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拉着曹操走向主帳篷,曹操佯裝推託不過,嘆道:“本初,你我是故交,你又是衆人推舉的盟主,我拗不過你,都聽你的罷。”
這一馬屁輕拍,聽得袁紹大爲欣喜:“孟德莫說這些,你我情同手足,單獨相處何須如此見外?當自家兄弟便是!”
“好!本初大哥,我此次大勝,兵力有所增長,日後若有所需,定不推脫。”曹操拍胸膛保證,言語激昂。
袁紹大喜過望,心中頗有些看輕的嗤笑:“曹家終究上不得檯面,這曹孟德我不過示好他幾次,他便主動投靠了。”
心中雖有些輕視,可想起軍師逢紀話語,佯裝熱切。
兩人勾肩搭背而行,心中各懷鬼胎,可表面看去卻是親如兄弟!
走至帳前,還不待曹休提醒,顏良已低語:“主公,您貴爲盟主,如此勾肩搭背,恐有不妥。”
這是袁紹示意,可他表面卻假裝斥道:“胡鬧!我與孟德老弟親如弟兄,勾肩搭背又如何?”
“本初大哥,顏良說得有理,你我雖親近,可在外你終究是盟主,這禮數萬萬不可亂了。”曹操順水推舟。
袁紹滿意一笑,也不婉約幾句,當先走在前方。
曹操笑而不語,雖貴爲此次夜宴主人,卻也落後半步。
兩人一同入內,袁紹笑着拱手:“諸位,來晚了,莫要見怪。”
說完,他當仁不讓坐在了主位之上。
看到這喧賓奪主的一幕,衆人皺眉,張邈與鮑信更欲要說些什麼,卻被曹操眼神制止。
他沒有多說,默默坐在了袁紹下首,宛如副官。
見此情形,袁紹更爲得意,朗聲吩咐:“來人,增一座。”
此次曹操設宴,十六位諸侯加上他與曹休、樂進,共計十九座。
此刻增設一座,合計二十,已坐十六。
剩餘四座,曹操示意之下,曹休與樂進坐了其二,另外二座卻是顏良文丑二將,在袁紹示意之下,堂而皇之的坐下。
“本初兄,你的兩位部將把位置都坐了,等下若公孫兄前來,他坐哪裡?”
孔伷見狀,疑惑問。
聽到這話,袁紹不悅冷哼:“莫說公孫瓚那傢伙,此人目中無人,孟德老弟邀請諸位夜宴慶功,他居然缺席,當真不識好歹!”
“這……興許是晚到了?”
“即便晚到,也該有個斥候傳信,如今毫無聲息莫非真不打算來了?”
“曹公得勝歸來,宴請諸公,公孫瓚卻不來,未免也太不懂禮數了。”
衆人議論紛紛,在座諸侯身份相若,根本無需顧忌公孫瓚的身份。
即便與公孫瓚有所親近之人,也是皺眉不語,覺得這位白馬將軍有些太過孤傲了。
正自衆人議論間,一名斥候在外吆喝:“曹操將軍可在?在下公孫將軍麾下斥候,有話要傳。”
還真讓斥候前來傳信?如此不給曹操面子?
聽此一喝,諸侯心中皆如是想。
曹操不動聲色,淡淡道:“進來吧。”
斥候走入其內,見諸侯皆在,難免有些緊張,哆嗦道:“會、回稟曹將軍,我家大人讓我傳話,他身體抱恙,今日恐無法參加夜宴,還望見諒。”
“好,我知道了,你回去吧。”曹操揮手斥退。
看到這一幕,斥候暗暗鬆了口氣,他還真怕這位曹將軍一怒之下,要他性命。
wωω●Tтkā n●c○
見他退去,袁紹拍案斥責:“公孫瓚此人,當真傲慢!”
“今夜是我慶賀大勝的日子,何須爲了區區一人,壞了大家雅興?”
曹操搖頭一笑,轉移話題道:“張邈兄,你不是說帶來了上好肉食?本初兄帶了陳年美酒,美食陪佳餚,實乃絕配!”
“還有如此之事?這麼說來,我們有口福了!”
“這倒是託了孟德兄的光,否則我等可不一定有此福分。”
“袁公的陳年美酒,我可要好好嚐嚐!”
見他轉移話題,衆人隨之應答,一時間沉重的氛圍隨之消散。
曹操面帶笑意,似大度的不計較公孫瓚之無禮,唯有曹休這穿越之人,熟悉曹操梟雄本質,從他那微眯的雙眸中,隱隱察覺到了殺機。
“曹操此人向來心狠手辣,喜歡將隱患扼殺在搖籃之中,公孫瓚傲慢已得罪了他,也難怪歷史中曹操會協助袁紹,對付公孫瓚。”
曹休暗想,諸侯言談他倒也說不上話,獨自一人在角落自飲自樂。
酒過三巡,氣氛徹底活絡,諸侯們言談間述說着彼此輝煌。
曹操趁機說道:“說來此次能得大勝,全靠我麾下兩位將軍,若無他們曹某難勝。文烈,文謙,你倆還不前來拜見各位將軍。”
“曹文烈/樂文謙,見過諸公。”
曹休與樂進走出,拱手一拜。
諸侯見狀,馬騰笑贊:“曹文烈此子我聽說過他,虎牢關一役神勇,我軍可如此快攻破虎牢關,他功不可沒。”
“對,我聽麾下部將提及過他,聽說董賊麾下兵士還給你起了一個綽號,叫‘曹家人屠’,我說得對不對?”韓馥問詢。
曹休謙虛道:“不過他人誇大罷了,當不得真。”
“哈哈——年輕人就是謙虛,我此次可大勝,與文烈提前察覺出滎陽太守徐榮與董賊聯手,暗中將滎陽攻破,有着莫大關聯。”
曹操大笑,感嘆:“若非我這侄兒破了滎陽,一旦董賊前後夾擊之勢勢成,我生死難料啊!”
滎陽……
聽他提及滎陽,本熱鬧的主帳篷中,陷入了一片短暫的寂靜。
片刻後,王匡問:“孟德兄,既然滎陽太守徐榮被你麾下部將所殺,此刻滎陽豈非無主?”
“王兄放心,我已經派兵進駐滎陽,穩定人心。”
曹操拱手,鄭重道:“諸位將軍,滎陽無主,按照規矩本應是由天子與百官任命新的滎陽太守,可董賊挾持天子,此舉不可行。不如在討伐董賊成功之前,由我麾下暫替天子行這滎陽太守一職,保滎陽安康,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這話一出,諸侯皆是皺眉。
滎陽靠近洛陽,乃是富足之地,乃是一塊大肥肉。
如此平白無故落於曹操手中,衆人自是不願。
袁紹看向王匡,目光示意。
王匡見狀,頓時明瞭,提議道:“滎陽無主,僅憑曹兄一人恐怕難以穩定民心,我所在河內郡距離滎陽城不遠,不如讓我助你一臂之力,如何?”
“多謝王兄好意,曹某雖不才,可麾下有四萬將士,想來區區滎陽民心足以穩定,無需王兄幫助。”曹操笑曰。
看似客氣,可言下之意,卻是在宣誓力量。
他麾下足有四萬兵馬,區區滎陽一城,佔之綽綽有餘!
就在這時,張邈主動開口,同意道:“我覺得這滎陽城既然是孟德攻下的,由孟德接管合情合理。”
“我贊同。”鮑信言簡意賅。
其餘諸侯皆是不言,神色中帶着忌憚。
曹操趁勢拿出早已備好的滎陽太守官印,送到了袁紹面前。
“本初兄,你貴爲盟主,此事由你定奪如何?”
曹操說道,在衆人看不到的角度,卻是以口脣無聲低語:“本初老哥,助我一臂之力!大恩大德,日後定然涌泉相報!”
袁紹一愣,眼中閃過思慮之色。
他本不願將富足的滎陽城拱手讓人,適才會讓親於自己的王匡開口制止。
不曾想,曹操竟將決定權交給了他!
“曹孟德如此行爲,明顯是信任於我,他如今坐擁四萬兵馬,曹氏一族又有譙城爲屬地,此人日後對我定有大助益,爲了區區滎陽一城與之交惡,得不償失。”
袁紹心中電轉,已有定論。
他將滎陽太守官印推了回去,笑曰:“孟德此舉何意?滎陽即是你所攻下,在天子任命新任滎陽太守之前,由你代爲掌管,無疑最爲合適。”
得袁紹、張邈等人支持,王匡面色數變,最終也爲之同意。
見大勢已定,今夜又是曹操慶功夜宴,其餘諸侯自然不好爲此事得罪於他,紛紛贊同。
不過盞茶功夫,除卻未至的公孫瓚,其餘十五位諸侯,皆是應允此事。
一切盡在計劃之中,曹操滿意點頭。
可他卻未曾收回滎陽太守官印,而是將官印舉起:“諸位將軍,曹某起兵身兼伐董重任,恐無法徹底兼顧滎陽,在此我有一提議……”
衆人詫異,這都同意他收編滎陽了,這又是鬧的哪一齣?
正自衆人疑惑之際,曹操繼續道:“我侄兒曹文烈屢立戰功,我建議論功行賞,由他暫替我兼顧滎陽之事,不知諸位覺得妥當否?”
此言一出,全場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