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以退爲進

顏良這一站出來,場上的嚷嚷聲一下子靜了下來,倒不是說顏良具有喝止大傢伙的能力,而是顏良這等在河北軍中威名素著的將軍竟然要請纓擔當偏師之任,實在是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

短暫的平靜之後,衆人紛紛議論開了,顏良受到郭圖的排擠自然是人人看在眼裡,而顏良被逼迫至如此境地也讓大家感嘆連連。

而堂內最爲尷尬的便是郭圖,顏良份屬他統轄之下,但這些時日一直在後方釣魚,軍中的風言風語已是不少,現在當着衆人的面鬧這麼一出,讓他臉上很不好看。

郭圖說道:“區區偏師,何勞顏將軍出馬,遣一校尉足矣。”

顏良絲毫不給郭圖面子,直接反駁道:“郭都督或是以爲曹孟德手下張文遠、徐公明、於文則、樂文謙等輩皆是泥捏紙糊的不成?曹軍襲擾我糧道之意甚明,而我深處敵後,雖是遣偏師出戰,猶自不可輕忽,務必要揀選人馬方可勝任。”

“此去兗州,何城當打,何城不當打,何城當守,何城不當守,皆需臨機決斷,非等閒人可輕易爲之。良自以爲堪堪勝任,故而自告奮勇毛遂自薦,還望大將軍準允。”

郭圖猶自不死心,繼續說道:“顏將軍手下俱是河北精銳,若委以偏師之任,則日後與曹賊決戰時少一主力,怕是不妥。”

這時候一直沒怎麼說話的張郃突然插言道:“郭都督所言甚是,討逆將軍所將部屬皆是河北精銳,於日後決戰大有用處。不若由末將率部前去兗州,換討逆將軍南下官渡,料來末將勉爲其難可以勝任。”

張郃突然橫叉一槓子,讓堂內的局面更加混亂,如今河北軍中除開淳于瓊、顏良、文丑等人以外,就要輪着高覽、張郃、韓猛等數人名聲最響戰功最高,而顏良、張郃二人來爭搶着率領偏師,那其餘的中郎將、校尉等等顯然都不夠看。

張郃突然站出來附議郭圖的話,讓堂內原本十分踊躍的武將們都十分失望,不過,堂內有一人卻更顯得尷尬。

郭圖通過打壓顏良,然後選派與自己關係密切的高覽主掌南下攻擊的行動,再以相當能打的張郃輔助,在之前的一段時間內取得了十分不錯的效果。

但若是如張郃所提的方案,由他去率領偏師,換顏良南下替換張郃的位置,就會形成十分尷尬的情形。

無論是從威望還是資歷而言,顏良都要高過高覽一截,等顏良往前線一杵,主從形勢定然要改變,除非郭圖親赴前線壓陣督軍,不然誰都壓制不了顏良來掌控前線的大局。

而這,顯然是郭圖萬萬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郭圖心裡心思百轉,覺得張郃萬萬不能去率什麼勞什子的偏師,那退而求其次,把顏良趕得遠遠的或許也是個可以接受的辦法,唯有一點,不能讓他帶太多兵去,以免真個被他打下幾個城來,白白送了他功勳。

郭圖遂道:“如今儁乂與子奐聯手搭檔甚是得力,還是莫要輕易變動得好,我以爲此議不妥。”

張郃原本就是和顏良商量好的,並沒有真想着強要這個任務,便抱拳道:“既如此,那我便不與討逆將軍爭這偏師之任了。”

這時候逢紀站出來道:“襲擾兗州,衛護東郡一事看似簡單,實則牽涉衆多,非善戰能斷之大將不可充任,我以爲討逆將軍堪當此任。”

沮授也道:“此番雖遣偏師,然則運用得宜之下或可收奇效,我亦以爲討逆將軍可堪任之。”

場上形勢突變,沮授、逢紀等重要謀臣先後贊同顏良率領偏師出戰,郭圖一看情況不妙,知道其中多半有自己所不清楚的幕後交易,見已經阻止不了顏良帶兵出戰,但又不甘心就這麼妥協了,猶自強辯道:“討逆將軍手下有近萬之衆,若以之爲偏師,不嫌太多了麼?”

顏良聽郭圖這話就來氣,這廝還真是要拼了命拖自己後腿,有這等只存私怨不顧大局之人,河北軍怎麼還搞得好。

顏良站起身朝袁紹一個長揖道:“啓稟大將軍,末將麾下將士在白馬連番大戰,雖小有斬獲,但死傷亦重。先前曾多次請求補充兵員,可遲遲未能等來回復。”

“直至末將將收攏的餘部潰卒當面交還給大將軍時,蒙大將軍恩准留下一曲人馬補充傷亡。而那一曲士卒,末將也並未全數納入自己麾下,而是與蘇校尉各取其半。”

“經補充過後,末將麾下兵數也只七八千數。末將又聞,蘇文從雖從別部司馬積功遷至校尉,然其手下人馬仍只三千,遲遲未能補齊足額兵數。”

“如今末將欲要帶兵出征,郭都督不慮末將麾下人手不足用,反而嫌末將人手太多。末將實在不解其意,還望郭都督能爲末將開解一二。”

顏良最末一句自然是對着郭圖說的,雖然顏良剛纔一番話並沒有針對誰,但只要不是傻子都聽得出來顏良在影射郭圖利用職權故意不給顏良、蘇遊補充傷損的兵員。

尤其是配合上方纔郭圖嫌顏良手下兵太多的論調,實在是有夠愚蠢,就連高居主位上的袁紹都看不下去,心想郭圖平時的舉動倒是挺合自己心意,爲何在這件事上如此愚蠢。

“如今正在交戰,各將手中兵員皆有損耗,又並非純是你倆缺員,不足爲怪。”

見郭圖還要強辯,一直沒發表意見的袁紹終於說道:“公則慎言,大戰在即,還當要盡力爲衆將補足人手纔是。”

郭圖見主子發了話,立刻態度一變,應承道:“諾!下吏自當盡力而爲。”

袁紹又轉過目光看向顏良,他的目光十分複雜,平心而論他對顏良的統兵能力以及獲得的戰功自然是相當欣賞,但對於顏良拒絕執行自己的命令卻十分反感。

在袁紹看來,自己的命令就應當被無條件服從,即便是當時情形有變,也應該先遵照辦理,然後再行上疏申辯。

袁紹一向以爲自己是個明辨是非賞罰分明的雄主,即便手下人暫時受了委屈,最終也能矯枉改正,得到持中公允的對待。

顏良不遵將令固然有情勢變化的因素和與郭圖不睦的影響,但實實在在是忤逆了袁紹的意思。

好在顏良帶兵回來後的獻俘、移交餘部潰卒等事情處置得很合袁紹的心意,讓好面子的袁紹表面上放過了顏良不再提之前的事情。

但袁紹仍舊默許了郭圖打壓顏良的行爲,目的無非是要給手下統兵將領們敲敲警鐘,以免再做出什麼肆意妄爲抗命不遵的事情來。

此刻要商議率領偏師出戰的人選時,袁紹自然知道自己麾下大將是合適的人選,而且閒置了他三個多月,從他每日裡釣魚爲樂並未過多抱怨的份上,應當也已經有所反省,也是時候派他動一動了。

“立善,若是遣您巡弋兗州,將如何應對?”

顏良見袁紹終於鬆口答應自己率偏師行動,心中大喜,但面上猶自保持平靜地答道:“兗州地域廣闊,若被動等候曹軍來襲再做防禦,則於我相當不利,末將以爲,我軍當主動出擊,或攻或擾,使曹軍疲於奔命,無暇威脅我之運道。”

“曹孟德雖經營兗州日久,然其承資跋扈,恣行兇忒,割剝元元,殘賢害善。其無由殘害邊九江等人,乃至於士林憤痛,民怨彌重。”

“我此行當沿途宣曹孟德之惡行,而揚大將軍之善舉,定會有當地士紳撥亂反正,歸於正道,當善加安撫,以壯我河北聲威。”

“對於附逆頑抗之縣鄉,則視其守備強弱,或攻或擾,務必使曹賊不得輕易從兗州各地補給,以期薄敵一分,強我三分之效。”

顏良的這番陳述是經過深思熟慮後才做出,絕非臨時起意,故而說得袁紹頻頻點頭,覺得大有可爲,但他心裡尚且有些猶豫,是否真要派顏良遊離於主戰場之外。

不過,顏良接下來的一番話就徹底打消了袁紹的疑慮,讓他對顏良的忠心毫不懷疑。

顏良說道:“末將此去乃是要以快打慢,如今麾下有七八千數之兵,若全數率去巡弋兗州,雖聲勢浩蕩,恐亦失了機動靈便之利。”

“末將懇請大將軍準允將其中二曲人馬轉屬於蘇校尉,如此,既能實蘇校尉之編,而我部亦可盡數揀選輕捷敏銳擅長長途奔襲之卒,以凸顯我奇兵突襲之威。”

古往今來的統兵將領,大都是不嫌手下士卒太多,唯患太少,其中代表人物便是說出“臣多多益善耳”的韓信。

但顏良卻一反常態,接連請求減少自己統屬的士卒,若是先前交出收攏的潰卒還多多少少有排除擁兵自重嫌疑的因素在內,如今請求將歸屬自己的士卒轉屬給旁人,看在袁紹眼中絕對是公而忘私的楷模。

袁紹不由在心裡爲自己曾經懷疑過顏良而稍稍自責,他站起身來走到顏良面前,拍了拍顏良寬闊的肩膀道:“便依立善之意,我自將大軍往赴官渡,兗州之事盡付於汝。”

第243章 執子之手第19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62章 中流之砥柱第594章 吐槽大會第438章 吾家麒麟兒第294章 奪妻之恨第590章 不設防的城郭第384章 進山第582章 司馬防的算計第273章 泜陽亭第74章 計點戰果第564章 賀喜第392章 箭似飛蝗第394章 顏枚的小心思第409章 曲轅犁第1章 造化弄人第103章 從其所請又何妨第464章 送上門的小美人第321章 河邊血戰第144章 臨陣應變第353章 水鏡先生第416章 分而化之第172章 裡應外合之策第492章 反殺第250章 解圍第211章 清河崔琰第232章 張甄氏的小心思第90章 獻俘賣乖第478章 輕騎猛進第416章 分而化之第204章 積極防禦第595章 臘日第20章 帳中考量第501章 巧奪城門第490章 破門第456章 智斷冤屈龐士元第104章 河北霸主的心思第165章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第465章 上艾閱兵第578章 孫氏兄弟與江東二張第465章 上艾閱兵第241章 爲把妹大開腦洞第250章 解圍第493章 反戈一擊第298章 堂前斥奸徒第388章 氣運終盡第420章 知難而退第559章 曹操的心頭恨第175章 糟老頭子壞得很第403章 虎尾寨奇謀第223章 堂外琴聲起第11章 昔日河北第一猛(上)第289章 少年的渣權第582章 司馬防的算計第405章 長了腳的耕田第297章 親迎昏禮第299章 有心再戰第579章 兩封常山的來信第495章 格鬥大師魏文長第376章 無形的戰爭第315章 沾山東麓伏擊戰第484章 軻比能第421章 父子交心第500章 寧城亂第554章 甜蜜的煩惱第407章 穿越者欒武子第476章 拖延第357章 徹夜深談第560章 許都的應對第64章 誰在設謀害我?第251章 比武練兵法第554章 甜蜜的煩惱第333章 讀書牧羊兒第12章 昔日河北第一猛(下)第572章 黑山賊復辟第376章 無形的戰爭第413章 相煎何太急第454章 書道大家第106章 巧借他人之力第286章 井陘煤礦第110章 拉偏架第334章 今始從本心第118章 順勢而爲狐假虎威第533章 不是我不明白第293章 徐州神醫第162章 黑夜亂戰第492章 反殺第208章 刺客侯第4章 鮮花插在肥肉上第142章 誘敵深入第369章 恭謙君子劉景升第537章 賜姓起名第82章 劉延獻策第408章 案牘勞形第151章 但有戰死夏侯,無生降夏侯第371章 馬縣長與老工師第330章 新奇的營房第95章 夤夜訪逢紀第85章 拒不奉亂命第214章 回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