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這一仗,必須要打!

bookmark

長安。

勤政殿內。

距離袁紹下令顏良、文丑二將各領精兵分兵兩路,兵出長安已經過去了半月有餘的時間。

在這段時間內。

長安軍自然也不是全無動作的。

針對冀州方面的軍事動向,長安三軍早有察覺,並上報朝廷。

經過劉協的統籌謀劃後,長安三軍均已進入戰時狀態,隨時準備與顏良、文丑等部交戰。

據軍情偵查結果。

顏良、文丑二部共率領精兵十五萬,以此二人爲主將。

麾下副將、偏將則難計其數。

而長安三軍滿打滿算也只有五萬多人。

即使是加上了此前投誠長安的張頜和鞠義及其先登營,以及這段時間以來在長安城內外所募集的新兵。

也只是堪堪到了六萬之數。

彼衆我寡,形勢並不樂觀。

“陛下!臣以爲,如今袁紹不顧漢臣身份,悍然向長安發起進攻,陛下當下旨斥責,傳旨天下,讓天下人知其禽獸本態,嚴厲斥責此等有失臣禮之舉,再派遣使者前往冀州面見袁紹,陳說利弊,命其休兵,如此方可解我長安覆滅之危啊!”

勤政殿內。

此番早朝除卻戰事議論外,自然別無它事。

因此當劉協示意羣臣有言可上奏後,當即有官員手持笏板出列奏道,言辭懇切:“陛下乃萬金之軀,身系我大漢興衰,還請陛下保重龍體,切勿呈一時之氣,使江山社稷陷入萬劫不復之地啊!”

“臣附議!”

這名大臣說完後,馬上有官員高聲附和,表示贊同。

“臣也附議!還請陛下爲天下蒼生念,爲江山社稷念!”

“臣也附議……”

一時間。

這名大臣的提議得到了廣泛的支持。

坐在龍椅上的劉協靜默不語,以眼神巡視殿下羣臣。

但見贊同此奏者,多爲六部之中的文官,心中瞭然,倒也並未有多少憤怒的情緒。

顏良、文丑一經出動,便是十幾萬精兵開拔,眼下距離二人領兵出冀州已過去了大半個月,再等下去,恐怕不久就要兵臨長安城下了。

如今朝中六部官員,大多都是經歷過長安兩度被圍城的情況的,自然不希望這一幕再出現一次。

他們不希望,劉協同樣不希望。

但他的想法卻與殿下文臣的提議並不相同。

“荒謬。”

見下方附和聲漸漸止息後,劉協坐直身體,冷聲說道:“朕既然已向袁紹宣戰,如今一戰未經,一兵未出,就欲和談,此舉又豈不是讓天下人嗤笑?”

天子此言一出。

短暫的沉寂後,殿下羣臣再度爆發出激烈的反對聲。

“陛下切勿因小失大啊,面子事小,長安城若因此受險,陛下若因此受險,這纔是重中之重啊,如今袁紹動怒,調兵遣將數十萬,眼看就要兵臨長安城下,陛下難道忍心看到長安再度落入圍城之境?”

“如此狀況下,城外經營日久的田地如何留住?如此狀況下,城外幾十萬青州百姓去往何處?心慕長安而欲歸者,又豈有敢來之念?”

“不若傳旨加封袁紹,示之以天恩,以解刀兵之圍!”

“陛下當以江山社稷爲念啊……”

“……”

說來說去,亦是老生常談。

其中自然又是以文官集團爲主。

至於武將隊列,則大抵以沉默爲主。

這當然並非是劉協壓得住武將卻壓不住朝中文官。

而是武將統兵在外,手握重兵,若動輒與天子唱反調,天子又豈能容之?

所以無論哪朝哪代,關於軍人,都在強調君命不可違,行伍之人當以服從命令爲天職。

而若是連文官說話都不許,整個朝堂將陷入一潭死水,徹底成爲當權者的一言堂。

一個人的精力和眼界終究是有限的。

此舉若行,則朝政必然不靖。

因此此時面對殿下一片洶涌的勸諫聲和反對用兵之聲。

劉協心態良好,甚至還有些想笑。

不得不說。

這些文官的提議並沒有大錯,甚至還可以稱得上是穩妥之策。

但在劉協看來,他們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

“諸卿之言,朕都聽到了,但朕有一言,也可說與你們聽聽。”

劉協此言一出。

殿下一時沉寂。

劉協見狀只是微微一笑,從龍椅上起身,俯視殿下羣臣,緩緩說道:“朕的顏面重要嗎?朕以爲不重要,所以朕絕非因顏面之慮而欲興兵討袁,但朕可不念及顏面,卻不可不念及天下百姓,如今袁紹屠殺治下數縣百姓,這些百姓,哪一個不是朕大漢的子民,此舉若不顧,朕與那周天子何異?”

“周天子失其威德,則諸侯並起,天下分裂,如今漢室聲威本就已跌至谷底,若朕此番再縮於長安,只知下旨示恩,有恩而無威,天下諸侯聞之,又豈能不生異心?”

“如今袁紹興兵來犯長安,無非就是要掃朕的威信,朕若退縮,反倒成全了他的念想,所以朕絕不會退卻一步!須知戰場上拿不到的東西,焉能以陰謀圖之?”

三問放出,聲若雷霆。

殿下羣臣一時寂然,集體陷入了沉思。

劉協並沒有給他們想太多的機會。

他的念頭已經通達了。

從決定出兵的那一刻起就已通達了。

袁紹痛快的出兵,只不過是將他腦海中設想的局面加速推進罷了。

但大體上,仍然在他掌控之中。

還是那句話,戰場上拿不到的東西,用陰謀也是不可能得到的!

要想重振漢室聲威,使諸侯臣服,這一仗,必須要打!

不光要打!還要打贏!

廣招百姓來投長安,這很重要。

使耕者有其田,這也很重要。

但這一切,都屬於前期積累工作。

而戰場上見真章,戰勝對手,纔是這個亂世的唯一答案!

“兵部尚書徐榮何在!”

“臣在!”

“兵部侍郎高順何在!”

“臣在!”

“白龍騎士團統帥趙雲何在!”

“末將在!”

“虎烈將軍張頜何在!”

“末將在此!”

“振威中郎將鞠義何在!”

“末將在此!”

“朕命爾等整頓軍馬,即刻出徵,與顏良、文丑部交戰,振我大漢軍威!”

“臣等領命!”

第三百零零章 正名問題第二百五十章 氣到吐血第一百二十九章 一意孤行的力量(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備請戰第二百三十章 傳承、商城、稱號第二百五十六章 八百破五萬!第一百六十七章 屠民!第四章 莫非天命在漢?第六十六章 臣以爲,不妥!第二百零七章 討逆中郎將第一百五十章 挖牆腳原來這麼容易的嗎?第二百零三章 新戰術——閃電戰!第七十八章 從徵兵開始!第六十四章 三公九卿齊上表(上)第二百零九章 一日是家奴,一生是家奴!第二百一十五章 漢賊不兩立第一百三十章 一意孤行的力量(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誰說要放過他了?第二百八十一章 辛毗獻計第三百零四章 攻青州第一百三十章 一意孤行的力量(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首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拉攏分化之謀第二百二十四章 捨近求遠?第二百二十一章 真的不能再等下去了第二十一章 陛下,你該認錯了第九十三章 亂戰!第一百零四章 趙子龍,在此!第四十九章 成立錦衣衛!第一百四十四章 再睡一晚第一百八十七章 犯長安者,雖遠必誅!第八十一章 徵兵!還是徵兵!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神級傳承系統!第二百二十一章 真的不能再等下去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雪戰奪荊州(1)第一百五十六章 剛正不阿的田豐第二百零零章 着眼當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全面戰爭!第二百五十四章 血色長安第五章 收服賈詡!第二百九十二章 袁家三兄弟第一百八十二章 以戰養戰的可行性第二百七十一章 殊死一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臣不敢信啊第一百七十七章 價值十萬聲望值的新傳承第四十八章 義父!第五十六章 來要錢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合四州之力,改天換日!第一百一十四章 封臺拜將!第二百零一章 雍州十郡第一百四十四章 再睡一晚第四十五章 選擇第二百一十三章 繼續種地第二百八十章 小孩子才做選擇第九十八章 忘恩負義趙子龍!第五十五章 被動變主動第一百一十三章 凱旋典禮!第一百二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一百八十八章 玄德願往!第二百七十四章 隕石再現,趕盡殺絕!第二十七章 一曲肝腸斷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仙之能第三百二十三章 我荊州軍竟不堪一擊?(上)第四十四章 衆生傾倒(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長安怪象第一百九十八章 求曹公收留!第二百八十四章 內亂?第二百七十章 親征,親征!第一百六十五章 急了,袁紹他急了!第八十五章 就這?第一百七十五章 不堪一擊第五十四章 兩軍效忠!第一百五十三章 聖旨到,請留步!第一百四十六章 貂蟬的新工作第三百三十章 雪戰奪荊州(2)第二百零八章 等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臣不敢信啊第二百八十五章 幽州城外的旨意第二百三十三章 心灰意冷的劉關張第二十二章 他要戰,朕便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全面宣戰!第二百六十一章 必須連根拔起第一百九十九章 論功行賞第九十六章 豐收季節第二百六十章 我爲天下大事,何顧百姓!第三百一十七章 幹就完了!第一百六十四章 得加錢!第二百七十三章 誰說要放過他了?第七十六章 沒人能懂第三百二十二章 甘寧大展神威第三百一十四章 曹劉聯盟,大事可期第三百零三章 大坑第七十章 流民圍城!第二百六十一章 必須連根拔起第八十三章 想起來了!第九十六章 豐收季節第一百八十章 長安天子麾下無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