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離間三子

bookmark

“辛愛卿請明言,朕洗耳恭聽。”

劉協坐正了身體,望向殿下辛毗,振聲道。

“謝陛下。”

辛毗拱手謝恩後,道:“陛下,臣昨日得知,袁紹已死於歸軍途中,臣知那袁紹所生共五子,但唯有三子受其重用,爲其臂膀,此三子分別是袁譚、袁熙、袁尚。”

辛毗見天子正襟危坐,靜聽他言,心中微微一暖,神情更加投入:“此袁紹三子中,袁譚武功最甚,領兵之才尤爲突出,曾隨袁紹南征北戰,平定州郡無數,單獨領兵後,亦曾有攻佔青州州郡的赫赫戰功,現爲袁紹麾下青州之地的控制人,稱爲青州刺史。”

“至於袁紹二子袁熙,乃袁譚之弟,昔者袁紹擊敗公孫氏後,便命袁熙掌控雍州,號爲幽州刺史,但其無論是謀略或勇力,皆無法與其兄長相提並論。”

“最後便是三子袁尚,此乃袁紹生前最爲看重的兒子,留於冀州,萬般寵愛加諸於身,與袁紹麾下謀臣許攸、郭圖等皆關係親密,臣以爲,此人將最有可能接手袁氏基業。”

一通分析完畢後,辛毗坐也不坐了,站在一旁,靜靜等候天子發聲。

劉協並未第一時間給出迴應。

他在思考。

袁紹三子的情況,他也知道一點。

當然,作爲一個半吊子的歷史愛好者來說。

他的水平肯定是具有侷限性的。

眼下辛毗雖然給出了一通分析,但其實並未表明態度,顯然是在等待他先表態。

“既然袁紹第三子袁尚與許攸、郭圖等關係親密,辛愛卿昔日亦在袁紹陣中,和他的關係怎麼樣呢?”

劉協看了辛毗一眼,笑着問道。

座,已經賜了,他不願意坐,那就隨他好了。

“還算……不錯吧。”

劉協這個問題有些敏感,辛毗不知道該如何作答纔算合適,略有猶豫後,拱手說道。

“嗯,那依辛愛卿之見,朕當如何行事?”

劉協再問。

“陛下!”

見劉協終於開口垂詢,辛毗精神爲之一振。

早就準備好的話脫口而出:“臣以爲,袁紹三子,雖爲同胞兄弟,但彼此之前不睦之情早已有之,如今袁紹身死,更是沒了約束他們的力量,不若藉此機會,施以計謀,令袁紹三子各自爲戰,內鬥相傷,如此一來,長安便可坐收漁翁之利也。”

辛毗雙眼都在放光,望向劉協,激動道:“若事成,袁紹麾下四州之地,或可不用一兵一卒而得之!”

離間計!

這的確是個不錯的想法啊。

是人就會有慾望。

袁紹一死,等於說權力中樞出現了真空期。

而袁紹御下手段雖不算極強,但也還過得去,所以無論是謀臣還是將領,他都是拉攏一派,打壓一派,平衡之術玩的極其純熟,麾下並無任何一方派系的勢力可以獨佔鰲頭。

這在平穩時候來看,是有利於袁紹命令的推行的。

但此刻袁紹已死,如此平衡的局面,卻極易造成各方派系互相傾軋,互相不服的局面。

而點燃這場內鬥,或許就僅僅只需要在本就摩擦生煙的乾草堆上加上那麼一點火星子。

“你繼續說!”

腦海中念頭一閃而過,劉協起了興趣。

“是,臣以爲,袁紹三子中,以袁尚最爲無能,但其備受袁紹麾下謀臣、將領所喜,乃衆望所歸之人,若我等助之,並非良選,而袁譚武力強勁,自帶兵甲無數,若支持他,又恐有坐大反叛之嫌,不如就支持袁紹二子袁熙,增其實力,助其野心。”

“嗯,不錯,具體怎麼做,有思路嗎?”

見辛毗分析的挺有道理,劉協也不繞彎子了,開門見山,直接詢問後續。

辛毗似乎在入宮前就已經準備好了,此刻見劉協發問,絲毫沒有半點停頓,馬上說道:“臣請陛下降旨,封官許爵,招安幽州刺史袁熙,給以賞賜,若時機合適,或許還可再派兵援助。”

“可。”

劉協點了點頭,同意了辛毗的意見。

其後,二人又在該計策的細節方面,做了一些探討。

一直到被宮中禁衛恭送出了皇城,站在皇城腳跟下的辛毗,仍舊感覺自己彷彿是踩在了雲端上,飄乎乎的,不知是真是夢。

陛下……

居然就這麼同意了他的進言。

並當場命宦官執筆發聖旨,再命八百里加急送往幽州,遞予袁熙。

這讓在袁紹麾下效力時,日常要與各派系、各地方、關係遠近,主公喜好等原因勞神費心的辛毗大爲震驚。

“原來在長安朝堂,只要陛下願意,什麼事都可以做的成!”

辛毗回望皇城,無比感嘆。

天子,不愧是天子啊!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如此相比之下,所謂坐擁四州之地,睥睨天下的袁紹及其麾下士族、豪強、將領、真不過是一羣勾心鬥角,蠅營狗苟之輩罷了。

想到這裡,辛毗頓時覺得自己此前獻城投降天子的舉措,無比正確。

若非當時果斷獻城,焉能有今日他入宮面聖,親奏計策的機會?

此事,一定要辦成!

爲了陛下,爲了大漢江山!

也爲了自己的遠大前途!

這一刻,辛毗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動力。

不在逗留,他快步離開了皇城,直返家中。

這是一處朝廷分配給他的宅邸,不算大,但也並不寒酸。

對於隨軍出征已久的辛毗來說,已是極爲舒適了。

此刻府中除卻幾個粗手粗腳的僕人外,並無他人。

家眷還在冀州,長安朝廷說會派兵去接來,但能否成行,仍未可知。

但此刻,辛毗的心思已經不在這上面了。

大丈夫何患無妻?

抓住眼前這個機會,建功立業,名留青史,纔是正途!

在書房中,鋪開筆墨,辛毗開始閉目構思。

雖然說朝中已有聖旨發去幽州,但辛毗覺得這還不夠。

他要爲自己苦思冥想出來的這條計策,再添磚加瓦一番,確保萬無一失。

思索片刻後,辛毗開始落筆。

信,自然是寫給幽州刺史袁熙的:“顯思(袁熙,字顯思)吾侄,見信如晤……”

第一百五十七章 對袁戰事總指揮第三十七章 傾城之戰!第二百二十五章 袁紹要起兵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決戰時刻(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勤政殿議事第九十一章 我勸不住潘子啊第三十九章 天下第一又如何!(下)第七十五章 打的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第一百一十六章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第三百一十五章 歡天喜地入冀州(上)第八十二章 軍名得勝,戰無不勝!第九十九章 最佳入場時機第二百三十一章 這是自取滅亡第二百七十八章 氣數已盡?第八十章 兵聖傳承發威!第一百六十九章 全面宣戰!第二百二十九章 新神級傳承系統!第二百九十八章 由守轉攻的第二步第四十四章 衆生傾倒(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漢賊不兩立第二百四十六章 全面戰爭!第八十五章 就這?第三百一十四章 曹劉聯盟,大事可期第二百零一章 雍州十郡第八十九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二百八十七章 攻城爲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諸葛孔明不是好人第一百九十章 爾等鼠輩,插標賣首!第二章 恐怖如斯!第七十四章 必須表態!第二百三十三章 心灰意冷的劉關張第二百五十七章 壞我大業,該殺!第一百二十二章 什麼?系統失靈了!第二百八十章 小孩子才做選擇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仙之能第二百二十七章 陛下,這仗不能打啊第二十九章 朕,與汝一戰!第三百二十九章 雪戰奪荊州(1)第一百三十三章 眼見爲實第二百六十五章 速戰速決第二百九十八章 由守轉攻的第二步第八十二章 軍名得勝,戰無不勝!第二百三十六章 曹洪出使第三百二十章 遠走高飛第一百五十二章 什麼?來了一個郡!第二百六十章 我爲天下大事,何顧百姓!第一百六十六章 對先登營的安置第一百三十八章 給臣一次機會!第一百八十八章 玄德願往!第一百零四章 趙子龍,在此!第九十一章 我勸不住潘子啊第一百八十四章 驚天噩耗第七十三章 冀州亂!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傷百姓一人第五十四章 兩軍效忠!第二百九十六章 勤政殿議事第二百七十二章 單挑啊,敢嗎?第三百零三章 大坑第二百四十五章 退路?朕不需要!第十三章 文姬入宮!第六十一章 大漢天下,再無太尉!第二百九十一章 俯首稱臣第一百五十四章 留下,全部留下!第二百二十章 唯有將軍,可配此馬!第二百二十一章 真的不能再等下去了第一百零二章 能贏嗎?第二百二十六章 興長安之兵,討賊破敵!第六十五章 三公九卿齊上表(下)第二十九章 朕,與汝一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什麼?來了一個郡!第三百一十八章 荊州兵也在?那就一起打!第一百四十一章 堡壘往往是從內部攻破的第一百六十六章 對先登營的安置第一百九十七章 合四州之力,改天換日!第一百章 收拾殘局第二百零二章 送二位將軍一份大禮第三百二十七章 誰背叛,蔡瑁也不會背叛!第十九章 新的傳承?第一百一十六章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第三十五章 御下之道第一百二十九章 一意孤行的力量(上)第三百二十二章 甘寧大展神威第三百一十九章 荊州將領無男兒?第二百零五章 旨意之下,十郡臣服!第二百七十三章 誰說要放過他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走了之第二百零六章 忠犬袁術第一百七十四章 首戰戰況第四十三章 天下第一美人第二百九十章 這誰頂得住啊第一百六十九章 全面宣戰!第二百五十七章 壞我大業,該殺!第一百五十六章 剛正不阿的田豐第二百七十九章 戰略態勢的調整第四十二章 當皇帝,真爽!第五十三章 再入戰俘營第八十八章 一定要得到他!第二百二十六章 興長安之兵,討賊破敵!第五十三章 再入戰俘營第九十九章 最佳入場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