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俯首稱臣

bookmark

“少主,您剛纔說什麼?”

袁熙此言一出後。

侍立在旁的郭艾也有些站不住了,連忙湊了過來。

“你自己看,你自己看吧。”

袁熙心已經徹底亂了,將手中書信交到了郭艾的手上,整個人如同被抽乾了身體裡所有力氣一般,頹然坐在了椅子上,將腦袋深埋在雙腿之間,表情痛苦不堪。

“這……也未必就是袁譚所書。”

郭艾看完書信後,臉色也略微有些變化。

書信中乃是袁譚向長安請降的內容,用詞極盡謙卑之能,還宣稱願意爲長安軍做先驅,以攻幽州。

“你的意思是?”

聽到郭艾這句話後,袁熙彷彿一個即將溺水的人抓到了一根漂浮而來的浮木,擡起頭來,急聲追問道。

“少主,我的意思是,此書信極有可能是長安軍刻意僞造出來的,爲的就是潰我幽州將士,尤其是少主您的信心,請少主稍安勿躁,待臣去尋與袁譚有過書信來往的大人,將其一一對比,便知此事真僞。”

郭艾手持書信,拱手說道。

“好好好!那你快去,我在這裡等你……不,我跟你一起去!”

袁熙馬上說道,並且改變主意,放下了幽州城防,直接跟着郭艾走了。

眼下的頭等大事,顯然是確定袁譚到底有沒有真的向長安軍投降。

如果袁譚當真投降了,本就是孤城一座的幽州城,焉能和長安軍以及鎮守青州的袁譚合力圍攻下得以倖免。

事情緊急,郭艾也不敢怠慢。

很快,找到了曾與青州袁譚有過書信往來的大臣,取到了袁譚的親筆信。

急急看過後,郭艾臉色瞬間白了一片。

“結果如何了?”

見郭艾臉色不對勁,袁熙心中一沉,一股不祥的預感油然而生。

“這書信……應當是真的,確實是袁譚親筆所書。”

郭艾低下了頭,不無悲慼的說道。

手中的兩封書信上的筆跡幾乎完全一樣。

不是出自袁譚之手,還能出自誰的手呢。

“叛徒!該死的叛徒!世人皆誹謗於我,可知道那袁譚纔是真正的不忠不孝,背主求榮之輩啊!”

袁熙火冒三丈,氣的跳腳,對袁譚破口大罵。

相比較於暴跳如雷的袁熙,一旁的郭艾則顯得有些沉寂,默然無語。

“現在……現在該怎麼辦?”

發過一通脾氣後,袁熙望向郭艾,垂詢道。

“爲今之計,唯有堅城以待,希望我幽州百姓萬人一心,能將各方城門守住吧。”

郭艾沉默了片刻後,開口說道。

雖然這並非是他內心的真實想法,但此刻見袁熙如此低沉,他也不願意再說出更多的猜測,去摧毀他本就所剩不多的信心了。

“守城……怎麼守得住啊!”

出乎郭艾意料之外的是,即便他沒有再說什麼,袁熙的信心顯然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聽到郭艾如此話語後,袁熙仰頭感嘆了一聲,問道:“我若現在向長安軍投誠,汝以爲,可以活命嗎?”

“這……”

袁熙說出這番話,着實令郭艾有些沒想到。

“汝直言即可,無需顧慮,眼下……幽州已沒有什麼退路了。”

袁熙沉聲說道。

對於長安軍,他本就有着發自內心的恐懼。

此刻長安軍又加上了大哥袁譚的兵力,更是如虎添翼。

如若劇城而守,早晚也是死路一條。

對於這一點,袁熙深信不疑。

“臣以爲……”

思索良久後,郭艾開口說道:“若少主當真打定主意要降,以長安天子容人之量,少主性命必然無憂。”

“何解?”

郭艾的一面之詞顯然並不能打動袁熙,他追問道。

“少主且想,昔日張郃、鞠義、田豐等人,均爲先主舊臣舊將,長安天子尚且能納之用之,少主身爲袁氏嫡系,若能投誠,豈非大大彰顯大漢正統,天子聖明,他又焉能有不受之理?”

郭艾分析道:“而且如今天下未定,諸侯並起,且不提兗州曹操,荊州劉表等野心勃勃之輩,即便是冀州城內的袁尚,便是亟需解決的難題,當此時機,少主若降,長安天子必能喜出望外也。”

“說的沒錯!有道理啊!”

聽完郭艾的分析後,袁熙擊掌稱讚,說道:“我大哥袁譚能降長安,我又如何不能降?傳我命令,馬上派人去與城外長安軍溝通,我要獻城,投降!”

袁熙很快便下定了決心。

似乎生怕晚一步投降,長安軍就會在他投降之前攻破幽州城,將他最後的活命機會也給奪走了。

見郭艾領命欲出,袁熙又急忙上前,將他攔住,握住郭艾雙手,袁熙動容道:“此事事關幽州全城百姓生死存亡,亦事關卿之未來,我之生死,望卿妥善行事,切勿惹惱了長安軍將領。”

“臣,明白。”

郭艾躬身頷首,領是而去。

如此……

在長安軍派出鞠義之先登營兵臨幽州城下後,沒有耗費一兵一卒,甚至就連進攻的戰鼓都未曾敲響過一回。

幽州四方城門打開,幽州刺史袁熙率領衆官出降。

而幽州城內,得知幽州已降,長安軍將至的消息後,更是歡呼雀躍,興奮不已。

一方面,這是爲不用上城樓送死而感到慶幸。

而另一方面,則是翹首以盼天子王師。

分田之策施行到今日,名聲早已傳遍天下各州各郡。

世人皆知,長安天子打壓豪強、抑制兼併,與民修養。

此等聖明天子,百姓哪有不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道理呢?

唯有幽州城內士族、豪強,個個如喪考妣,滿臉悲慼。

但打,是打不過的,守,眼看也是守不住的。

除了投降,又哪有別的出路可言呢。

幽州城外各處道路均被長安軍破壞,即便是想跑,拖家帶口的,又能逃到哪裡去,逃出去多遠呢。

如此一來,僅憑小計與大勢相壓。

城內士兵盡數解甲,交出武器,如同羊羣一般被圈定站好,等候長安軍的接收。

袁紹麾下重城,由其子袁熙親自鎮守的幽州,不費一兵一卒,歸於長安。

第八十二章 軍名得勝,戰無不勝!第七十八章 從徵兵開始!第一百九十章 爾等鼠輩,插標賣首!第一百四十八章 日子越來越有盼頭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誰背叛,蔡瑁也不會背叛!第二百二十章 唯有將軍,可配此馬!第一百二十七章 陛下以爲如何?第一百三十四章 畝產一千二!第九章 下一站,傷兵營!第一百五十八章 你辦事,朕放心第二百三十三章 心灰意冷的劉關張第二百五十八章 不折手段的袁紹第二百零零章 着眼當下第三十九章 天下第一又如何!(下)第九十六章 豐收季節第二百二十六章 興長安之兵,討賊破敵!第三百一十八章 荊州兵也在?那就一起打!第二百三十九章 雍州不答應!(下)第十八章 朕,就是大局!第六十九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九十七章 合四州之力,改天換日!第一百四十六章 貂蟬的新工作第五十三章 再入戰俘營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漢,當真要復興了嗎?第一百六十六章 對先登營的安置第一百六十三章 這可是我發誓效忠的雄主啊!第一百九十九章 論功行賞第二百一十六章 劉備來投?什麼情況!第一百九十八章 求曹公收留!第四十九章 成立錦衣衛!第二百二十五章 袁紹要起兵了第二十二章 他要戰,朕便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什麼?居然虧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末將本想大聲呵斥……第二百九十四章 又崩一個第二百八十九章 什麼情況?什麼情況!第七十六章 沒人能懂第二百一十五章 漢賊不兩立第一百九十一章 敗局已定,準備跑路!第二百九十四章 又崩一個第二百六十一章 必須連根拔起第二百五十九章 古怪的袁紹軍第一百九十六章 送份大禮給袁紹第六十五章 三公九卿齊上表(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陛下,臣錯了!第十八章 朕,就是大局!第七章 打個賭!第一百零六章 騎兵三寶,絕境翻盤!(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雍州不答應!(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襲第二百一十二章 新目標,新氣象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傷百姓一人第二百六十章 我爲天下大事,何顧百姓!第一百七十六章 決戰前後第一百三十五章 陛下,臣錯了!第六十六章 臣以爲,不妥!第一百六十四章 得加錢!第三百二十章 遠走高飛第一百四十三章 拉攏分化之謀第六十八章 罷相與三省六部制!第二百七十七章 二分天下第二十一章 陛下,你該認錯了第九十五章 結拜兄弟?第六十一章 大漢天下,再無太尉!第二百二十七章 陛下,這仗不能打啊第一百一十一章 臣不敢信啊第二百五十八章 不折手段的袁紹第二百九十五章 全崩了第二十二章 他要戰,朕便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成立紅顏衛!第二百二十三章 長安怪象第六十八章 罷相與三省六部制!第二百五十八章 不折手段的袁紹第二百一十八章 天子,不可久侍!第一百八十五章 心亂了第二百零六章 忠犬袁術第二十一章 陛下,你該認錯了第八十四章 初遇敵情第一百八十六章 文丑這廝,該不會要跑吧!第三百三十章 雪戰奪荊州(2)第六章 朕說的話,就是漢律!第一百八十章 長安天子麾下無人了嗎?第一百四十四章 再睡一晚第二百一十六章 劉備來投?什麼情況!第二百九十六章 勤政殿議事第五十章 不做亡國之君!第一百一十八章 解放生產力的最佳方案第三百一十七章 幹就完了!第九十一章 我勸不住潘子啊第二百零七章 討逆中郎將第二百九十九章 封徵西將軍第三百一十九章 荊州將領無男兒?第三十二章 汝妻子吾養之……第六十章 給朕一個面子第一百二十章 劉協的問題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漢,當真要復興了嗎?第六十五章 三公九卿齊上表(下)第三十五章 御下之道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仙之能第一百零一章 不走了,朕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