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文姬血淚

第一百六十章 文姬血淚

對殊俗兮非我宜,遭污辱兮當告誰。----------東漢.蔡文姬《胡笳十八拍》

話說蔡邕思董卓舊情,竟在衆目睽睽之下,跪在董卓屍身面前哀痛連連,泣不成聲。當時士孫瑞剛好接了王允到來,王允對董卓恨之入骨,見蔡邕情狀,十分暴怒,就要令人將蔡邕與董卓屍身鎖在一起。

幸虧陳龍假扮的嚴白虎就在身邊,伸手攔住了面色不善的王允。王允雖怒極,卻不敢當着陳龍的面動手,陳龍終於領着蔡邕安全離去,臨走之前,還邀請崔烈到零陵爲客卿,將來好爲收取崔州平做好鋪墊。

洛陽此時的形勢,可謂外憂內患。董卓雖敗亡,崩潰的不過是牛輔和李肅的一萬部隊,其作戰主力仍然健在,只是被陳龍成功的作戰計劃釣到外圍。

如今,李儒不知去向,張遼領兵萬人,據險紮營守於外城西郊,李傕、郭汜、樊稠、張濟、賈詡主力四萬人固守潼關,隨時可回兵洛陽與張遼、李儒匯合。呂布、徐榮重兵三萬人固守虎牢關,雖與討董聯軍連場大戰,卻是勝多負少,實力絲毫無損,加上李蒙的一萬人回攻洛陽不利,也屯紮在洛陽與虎牢關之間的險要之處,洛陽周邊的總兵力達到可怕的九萬人,而且武將都是當世的赫赫名將,如果這些名將從董卓突然暴亡的混亂中清醒過來,互相有所聯絡,團結一心,一邊死守虎牢、潼關,一邊全力協同回攻洛陽,勝敗的天平,真很難說會向何方傾倒。而謀主賈詡就在李傕身邊,他的腦袋瓜豈是擺着看的?

洛陽城內目前的實力,就是士孫瑞的五千兵,袁術、朱靈的三萬兵,加上“嚴白虎”的一萬兵,加上一場大戰後的傷亡,堪堪也就四萬多人。雖然城內物資供應充足,不至於馬上失陷,外圍還有衆多部隊可以展開圍剿,但城內形勢卻是十分微妙。

首先,漢獻帝失蹤,董卓身死帶來的權力真空,使自己、袁術和王允成爲了理所當然的替代人選,本應接受漢獻帝冊封,成爲新的權臣。

而漢獻帝失蹤,卻將局勢搞得十分微妙。若論漢室皇權,長安的那個也是正宗的劉氏血脈,應不應該聽漢少帝冊封?

而周邊的軍閥,也會因爲董卓之死,帶來新的變數。首先,如果王允成爲百官之首,也不過能讓士孫瑞、皇甫嵩這樣的漢室老臣支持,袁術是絕不會容忍他的。更何況陳龍早就給袁術下了一劑猛藥,將玉璽給了袁術保管。袁術如果握有京都,恐怕都已稱帝之心。周邊的軍閥誰會服他?說不定,會聯合呂布、李傕等軍隊一起圍攻洛陽,驅逐袁術。

董卓死後,洛陽形勢複雜微妙,陳龍這萬餘兵馬,即使長安的部隊也調過來,也無力左右局勢發展。陳龍早做好了脫離的打算,如今救了蔡邕,陳龍以到北城搜索失蹤的皇帝爲由,接來蔡邕所有家眷,全軍出了北城,直奔小平津,見到了在小平津秘密等候的趙達。

趙達早得了陳龍將令,在小平津附近佈置好幾艘駁船,用於沙摩柯部隊渡河。陳龍問起,趙達派人到匈奴尋找蔡琰的情況,趙達搖頭道:“那匈奴左賢王剛剛得了蔡琰,不但不還,還將我派去的人打傷,金銀玉器均被搶走。”

陳龍心中大怒,趙達又道:“昨天,屬下接到了周不疑軍師的消息。長安東郊之戰後,西涼軍馬退入潼關據守,徐庶軍師多帶軍馬,留守長安,控制西京。其餘部隊約三萬人,由子龍帶領,深入幷州轉到潼關之後,現在已經到了茅津渡口,暫時控制了黃河漕運。”

陳龍大喜道:“子龍的部隊,堪稱神速。周軍師派來的信使呢?”

趙達忙道:“我怕主公有信息要傳達,將他帶來了,我這就去帶他進來。還有,我派去匈奴的人也帶來了。”

陳龍暗贊趙達心思謹慎細密,適合做細作。自己正想帶一支騎兵,遠赴匈奴搶回蔡琰。等周不疑的信使上來,陳龍已經做好了打算,直接吩咐道:“你回去傳我將令,命趙雲、傅彤、周不疑整理馬軍一萬,配備強弩,直接向北方強攻,務必於九月底天涼前抵達匈奴邊境的雁門郡馬邑縣與我匯合。其餘將官部隊,由郭嘉統領,全體回長安鎮守,將蔡邕及家人安頓好。到無論洛陽發生什麼事,不得輕易出戰。”

“還有,讓黃蓋找何太后,立刻以漢少帝的名義發出詔書,給包括王允、袁術在內的所有地方軍閥封官和封領地,至於如何分封,這方面請教郭嘉。”

說着叫沙摩柯道:“沙沙,你帶領兵馬,跟隨信使,與郭嘉軍師軍馬匯合,一同回長安,等我歸來。”

沙摩柯見陳龍並沒打算用自己,心癢難熬道:“主公,呂常搶了小皇帝回長安,您身邊沒個人怎麼行?部隊讓他們自己坐船去匯合就好,我無論如何要追隨。”

陳龍想了想,確實特種部隊不在,好多事自己還是需要幫手,帶上沙摩柯也好。當下道:“好,那你去佈置吧,挑幾個武藝好的人跟着。”

沙摩柯大喜,忙下去安排。陳龍留了五十人的衛隊,由沙摩柯帶領,趙達去過匈奴那個手下充當了嚮導,人手兩匹戰馬,隨身帶了許多食水乾糧,當夜就與趙達告別,渡過黃河向北而去。沙摩柯手下,自行乘船隨周不疑信使赴茅津渡口不提。

陳龍爲救蔡文姬於水火,不惜孤身遠赴塞外蠻荒之地;可惜文姬如今雖是左賢王妃,卻吃不慣牛羊馬肉、喝不下牛羊馬奶,心情極其苦悶,哪敢奢望有人來救?無人處常日夜嚎哭,想念父母,心中深恨曹操。所做文章詩詞,越發悽迷苦難,胡笳十八拍漸漸寫出了第一拍。

除了救蔡琰,陳龍的第二個目的,當然是離開洛陽這個是非之地,先任憑這些軍閥勢力與袁術、王允在這裡打生打死,自己只要穩守長安、看好漢少帝即可。顯然等洛陽紛爭結束之後,塵埃一旦落定,漢獻帝若還是毫無下落,那些保皇派不得不轉頭支持漢少帝和何皇后,必然會在長安形成新的中心。自己若在洛陽死守,不但撈不到半點好處,還很可能陷入衆軍閥的圍攻。

總之,解救蔡琰是自己的心願,冷眼旁觀洛陽是自己的戰略。如今,幷州軍全體在洛陽周邊,整個幷州空虛,匈奴人越界搶劫肆虐。民衆漸漸自治,首領正是當初正定見過的老熟人褚燕和張牛角,號稱黑山軍。如今趙雲騎兵已達幷州,又有周不疑輔佐,是時候讓匈奴人付出代價了。陳龍從沒擔憂過沿路的補給,因爲自己有百分之百的信心說服黑山軍合作。

此次出兵,兵貴神速,必須在冬天來臨之前救出蔡琰,回到長安過冬。半年時間,也不至於讓蔡琰爲左賢王生兩個葫蘆娃。騎在駿馬之上,遙想起當日蔡邕府初次見到文姬,陳龍暗暗握緊雙拳,涌去強大的信心,文姬,我陳龍沒有食言,千里馳援,來救你了!你的苦難,就讓我爲你結束!

第一百零八章 樊氏夫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劍仙之徒第七百九十九章 兵不血刃第一百三十七章 金屋藏嬌第七百一十九章 巴渝武舞第八百三十六章 劍術對決第四百二十四章 得而復失第三百八十五章 麴已降曹第六百八十九章 韓德戲蟬第一百八十章 先說龐統第三百九十六章 四大劍師第五百一十八章 子敬雄辯第二十九章 對賭天下第四十三章 雲交雨合第一百七十章 北雁南歸第五百五十三章 義不容辭第五百一十七章 江東才俊第一百八十章 先說龐統第八百四十二章 步步驚心第八百二十章 誰家公子第五百八十三章 良將於禁第十六章 命犯桃花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鼻子灰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心爲上第四百五十四章 第一刺客第三百五十八章 淳于落雁第五百零九章 碧眼紫髯第四百三十九章 江夏難求第四百二十章 雷霆再現第四百一十三章 馮嫽之後第二百六十八章 青州德政第七百零四章 爭取時間第八十二章 何後之殤第六百三十七章 程昱斷手第七百六十四章 汴水奇襲第四百三十九章 江夏難求第六百八十九章 韓德戲蟬第三百七十一章 潛入鄴城第四百七十二章 長安地道第二百零一章 雄鷹展翅第七百六十一章 護軍駙馬第二百八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六百四十五章 清理門戶第一百三十八章 文姬來訪第六百六十四章 終見愛妻第六百八十章 龍魚拉車第五百七十三章 副將王平第六百五十一章 楊家德祖第三百八十二章 堡主韓龍第八百章 進軍北邙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葛之殤第四十六章 紅袖添香第六百六十八章 身份懸疑第三百二十三章 八大健將第六百零三章 雲騄救美第七百九十六章 忍者無敵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下分崩第五百四十六章 經學大師第四百一十五章 子京一面第二百零七章 當年公瑾第五百零八章 姐弟情深第七百零六章 荀家令君第七百六十八章 文遠之心第七百九十二章 三路夾擊第三百章 上黨出兵第四百九十九章 天水姜維第五十五章 雙龍初會第五百四十六章 經學大師第三百一十五章 阿瞞何人第六百四十九章 司馬仲達第六百四十七章 家族審判第八百二十五章 傳檄而定第一百八十章 先說龐統第六十一章 情非得已第一百六十三章 馬邑合兵第二百七十八章 新月旦評第一百一十二章 魚龍混雜第二百零二章 畫地爲牢第三百三十章 無家可歸第四百三十六章 魏馬之爭第二百七十五章 漂洋過海第五百三十六章 幻彩冰魄第七百四十六章 討伐關羽第七百六十四章 汴水奇襲第六百三十七章 程昱斷手第四百三十章 劉茜之心第五百八十七章 棄暗投明第一百四十七章 黑雲壓城第五百七十一章 瑜亮交鋒第六百三十一章 曹昂親征第五十七章 盤龍七探第二百七十五章 漂洋過海第七百五十章 意外之人第四百七十章 太后之心第二百七十三章 並肩作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同盟背叛第三百三十一章 雲長之心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漢醫仙第五百三十五章 西涼神掌第三百四十一章 心肺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