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天下九州複雜勢

“以女公子的性格,必不會勉強任何一人,姻親一事,雖是父母之命,然女公子不同旁人,此種人,長者作主固然好,然而還是要二人願意,方爲美事!”陳宮道。

司馬懿聽了只笑,便不再多言。

陳宮這人,嘴上不肯承認一丁半點,然而只怕已經心動了吧?!

陳宮雖然動心,然而小女跟着華佗去了廣陵,此事便是動心又如何?!總得要女兒親眼見見方好,若是以往,父母之命便算了,然而現在的新一代們,因爲呂嫺之故,個個主意都大着呢。陳宮便是動心,那也是絕不敢提,便是提一口都不可能。

一是怕事不成,到最後反而影響了大局,不利團結,各自心中不美,這不是結親,而是結仇了,於呂氏集團甚爲不利,二是……他隱晦的看了一眼司馬懿,他就覺得這個人,開這個頭,主動提這個事,必是心有別的什麼,陳宮心中也隱隱有猜測,只是面上不顯罷了。

如此佳公子,倘若真是忠義之士,若配女公子,倒是難得的人選!

難道要他陳宮與呂布奪婿?

這司馬懿……陳宮就知道他絕不會主動擔什麼事,一般主動提了,必是不安好心,要仔細揣摩他的深意,才知道,他的提議與他這個人一樣,是雙刃劍!

不過陳宮看到趙雲,卻是暗暗滿意,一面尋思着還是要看看趙雲的人品性格,一面也要試探一二女公子可有結親之意,倘若能成,這更是一樁美姻緣,倘若並無此意,這個人果真是個佳兒郎,也免得流入外人田,倒便宜了旁人,若與他的女兒相合,他陳宮這一生,也就無所憾了。

陳宮捻鬚騎在馬上看的認真,越看此兒郎如此英勇,竟能與馬超平分秋色,共扛呂布,並且完全不見疲態,是越看越心喜。

他知道女公子對嫁娶一事完全不在意,然而,若是有合適之人,有個好姻緣,他陳宮也樂見其成。

可若是不成,這般的兒郎,的確不該被旁人捷足先登了。

正看的喜不自禁,閻象和李豐騎馬來了,對陳宮抱拳道:“陳相!”

陳宮一見,便知有事,他向司馬懿拱手道別,當下也來不及多說,帶着人跟着二人到了一個坡上。

司馬懿遠遠的瞅了他們一行人一眼,陳宮行事謹慎,防着自己是很正常的行爲,他也不生氣,只是猜測,這二人是招待曹使者的,曹使者隊伍剛走,莫非是出事了?!或者使團出了什麼夭蛾子?!

司馬懿琢磨着,也估計是這類事。

閻象與李豐二人下了馬,才低聲道:“廣陵太守陳登來信,與曹操使團有關!陳相且看信!事關重大,不敢耽擱,賈大人看過信後,便來叫陳相立即知曉。還是要早作應對。”

陳宮將信掏出來看了,臉色肅然。

陳登信中寫着什麼呢,他寫的不是曹使者整了什麼夭蛾子,而是劉備那裡的事,言辭之間透出微妙的信息來,雖沒有實質證據,然而,卻能從劉備異動中看出,曹操與劉備是要暗中結盟了。

“元龍一旦用心,眼睛毒辣,所注意到的信息,比宮更犀利,”陳宮道。

有些信息,只能靠謀臣去憑着能力去分析去拼湊的,而不是暗影去接觸,很多局勢的形成,並沒有直觀的一種信息準確的傳達回來,暗影所能接觸到的,只有探查出來的信息,而謀臣的作用是什麼,分析,處理,拼湊,大膽設想以及預判防備。

陳登並沒有字字提及到猜測,然而只是乾巴巴的描述了劉備的異動,陳宮與他一樣是頂級謀臣,自然一看就明白了。

閻象與李豐也深爲歎服,道:“幸而有他一直密切注意着襄陽。否則這麼大的事,都未必能知曉。真看不出來,曹使者沒有露出半點的破綻,這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意思了。他們行事周密,便是有暗影盯着,也未必能找到實質的證據。”

曹使者沒有與劉備的人有接觸過,那麼,必定是有信件來往的。只是這信件,還未被暗影截獲。

那諸葛孔明行事也一向虛虛實實,如今更透着詭密,想要探明,分析出實況來,就得在一團亂象中找到真象了,不像以往那樣容易。

所以才說陳登是真的厲害。

閻象與李豐已經歸入相府下,設爲內史官員,等級也是很高,可以接觸到很多的機密,算是集團中核心成員之一。

陳宮道:“劉備如今還屯在襄陽,他表面與劉表如爲兄弟,暗地裡卻想要與曹操同盟,若劉表知,不知心中如何設想,此事,還在元龍身上,他必可從其中圖其事,回信與元龍,叫他見機便宜行事,全權處理!”

“是。”李豐應了,又道:“劉表先前有難,因有劉備助,才能退兵,守了荊州,劉備與劉表有恩,劉表年老矣,只恐有依賴劉備之意,知曉此事,便是知道劉備有異心,也未必會與劉備翻臉!”

“劉表最恨曹操,又與袁紹有盟,若知此事,心中必怒,便是有三分將荊州位與劉備之意,也會掂量輕重,況且,若從蔡氏一黨取,必要窩裡鬥。”陳宮道。

“蔡氏必不答應。”閻象道:“元龍可以與蔡氏暗中結盟,倒是妙事。現在這境況,就怕曹操佈局,等徐州出兵,空虛之時,而令劉備襲取徐州之後。況且,還有孫策,若三方結盟,只恐會不利徐州。”

陳宮沉吟一會,道:“防守之事,自有陳登與徐庶在。不必擔心。宮卻擔心劉琦。你們將此信與司馬徽先生和劉琦看過。”

“也好。”閻象與李豐應了一聲,道:“事不宜遲,這便回城。”

二人上了馬告退,回城去尋司馬徽了。

陳宮看了一會排兵演練,便上了馬,去呂嫺軍中尋呂嫺。

閻象與李豐尋到司馬徽,正好劉琦也在,便將信遞給二人看過。

司馬徽道:“該來的總會來啊,二位大人安心,劉琦在吾書院,必然安全。”

劉琦的臉色青青白白的,不太好看。

二人見他心裡不好受,便告辭出來,又去尋賈詡了。

司馬徽道:“汝父有來信!?”

劉琦點了點頭,道:“父親被矇在鼓裡,只恐現在還一無所知。”

“正因如此,才急喚你回去,”司馬徽道:“若回,必是兇險。”

劉琦明白,道:“老師,我也無有其它應對方法,只有拖字訣,還好父親只來了信,並未派人來接,否則不回必是不孝。”

劉表當然是想遣使來接劉琦的,只是夭折於蔡氏手中了,蔡氏怎麼可能會讓人來接劉琦回荊州?巴不得他客死徐州,死都別回呢。

因此劉備雖然有意讓劉表派使來接,卻依舊不能成行,蔡氏與劉備隔空交手,終究是因爲劉表仁懷,一拖再拖了。

劉琦其實知道自己的性子其實很像父親劉表,他知道自己決斷不能,他的父親一樣如此,也更因爲知道,心裡難免難受。

倒也不是怨,而是這是天性。

只是此言,只能藏在心裡說不出來的,若埋怨父親,便是真不孝了。

司馬徽知道他極度能忍,這也算是一刀兩面,能忍,其實可以是優點,他也不勸他,只道:“你若發檄,汝父也不知心中如何感想。”

劉琦苦笑一聲,道:“只恐看着我,劉備,以及蔡氏,各懷心思,心中無奈罷了!”

“要做好心理準備,”司馬徽道:“荊州必還有變故。”

內變,還是外變?!

內變於內,蔡氏遲早奪權,早晚要按捺不住。

而外變呢,劉琦向着呂氏,而劉備不顧劉表與袁紹之盟,暗結曹操,甚至與孫策聯合,要與徐州開戰。

這一切,都由不得他來作主了。

劉琦覺得劉表的處境有些可悲。

“倘若父親怨我因檄文一事讓他立場變得艱難,他也好知道劉備,早有異心,”劉琦道:“失望雖在所難免,然而,沒有一個人可以逃脫。”

現在的荊州就是一個捂着的炸藥桶,早晚要爆的。而劉表老了,只怕在這一層層的刺激之中,能堅持多久,誰也不知道。

劉表雖是荊州之主,然而,哪一個不是虎視眈眈。

想要明哲保身,哪有那麼容易。

三把火,怎麼燒,都是不隨劉表的本意的。

在這天之下,亂世叢中,想要獨善其身,不過是着火了大樹上的螞蚱,若是固步自封,不思進取,只會被燒死。

而爭取,至少路多些,便是敗死,也好過被動着捲入爭鬥之中,而死的不明不白。

司馬徽知道劉琦是難受的,他雖然懦弱無斷些,然而並不是沒有悟性之人,他甚至看明白了將來可能面對的糟心的狀況,也更因此,纔會更痛苦。

這種無能爲力的痛苦。

這樣的局面,安慰是沒什麼用的,司馬徽便只道:“靜待時機。”

除了到了時機,主動去破解,沒有別的辦法。

劉琦應聲,道:“那諸葛孔明,是意欲何爲?!”

司馬徽起了身,道:“袁曹戰時,也是滅呂氏之機,此是郭嘉,諸葛亮,以及孫策,等輩以爲的最好的良機。孔明那人,豈會放過!?”

而荊州卻在這關鍵的火口上烤着了!

劉琦道:“他們會趁徐州空虛時,來襲後?!”

“不錯,不然曹操哪裡放心?但凡大戰,必要外援,而這外援,就是許都空虛的最佳解藥,曹操一向最會佈局,他豈能不防備主公去了冀州,轉而去攻擊他?這一步局,便是制衡徐州之術。這也是所有謀士暗合自身利益之道。”司馬徽道:“徐州早成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不除不快。你有所不知,曹操先前來伐徵徐州,就是爲了滅袁紹墊定基礎,然而兵敗而回,如今徐州就是他最大的刺,他佈局西涼,聯結孫策,劉備,爲的就是趁勢滅了呂布,以除心腹大患。否則北方之大敵,下一個便是主公。”

“而孔明要助劉備成事,一要蜀益,二要漢中,三要圖荊州,他必也想要吞滅徐州的,這股勢力是阻礙他發展的最大阻礙,自然也定要除之,孫策隔江要往上,而淮南一帶,皆已是主公之土,他幾番伐荊州而不能得,這荊州與淮南便是阻礙他北上的最大障礙,他焉能不恨入骨。孫策此人的性情,仗義非常,嫉惡如仇,以他的性情,明知伐荊州不可爲,卻數度強爲之,欲報父之仇也,如今又新敗,必咬緊荊州,盯緊廣陵,聯結劉備,以圖北上,而奪淮南,包抄荊州之土,囊括於內。此人英勇善戰,卻性格橫強,弱處如同項藉,雖好勇,終究以勇輕於防備,若孔明盯着他,也許,孫策未必能得善終!”

劉琦道:“諸葛意欲江東矣?!”

“還是荊州,”司馬徽道:“孫策每戰必身先士卒,如今雖爲江東之主,卻依舊輕而不備,爲荊州,與劉備有隙,早晚之事,若依舊恃勇輕備,以後之事,並不好說。”

劉琦半天沒說話,良久道:“江東基業已成,此人三年而成就霸業,若是橫死,太可惜了。”

局面之複雜,叫劉琦都辯別不清,只有老師析之一二,他才能明白一二。

“現在劉備尚要依賴,與之合作並進,然而地緣之近,有地利衝突,是早晚之事,”司馬徽嘆道:“那劉玄德雖有仁象,但與汝父,差距甚大,他若尋到時機,必爲雄主。必致力於開拓。此人幾十年如一始終,襤褸時也從不改其志,如今已有臥龍相助,豈會錯過機會?!”

劉琦苦笑一聲,而父親,空有蒯良等輩輔佐,終究是……

此次大戰,九州皆艱難不堪,看來,不光是袁曹呂三人在北方戰,圍繞着荊州的戰事,必也興起。滅呂勢在必行。

而將劉表綁在呂氏的身上,未必是錯。

劉琦深以爲他以己之名義發了檄文,天下便會將劉表綁定在呂氏身上了。

現在看來,在混亂之中,未必不是荊州的生存之道,或者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司馬徽道:“爲師與你析明情況,你可知何故?!爲師所能教你的文學武藝,終究是末道,你若寄情於此,早些年在荊州所學,也早有基礎。爲師說局勢與你聽,是希望你將來入主荊州時,有一個清晰的頭腦,只要想明利害,便不會被人所利用而不自知……”

第1147章 隔空對弈逐鹿戰第1050章 赤兔敏銳惹主怒第709章 火中奪營黃忠勇第265章 我爹是呂布265(加更一)第818章 馬騰會盟見呂布第217章 我爹是呂布217(加更一)第1052章 心中有悔嘆草率第118章 我爹是呂布118第959章 袁熙兵敗如山倒第1061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894章 讒言誅身易毀人第843章 暗中通風三面刀第1196章 清閒司馬撥天下第413章 施恩招怨若人厭第848章 設埋伏趙雲請教第363章 我爹是呂布363第1042章 遵父命梟殺郭圖第426章 劉琦背鍋擔虛名第804章 袁尚怒領兵追擊第912章 小人許攸急領功第312章 我爹是呂布312第694章 直而不迂孫尚香第666章 大忠似奸正不足第1051章 囚徒困境呂布勇第1156章 舊光輝最後值守第063章 我爹是呂布63第531章 馬超失言盡得罪第982章 程昱驚聞許攸至第615章 呂嫺臧霸入官渡第190章 我爹是呂布190第157章 我爹是呂布157第1133章 子建爬牆試退兵第020章 我爹是呂布20第308章 我爹是呂布308第1025章 郭圖兵敗大潰逃第325章 我爹是呂布325第303章 我爹是呂布303第933章 白忙袁尚撲空營第606章 反戈相擊困張繡第318章 我爹是呂布318第149章 我爹是呂布149第424章 明刀暗箭難防範第111章 我爹是呂布111第1172章 前不忘後勤之事第178章 我爹是呂布178第261章 我爹是呂布261第771章 獨門技六寸金針第1127章 展現無懼逼荀彧第857章 裹挾中投鼠忌器第508章 始以謹慎終於恭敬第637章 江上泊千餘船隻第545章 臧霸挽留趙子龍第1124章 呂嫺截獲漢獻帝第030章 我爹是呂布30第211章 我爹是呂布211第753章 聞噩耗拔寨回營第213章 我爹是呂布213(加更一)第063章 我爹是呂布63第1108章 司馬懿收服冀州第735章 兵敗如山崩地裂第993章張遼幼稚激徐晃第657章 世間難得遇敵手第549章 大傻子笑二傻子第368章 我爹是呂布368第580章 曹阿瞞割肉鉰虎第852章 敵軍入林探方位第506章 滴水不漏司馬懿第311章 我爹是呂布311第698章 遇夜襲周瑜不亂第964章 混水摸魚雙中計第623章 關雲長逃之夭夭第620章 貴人相助劉備逃第1042章 遵父命梟殺郭圖第644章 箭雨陣埋伏劉備第095章 我爹是呂布95第1089章 徐州兵攻曹仁營第1010章 趙子龍逼退顏良第784章 引蛇出洞一網盡第605章 呂布離營遇曹性第628章 尋得劉備逃命歸第1080章 許褚曹真殺張繡第112章 我爹是呂布112第901章 雙張合臂激曹操第1198章 袁尚欲降於兄弟第1032章 張郃率衆來投降第245章 我爹是呂布245第346章 我爹是呂布346第258章 我爹是呂布258第243章 我爹是呂布243第812章 呂嫺軍養精蓄銳第999章 禰衡定計距顏良第264章 我爹是呂布264第612章 捉襟見肘忍辱重第397章 我爹是呂布397第205章 我爹是呂布205第136章 我爹是呂布136第790章 以己度人真純良第896章 對峙城門內與外第207章 我爹是呂布207(加更一)第109章 我爹是呂布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