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想通了(第五更)

第65章 想通了(第五更)

可以,但有些要求?

晏殊聽到這句話,頓時面露喜色,連連點頭道:“你說說看。”

雖然他並沒有直接就答應,但只要趙駿鬆嘴,那一切都好說了,就看對方要提什麼樣的條件了。

見到晏殊的模樣,趙駿就知道要進行談判了,所以並沒有立即開口,而是陷入沉思。

他在想自己未來的出路!

自己穿越到大宋是已經不可更改的事實,如果考慮怎麼回去,那按照一般的穿越套路,就必須要掛掉。

但掛掉是穿越過去的套路,穿越回去的套路是什麼?還是掛掉嗎?這辦法.只能說有點費命,萬一沒成功呢?命可就只有一條。

所以他現在的路就只有一個,那就是留在大宋。

至於怎麼留,去當平頭老百姓可不行,大宋的底層人民過得苦啊,稍有不慎就得餓死。

投奔遼國和西夏?

自己可是正統漢人,絕不能去當異族奴才。

其它什麼造反起義,或者去海外建國,那都什麼離譜主意。一個大學生,真有那麼大能力造反和去海外嗎?

現在就可以直接融入大宋最高權力機構,又何必去打生打死,冒着殺頭以及在海外染病的風險,去做這些不理智的事情呢?

因此審時度勢的話,與對方合作,就是最好的選擇。

那麼既然選擇了與趙禎他們合作,就必須要爲自己爭取到最大利益。確保自己手中擁有足夠的話語權,而不是被對方利用完就拋棄的工具人。

先看看手中的籌碼。

趙駿曾經考上人大的高智商大腦飛速運轉,開始思考起自己在談判當中的優勢。

首先是趙禎他們需要自己來了解後世的歷史。

雖然自己已經劇透了不少東西,但基本上也就講個大概,裡面的細節內容,很多都沒說清楚,或者乾脆就沒說。

趙禎他們不可能不想了解更詳細的後世歷史內容。

其次是昨天才講了生產力與生產關係,趙禎他們肯定迫不及待地想要進行工業革命提升生產力。

問題是提升生產力可不是工業革命那麼簡單,而需要一整套的科學邏輯體系支撐。

華夏古代的科學邏輯體系有殘缺,就一定需要有人來幫他們補齊。

這個人只能是自己。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現在趙禎他們面臨着李元昊建國、遼國威逼、三易回河、靖康恥等等事件的壓力。

趙駿已經詳細說過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次戰役,有了防備的情況下,宋朝想要打敗李元昊可能性不大,但僅僅做到抵禦住李元昊的進攻還是沒什麼問題。

然而也僅限於此,宋朝的情況面對遼國的威逼以及李元昊建國,都沒辦法做到擊退和干預,更別說橫掃遼夏,至於三易回河以及靖康恥,也是未來會發生大勢,難以更改。

這不是簡單地知道未來就能改變的事情,因爲大宋如果無法擊敗遼國,那麼自然無法阻止金國和蒙元的崛起,到了最後大宋還是逃不掉滅亡的命運。

而通過之前的閒聊,趙禎他們也就知道了未來科技的力量,知道火器時代必然會取代冷兵器時代,要想讓大宋軍事強大,就必須進行武器改革。

那麼能改革的人是誰呢?

還是自己。

也就是說,自己在無形當中給趙禎他們畫了個大餅。

一張可以完整知道未來歷史,可以鑄造工業革命,可以進行武器進化,可以讓大宋強盛起來的宏偉藍圖。

那麼爲了不讓大宋受到靖康恥的屈辱,爲了能讓大宋強盛,爲了改變三易回河以及崖山跳海的命運,趙禎他們就必須要把自己供起來。

趙禎不是自己的祖宗,老子是他祖宗!

想通了這一點,一瞬間趙駿整個人都精神了起來,神清氣爽,容光煥發地說道:“我也是趙家人,是趙宋的宗室,不如這個皇帝給我當吧。”

晏殊原本充滿期待的笑臉,剎那間凝固。

連嘴巴都長着,忘了閉合。

雖然知道後世人對古代皇帝沒什麼太大尊敬,但這句話,也太大逆不道了點,把晏殊着實給震驚得無fack可說!

“開個玩笑,開個玩笑。”

趙駿見他表情凝固,就知道這玩笑開得有點大,好歹是學歷史的,怎麼可能不知道封建皇權底線威嚴?

爲了這皇位,不知道多少父子兄弟相殘。怎麼可能因爲趙駿是隔了不知道多少代的子孫後人,就把皇位給他?那也太離譜了點。

晏殊就只好勉強露了個笑容說道:“趙駿啊,這個玩笑以後還是不要開了。”

“切!”

趙駿豎起中指道:“什麼腐朽落後的封建社會,噁心!我們現代人就算在大街上發表獨立宣言,說我要造反當皇帝都沒人鳥他,就這點屁事還上綱上線。”

晏殊委婉勸道:“我知道你們後世人對於皇權蔑視,但這裡是大宋既然到了大宋,還是要遵守一下這裡的規則。”

“行吧。”

趙駿懶洋洋地道:“那皇帝不行,給我當個常務副皇帝或者宰相總可以吧。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那也不行。”

晏殊搖頭跟撥浪鼓一樣,說道:“你即便來自後世,可對大宋有幾分瞭解?伱去過大宋的民間嗎?知道大宋的官場嗎?見史書又怎麼能窺見全貌?一下子讓你身居高位,如何服衆,若是胡搞亂來,只會讓大宋亡國更快。”

“好吧,你說得有道理。”

趙駿就只好退而求其次說道:“那要求以後再提吧,如果我願意跟你們合作,你們打算怎麼安排我?”

晏殊笑道:“先去見見官家再說。”

趙駿就想起了之前見過那一面的年輕人,點點頭:“好,去會會他。”

晏殊見他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一時感慨,想了想就說道:“不要莽撞,官家畢竟是大宋皇帝,見了官家,我還是希望你對他能尊敬尊敬。”

“可以。”

趙駿應了下來,他現在已經想通了。

穿越回去那不太現實,太費命了,萬一沒成功豈不是必噶?

既沒能力造反,又不想去投效異族,那就只能合作。

合作就得有個合作的樣子,趙禎再怎麼說也算是自己的祖先之一,就當給列祖列宗拜個年吧。

當下趙駿就從牀上爬起來,到了牀邊穿上鞋子,還是一雙橡膠拖鞋,之前他從行李箱翻出來的,夏天穿拖鞋最舒服。

身上穿的衣服也比較奇葩。

上身是白色短袖,下身則是黑色沙灘褲,怎麼舒服怎麼來。

反正趙禎他們也不知道這是平日裡夏天穿的休閒裝,即便是在這個正式場合,應該也無所謂。

晏殊看他起來,就打開了房門,門外站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男人,他見到趙駿跟着晏殊出來,沉聲道:“趙駿,你想通了?”

趙駿又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詫異地看了這男人一眼,說道:“尼瑪支書?”

“我是范仲淹。”

范仲淹面無表情地做着自我介紹。

“牛逼。”

趙駿這次比了個大拇指,這位更是重量級。

以前只在書裡或電視劇看過晏殊和范仲淹,這次也算是看到真人了,跟電視劇裡演的果然不一樣。

此時天色已經亮了起來,趙駿走出屋門,遠遠地眺望了一眼,看到的是一片風景秀麗的花園。

花園很大,有茂密的叢林、高聳的假山、流淌的渠水、盪漾的湖泊,以及各種各樣,萬紫千紅的名貴花草。 不遠處有一座恢弘的宮殿,殿外居然還有幾畝良田,正值初秋,裡面的稻穗鬱鬱蔥蔥,禾苗高高立起,在風中輕盈搖曳。

“這應該就是觀稼殿吧。”

趙駿想起了曾經偶爾看過的宋朝皇宮佈局圖,能在皇宮裡種稻田,就只有觀稼殿了。

晏殊點點頭道:“是的,你當初就是忽然出現在觀稼殿外。”

“穿越的地方真是差。”

趙駿嘟囔了一句,隨後跟着晏殊范仲淹路過那些稻田的時候,看到田裡稀稀拉拉的稻子,搖搖頭道:“宋朝的稻子果然不行,成穗率這麼低。”

“沒辦法,你也知道大宋的生產力差。”

晏殊回了一句。

趙駿說道:“跟生產力有關係,但還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因素。比如不會育種,不會科學種植。後世低產田都能畝產600-800斤,高產田能達到1200斤以上,你們缺少一位農神。”

“你能做這個農神嗎?”

范仲淹忽然問道。

“拿頭去做,這個時代都沒有生物學,從零開始你知道有多難嗎?”

趙駿反問。

范仲淹就不說話了。

很快一行人就來到了觀稼殿外。

周圍由皇城司禁軍們組成的大內侍衛們將宮殿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

趙駿深呼了一口氣,昂首挺胸地跟着晏殊范仲淹走了進去。

趙禎他們還在等着,之前王守忠遠遠的就已經看到了晏殊和范仲淹帶着趙駿過來,立即就過來稟報。

所以此時衆人都已經開始裝腔作勢,一個個正襟危坐地在椅子上,似是要給趙駿下馬威。

趙駿步入殿內,又如之前一般掃視了一下衆人,目光最後停留在了年輕人身上。

他就是趙禎?

長得居然TM比我還帥點?

趙駿心裡胡思亂想着。

他沒有說話。

這個時候就是雙方極限拉扯的時候。

趙駿知道自己雖然在眼睛看不見的時期,被對方套了太多的話。

但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因爲套的話越多,就越證明了自己的重要性。

人只有無知纔會無畏。

如果知道了自己的命運,又看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恐怕恨不得把這根稻草當祖宗給供起來。

所以趙駿就有點有恃無恐,雖然這麼做可能會讓對方將來很是不爽。

但問題是現在是雙方談條件的時候,一定不能慫!

籌碼必須握在手裡!

不過讓人意外的是,趙禎顯然也還算沉得住氣,也只是看着他,沒有開口說話。

周圍都是老狐狸,自然也都一個個注視着趙駿,表情默然。

因此在大家都不說話的情況下,場內一時間竟陷入了一片寂靜當中。

氣氛略微尷尬。

“咳咳。”

還是晏殊咳嗽了兩聲,打破了沉默。

他對趙駿說道:“趙駿啊,官家是趙氏先祖,雖不是你直系祖宗,卻也是旁系先祖之一,既是見到列祖列宗,爲何不行禮啊?”

行吧。

我是新時代大學生。

講禮貌、樹新風,尊老愛幼的高素質人才,那就當敬敬祖先吧。

趙駿就勉爲其難,像過年恭喜發財一樣,雙手十指扣着,拱拱手道:“後世子孫,見過祖先。”

“呵呵。”

那一瞬間,趙禎原本板着的臉如冰山一般融化,似笑非笑地道:“你還知道朕是你的老祖宗啊。”

“糾正一點,不是老祖宗,只是祖先。祖宗是直系,祖先則可以是旁系。”

趙駿作爲歷史系學生,必須鄭重改掉這裡面的錯誤。

趙禎的臉色頓時拉了下來。

晏殊當時都差點尿了,連忙拉着趙駿到一旁低聲說道:“小祖宗,我的小祖宗,你是我祖宗行了吧。我求求你了,尊敬一下官家吧。”

趙駿這人屬於典型吃軟不吃硬,看晏殊急得都快哭了,想起了這段日子是晏殊無微不至地照顧自己,便心軟下來,說道:“好吧,看在晏.拉日叔你的面子上。”

於是晏殊就又拉着趙駿走過來,向趙禎賠笑道:“官家,趙駿畢竟是後世人,有些不懂禮數,勿要責怪,快,給老祖宗行個禮。”

說着催促了一下趙駿。

趙駿就跪了下來,有氣無力地磕了個頭:“後世不肖子孫無禮,請老祖宗原諒。”

不是他膝蓋軟,而是他們村祠堂就真有趙禎的靈位。

除了趙佶趙構那倆玩意兒比較丟人以外,基本上趙家皇帝只要不昏庸得太過分,作爲趙氏祖先,村子裡還是願意把他們供奉起來。

所以趙駿其實自小就跪慣了,不止是每年祭祖的時候跪,家裡如果有老人去世的話,都會擡着棺材去一趟祠堂停半天靈,給列祖列宗上香,因此他以前給趙禎跪的次數還不算少。

就當是跟以前一樣,給死人下跪吧。

趙駿心安理得。

只是讓他沒想到的是,在元朝之前,下跪禮依舊是比較重的禮儀,連百官上朝都不需要給趙禎跪下,更別說民間百姓見官。

因而見趙駿忽然行這麼大禮,趙禎還以爲趙駿是徹底想通了,看到了自己的王八之氣,知道自己是一位明主,決定對自己納頭便拜。

於是他大笑道:“哈哈哈哈哈,起來吧。”

“謝老祖宗。”

趙駿像沒吃飯一樣,依舊有氣無力地從地上爬起來——他還真沒吃飯。

趙禎見他精神萎靡,想起了當初對方不斷辱罵自己的場面,便起了戲謔心思,拍案冷笑道:“趙駿,你該當何罪?”

“啥意思?”

趙駿迷茫地看向趙禎。

“老變態,老色皮、二傻子、賤骨頭、蠢笨驢”

趙禎低下頭一個手指頭一個手指頭地數着,後來發現十根手指頭好像不夠數,於是擡起頭,似笑非笑地看着趙駿道:“誹謗朝廷,侮辱皇帝,對祖宗大不敬,你說朕該怎麼處置你?”

(本章完)

第504章 真傳國玉璽164.第163章 這裡永遠是你的家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陣255.第251章 李白蘇軾來了也得有政績119.第119章 誰贊成誰反對?146.第145章 洞內廝殺第453章 在石城畫一個圈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從一品國公237.第234章 范仲淹的兩難境地(二合一)第105章 糊塗,抄了你家都是我的356.第351章 出大事了第100章 包圍開封府第471章 大宋需要向世界傳播文明第470章 與范仲淹利益交換142.第141章 顆粒狀黑火藥152.第151章 棉花推廣317.第313章 大宋天軍!第343章 全城搜捕第17章 呂夷簡栽跟頭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第387章 我賦予的權力,天不遂人願第358章 高麗叫父第348章 奇怪的商隊第338章 李元昊的惆悵第102章 大宋這個樣子你很光榮?280.第276章 將門的多事之秋191.第189章 清官,貪官,庸官第461章 謀西域199.第196章 貪腐案真相256.第252章 慶曆新政第一輪風波第12章 趙禎是慫貨(求推薦票)156.第155章 卷不死他們!第344章 一網打盡,注意影響第82章 這樣的大宋,還不如破滅了第526章 趙禎走在實踐的路上313.第309章 歷史性的一刻第63章 復明的那一刻(第三更)第33章 晏殊的心事271.第267章 慶曆三年來了183.第181章 給我滾下馬來311.第307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308.第304章 第一個八年計劃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161.第160章 搞錢!搞錢!搞錢!202.第199章 名滿天下,回到家鄉174.第172章 今年的國家任務225.第222章 從今日始,戒酒!第327章 第五輪慶曆新政第401章 趙禎眼裡有了光第66章 極限拉扯(第六更)第483章 少年中國說282.第278章 還請緩緩第93章 解試第360章 佈局深遠,只爲今日第16章 靖康恥第522章 滅金,就是這麼快第484章 揚帆,出海!307.第303章 滅了越李朝第27章 交子第63章 復明的那一刻(第三更)118.第118章 先帝幼子?208.第205章 陳希亮,長沙驚變107.第107章 願與高人共襄盛舉(祝大家中秋第32章 薑還是老的辣156.第155章 卷不死他們!278.第274章 我有個新思路第339章 慶曆六年新的規劃第396章 贏得倉皇南顧第359章 好二兒要涼了?第475章 試試就逝世第491章 來大活了第26章 玩遊戲第475章 試試就逝世第452章 治國手段與衆人想拜師142.第141章 顆粒狀黑火藥第526章 趙禎走在實踐的路上第15章 景祐黨爭238.第235章 挺起自己的腰桿,把脊樑骨接上第419章 樹苗正在茁壯成長214.第211章 給西夏軍看個大寶貝第469章 收復西域,黑汗王國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186.第184章 千金買馬骨第514章 大閱兵,大宋百姓的軍隊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第74章 賜同進士出身?狗都不當!第336章 一點工業革命的小小震撼293.第289章 讓李元昊去試試水第75章 我要當狀元!第398章 豐功偉績,與天下人分享第396章 贏得倉皇南顧第467章 幽默回鶻人252.第248章 五大貿易成型,慶曆新政開始第384章 你有反間計,我也有反間計第406章 確定國慶日,爲百姓服務195.第193章 人情世故,是張大網107.第107章 願與高人共襄盛舉(祝大家中秋第93章 解試第326章 不可脫離百姓224.第221章 爲了清白,請老祖宗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