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什麼?來了一個郡!

bookmark

西南方向十里外有異動?

又有敵襲長安?

劉協瞬間皺起了眉頭,“查清楚了嗎?”

“正派人過去調查,臣以爲城外已不宜久留,爲江山社稷顧,請陛下速速回宮!”

簾外禁衛沉聲作答。

回城當然是要回城的。

這可不是四海昇平的和平年代。

小心無大錯。

劉協當然不會在安全問題上犯糊塗。

從善如流,命車駕迅速入城,但卻並未回宮。

“朕就在城樓上觀望,查明原因後,迅速向朕彙報。”

到得長寧門城樓上後,劉協不再走了,下令說道。

這其中的道理也很簡單。

若是當真有敵襲,那就必須要禦敵於長安城之外。

既然如此,那他回宮還不如留在長安城樓之上呢。

有他在這裡,至少這長寧門上下,絕無任何一個士兵敢於偷懶、懈怠。

而他若是回宮自困於高牆之內。

若是長安城門有失陷之危,那豈不是成了自斷去路的愚蠢行徑?

親自坐鎮城樓,命令傳達。

很快長安三軍俱動,嚴陣以待。

一股肅殺之氣逐漸在城樓內外瀰漫開來。

此時六部官員也有不少趕到長寧門城樓上的,也不知道是從哪裡得知了城門戒嚴的消息。

御史中丞荀彧登上城樓求見天子。

見到荀彧後,劉協擺了擺手道:“荀卿不必再勸了,朕就在這長寧門上等候,不回宮,也哪都不去。”

“陛下!誤會了啊!”

荀彧滿臉焦急地叫道。

“誤會?”

劉協挑了挑眉,有些不解荀彧此言之意。

“不是敵襲……不是敵襲啊,西南方向乃是青州方向,臣近些時日正聯繫青州當地官員,已說服他們率民來投長安,想必這些人,就是慕陛下分田之策,來投奔長安的青州百姓啊,還請陛下暫令三軍勿動,莫要驚了他們。”

“青州來投百姓?”

劉協眯了眯眼,一時間不確定荀彧這番話是否能作準。

不多時後。

禁衛登上長寧門城樓,見荀彧立於陛下身側,欲言又止。

“荀卿並非外人,汝直言即可。”

劉協看出了禁衛的顧慮,淡淡說道。

“是……陛下,有些蹊蹺啊,臣已探明西南方向十里外情況,那裡正匯聚了無數百姓模樣的人,拖家帶口、扶老攜幼、還有各色牛車、養車、馬車,上面滿載鍋碗瓢盆、木椅木桌,不知爲何如此。”

禁衛如實說道,但臉上卻有着不少疑惑。

喔……莫非荀彧說對了?

“除卻這些百姓模樣外的人,附近可有敵軍埋伏的痕跡?”

劉協追問道。

“回稟陛下,尚未發現!”

禁衛答道。

“嗯,下去吧,傳令各軍將士,保持警惕,但勿要打擾這些行進中的百姓。”

“這……難道就這麼放任他們過來嗎,臣觀其方向,似乎是往長安城而來,若是不加以制止,待其圍於長安城下,恐難處理。”

“不必,朕自有打算。”

“是!”

簡短的對話過後。

禁衛領命而去。

“臣謝陛下愛護百姓之心。”

待禁衛離去,荀彧上前謝恩。

“青州百姓亦是朕大漢的子民,朕自當愛護,荀卿你可是立了大功了啊,此番來了多少青州百姓,你可知曉?”

確認了西南方向十里外出現的不是敵襲,而是青州來投奔的百姓後。

劉協有些興奮了。

“據臣與青州官員信件所談及,應不低於五萬之數!”

荀彧信心滿滿的答道。

“五萬?!”

劉協略驚,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啊,“來的好,來的好!事不宜遲,荀卿,你這就出發,與青州官員接頭吧,最好讓他們就地駐紮休息,再分批次登記入冊,確認身份。”

荀彧領命後,略有遲疑:“陛下,那分田之事……”

“朕保證,這些青州百姓,將第一時間分到田地耕種,絕不使荀卿你落入兩難境地。”

劉協強調。

“謝陛下!”

得了天子保證,荀彧徹底放心下來,美滋滋的辭別天子,下了城樓,帶上麾下幕僚、小吏,直奔城外而去。

又過了一段時間後。

禁衛再度回報。

經過再三確認。

這些青州百姓身周附近數十公里並無敵軍出現。

到了這時候,基本也就可以確認,荀彧之言確定無誤了。

確認沒有危險後。

劉協也放心下來了。

帶了禁衛下了城樓,等候前去溝通的荀彧返回奏事。

過程並不漫長。

很快荀彧去而復返。

只是興高采烈的去,回來時卻面露難色了。

“荀卿,出什麼意外了嗎?”

劉協見荀彧面有難色,出聲問道。

“陛下……情況有些不妙啊。”

“情況不妙?何出此言?”

“青州百姓……來的太多了。”

荀彧不敢直視劉協眼神,低頭拱手,聲音發沉:“方纔臣已與青州而來的官員有過接洽,聽其言辭,來的青州百姓不止五萬之衆,陛下分田之策的消息傳出後,一傳百、百傳千,青州官員難以控制此等局面,只得一併帶上……然後,現在來投長安的百姓,已到了一郡之數!”

什麼?來了一個郡的人?!

這回輪到劉協吃驚了。

郡之規模可真就不小了。

“那這青州一郡,來了多少人?”

劉協追問。

“陛下,都是臣的錯,未能及時與青州官員言明,此番他們拖家帶口,一共來了……五十萬青州百姓!”

荀彧說完這句話後,唉聲嘆氣,面色沉重:“五十萬青州百姓,這可如何安置啊,長安城外又如何有這麼多的土地可供分派,臣有罪啊,請陛下責罰!”

荀彧滿臉慚愧。

不是五萬。

而是五十萬!

荀彧此言一出。

劉協非但沒有任何怪罪於荀彧的意思。

反倒是心中狂喜。

人多會是問題嗎?

人多永遠不會是問題啊!

別人不知道。

劉協可是心中門清。

以東漢末年天下十三州幾千萬的人口之數。

天下土地的承載力還遠遠沒有達到極限。

“這是罪嗎?這是天大的功勞啊,荀卿你可真是朕的賢臣啊!”

劉協快步上前,攙扶住荀彧雙臂,親切的替他拍打着官服上的灰塵,哈哈大笑。

第二十九章 朕,與汝一戰!第二百六十一章 必須連根拔起第七十章 流民圍城!第一百八十四章 驚天噩耗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戲將上第七十七章 練兵無能?朕親自上!第三百二十八章 劉表氣暈了第一百零二章 能贏嗎?第一百一十六章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第七十四章 必須表態!第二百五十八章 不折手段的袁紹第一百三十八章 給臣一次機會!第二百八十三章 最好的機會第一百四十三章 拉攏分化之謀第二章 恐怖如斯!第三百二十四章 我荊州軍竟不堪一擊?(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漢,當真要復興了嗎?第二百零七章 討逆中郎將第八十一章 徵兵!還是徵兵!第一百五十一章 兩手準備第三百二十二章 甘寧大展神威第二十七章 一曲肝腸斷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襲第七十六章 沒人能懂第三百二十五章 我荊州軍竟不堪一擊?(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兵仙傳承——國士無雙!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傷百姓一人第九十八章 忘恩負義趙子龍!第八十五章 就這?第一百七十二章 末將請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少年天子,不足爲懼第二百六十九章 州府有事,先回勿念第三百一十二章 增兵?那就打!第一百八十三章 朕當馬上定乾坤!第一百六十章 但陛下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六十一章 大漢天下,再無太尉!第九十章 聽哥一句勸,你把握不住第二百四十四章 當然是選擇原諒他啦第二百二十八章 就拿爾等人頭祭旗!第三百一十三章 趙雲單槍鬥許褚第三百零三章 大坑第三十一章 美妙的誤會第三十二章 汝妻子吾養之……第二百零七章 討逆中郎將第十七章 政治的藝術第二百八十四章 內亂?第四十八章 義父!第一百零二章 能贏嗎?第五十四章 兩軍效忠!第七十三章 冀州亂!第一百六十四章 得加錢!第一百零四章 趙子龍,在此!第二百零一章 雍州十郡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襲第三百二十一章 加快速度,加大力度!第二百四十章 以人爲城,一步不退!第二百三十三章 心灰意冷的劉關張第三十一章 美妙的誤會第十七章 政治的藝術第二百六十四章 朕爲你們討公道第一百二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九十章 聽哥一句勸,你把握不住第三十九章 天下第一又如何!(下)第五章 收服賈詡!第二百三十四章 放虎歸山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對先登營的安置第一百六十章 但陛下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戲將上第三十章 天子武功,陣斬臧霸!第一百八十六章 文丑這廝,該不會要跑吧!第五十六章 來要錢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葛孔明不是好人第六十五章 三公九卿齊上表(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勤政殿議事第六十章 給朕一個面子第二百八十六章 拒絕第一百四十三章 拉攏分化之謀第一百五十章 挖牆腳原來這麼容易的嗎?第二百九十六章 勤政殿議事第四十二章 當皇帝,真爽!第一百九十七章 合四州之力,改天換日!第二百四十二章 固守?反擊!第四十四章 衆生傾倒(上)第二百零七章 討逆中郎將第一百三十六章 來長安種地,送良田十畝!第二百九十二章 袁家三兄弟第十九章 新的傳承?第四十章 羣臣之爭第二百八十九章 什麼情況?什麼情況!第一百零七章 騎兵三寶,絕境翻盤!(下)第一百零七章 騎兵三寶,絕境翻盤!(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第三百二十八章 劉表氣暈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以戰養戰的可行性第一百九十六章 送份大禮給袁紹第九十八章 忘恩負義趙子龍!第一百零三章 隨朕向前,爲諸將斷後!第十三章 文姬入宮!第三百零九章 叉出去第一百九十四章 個個英雄,人人好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