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隗冉的心思

隗冉便是那個跟隨麴義轉戰多地,屢屢建功步步升遷,最後敘功當升爲校尉以獨領一軍,卻聲稱不願別屬,甘心在麴義麾下當個別部司馬的部將。

在界橋之南,他隨同麴義一同逆戰敵騎。

在鮑丘水畔,他奉命襲擾敵側,追亡逐北。

在易京城下,他更是親率精騎爲大軍殿後。

這些年來,隗冉與麴義的友情日篤,更受麴義信重統領麾下騎兵。雖然,他在戰場上的表現始終被掩蓋在了麴義的光芒之下而聲名不顯,但顏良等人都知道他的過人之處。

在麴義被召入鄴城誅殺之後,傳令官前來收捕諸麴,諸麴及一部分將士直接逃亡。但隗冉並不相信麴義會死,帶了他所部人馬據營自守。

袁紹派來的人嘗試攻擊了幾次,都被隗冉輕鬆擊退。直到顏良等人帶着兵前來,親自勸說隗冉,又宣佈了袁紹的赦書,方纔令隗冉等衆歸降。

當時,隗冉在確認了麴義的死訊後,本無意於再爲袁紹賣力,想要突圍而去。他所帶領的部屬均是麴義麾下的精騎,要突圍本也不難,但他因着一事而心有掛礙不得成行。

那是因爲麴義死後,軍中其餘麴氏族人自覺不免被牽累,紛紛逃亡離去,但麴義卻有一幼子,只得五六歲,匆忙中並不曾被麴氏族人帶走,便被隗冉藏入了自己營中。

他深知袁紹既然對麴義下手,那些逃亡的麴氏族人多半也難以倖免,便想爲麴義留下一絲血脈,故而不敢擅自行事。

因着麴義生前與顏良的關係不錯,故而隗冉提出了以保全麴義幼子作爲條件而率部投降。顏良本就不涉此事,心中更知麴義乃是冤死居多,也顧惜舊情,就暗中答應了此事。

隨後麴義麾下衆多部衆星散,大多數軍將都遭貶斥,原本任別部司馬的隗冉歸在顏良手下做了個小小軍候。

隗冉雖不太在意職務上的變化,他一心只想着照拂麴義幼子長大,也算是盡了倆人多年之誼,報了當年相救之恩。

當年麴義手中的部衆雖然精銳,但麴義死後,這些軍將們在河北軍中的境地卻很是尷尬。顏良雖然與隗冉關係也不錯,但也不敢讓隗冉多出風頭,以免遭了旁人所忌。

但這次,顏良卻在軍議之中,親自點了隗冉的將,並讓其暫署騎兵司馬。雖是暫署,但好歹也恢復到了當年的職務,這讓近年來頗受冷遇的隗冉也有些意外與不解。

尤其是軍議之後,顏良的表現更與往日迥異,居然拉着他扯了一大通舊日往事,引得隗冉心情激盪難平。

正如顏良所說,只有那頭驕傲的公羊兒才被隗冉真心敬重,纔是他心中真正的將軍,但在他心裡,畢竟也對顏良懷有幾分感激之情。

他不願意繼續往日的沉痛話題,便用艱澀的語氣說道:“往日之事,冉心中惟有感謝而已。將軍今日可還有什麼吩咐需要冉去做?”

顏良剛纔緬懷麴義的那些往事,半是出於真情流露,半是想要通過此事拉近與隗冉的關係。

他自然知道重新重用麴義舊部或許在河北軍中會遭人忌疑,但在這場前途未卜的大戰之前,順利活下來纔是第一要務,旁的什麼事情都要暫時拋在後邊。

一軍之矯捷靈動多半要看騎兵運用,這點正是昔日麴義的羌人戰法所長,而隗冉曾是麴義麾下首屈一指的騎兵統領,顏良正要對其多多依仗。

聽隗冉的語氣比之先前近親了幾分,顏良遂道:“前事已矣,眼前之戰尚且吉凶難料,進武可願助某一臂之力。”

“但憑將軍驅策。”

“進武,你久爲騎將,我先鋒軍兩千餘騎便全部交給你了。當前要務有三,其一是阻絕白馬城中與外部之消息;其二是廣佈偵騎,尤其是西方與南方,至少要將偵騎散出二十里外,爲我覘伺曹軍動向;其三是留一部騎軍隨我中軍作爲預備,一旦城中守軍潰逃,亦或城外有兵馬來援,可阻擊之。”

“末將遵命。”

見隗冉的態度十分配合,顏良很是滿意,就與他商量起了具體的方案,二人都老於軍事,對於騎兵的運用都深得妙詣,不一會便安排妥了一套方案。

先鋒軍的騎兵主要有顏良直領的三曲共一千五百多人,這些騎兵是顏良這些年來威震河北的依仗,算是河北軍中最爲精銳的騎兵之一。而其餘的一千騎分別是馬延所部的一曲五百多人和蘇遊所部一曲四百多人,其水準相較顏良的直領騎兵就遜色了一些。

顏良打算在這五曲中挑選一些精於馬術和偵伺的精騎,令他們爲斥候,遠遠灑在白馬城外圍,以曹軍最可能來援的西側和南側爲重點,這部分人數貴精不貴多。

然後,將自己的三曲人馬與馬、蘇二人的騎兵曲混編,每天各派自己的一曲與二人所部的一曲,合計千人,用來巡視白馬城南,阻絕來往信使,給城中施加壓力。

在這樣的安排下,他所部的大營處至少能有包含自家兩曲精騎在內的近一千五百騎兵,可以靈活調配,確保大營的機動能力。

顏良甚至在心裡都想好了,一旦情形不妙,老子手下有這許多騎兵護衛,即便打不過,逃跑總能逃得掉。至於臉面的問題,哎,還是先活下來再考慮吧!

安排好了最爲重要的騎兵事宜,顏良走下山崗,準備巡視一下營壘的修築情況,而此時的營地外頗爲熱鬧。

諸多穿着各色裝束的民夫,正推着載有物資的車輛,在軍吏的指揮之下,往指定的地方裝卸。這些附近鄉里前來押運物資的民夫本以爲交卸了貨物後,自己就能返歸家中,然而軍吏們卻不讓他們自己離去,反倒指揮着他們在一處空地上靜坐等候。

這些民夫的數量越來越多,不一會便將空地坐得滿滿當當的,人一多便易生喧譁,即便是軍吏有所約束,仍禁不住這些內心惶恐不安的人們暗中噪噪切切。

待到有軍吏前來宣示命令說要徵召他們從役,暫時不放他們歸去後,民夫們就不樂意了,紛紛吵着鬧着要見長官。

而顏良剛剛走近正在修築的營壘,就看到了這亂糟糟的一幕。

第290章 宜其室家第573章 商隊第178章 烏巢虛實第363章 官二代第498章 白龍山口第89章 “從心”所欲第64章 誰在設謀害我?第255章 房山礦場第39章 血肉泥沼第220章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第424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543章 古北口第239章 攜二美而同遊兮第579章 兩封常山的來信第22章 樂極生悲第519章 不間斷配合第242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233章 把妹是個技術活第389章 老槐谷第377章 踏春第543章 古北口第76章 興師問罪第471章 打翻了醋罈子第70章 身後煙塵起第448章 張燕之死·第四卷終第350章 此行無憾矣第287章 除夕第224章 登樓遠望第559章 曹操的心頭恨第550章 老袁家的難題第381章 最爲爽快羅掌櫃第462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264章 寓教於樂第593章 醫學分科第444章 勇猛與雞賊第298章 堂前斥奸徒第26章 真小人第214章 回鄉第140章 熱情好客的匡人第396章 杜長的抉擇第184章 高覽的心思第458章 我想回家第138章 將軍之慮有三第10章 驕傲的公羊兒第242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19章 城下攻防第147章 亡命少年第115章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第156章 清河朱靈第38章 城門告破第48章 攻城還是追逃?第288章 漢室二宗親第432章 愛兵如子勝乃可全第128章 己吾匪事第403章 虎尾寨奇謀第517章 石砲曲第298章 堂前斥奸徒第569章 將裝慫進行到底第52章 罪在先鋒第379章 委曲求全第584章 脾氣古怪的醫者第471章 打翻了醋罈子第438章 吾家麒麟兒第92章 君子沮授第333章 讀書牧羊兒第42章 誤中副車第356章 狐朋狗友第132章 印與鑑第178章 烏巢虛實第87章 險死還生第352章 渾水摸魚第488章 不過爾爾第519章 不間斷配合第561章 高邑侯第406章 我真是太難了第414章 五路同時出兵第587章 勾搭與矜持第443章 摸黑夜襲第194章 將爲兵膽第557章 從幷州下手第451章 交際花成就達成第492章 反殺第509章 上谷牧苑第432章 愛兵如子勝乃可全第76章 興師問罪第249章 勾心鬥角第197章 官渡落幕第568章 雙喜臨門第290章 宜其室家第470章 度遼將軍第33章 風雨欲來如坐鍼氈第92章 君子沮授第130章 埋伏包抄第43章 各顯身手第19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98章 追擊第293章 徐州神醫第139章 香餌第589章 司馬懿入轂第481章 黑夜中的怒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