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劉延獻策

面對郭圖期許的眼神,劉延倒也不急於說話,反而端起面前的水杯抿了口水潤了潤喉,然後慢慢悠悠地問道:“都督可知白馬城中原有戶口多少,如今還有多少麼?”

郭圖心想這我哪去知道,曹老賊在離去前把籍冊賬簿一掃而空,即便不能帶走也一把火燒光了,你這不是存心消遣我麼?

但郭圖如今還有求於劉延,所以不得不耐着性子道:“在下不知,還望劉公指教。”

“白馬縣內原有在冊之民五千多戶,不到三萬口人,其中有大半居住在白馬城中。城內百姓約有三千四百戶,一萬六千餘人。至於說如今還有多少,老朽也不知確鑿之數。”

郭圖心說你不知道也好意思拿出來說事?但劉延又接着說道:“老朽雖不知如今城中百姓確鑿之數,然我知曉曹司空昨日第一批西遷的百姓約合五百餘戶,三千多人;第二批西遷的百姓約合一千二百多戶,五千多人。”

聽劉延這麼一說,郭圖才反應過來,說道:“若如此說,城內百姓已被遷去近半?一千七百戶?八千口人?”

“然也!即便是顏將軍從曹司空手中奪回四千口回來,那城中也已經遷走了四千口人,空出的屋舍不知凡幾,哪裡還不夠安置都督手下的這些士卒呢?”

“着啊!劉公果然心思敏銳,在下佩服!”

“都督謬讚了。”

劉延心說這又算得什麼,雖然曹操帶走了籍冊賬簿,但我在白馬可不是隻會畫諾坐嘯之輩,所有種種皆瞭然於胸,昨日遷徙百姓之舉我雖不贊成,但也參與其中,具體多少數目我還是有數的。

“在下尚有一事請教劉公。”

“都督且說,老朽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雖說城中遷走的百姓衆多,但哪些回來,哪些未回,一時之間怎生覈對,若不能立時給外頭百姓交代,怕是……”

“此事易爾,老朽方纔在官寺外安撫百姓,已然在人羣中見得昔日郡縣中數員僚屬,都督可使其充任縣中各職,令彼輩覈驗清楚,整理成冊,供都督驗看。”

郭圖這回倒是真心佩服劉延出的主意,朝劉延深深一揖道:“劉公高見,在下拜服。”

劉延避席而出回了一禮後道:“然則老朽尚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劉公但說無妨。”

“老朽觀都督手下將士雖然強橫,但軍紀實在欠佳,還當整肅一番纔是。”

郭圖被這麼一說,倒是略顯尷尬,心道我也不是不想,只是無能爲力罷了。

劉延卻沒管他的思緒,又說道:“如今正可趁分配屋舍之事,令手下部屬全數集合,然後都督再根據各自職分、功績,查閱郡縣吏員所供籍冊,分予相應屋宅休歇。如此,則可使城中秩序井然,亦可顯都督之威也。”

郭圖見劉延所言有理,又暗暗爲自己着想,不由讚道:“劉公所言極是,所言極是。不若這般,使劉公暫行白馬縣事,不,暫行東郡守事,依舊管理治下之民,如何?”

劉延當着曹操的面就要一力辭職,此刻哪裡會答應,連忙婉拒道:“老朽早已心生退意,哪裡還能受此重任,都督還是另選他人吧?”

郭圖又是一番勸說,但始終也未能讓劉延回心轉意,便只得退而求其次,讓劉延幫着薦舉一些合用的人手來處置現在白馬城中的亂攤子。

對於這個請求,劉延倒也不再推拒,他對於郡中百姓還是掛礙在心,不然也不會輕易就被顏良誆進城裡來。

商議好了對策,郭圖和劉延再度聯袂來到官寺門口,由於郭圖在裡邊商議的時間挺久,所以官寺外的人比之方纔又更多了些,將門外堵了個水泄不通。

郭圖上前清了清嗓子道:“衆位父老鄉親所提之事,本督方纔已然仔細覈查,確有一些士卒缺了休歇的居所,故而佔用了些原本空置的屋舍。”

“如今各位鄉親從曹賊手中逃脫返歸,自然要返還給汝等。各位鄉親有遇到自己屋舍被佔用的,請前來我處登記,方便本督手下儘快安排。”

郭圖這麼個安排自然妥當,官寺外的百姓們聽了紛紛稱讚道:“都督賢明!”

“都督仁厚啊!”

郭圖被百姓們一頓猛誇,感覺骨頭都輕了幾兩,順勢道:“本都督已請得劉公贊襄左右,共同籌劃縣中各事,還望各位志士仁人莫要謙讓,多多毛遂自薦纔是。”

郭圖此言一出,圍攏在官寺外的人們便紛紛議論開了,畢竟在這個年頭,天下還有王法可依,平民百姓,尤其是識文斷字的百姓無不想着能夠謀個官身,既有威風又能吃上公糧。

在昨天河北軍入城後,白馬城實際上實行了軍管,並未有重建郡縣班子的端倪,如今這麼當衆一提,自然人人動心。

城中原先的官吏、大族雖然被曹操給遷走了一部分,但本地的士族們雖然表面上聽從了曹操的命令,但實際做的時候則陽奉陰違,隱匿了不少族人在城內,當曹軍撤走後,這些個士族們的心思就活泛了起來。

在昨日挑唆帶領城中百姓反正的時候,被關羽繞回來殺了個回馬槍,很是殺傷了些人,但那些衝在前邊的都是些旁支子弟、年輕族人,真正有身份地位的士族反倒都苟在後邊,見勢不妙重新縮了回去。

關羽來的迅疾,去得也匆匆,這些苟起來的鄉里大佬們倒並無什麼損傷。如今河北軍大敗曹軍,牢牢佔了白馬城,正是戰後重建分蛋糕的良機,聽郭圖這麼一招呼,混在人羣中的各人便都有些躍躍欲試。

包括原先白馬縣中王主簿、周曹掾,還有陳光的族父陳曹史等人都在互相打量,他們也有些顧忌面子,誰都不願意大庭廣衆之下率先表態投奔新主。

就在這個尷尬的時候,同樣混在人羣裡的先鋒軍新任役夫屯長東郡白馬縣津延里人陳光陳長林卻對身旁不遠處的兩個青年點了點頭做了個手勢。

那倆青年得了信號後,便護着一個老蒼頭越過人羣,走上前去。

只不過,這越衆而出的人並非是應了郭圖的號召前來毛遂自薦,那老蒼頭往前幾步,撲倒在地上五體投地,發出隱含哭腔的喊聲。

“都督、府君,請爲草民做主啊!”

第201章 何去何從第217章 殺賊!保家!第509章 上谷牧苑第146章 軟刀子割肉第575章 “山賊”第352章 渾水摸魚第75章 鳩佔鵲巢第590章 不設防的城郭第233章 把妹是個技術活第137章 筵無好筵,會無好會第326章 舉債經營第408章 案牘勞形第587章 同門師兄弟第154章 舊卒與新兵第341章 南土名士第358章 變故第39章 血肉泥沼第511章 攻敵所必救第458章 我想回家第163章 勇冠其軍胡車兒第496章 閻柔被俘第556章 商人的嗅覺第468章 大將軍殿前問對第193章 捉對廝殺第527章 冀州名士崔州平第440章 太原王凌第106章 巧借他人之力第269章 唱賣第103章 從其所請又何妨第291章 從軍的緣由第187章 張郃的擔憂第293章 徐州神醫第492章 反殺第91章 與君共勉第130章 埋伏包抄第118章 順勢而爲狐假虎威第241章 爲把妹大開腦洞第82章 劉延獻策第487章 合兵攻城第421章 父子交心第307章 崔琰薦良才第154章 舊卒與新兵第558章 賊心不死第203章 鄴城之冬第355章 劉玄德要來荊州?第559章 曹操的心頭恨第412章 甜蜜的誤會第471章 打翻了醋罈子第126章 南海陳行之第314章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第67章 曹公無恙第561章 高邑侯第301章 順勢而爲,堵不如疏第85章 拒不奉亂命第106章 巧借他人之力第7章 鄉野之民第216章 賞雪第396章 杜長的抉擇第268章 教導營第20章 帳中考量第367章 頂天立地劉玄德第267章 真香第294章 奪妻之恨第325章 鐵官令趙叡第263章 廣募人才第147章 亡命少年第484章 軻比能第548章 來自鄴城的小動作第231章 辛毗對策第121章 爲何是烏巢?第367章 頂天立地劉玄德第520章 攻克泉州第368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17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396章 杜長的抉擇第196章 哀兵必勝第145章 斷其歸路第492章 反殺第340章 烈女殉節第598章 囑託第561章 高邑侯第178章 烏巢虛實第437章 衝車第231章 辛毗對策第385章 三利一弊第81章 爲民做主第596章 捨我其誰第467章 露布告捷第28章 城外來客第524章 驚變第317章 山地戰兵第372章 中考與高考第306章 愛民如子顏府君第232章 張甄氏的小心思第47章 胖子與瘦子的不同境遇第332章 攻心爲上第83章 團結陣線第589章 司馬懿入轂第263章 廣募人才第314章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