋船隊迴歸285.第281章 王安石查兵籍第428章 西夏最後的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