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太史慈怒極攻城

廣陵城內八千人,她只帶了三千出來。她得回去,不然以太史慈的猛勢,廣陵沒有戰將能夠擋得住他不要命般的攻勢。

此時太史慈與江東兵正處於最最憤怒,最最哀怨的時候,都說哀兵必勝。當屈辱的怒與洗刷恥辱的哀組合在一起的時候,會轉化成一種無人可爭鋒的士氣。這一種,如果非要概念,就是寧死也要戰勝的意志。

這般意志是何物?!是天地之靈氣,連天地都會讓道的精神。

這一種若是敗了,連天地都要與之同悲祭奠的共振。

萬物有靈,有其悲時,而若共悲,天地也會轉爲慈。怒與慈悲,是天的共存形態。

這個時候的太史慈是不可戰勝的,因爲你可以殺了一個不怕死的敵人,但卻戰勝不了一個寧願以死赴義的勇士。

這一點,陳登未必懂。

可是高二孃懂。她雖是女子,卻出身將門。高家雖然說不是多麼顯赫的世族,但是祖輩世代爲將,以武傳家。家風與氛圍之中,就算不教女兒,她也會深受影響與薰陶。

她太知道陷陣營的厲害。因爲陷陣營不懼死,所以纔有了不可戰勝的神話,名震天下。人數不多,卻個個驍勇,以一敵百。

張遼後來也深受高順領軍的影響,也效法高順練兵之法,強強結合,組成強兵。

身爲戰將,都知道現在是最危險的時候,剛剛的太史慈,儼然是不打算要命了。

這個人,領着五千精銳先鋒,這些人,足以成爲第二個更大的陷陣營!

她怕陳登會做出激化事情的事來。爲什麼這麼說呢?!

你真的不能用一個甘心赴死,不懼死的孫策去威脅一個同樣不怕死的太史慈退兵。萬一攻城鬱急,而陳登不能敵時,高二孃是真怕他拿着孫策去威脅太史慈。

不管當不當面,都只會激化矛盾。

要麼當面,只會將陳登和廣陵架上火臺。

士可殺,不可辱,孫策身爲主將,江東之主,他若遇此情況,只會自盡也不願意被當成籌碼威脅江東之兵。他是一個可以死,但是絕不能受辱的人。

孫策與其它的戰將都不太一樣。像別的主公,倘若被擒了,很多老謀深算的人,都會隱忍負重,委曲求全,以求十年報仇不晚,只要沒死!足夠有耐心臥薪嚐膽。

但是孫策這個人不太一樣。他是那種剛過易折的那種人。一旦確信,威脅他所在乎的一切時,他就會捨棄自己的生命。因爲他有更不能捨棄的東西高於生命。

孫策死在戰場,與死在被威脅不得不死這件事上的性質是完全不同的。

高二孃怕陳登不知人主之志,做出不可挽回的事情來,所以帶着人拼命的也往回趕!

此時黃祖部將張碩帶着先鋒營也已經到了,見到來接應的斥侯,便火速的也往廣陵趕,一面命人報信與黃祖,言之若有江東援兵,江夏當阻截援兵,以期不讓兩軍合一而成勢候。

“報!太史慈帶五千騎步兵組合,離廣陵十里外!”斥侯急來報,腦門子上全是汗!

陳登道:“可有高二孃消息?!”

“不曾!”斥侯道。

陳登便知道,恐怕二兵未遇,或是錯過了,便叫斥侯立即傳信給高二孃回。

“大人!吾等聽憑調遣。”衆小將副將偏將俱都是官職很小的人,還不足以擋大任,不然也不會叫陳登矮子堆裡拔高個,叫高二孃身兼重責!

陳登知道,這次守城,還需要他來主鎮,這些人都擔當不了大將,無法發號施令!承擔重任。

“準備守城器械,江東兵來必強攻城奪回孫策,務必守住城池!”陳登道:“我知敵兵勇,爾等必懼,然我軍有城池據守,本就佔優勢。如今高小將軍於外,若知消息必回,又有援兵,爾等又有何懼?!隨我守城,以死報徐州,我等皆是徐州人!”

“以死報徐州,不負徐州人!”衆將皆抱拳下膝,道:“聽從大人調令!”

陳登下發軍令,將城牆上都安排了無有死角,才稍微放了些心。

孫策還活着,其實不管是活着還是死了,都是燙手山芋。然而,只要頂住了這一關,這個人就不再燙手了!

若是守不住,這燙手山芋能把廣陵毀掉。

然而,陳登願意以書生之志守住廣陵。

陳登本就是一個狡詐,深諳人心之人。如果是以前的他,必會將孫策壓到城牆上,然後威脅太史慈退兵。因爲這是最有效的手段。兵不厭詐嘛。這種手段雖會被人詬病,卻是退兵最有效的手段。

可是,陳登隱隱的覺得有點不妥。他想一想孫策的個性,否決了。

其實否決這個計的主要原因還不是因爲孫策的個性,也不是爲自己的名聲考慮。

而是,在這一瞬,他突然想到了呂嫺。如果是她,她會這麼做嗎?!

不,她不會。她會抓到孫策,然後奉爲上賓,待之以禮!

不放回去,也絕不會屈辱他,叫他折節而受辱,到城牆去退兵。

呂嫺……雖然,陳登一想到她,還是挺不自在的,可是,她就是能夠將事做的坦然又大氣,還能保持贏面。不僅不受詬病,還能得到世間的讚譽。

她從來不會包容不下,而將人逼至絕境。

當初對他,現在對孫策……都一樣。

這個人啊,他最服的,也許並非是她多麼英明,多麼有才能,而是心胸吧,如果是他,當時的陳登,他都已經殺了幾回。

自問是做不到像呂嫺那樣如此包容的。

不過不可否定的是,孫策與袁耀,還有劉琦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袁耀可以用,劉琦可以送回轄制荊州。這些都在她的大局以內,但是孫策,是絕對不能,絕對不可能放回的。

陳登否決了要孫策上城退兵以後,還得想個法子轉寰一下對方的攻勢。否則硬槓着,可能廣陵並不能擺脫危機。

畢竟這一次,他動的人可是江東之主!

孫策還活着,纔算是能夠有所轉寰,如果死了,其實只能硬來打了。但也因爲孫策活着,對方纔會有所顧忌,可也一定會死咬不放。

孤注一擲嗎?!未必!

陳登將這些在腦子裡過了一遍,先來了後書房尋自己的舍人,也就是幕賓,他一直在身邊輔佐,也是老人了。雖算不上是家臣,但也與家臣一樣親近,很忠誠!

陳登道:“有件要事要交代你!”

“大人請說,”幕賓道。

“帶着孫策,隱藏起來。”陳登道。

幕賓吃了一驚,道:“大人何故此言?!是怕守不住廣陵。”

“江東兵必死咬不放,糾纏不休,雖會有援兵來,但若有意外,孫策被奪回,登所謀,一切皆休,”陳登道:“孫策已被俘,再被救回,後患無窮!”

幕賓道:“既知有患,大人何不殺之,以定大患。既已結死仇,孫策若活着,依舊是死仇,若是死了,也不過是江東之怒,再壞也壞到旁處去。”

陳登道:“登也有意。但是高二孃所慮,登也有所考量。登想到了女公子。若是女公子得到了孫策,會如何?!”

幕賓聽着便明白了。

“因此心中恍然大悟一般,一個活着的,被俘的孫策,比一個死了的,更能轄制結了仇的江東。”陳登道。

“就算孫策不死,江東另立新主,孫策殺不得,放不得,如何是好?!多麼尷尬,”幕賓道。

陳登笑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孫策在此,江東兵攻勢猛而不下廣陵,到那時便可進入交鋒談判階段,對方一定咬死要放孫策,我方必不能放,不放對方便不退兵,那麼,何不提出要求,要孫權以外交之策來徐州換回孫策呢!如此,可陷孫氏二子!”

幕賓瞪大眼睛,服氣不已的看着陳登道:“這,這,妙計如何想來,大人高招!”

“只是以女公子的思維去想了一遍,發現了更大的可能和高度。”陳登歎服道:“孫權不管繼不繼立,他來不來,都入絕境!”

妙,妙啊!

孫權若來,必陷入,就算陷不入,低頭來了徐州,也是被徐州壓了一頭。

孫權不來呢,他這個江東之主,永遠也不能服衆了,一個不能服衆的江東新主,怎麼坐得穩江東基業!

幾番一交鋒,江東都休想再興起來了。

這裡面可操作的事情太多了!

所以孫策反而不能死。得像風箏一樣吊着江東。叫孫策永遠不能放心而赴死,而孫權和江東那一頭永遠也放不下孫伯符。

得一人,而制衡江對岸。

幕賓有點激動,熱血澎湃的看着陳登,拜服下去,服氣的不要不要的,道:“大人放心,臣這就裝扮帶着妥當人,將孫策裝扮藏起。必會看緊他,必不叫他有任何閃失。”

“別叫他自盡了。”陳登道:“藏着他,也是爲了意外。此時關鍵之時也,你是我信得過的人,此事須你我才安心。否則一旦廣陵撐不住,城上諸將想的恐怕只是尋到孫策送還回去,以期對方退兵,我不敢保證,兵危之時,不會發生這樣的事,這也是爲了萬全考慮。小心才能駛得萬年船啊。”

“大人思慮周祥。”幕賓道。

陳登道:“若有失,立即帶着孫策離開廣陵,去往徐州,務必送他到賈詡手中。交到外事處。”

幕賓道:“定不辱命!”

幕賓聽命去了。

陳登深深吸了一口氣,出了府往城牆那邊走,找了個相似的囚犯斬了,拎了人首,提着滴血的劍,一面急趨上城,一面拎着滿是血的臉和首級,朗聲道:“……孫策已死!敵攻必猛,若城破,吾等皆要被屠。男兒們,丈夫們!吾等頂天立地,必要守住城池,死則死矣,絕不可降!寧站着死,不跪着屈而死!”

通信兵將話傳至各軍耳中,朗聲重複這話。

廣陵兵聽了,先是震恐,然後又升起無限的勇氣來!

如果沒有退路,那麼只能一心的擊退敵人了!

陳登這一舉,是徹底的把衆將的僥倖之心打消了。

也徹底的斷絕了不敵而投降的可能!

因爲孫策死在這裡。他們是不能降,哪怕戰至最後一人,也絕不能降,因爲降,沒有生路。

如果孫策還活着,也許他們還會僥倖一把,其實這樣子,陳登是明白,對方也絕不會給生路的。

但架不住底下的將士會這麼僥倖的想。

所以乾脆做了一件杜絕僥倖心的事!

如此壯舉,如同項羽當年破釜沉舟。士氣一下子就被拉上來了!

陳登在那首級上劃了幾把,將耳朵和鼻子割下,眼睛也挖了,面目全非,高高一舉,道:“孫策賊首在此!江東兵烏合之衆,有何可懼?!兒郎們,隨着登守護廣陵!!”

“守住廣陵!”將士們舉着長戈朗聲,聲勢越來越大!

踏踏跳!

地都在震,是騎兵到了。

烏泱泱的正是江東之兵,一半騎兵,一半步兵,還帶了輜重,想是攻城所用!

шшш Tтkan ¢ Ο

太史慈爲首,馬已至城下,怒道:“陳登!我主公在何處?!將主公送還,本將立即退兵,若不送還,我太史慈定踏平廣陵城,盡殺汝之人!”

城上陳登冷笑一聲,將首級往下一丟,道:“還你主公!接着!”

太史慈駭了一跳,下意識的以爲是陳登將孫策給推下了城牆,他忙去接,行到半道才發現是個腦袋,一時呆住了!

待抱到手中,看着血肉模糊看不出本來面目的人臉,一時悲從中來,簡直不敢相信,目眥欲裂,血氣上涌,此時連理智都沒了!

陳登卻是搭起一箭往下一射,他騎射一般,但這就是一個信號!

一時城上弓箭手往下箭如弦雨般落下!

馬驚叫一聲,披着箭雨開始躲!

太史慈抱着首級,不大確定這是不是孫策,卻是哀叫一聲,“主公!”

其聲淒厲而哀鳴。

透着沉痛與憤恨,朗聲一呼,他身上中了幾箭,卻半點不在乎,低沉的壓抑的吼道:“……攻城!”

那一聲,何其悲壯!

江東之兵一聽號令如瘋了一般的往城牆猛衝。不顧箭雨,只想要破了這城門,宣泄他們的憤怒,“殺!”

第256章 我爹是呂布256第289章 我爹是呂布289第084章 我爹是呂布84第974章 河上伏兵待入甕第780章 暗潮洶涌玉璽事第1023章 心意已決必回兗第490章 司馬懿頻出妙計第120章 我爹是呂布120第1100章 河上之戰是根本第121章 我爹是呂布121第433章 臧霸激怒戰馬超(加更)第720章 馬超意氣戰張飛第1126章 發赦令命臣上朝第165章 我爹是呂布165第391章 我爹是呂布391第1012章 司馬計火燒烏巢第399章 我爹是呂布399第402章 我爹是呂布402第367章 我爹是呂布367第805章 借刀殺人郭嘉計第304章 我爹是呂布304第707章 程普中計文聘至第313章 我爹是呂布313第288章 我爹是呂布288第226章 我爹是呂布226(加更二)第1079章 十支軍接應曹真第058章 我爹是呂布58第340章 我爹是呂布340第281章 我爹是呂布281第332章 我爹是呂布332第618章 劉表病危玄德疑第1010章 趙子龍逼退顏良第1183章 永遠捂不熱的心第783章 火熊起聲東擊西第975章 顏良歸曹操發愁第090章 我爹是呂布90第572章 司馬懿隱懟呂嫺第064章 我爹是呂布64第426章 劉琦背鍋擔虛名第047章 我爹是呂布47第447章 趙雲破困蛟龍陣第784章 引蛇出洞一網盡第007章 我爹是呂布7第915章 急回神許攸心急第977章 張郃不滿生怨望第1021章 禰衡大罵逼顏良第459章 施恩圖報得一諾第407章 郭嘉精析徐州勢第199章 我爹是呂布199第067章 我爹是呂布67第574章 撫民有功基業成第190章 我爹是呂布190第062章 我爹是呂布62第591章 凜冬將來霜先至第562章 不許人間見白頭第284章 我爹是呂布284第144章 我爹是呂布144第762章 趁星夜丟失俘將第157章 我爹是呂布157第883章 雙管齊下無雙計第151章 我爹是呂布151第117章 我爹是呂布117第423章 禍起蕭牆增內耗第1046章 封張繡曹軍拈酸第026章 我爹是呂布26第216章 我爹是呂布216第586章 生麻煩死也麻煩第972章 許褚徐晃出陣戰第410章 曹操計破劉呂盟第232章 我爹是呂布232第143章 我爹是呂布143第594章 連夜出營尋險道第372章 我爹是呂布372第998章 呂嫺將至曹操驚第734章 大軍前行遇喪儀第1126章 發赦令命臣上朝第937章 呂嫺追辱袁顯甫第1170章 道德綁架荀彧難第604章 趁醉賽馬暗偷營第905章 審榮放歸許子遠第651章 聚陣爲爐化煉獄第047章 我爹是呂布47第375章 我爹是呂布375第626章 張飛避谷躲箭雨第006章 我爹是呂布6第676章 陳登一箭雙鵰計第477章 暫平衡三軍護送第368章 我爹是呂布368第830章 馬騰提親呂布怒第1194章 司馬懿示弱袁譚第362章 我爹是呂布362第134章 我爹是呂布134第248章 我爹是呂布248第494章 諸葛亮與劉玄德第235章 我爹是呂布235(加更)第739章 退追兵前往蜀益第555章 年輕人的路擋不住第606章 反戈相擊困張繡第621章 蒯越蒯良各有志第334章 我爹是呂布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