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運蹇時乖(二合一章節)

光合元年即公元178年,距離陶商現在所處的年份大概向前推了12年,在那一年,當政的漢靈帝劉宏曾頒佈了一道震驚朝野,爲後世所不齒的政令。

漢靈帝在西園開置邸舍賣東西,商品很奇葩,屬於劉宏所執有的獨家奢侈品——他賣官。

官這個東西好啊,既是大家夢寐以求的,又高仿不出A貨,沒有同類產品在市場競爭,劉宏想怎麼賣怎麼賣。

具體的價錢依照官職大小逐次而定,官位的標價以官吏的年俸爲基數,價格大致是官吏年收入在市場當時收入的估值,再乘以一個係數,這個係數根據行情也有上下浮動,其中二千石的官錢二千萬,四百石的官錢四百萬;又命左右賣公卿職稱,公卿之爵浮動價較大,一般是一千萬錢到五百萬錢之間不等。漢靈帝在西園另設錢庫,將所得之錢貯於西園庫中,以爲已有。

此事雖然可恥可憎,但此令在當時已經正式頒佈天下,屬於天子敕令,所以陶商現在即使哪出來說事,只要言語中不對劉宏有所不敬,便算不得妄議。

當世時,天下的望族、有錢的世家,聞聽有錢就可以買官做,一個個幸福的都要爆炸了。

有這坦途可以走,還舉尼瑪孝廉。

士族中的有錢人,用牛車馬車,載着大批的現錢,蜂蛹奔至洛陽的西園,毫不吝嗇的各自盡最大努力買下各種官位,豪爽的一塌糊塗。

一時間大漢朝的官位供不應求,劉宏與其母董太后可謂掙個盆滿鉢滿!

爲了將賣官這項生意做到精細化、差異化,擴大市場內需,加大盈利,劉宏甚至下令買官的人可以分期付款,按揭購置——無抵押,零利率。

當時的名士崔烈出五百萬錢買到司徒之位,在封拜儀式上,漢靈帝看到崔烈春風得意的樣子,居然後悔“報價”太低,忍不住對身邊人嘟噥道:“這個官賣虧了,當時怎麼沒想到要他一千萬呢?”

依照漢靈帝的尿性,若價格合適,估計他甚至可以考慮考慮把這個皇帝的位置給賣了。

雖然劉宏做的這件事情,在歷史上被認爲極爲荒唐,但在陶商的心中,每每議論此事時,都對這位斂財大亨豎起了一根大拇指。

敢把官位拿出來賣的皇帝,陶商不敢斷言後無來者,但絕對是前無古人!而且漢靈帝在施行這項政策的時候,一定是對天下世家大族所擁有的資產都做了詳細的客戶調研。

既不能要價太高,把他們嚇得望而卻步,又不能要的太低而便宜了這幫孫子!

靈帝要價均在千萬上下,正好是天下世家望族能夠接受的一個平衡點……靈帝當時一定是經過長時間的市場調研,才制定了的這麼一個靠譜的市場定價方案。

陶商覺得劉宏真是一個做生意的天才,可惜投錯了胎當了皇帝,沒走上正軌經商的路線……不然,很有可能被後世評爲光合呂不韋、東漢沈萬三。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所以陶商今日也根據前輩皇帝所考察出來的市場行情張嘴要錢!

平正惡狠狠的瞪視着衝自己獅子大開口的陶商,恨不能把他身上的肉一塊一塊的咬下來……然後再吐在地上踩兩腳。

“好!一千萬就一千萬,這價我等河內望族皆認,敢問陶公子何時出兵?”

陶商笑着道:“平公彆着忙啊,還有第二條……”

“還有?”平正的眼睛瞬時瞪的渾圓,轉頭一指陶商,衝着王匡和鮑信驚呼道:“府君大人,鮑將軍,你們也不管管?”

王匡和鮑信,難得一致的選擇將頭一揚,似是突然對李宅廳堂的房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耳背的恰到好處。

這也難怪,陶商張口就搞定了一千萬錢……這一千萬錢可不僅僅是徐州軍的,王匡和鮑信也是出兵的諸侯,自然也會分得一份。

傻子纔會在現在這個時候出去管他……沒看見陶公子現在的勁頭勢如龍虎嗎?

我們默默支持你。

眼看鮑信和王匡同時裝傻,衆望族的內心中不由得生出了一絲絕望。

“第二條是什麼?”平正極力剋制着自己,忍住自己一拳打碎這小子那張溫和笑臉的衝動。

陶商慢悠悠的道:“打仗麼,人是第一位的,軍糧是第二位,錢是第三位……以上這三樣都解決了,下面就說說馬匹和軍械的事吧。”

平正深吸了口氣,道:“陶公子的意思,是讓我等,給你出戰馬和軍械?”

陶商點頭笑着道:“軍械倒是不着忙,畢竟官家每年冶鐵的數量有限,讓諸位大人短時間湊那麼多的兵器未免有些難爲諸位了,但這馬匹卻是戰場上的重中之重,久聞河內多馬場,畜牧業極其發達……”

平正眉頭一揚,冷笑道:“陶大公子,欲要馬乎?”

陶商一擡手,擋住了平正的話頭,一臉義正言辭地道:“不是要!是借!陶商不過是欲與諸公借良馬千匹,用以組織騎兵對抗白波軍,待破了白波軍之後,即刻退還。”

平正心道你把老夫當傻子耍嗎?

借馬匹組織騎兵?借倒是好借,可借完之後,何時會還?

平正身後,野王縣李氏家主李邵出口道:“陶大公子,你的要求當真是一個比一個過分!我等望族又不是貴軍飼養的待宰豬羊,豈能受此侮辱?”

陶商‘嘖嘖’的嘬了兩下嘴,暗道李邵這老頭真是氣糊塗了,又是豬又是羊,還有這樣比喻自己的?這話嘮的真沒水平。

轉過頭去,陶商看向一旁圍觀的諸人,溫和笑道:“在座諸公,你們覺得陶某適才所提出的要求非常過分嗎?”

王允、皇甫嵩、大司農周忠與衛尉張喜都不說話,貂蟬則是使勁用長袖遮着櫻口輕笑。

至於鮑信和王匡,根本就是陶商一邊的,聞言則是使勁的搖頭。

不過分,我們依舊默默支持你。

平正深吸了一口氣,此刻的他在心裡已經是恨死了陶商……憑心而論,甚至比恨白波軍還恨。

“陶公子適才所言的乃是第二個條件,如此一來想必還有第三第四甚至第五吧?”平正的語氣,已不知是惱怒,還是疲憊。

“不敢。”陶商笑着拱了拱手,道:“小子只有最後一個條件!”

平正長嘆口氣,道:“左右也不差這最後一個了,陶公子請講。”

陶商整理了下詞彙,繼續道:“我等征討白波軍,若是打下白波谷,自波城內,所有的輜重物資當皆由我等官軍處置,旁人不得插手或是索要……”

世家聞言頓時怒了!

什麼意思?敢情我們前一段時間被劫持的牛羊穀物……滅了白波賊也不打算還給我們了?

平正將嘴一咧,突然揚天放聲大笑。

“哈哈哈哈……”

陶商一揚眉毛:“平公笑的如此舒緩,莫不是答應了?”

平正狀若瘋癲,連其他幾位家主也不由的看呆了,從來沒有見過平公這般模樣……莫不是失心瘋犯了?

“呸!做夢!”平正突然低下頭,一去平日裡剛毅正直的長者模樣,猶如一頭被氣的發了狂的豹子,嘶啞着乾嚎道:“小子,你當老夫是什麼?你當我平邑平氏是什麼?你又當我等河內望族都是些什麼人物?是被你宰殺的豬羊牲畜嗎?”

陶商暗歎口氣……又一個把自己比喻成牲口的……現在的人怎麼都喜好這一口。

“平公這話真不好聽,晚輩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提議而已……平公你可以仔細考慮後再做決定?”

平正渾身顫抖的看着陶商,兩隻眸子似是都要噴出火來:“老夫就是不答應,你待怎地?”

陶商轉頭看向其他三位望族的家主。

“三位,也是和平公一樣意思嗎?”

李邵此刻也是義憤填膺的狀態:“我等望族,立足河內數百年,豈能受此等脅迫?陶公子此言,請恕吾等斷斷不能接受!”

汲縣鄭氏的家主鄭延的小心臟也緩過來了,顫巍巍的站起了身,喘息着道:“吾等誓不做待宰豬羊!”

唯有溫縣司馬氏家主司馬朗沉默無語,沒有說話。

陶商長嘆口氣,無奈道:“既然公等不答應陶某的條件,今天這頓酒,我看……也就沒有喝下去的必要了!”

平正冷冷一哼,在這場宴席上第一次同意了陶商的意見,道:“陶公子所言不錯,既然是話不投機,那咱們也就不必再聊!”

轉頭看了看頗爲躊躇的王匡和依舊擺出義正言辭神色的鮑信,平正長嘆口氣,暗道一聲真是可惜了。

好好的一場佈局,愣是讓陶商這小子給攪和了。

豎子當真……可恨至極!

雙方此刻已是劍拔弩張之勢,陶商也不在挽留,衝着四位望族家主拱了拱手,道:“不送!”

平正衝着王允、皇甫嵩等公卿作揖拜別,轉身向着廳外走去,路過陶商身邊時,平正狠狠的一甩袖子,口中發出重重的一聲:“哼!”

汲縣鄭延亦步亦趨的跟着平正走出,路過陶商身邊,亦是“哼”了一聲。

溫縣司馬朗頗有內涵,衝着衆人作揖拜別,路過陶商身邊時,低聲道:“陶公子,朗告辭了。”

緊接着,野王縣李邵則也是有樣學樣,走到陶商身邊時,重重的一甩袖子,口中發出重重的一聲“哼!”,然後大步流星的走出廳堂。

陶商愣了一下,隨即便衝着李邵的的背影揮了揮手,道:“慢走,不送。”

沒過一會,便見李邵怒氣衝衝的跑了回來,滿臉怒容的一指門廳,使勁瞪着陶商喊道:“不送什麼?這是我家!老夫過生日呢!該慢走的應該是你纔對!”

………………

………………

掰扯了半天,一場談判不歡而散。

李邵等人此刻雖然是深恨陶商,但王匡畢竟是地方郡守,還有王允等也是朝臣公卿,利益歸利益,但這些人可不能輕易得罪,老頭還是恭恭敬敬的親自將這些人送出了府邸。

但面對陶商,李邵可就沒有這麼好的臉色了,他衝着陶商狠狠的一甩袖子,鼻中發出了重重的一聲“哼”,一臉傲嬌神色的向府邸走了回去。

李邵的身影方纔在門前一消失,便見鮑信一把拉過陶商,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責備道:“你這小子,忒的不識時務!剛纔要了那一千萬錢的軍餉,便當知凡事需適可而止!怎麼沒完沒了的還是呱噪索要個不停?這下可好,全完了。”

陶商驚詫的看着鮑信正義的臉龐,實在想不出這混蛋怎麼能說出這麼不要臉的話來。

“鮑將軍,剛纔在李邵的府邸,我跟他討價還價之時,看您好像是挺樂呵的啊?也沒站出來阻止,怎麼現在反倒說起陶某的不是來了?”

鮑信臉色紅了紅,心下暗道一聲慚愧。

誰說鮑信不是在潛意識裡財迷心竅,暗中希望陶商真的能跟河內望族把這筆買賣談成呢?

王匡走上前來,長嘆一聲,搖頭道:“鮑將軍、陶公子,姑且不論孰是孰非,眼下惹惱了河內諸望族,這征討白波軍的糧秣和冬衣只怕是又沒着落了……如此,這討伐賊寇的時日,恐是遙遙無期……”

鮑信吸了吸鼻子,道:“好在本初在我等臨行之前,尚撥付了於我兩軍三月可用之糧,倒也不是不能一戰……”

王匡皺了皺眉,反問鮑信道:“白波谷地勢險要,自波城亦是依險而建,萬一三個月打不下來,拖到了冬天,後續的糧草和過冬等物接續不上,麻煩可就大了。”

鮑信聞言,亦是沉默不語。

半晌之後,卻聽王匡緩緩道:“昨夜本初來信,亦是催促我隨同你們進兵……若事有不濟,王某隻怕也是難辭其咎……看來這糧草和冬衣,最終還得是出在河內的平頭百姓身上。”

可一想到連年戰事,河內百姓又多遭兵革霍亂,王匡心中不由有些不忍。

陶商在一旁見王匡長吁短嘆,搖頭道:“倒也未必。”

所有人都盡皆轉頭看向他。

卻見陶商微微一笑,言道:“河內諸位望族首領,一時半刻沒有想通很正常,但征剿白波軍的事情,畢竟事關三河安定,河內諸望族都是深明大義,頗曉事理……”

聽到“深明大義”四字時,鮑信不由發出了一聲哂笑。

陶商揉了揉鼻子,繼續道:“總之呢,陶某相信,河內諸望族都不是不講理的人,相信不久之後,他們就會主動上門賠禮道歉,答應我們所有的要求,並誠心懇求我們去替河內的百姓剿滅賊寇,還三河之地一個朗朗乾坤……”

越往後說,陶商的聲音便越小,因爲他感覺這些人瞅自己的目光明顯都有變化。

那眼神……怎麼形容呢?彷彿是再看一個異想天開的弱智……充滿了悲憫和同情……

王匡長嘆口氣,走到陶商的身邊,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陶公子……今日不過受了一時挫折,卻是不必放在心上,年輕人不懂人情世故,受些打擊在所難免,可卻千萬不要自甘墮落啊!”

陶商的眼角有些抽抽。

這王匡……看樣子是把自己當成失心瘋了。

陶商不是那種願意在強詞奪理的人,他喜歡事上見。

長嘆口氣,陶商衝着在場諸人拱了拱手,挨個道別後,隨即領着許褚騎馬離去。

這些人既然不信,那就讓事實去驗證吧。

別人不信陶商,但許褚可是深信不疑,騎馬大概走出二里地之後,許褚見離的遠了,便悄聲問陶商道:“大公子,你說不久之後,那些世家望族的老不死的,會主動上門來賠禮道歉,這是真的嗎?”

陶商轉頭看向許褚:“我什麼時候騙過你?”

陶商這話差點沒把許褚逗樂了。

“大公子,好像打從第一天認識你,你就一直在欺騙某家。”

陶商聞言一愣,接着低頭仔細回憶和許褚相識相知的這些細節……

想了好一會,陶商不由得擡起袖子擦了擦汗……自己好像真是一直在糊弄他。

真失敗,又被手下鄙視了。

“沒話說了吧?”許褚得意洋洋的看着陶商,顯然爲自己能把陶商噎的說不出話來而感到非常自豪。

陶商心下納悶:一個被自己欺騙了快一年的人……你有什麼好得意的?

“不過這一次,我說的卻是真的。”陶商信誓旦旦地道:“如果沒有意外,不出三日,河內四大望族便會主動前來賠禮道歉,重新要求我們出兵!”

許褚不明所以,奇道:“你這話讓某家甚是不明……明明今天才鬧掰臉,三日後便來道歉,這些河內望族,爲何要如此犯賤?”

擡頭看着遠處已經漸落的夕陽映出的殘紅之景,陶商的嘴角在不經濟掛起了一絲笑容——夕陽懸高樹,薄暮入青峰,真是好一副美麗的人間奇景畫卷。

“仲康啊……”陶商的神態彷彿被夕陽照射的迷離。

許褚吸了吸鼻子,道:“幹嘛?”

“繳械的白波軍旗幟和衣甲,咱們還有嗎?”

許褚點了點頭,道:“還留着呢!你要幹嘛?”

“今天晚上,讓白波軍再去光顧一次四大家族在河內的產業園吧……若是條件允許,連續光顧三個晚上也不是不行。”

許褚這才恍然大悟,驟然明白了陶商適才所言的三日後,河內望族們會登門道歉的真正含義。

“原來如此,你早這麼說,我不就瞭然了!”

陶商將目光繼續放向遠處……

送飛鳥以極目,怨夕陽之西斜——河內之地的景色,真好!

第三百七十七章 汝南黃巾第五百六十四章 子度子修第四百七十五章 一路撿寶第五十七章 亡百姓苦第六百七十二章 千呼萬喚始出來第六百六十二章 打下一片根據地第三百零五章 袁曹的詭異行動第五百五十七章 壞事的曹昂第四百九十五章 江東姐妹花第五百一十七章 失手被擒第一百九十章 發展從基礎開始第六百一十九章 競爭對手第八百一十二章 丁夫人迴歸第八百六十章 醉酒雙雄第四百八十章 狂人禰衡第八十二章 承 諾第八百四十二章 再出陰招第二百四十四章 張仲景第七百八十三章 文丑的決心第八百二十九章 新的人生第八百一十九章 名將陣亡第四百零六章 四世三公之觴第七百一十章 對付袁紹的詭計第七百五十四章 梟雄之危第一百零八章 面具鬼將軍第六百三十五章 手術取竈第八百一十六章 狼騎之威,陷陣之志第八百四十六章 怒極攻心第十三章 軍隊與宗民第四百二十五章 庖 廚第八百六十九章 周瑜的計謀第八百五十三章 驚人的消息第二百零七章 好好嘮嗑第八百九十九章 我意已決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水賊與新水賊(第二更,求推薦票)第三百三十四章 絕色雙驕第三百七十一章 陶商洞房第五百三十一章 天下傾頹第六百八十四章 情深義重二公子第六百九十四章 煮酒論英雄第八百二十九章 新的人生第八百五十五章 設計劉磐第三百九十章 呂布與趙雲第八百三十六章 龐統與關羽第一百四十九章 相國出手第二百三十二章 無禮的想法第三十五章 桃園兄弟第三百九十九章 交換俘虜第一百二十三章 軍神的震懾第七百章 賤招第二百三十六章 如此盟友第七百七十八章 袁紹之觴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五百三十九章 戲志才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曹劉之終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衝突第八十三章 你吟我對第七百二十章 王帳有變第七百八十四章 一隻耳第六百七十七章 假匈奴第五百零二章 勇猛少年第一百三十八章 匈 奴(二合一章節)第七百三十七章 黃敘的成果第四百八十五章 忐忑欲出逃第七百二十二章 形勢急轉第五百零一章 銀河射手第一百一十三章 談條件(二合一章節)第二百三十章 水 路第六百九十九章 於中取利第九十四章 唯此四人第八百九十章 曹氏兄弟第四百九十二章 遊說二人組第九十七章 面見袁公第八百七十六章 帝王臣子第一百一十二章 王允之心第七百一十八章 既定的策略第七百二十四章 陶商出動第二百二十四章 開 戰第八百六十一章 藥 至第六十五章 初 會第一百一十四章 運蹇時乖(二合一章節)第五十七章 亡百姓苦第一百四十七章 恍如前世第八百一十五章 計算之外的強兵第四百七十九章 陶家長子第八百一十一章 屯糧之所第八百一十二章 丁夫人迴歸第八百八十一章 安撫荊州第四百四十二章 曹昂登場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 倉第二百四十二章 擁刺史以令揚州第四百七十三章 生擒袁家子第九百一十五章 陶軍新秀第六百四十九章 北方訊息第四百二十二章 扛槍將第一百一十九章 出兵白波谷第六十七章 僵持第六百九十章 陶商的底線第一千零二十章 忠臣第八百零三章 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