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在冬天之前攻破長安

bookmark

“主公,您方纔身體有恙,還是多休息一段時間吧。”

許攸關切說道。

“主公,子遠兄說的對,軍政之事再重要,也沒有您的玉體安康重要啊。”

許攸言罷後,郭圖在旁附和。

許攸、郭圖,此皆備受袁紹寵信的謀臣,因此他二人說過話後,房間內,袁紹麾下的其餘謀臣、武將才敢發生。

“主公,臣也覺得二位大人言之有理……”

“主公,您還是休養一段時日再論其他吧。”

“主公,身體爲重啊……”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房間內頓時嘈雜不安了起來。

“都給我住嘴!”

袁紹突然怒吼出聲,中氣十足,直接將場面給震住了,羣臣一時無言。

“我意已決,讓雍州各郡兵馬火速撤軍!”

袁紹環視羣臣,斷然下令。

緊接着又道:“再傳我命令,讓撤出各郡的兵馬,齊聚於北地郡,同時我軍糧道減少,僅供應北地郡這一處即可,另外再加派重兵護送糧道安全。”

說完後,袁紹環視身旁謀臣、武將,質問道:“諸位可有意見?”

衆人不說話,紛紛將目光望向了許攸和郭圖二人。

“主公英明啊!”

許攸和郭圖對視了一眼後,郭圖率先上前,拱手說道:“減少糧道,再加派重兵把守,如此一來,即便那長安軍中的趙子龍狡猾如兔,也絕無可能再劫我軍糧道,如此一來,糧道無憂,在我軍兵力優勢的情況下,長安軍如何能擋大軍雄威?”

郭圖言罷。

許攸也擊掌稱讚,高聲道:“撤軍之策,真乃妙計啊!既然雍州各郡百姓不堪教化,執意要與主公爲敵,索性便放棄他們,置之不理,合兵一處後,只需站穩北地郡,再徐徐圖之,長安軍寡不敵我衆,敗亡只是遲早的事情!”

郭圖和許攸二人之言,如同一個信號。

二人說完後,屋內的謀臣、武將紛紛出聲附和。

然而袁紹看到此情景後,臉上卻絲毫沒有往日受到羣臣頌揚時的得意和沾沾自喜。

“待大軍合兵一處,齊聚北地郡後,着令即日向長安城發起攻勢,從今日起,軍中探哨、前哨、斥候盡數派出,前去摸排長安軍情,若有所得,迅速回報。”

袁紹虎目微沉,冷聲下令。

屋內羣臣聽到袁紹此言後,頓時炸開了鍋。

“主公要攻長安?這……是不是有些操之過急了。”

“若要攻取長安,又爲何要放棄雍州其餘州郡,收縮於北地郡中啊,主公,臣有一言,欲進於主公,望主公細聽……”

“長安雄城,不易攻克,主公應當先取雍州弱郡,循序漸進纔是……”

羣臣議論聲沸沸揚揚,然而袁紹對此充耳不聞,神色冷淡。

負手走出屋內後,他按了按自己胸口。

吐出的那口黑血,似乎並未對他的身體造成什麼影響。

相反,他此刻感覺到無比的亢奮。

渾身的血液在這一刻彷彿要燃燒起來了一般。

他發現自己終於想清楚了。

爲何五路大軍齊進雍州,在最初佔盡優勢的情況下,卻迅速丟城失地,連連受挫。

那是因爲他的五路大軍,一直是在以己之短,攻敵之長!

他麾下的五路大軍,兵多將廣。

但若分散開來,星佈於雍州各郡之中,無疑是給了長安軍逐個擊破的機會。

長安軍固然兵力數量遠遜於他麾下的五路大軍,但戰鬥力也堪稱強悍,昔日文丑、顏良所部慘敗於長安軍之手,便是明證。

再加上糧道接連被劫、被燒,若任由此狀況繼續發生。

待冬日來臨,天寒地凍之際。

五路大軍缺衣少食,沒有糧草和輜重,將是滅頂之災。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合兵一處,不再給長安軍逐個擊破的機會!

想清楚這一點後,羣臣的意見已經不重要了。

回到北地郡太守府中,袁紹又是接連下令,一切命令都圍繞攻破長安爲核心。

讓麾下大軍撤軍於北地郡會師之命已發出。

同時放出話來:“今歲冬天過去之前,務必要攻破長安!揮師入城!”

……

“袁紹軍,從堅守中的各郡撤出了?”

長安城外。

中軍帳內。

得到軍情後的劉協,面露詫異之色。

袁紹居然將堅守於雍州各郡的兵馬撤出去了,五路大軍浩浩蕩蕩入雍州。

在仍舊手握數郡的情況下,就將城內兵馬盡數撤出,那便意味着袁紹軍此前數戰之功可謂前功盡棄。

而且還損失了不少,畢竟那些被白龍騎士團燒掉的糧草,可不會再回來了。

“陛下當機立斷,命長安軍出城迎戰,奪取先機,反賊袁紹因此膽寒,不敢與我軍天兵作戰,此皆陛下之功也。”

此刻在帳內的乃是兵部尚書徐榮,聽聞劉協此言後,當即奉承道。

長安四將皆率軍外出作戰後。

如今長安城內防務重任,便交由兵部尚書徐榮來負責了。

好在早在長安城被李傕、郭汜兵圍城下之時,徐榮就已肩負過守城重任,此時也算是重操舊業,並不陌生。

“呵呵,倒也未必,朕覺得事情恐怕沒那麼簡單,袁紹興兵而起,聲勢浩大,不會那麼輕易放棄的。”

劉協對此倒是看的很清楚。

五路大軍,親自出徵,麾下謀臣、武將盡出。

若是無法取得足以稱道的勝利,袁紹是決計不會離去的。

否則此戰過後,他在麾下臣僚派系中的聲望恐怕要一落千丈了。

果不其然。

劉協此言一出。

不多時後,前線再度有軍情回報。

而這一次的軍情,卻是來自於錦衣衛安插於袁紹麾下的密探所報。

俱言袁紹命五路兵馬撤軍合兵北郡之事。

“在今歲寒冬過去之前,攻破長安?”

聽到密報中所提及到的袁紹的豪言壯語,劉協攤了攤手,呵呵一笑。

“既如此,那便命長安軍接手雍州各郡城池,安撫百姓,恢復生產。”

徐榮躬身領命稱是,說道:“陛下宅心仁厚,掛念百姓,此乃萬民之福也。”

劉協再道:“此戰雍州各郡失而復得,得以保全,郡內百姓居功之位,爲朕擬旨,朕要傳令於雍州百姓,爲其請功!”

第三百二十八章 劉表氣暈了第五十四章 兩軍效忠!第二百九十四章 又崩一個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傷百姓一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狀況外的荀彧第一百六十三章 這可是我發誓效忠的雄主啊!第二百三十章 傳承、商城、稱號第十一章 換個活法!第九十九章 最佳入場時機第一百二十一章 一代不如一代第二百零六章 忠犬袁術第一百七十二章 末將請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第二百九十六章 勤政殿議事第三百一十章 糧道被劫了!第六十八章 罷相與三省六部制!第一百一十五章 什麼?居然虧了?!第三十四章 毒士毒計!第五十三章 再入戰俘營第二百一十九章 赤兔馬和烈酒!第四章 莫非天命在漢?第一百零二章 能贏嗎?第二百零七章 討逆中郎將第二百二十三章 長安怪象第二百四十九章 長安未亂,再劫糧道!第二百五十七章 壞我大業,該殺!第五十章 不做亡國之君!第三章 大魔導師!第一百一十一章 臣不敢信啊第九十七章 子龍將軍投敵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首戰戰況第八十六章 好個袁本初!第十章 聖天子!第二百二十六章 興長安之兵,討賊破敵!第三百零二章 這叫投石機!第六十七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九十章 聽哥一句勸,你把握不住第六章 朕說的話,就是漢律!第七十九章 徵兵不利第二百五十四章 血色長安第三十七章 傾城之戰!第四十三章 天下第一美人第三百零一章 有詔不奉,即爲逆臣第二百八十九章 什麼情況?什麼情況!第一百四十一章 堡壘往往是從內部攻破的第二百六十六章 長安軍真正的實力(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就拿爾等人頭祭旗!第一百七十六章 決戰前後第一百八十章 長安天子麾下無人了嗎?第五十八章 楊彪的反擊第六十一章 大漢天下,再無太尉!第三百零一章 有詔不奉,即爲逆臣第一百九十三章 張郃立奇功!第一百零五章 不跑了,跟他丫幹!第二百三十四章 放虎歸山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心灰意冷的劉關張第五十六章 來要錢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放虎歸山了?第一百五十章 挖牆腳原來這麼容易的嗎?第二百九十四章 又崩一個第一百零八章 圍點打援,生擒袁術!第二百七十四章 隕石再現,趕盡殺絕!第二百四十三章 什麼是王師?這便是王師!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神級傳承系統!第六十四章 三公九卿齊上表(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血色長安第八十一章 徵兵!還是徵兵!第一百九十六章 送份大禮給袁紹第二百三十二章 昏庸天子,天助我也!第二百三十二章 昏庸天子,天助我也!第十章 聖天子!第二百八十八章 保衛冀州?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漢忠臣曹孟德?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神級傳承系統!第八十四章 初遇敵情第二百一十六章 劉備來投?什麼情況!第二百零二章 送二位將軍一份大禮第二百二十三章 長安怪象第二百零三章 新戰術——閃電戰!第十二章 他甚至不願意叫我一聲彪哥……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子竟有不下溫侯之勇!第六十二章 兵聖傳承!第二十五章 朝堂總動員!第一百三十四章 畝產一千二!第七十二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二百零九章 一日是家奴,一生是家奴!第一百六十一章 願歸長安第二百九十四章 又崩一個第八十二章 軍名得勝,戰無不勝!第二百三十八章 雍州不答應!(上)第一百四十章 請陛下憐惜……第一百七十二章 末將請戰!第六十二章 兵聖傳承!第一百八十章 長安天子麾下無人了嗎?第二百八十八章 保衛冀州?第九章 下一站,傷兵營!第三百二十一章 加快速度,加大力度!第二百七十九章 戰略態勢的調整第二百五十六章 八百破五萬!第二百七十章 親征,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