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新長安

面對同僚的哭泣哀求,伏完和蔡邕再怎麼尷尬,再怎麼恨董卓,也不得不答應,同意去長安設法奪取神果和神米的祥瑞,以挽救大漢江山。不想二人商議之後回家對各自的夫人一說要去長安看女兒、‘女婿’,倆位夫人居然都拍手叫好,滿口子的答應。

蔡邕的老婆,手指在蔡邕腦門上狠力一點,“老頑固,你終於想通了,願意去投奔女兒女婿了,我們那個女婿雖然老點醜點,可他好歹是當朝太師、皇上尚父和統率三州、手握重兵的人,又有上天恩賜祥瑞,將來前途不可限量,還那麼疼我們女兒,女婿那天面南坐北的時候,我們家還不……”蔡邕老婆那些大逆不道的話還沒說完,蔡邕趕緊把她的嘴捂住。

伏完的老婆,把家中帳簿一拋,“好,好,你這個老笨蛋終於開竅了,你看看,今天又有幾個僕人逃走,再晚些開竅,咱們家連飯都吃不上了,我這就去收拾行李,明天我們就走,到長安女兒那裡享福去。”伏完看着夫人的背影直搖頭嘆氣。

第二天一早,倆家收拾停當,帶上家中所有傭人,趕着幾架已有些殘破的馬車出城,馬日鄲、朱攜和董承親自到城外送行,最近在洛陽囂張跋扈的袁隗聽說他們是去看女兒女婿,也陪着笑臉來送行,點頭哈腰的好話說盡,又送上一筆厚禮,派軍士保護伏完和蔡邕兩家前去,伏完和蔡邕雖不想操理袁隗,可看到老婆們已經趾高氣昂的接過禮物,也就沒再說什麼。

倆家一路之上風餐露宿自不用說,還擔驚受怕,今年來洛陽百姓生活一落千丈,士族大戶橫徵暴斂,將董卓把持洛陽期間的損失轉嫁到百姓頭上,造成土地荒廢,民不聊生,多有百姓落草爲匪,盜賊橫行,虧得袁隗派有軍士保護,否則兩家還真難說能否平安到達長安。而伏完和蔡邕見到餓殍千里、白骨露於野的景象,又不免唏噓一番,暗恨董卓撤離之時對洛陽府庫的洗劫,才造成今日之後果。

這一日,倆家到達潼關,伏完和蔡邕當即向守關軍士報知姓名和到長安的目的,鎮守潼關的徐榮聽說是董老大的岳父和岳母前來,不敢怠慢,忙親自出迎到關下,“末將徐榮見過兩位大人及夫人。”

伏完和蔡邕忙抱拳還禮,他倆的老婆卻擺出夫人架子,“免禮,徐將軍,我們這次去長安看望女兒,也就是你的主母,一路辛苦之至,徐將軍還不快給我們安排房屋休息嗎?”

徐榮面露難色,躬身行禮道:“二位夫人,太師有軍令,潼關之中只許駐軍,不許留客,請二位夫人見諒。”從上次汜水關失守之後,康鵬吸取教訓,特別給徐榮加了一條軍令,允許他救濟百姓,但不許留百姓在潼關住宿,以免重蹈覆轍。

伏完和蔡邕的老婆幾乎以爲自己聽錯了,到了女婿的家門口,竟然連個休息的地方都沒有,逼着自己們繼續趕路,那到了他家裡,還指不定會有什麼‘招待’呢。

這時徐榮一擡手,立即有士兵牽來幾架四輪馬車,雖不豪華,卻比蔡、伏兩家的馬車強多了,徐榮正色道:“倆位大人,還有倆位夫人,軍令難違,請上車,末將已經把酒食準備在車上,再派三百士兵護送你們去長安。”

伏完和蔡邕還對徐榮客氣幾句,他們的老婆已經氣鼓鼓的各上了一輛馬車,可她們剛進車廂,氣立即就消了,四輪馬車寬大的車廂裡擺有一張矮桌,桌上滿是豐盛的酒菜,還有兩個嬌俏美麗的丫鬟,嘴甜手快的扶着她們坐下,又是捶背又是揉腿,端茶遞水,將倆個夫人服侍得舒舒服服。待伏完和蔡邕上車後,兩個丫鬟又是如法炮製,將倆個老頭哄得十分開心,不一會就在倆個丫鬟的甜言蜜語下言無顧忌起來。

將伏完和蔡邕一行人送走後,徐榮立即返回關上,取一張寸長紙條與一支鵝毛筆,寫下一行小字,“十一月初十,曹操軍郭嘉、棗祗,朝廷伏完、蔡邕經過潼關,燕子順利上車。”又將紙條栓在信鴿腳上放出,雪白的信鴿展翅飛向藍天,不時便消失在長安方向。

伏完和蔡邕從潼關到長安的路上就舒服得多了,四輪馬車平穩舒適讓他們少受顛簸之苦,路上經過的官府和驛站又聽說是董太師的岳父岳母大人經過,那有不把馬屁大拍特拍之理,每到一地,都有上好房屋打掃乾淨給他們安歇,好酒美食流水般送到房中,沿途官員親自接送,比之洛陽到潼關之間那段路程,簡直是天壤之別。

伏完和蔡邕都不是太過追求享受的人,讓他們目瞪口呆的是雍州百姓的生活變化,他們以前都到過雍州,知道雍州的情況,以前的雍州,土地大都貧瘠,百姓衣不遮體,食不裹腹,所謂的士族大家也只能算洛陽的小戶,根本上不了檯面。可現在情況完全顛倒過來,到處可以看到新建的水利設施,灌溉田地,雍州的百姓臉上雖然說不上滿面紅光,卻再沒有以前那種菜色,大部分百姓身上都有一件半新不舊衣服,那些士族商賈就不得了了,一個個穿金戴玉,全身綾羅綢緞,出行所乘的馬車豪華奢侈,舉手投足之間露出一股子暴發戶的味道。伏完和蔡邕向前來拜見他們的士林學子一打聽,才知道他們的女婿自返回長安之後,對士林一下子轉了性,不但不沒收士族土地,反而幫助士族尋找佃農耕種,仗着手裡錢多,又高價收購士族手中的糧食,派出軍隊圍剿盜賊,士農工商並重,短短一年時間,雍州的經濟情況已經明顯好轉。伏完和蔡邕驚歎之餘,心中隱隱生出一個念頭,董卓去年退出洛陽,是被逼退出還是想拋開朝廷和洛陽人口的包袱?還是有其他原因?

到達渭南的時候,驛站給蔡邕夫妻送來喜信,他們的女兒蔡文姬已經在三天前給他們生了一個外孫,取名董鵬,董太師無比歡喜,親口許諾要把董鵬立爲嫡子——也就是董卓軍的少主子,蔡邕夫妻也跟着水漲船高,渭南縣令乾脆是跪着接待蔡邕夫妻的,讓伏完的老婆很是嫉妒了一番。血濃於水,蔡邕夫妻再怎麼恨董卓,但着實還是掛念外孫,也不在渭南休息過夜了,連夜趕路,日夜兼程只想早一點見到外孫。

十一月二十八,伏完和蔡邕一行人終於到達長安,康鵬親自帶着伏玉、司馬懿和董老大的兩個兄弟到長安城外十里長亭迎接,康鵬也真拉得下臉,迎上去對着年齡比他還要小几歲的伏完和蔡邕下跪道:“小婿見過倆位岳父大人,倆位岳母大人。”

伏完重重哼一聲,扭頭去看別處,蔡邕彷彿沒聽見,低頭不語,只是老臉通紅,他們的老婆也不好意思上去攙他,場面一時冷場。

“我只是外表老,我只有十八歲,我一定要讓他們承認我是他們的女婿。”康鵬在心裡反覆對自己說這句話,跪在那裡就是賴着不起來。這時候,伏玉已經痛哭着撲到母親懷裡,“娘,女兒好想你。”

“我苦命的女兒啊,娘也想你。”伏玉的母親臉上也是老淚縱橫,撫摩着伏玉的頭髮哭道:“女兒,你瘦多了,你一定吃了很多苦吧。”

康鵬跪在那裡心中暗罵,老太婆你什麼意思?受苦?我是不給你女兒吃飽還是不給你女兒穿暖?除了有幾次我硬把她拉上牀,什麼時候虧待過她?還好伏玉沒有冤枉康鵬,伏玉看了康鵬一眼,低聲說道:“娘,他對我很好,從不打我罵我,我只是想你,還有想父親。”

伏玉母女在那邊抱頭痛哭,這邊蔡文姬的母親也忍不住了,上去扶起康鵬,哽咽道:“賢婿請起,我的女兒在那裡?她現在身體怎麼樣了?”

康鵬腿都跪麻了,忙就坡下驢起來,“岳母放心,文姬很好,只是產後不便,正和你的小外孫在家裡等着你們。”康鵬又轉身叫人牽來馬匹,請倆位岳父上馬,以請岳母上車,這才領着他們前往長安。

伏完和蔡邕開始一直陰沉着臉,沉默不語,可看到長安城的時候,倆人不約而同的發出驚歎,“天,太雄偉了!這是長安城嗎?”

原來的長安城,長不過十里,寬僅有五里,城牆高不過六丈,沒有甕城、衛城,和洛陽比起來只能算一箇中型城市。而現在的長安,已經有十二座全青石建成的城門樓,分佈在全城四周。北起黃河,南至景秀山,東至老亭,西達霄嶺,長三十餘里,寬二十里,又疏浚原有的老河河道,在城周形成了一條寬闊的護城河,十二座全青石結構的大橋橫跨在護城河上,溝通城內外的聯繫。環繞全城的城牆、城牆上的碉樓、城樓外的甕城和城樓內的衛城雖然還沒有建成,僅有部分雛形,可也讓大漢首都洛陽相形見拙了。

伏完和蔡邕驚歎一番,蔡邕終於忍不住問道:“太……,賢婿,我知道雍州今年情況很好,可你修建這麼大的長安城,是不是有點追求享受又勞而無功了?”

伏完補充一句,“別忘了紂王修鹿臺和始皇修阿房的教訓!好大喜功,空費民力!”

康鵬一笑,面有得色道:“回稟倆位岳父大人,小婿這不是修給自己,去年隨小婿到雍州的關外災民足有九十多萬,加上今年逃難到長安的百姓,外來人口足有百萬,幸今年雍、並兩州風調雨順,糧食豐收,屬於發達,衣食不愁。如今農閒時節,他們閒着也是閒着,只好讓他們把長安城修大些,來年他們也有房屋可住。”

蔡邕搖搖頭,“還是太大了,這麼大的城,就算你帶來的百姓全部住進房屋,也住不了這麼大啊?”

康鵬冷笑,擡頭對天,彷彿是喃喃自語,“我這不光是修給長安的百姓,還有修給將來逃難來長安的洛陽百姓的,那時候,他們就會知道,他們把我趕出洛陽是多麼愚蠢的事!”

伏完和蔡邕大吃一驚,對視一眼,異口同聲道:“依賢婿所言,洛陽將會有大動亂。”

康鵬面色平靜,指着遠處城門外一隊人說道:“岳父大人,那是曹操派來的使者,其中有一個人你們認識,還在洛陽住了一段時間,那時候他叫龍義。”

蔡邕驚道:“龍義?仲道的那個朋友?”

康鵬點頭笑道:“沒錯,就是他,他還有個名字叫郭嘉,他來長安的目的和岳父大人你們一樣,如果他達不到目的,不出三個月,曹操就要向洛陽進兵了。”

@!!

()

第17章 提前的決戰(1)第52章 孫權軍,譁變!第10章 意外收穫第19章 鐵桿反董聯盟之報復(中)第16章 卑鄙第10章 再遇蔡文姬第27章 荀家叔侄第41章 盜墓賊董卓第5章 收買人心第47章 統一之戰(5)第11章 烈女文鷺(上)第41章 董袁同盟第19章 賈詡進劍閣第17章 宿命的相遇(1)第51章 魔王發飆第22章 決勝第13章 新長安第41章 文武大會(1)第21章 楊奉叛變第37章 長安間諜戰(下)第52章 成都保衛戰(中)第40章 董老大難得發好心第30章 江夏諜戰(下)第32章 小氣的周瑜第17章 鐵桿反董聯盟之褻瀆第56章 戰神之死第41章 董袁同盟第52章 統一之戰(10)第6章 俘虜政策第20章 鐵桿反董聯盟之報復(下)第14章 血戰汜水關(2)第15章 血洗黃家莊(上)第5章 暗月與燕子第9章 愛恨交織第28章 江夏諜戰(上)第55章 破罐子破摔第40章 董老大難得發好心第25章 董二爺再度出馬(下)第35章 萌芽第7章 賈詡、高順第1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7章 牛刀小試第43章 文武大會(3)第17章 鐵桿反董聯盟之褻瀆第12章 戰後第21章 提前的決戰(5)第7章 江湖騙子第38章 垂死掙扎(2)第45章 脣槍舌劍(上)第17章 宿命的相遇(1)第39章 斬將收民心第24章 洛陽攻略(中)第13章 計窮葭萌關第34章 定時破四郡(上)第49章 統一之戰(7)第49章 統一之戰(7)第24章 勝利(下)第10章 梟雄聚會第44章 統一之戰(2)第13章 新長安第39章 垂死掙扎(3)第32章 董二軍PK虎豹騎(中)第31章 劍閣決戰(下)第2章 在押糧路上第49章 再戰汜水關(中)第34章 趙雲定親第36章 三年光陰第42章 垂死掙扎(6)第46章 董太師的表彰第1章 不良學生到三國第43章 休妻第56章 戰神之死第6章 麥城慘敗第6章 董老大第一次搶親第38章 英雄末路(下)第34章 定時破四郡(上)第10章 梟雄聚會第54章 陷陣雄風第52章 成都保衛戰(中)第32章 小氣的周瑜第14章 鬼神奉先第33章 神醫?官迷!第23章 最奇怪的搭檔第1章 不良學生到三國第6章 俘虜政策第21章 楊奉叛變第27章 多線作戰(2)第2章 大漢董青天第29章 董老大遇刺的後果(上)第9章 螳臂當車(中)第18章 忠勇師徒第38章 垂死掙扎(2)第26章 來者第52章 四面楚歌第42章 文武大會(2)第14章 鬼神奉先第50章 董老大三哭(上)第37章 火與火!蔡文姬與文鷺第27章 董老大遇刺(上)第52章 統一之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