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作奸犯科諸葛瑾

諸葛氏一家在徐晃的脅迫下來到了彭城,並被安置在了驛館之中,待歇息過之後,來日便可進行發落。

諸葛瑾因爲徐晃曾言其犯法之事,心下頗感驚慌,他晚上在榻上輾轉反側,又是數羊又是數牛,但任憑他怎麼折騰,諸葛瑾就是睡不着。

最終,諸葛瑾不得不披了一件袍子起身,走出自己的房間,來到隔壁的房間,擡手輕輕地敲門。

“二弟,你睡了嗎?”

少時,便見房門“吱嘎”一聲被來開了。

諸葛瑾的二弟,孩童諸葛亮,揉着朦朦朧朧的睡眼,對門外的諸葛瑾道:“哥哥,進來吧,弟沒睡。”

“都這幅樣子,還說沒睡。”諸葛瑾笑着掐了掐諸葛亮的小臉蛋,邁步走進了屋內。

諸葛瑾走到案几邊,斟了兩觴清水,自己仰頭喝了一盞,把另一盞推給了諸葛亮。

“二弟,爲兄睡不着啊。”

諸葛亮甚感奇怪:“哥哥,好端端的,怎麼睡不着呢?”

諸葛瑾搖了搖頭,道:“你還太小了,不懂。那太平公子擺明了是針對咱們諸葛家,爲兄平日裡是何等樣人,二弟你亦也知曉,天下誰會犯法,我諸葛瑾也絕對不會!饒是如此那陶商還是能找出我的罪責,實在是用心良苦,擺明了就是要故意對付咱諸葛家,咱們如今身陷狼窩,也不知來日福禍如何。”

諸葛亮在諸葛瑾的對面坐下,他雖然年幼可愛,但舉手投足之間卻顯得很是沉穩,完全不像是一個只有十歲的孩子該有的表現。

“哥哥,弟弟倒不這麼覺得,我覺得,那姓陶的公子之所以這麼強留住咱們,並不是想找咱們的麻煩,他或許只是想讓咱們族中之人出仕。”

“出仕?”

諸葛亮點點頭,道:“弟弟有感覺,他很有可能是相中了哥哥你的才華,因此才藉故想把你留在徐州,他上一次登門造訪,估計也很有可能是想聘哥哥你出山,可惜卻得到了叔父要去任豫章太守的消息,因而就改了手段。”

諸葛瑾聞言道:“若真是這樣,那這事倒也是好說了。他若是真相中我的才華,大不了爲兄留在此地便是,二弟你和三弟還有族人隨叔父去豫章,也好避開中原戰亂。”

諸葛亮聞言,緊緊的咬住了嘴脣,小小的眼眸中,一瞬間似是有些溼潤。

“哥哥,若果真如此,你豈不是就得和咱全家分開了嗎?獨自一人在異鄉……”

諸葛瑾哈哈大笑,擺手道:“爲了咱家人,有何事是你大哥我不能做的?區區分別之苦,又有何難?二弟,日後等你長大了,碰到了這樣的事,少不得也會和大哥做出一樣的選擇。”

說到這,便見諸葛瑾長嘆口氣,又道:“二弟,你天生聰慧,長大後才智定將勝爲兄百倍,有你在,咱諸葛氏日後纔會興旺發達,大哥現在別無所求,只想替你和三弟擋風遮雨,盼着你們快快長大。”

小諸葛亮聽了諸葛瑾的話,眼圈不由有些紅了。

大哥能爲了族中人的安危做出一個人留在異鄉的決心,換成我?我能做到嗎?

當夜,兄弟二人便在驛館中的這一間屋內,抵足而眠。

……

……

第二日清晨,諸葛瑾和諸葛亮剛剛收拾洗漱完畢,驛館之內,便迎來了兩位意料之中的客人。

陶商和郭嘉。

諸葛玄聽說陶商來了,趕緊出來與陶商對峙。

“陶府君,你派人將我們全族從厚丘帶到這彭城之內,不知意欲何爲?”

諸葛玄面色發紅,顯然很是氣憤。

但陶商卻是笑眯眯的,絲毫不爲之動怒。

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陶商的態度讓諸葛玄的一腔怒意無處可發,就好似打在棉花上一樣,虎頭蛇尾的沒了下文。

“諸葛公,陶某並非是刻意的針對你們,只是令侄兒身上有件案子,需要陶某親自審查覈實一下,若我問過之後,卻屬虛言,那陶某定然派人將諸葛公全族送往豫章,並會對令侄兒負荊請罪。”

一聽這話,饒是諸葛玄對自己的這個侄兒品性極是自信,此刻也不由得有些慌了手腳。

這姓陶的小畜生,到底是抓住了我侄兒什麼罪證啊?

陶商邁步走到諸葛瑾的面前,上下打量了他幾眼,道:“諸葛兄可是表字子瑜嗎?”

一句話把諸葛瑾問的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

諸葛瑾心下疑惑,但面上卻很是恭敬,作揖道:“回陶府君話,瑾確實是表字子瑜。”

陶商微笑着點了點頭,又道:“如此說來,諸葛兄已經是冠禮了,是吧?”

諸葛瑾心中越發疑惑,隨即道:“正是。瑾爲家中動盪之故,冠禮較早,已是有三年了。”

“哦。”陶商臉上的笑意愈發深刻:“那你家中有婆娘了嗎?”

諸葛瑾不明所以,但他身後的小諸葛亮心中卻是突然一醒。

孩子有心提醒一下哥哥,但當着陶商的面,卻是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諸葛瑾心下甚是納悶……這姓陶的是不是有毛病啊?大老遠的把我從厚丘劫持過來,就是爲了問我成沒成親?

“回府君話,瑾尚未婚配。”

陶商點了點頭,又道:“那你可是和哪家的姑娘納過彩、問過名?”

諸葛亮此刻憋不住了,急忙道:“有!”

陶商眉毛一挑,笑嘻嘻的轉頭看向諸葛亮。

但見這孩子眉清目秀,長相可愛,此刻面上隱隱的有些急躁,似是已經明白了自己的用意。

“你就是諸葛亮吧?”陶商的眼中似有精光閃過,跟惡狗看到骨頭一樣的駭人恐怖。

年幼的諸葛亮面對陶商,似是有些侷促,低聲道:“學生正是。”

“好,你適才說你兄長已與人納彩問名,卻是哪家的姑娘啊?”

一句話卻是把諸葛亮問住了,不知該如何回答。

諸葛瑾回手拉了諸葛亮一下,將他擋在自己的身後,恭敬道:“小弟年幼,隨口妄言,還請陶府君勿要怪罪,瑾至今並未與人納過彩,問過名。”

“呵呵。”

陶商這下樂了:“算你上道!坦白從寬,抗拒從嚴!如此說來,陶某抓你回來,便不是誤會了,諸葛瑾,你冠禮三載,雖有孝期在身,不可成親,然孝期過後,卻依舊不肯納彩問名,莫非你是對我大漢朝廷的政策有什麼意見嗎?”

一句話,頓時把諸葛瑾給問傻了。

我不成親……已經上升到了對大漢政策不滿的層面上了嗎?

“陶府君,您這話是什麼意思?”

陶商用手摸了摸鼻樑,轉頭對郭嘉使了一個眼色。

郭嘉清了清喉嚨,邁步走上來,道:“諸葛兄,根據漢律,族中有冠禮者而足十五未婚人丁,每年需繳納一百二十錢的人頭賦稅,直到走過六禮成親爲止,你族中所上繳之稅賦,三年來卻並無這一項,念你冠禮之時,乃是因父亡故需要守孝,故守孝期間人頭稅可以不繳,但根據陽都縣的戶籍記載,你今年孝期已過,理應交足今年這一百二十錢的未婚稅賦!所以說,你們諸葛瑾,現在乃是有逃稅之罪!”

陶商在旁邊,重重的一點頭:“諸葛瑾,你居然敢欠朝廷的單身稅?大逆不道!”

一句話說完,便見諸葛玄和諸葛瑾叔侄頓時如同雷擊一般,在原地呆若木雞,不敢相信的看着陶商和郭嘉。

這也太特孃的……他孃的了。

半晌之後,卻見諸葛玄猶豫的走上前來,低聲對陶商道:“陶府君,瑾兒未婚的人頭稅,陽都縣縣尊,從未主動問我諸葛家要過……”

“笑話!”陶商眉毛一挑,不滿的批評教育道:“諸葛玄!你看看你這話說的,簡直有辱士族家風!我大漢律法在此,豈能是因爲旁左原因就可以不交?他不收,你難道不會主動去交嗎?你的個人主動意識在哪裡?”

一句話,差點沒把諸葛玄氣昏過去。

還個人主動意識?你說話能不能要一點臉?

這小犢子!

諸葛瑾定了定神,邁步走到陶商面前,拱手道:“陶府君,瑾這一百二十錢的稅錢,願遵循朝廷法度,加倍補償之,還請府君法外開赦,原諒瑾這一次。”

陶商聞言,嘆息着搖了搖頭,道:“你要是早來幾天,我興許還能替你攔着,但如今卻是晚了,你不成親欠稅的事,我前幾天已經表奏往了長安,上報給了京中的廷尉府,此案干係重大,朝廷和廷尉府都非常的重視,長安那邊下了文件,要把你這事當做典型嚴肅處理,諸葛瑾啊,這事已經不是還錢可以解決的了,我怕是幫你兜不住的。”

諸葛瑾聞言,臉頰上的肌肉氣的直抽抽。

什麼叫我不成親的事,你上報給了朝廷?……朝廷還他孃的非常重視?

朝廷特孃的閒出屁了!?

是你傻還是我呆?!

陶商對諸葛瑾黑漆漆的表情卻是不以爲意,繼續道:“諸葛瑾啊,你這把真是作大了!我看你是要完啊,根據陶某在朝中的熟人分析,朝廷因爲這事已經盯死你了!你自己說說吧,這事你看應該如何解決?”

諸葛瑾低着頭沒搭腔,不是他不想說話,而是氣的說不出來。

諸葛玄更是氣的渾身哆嗦,顫巍巍的道:“陶公子身爲一郡之長,不思如何治民強軍,卻在這裡計較這些小事?難道不覺的羞愧嗎?”

聽了諸葛玄的話,陶商身後的郭嘉站出來笑嘻嘻的道:“諸葛公這話就不中聽了,律法之事無大小,同樣是爲國盡忠,強兵富民是盡忠,爲朝廷追繳稅款也是盡忠,諸葛公將朝廷官員按律行案之事強分高低上下,莫不是疑我大漢律法有所偏頗?”

陶商亦是眉頭一豎,怒道:“諸葛玄!我剛纔說的話你都聽到哪裡去了!偷稅漏稅你還有理了?我現在對你提出嚴肅批評!”

“嗚……”諸葛玄聞言語塞了。

郭嘉能言善辯,思緒敏捷,放眼天下少有敵手,陶商更是損人無敵手,憑諸葛玄這兩下子,尚還不是他們倆的對手。

自打有了郭嘉的幫襯,陶商感覺自己處理事情再也不是像原先一樣全都得靠自己思慮籌謀,有了鬼才相助,平日裡有什麼事倆人一商量,很多難題頓時就能迎刃而解。

就連耍起流氓來,兩個人也比當初自己一個人顯得得心應手了許多。

這就是所謂的頭腦風暴,思想碰撞。

陶商繼續正色質問:“諸葛氏身爲琅琊士族,諸葛瑾又是少有的青年士子,不知爲民表率,反倒是偷稅漏稅,敢問諸葛公,陶某拿他問罪,可有什麼不妥之處?”

第五百五十四章 袁紹的真實目地第八百零三章 曹劉發兵第一百六十四章 終回徐州第四百三十章 曹操的小心思第五十三章 見文臺第三百七十章 捉臧霸第八百一十章 夜襲第四百二十三章 安排佈置第三百八十六章 諸葛亮的眼光第三百八十三章 諸葛連弩第二百章 最囂張的水寇第五百五十一章 曹陶分工第四十一章 斬華雄第八十二章 承 諾第四百八十七章 袁女之心第八百四十四章 強 攻第七百七十八章 兵出中原第七百二十九章 五路平冀州第四百八十一章 父子雙雄第二百五十二章 豪華陣容第二百零三章 春谷縣戰第七百五十二章 恩恩怨怨第一百四十六章 流竄王子第二百五十九章 典韋的遺言第八百八十二章 倆老者第九十章 落筆焚牘第五百五十五章 陶商救許昌第六百九十九章 於中取利第五百零七章 袁紹的疑惑第八百六十五章 滅孫家第八百四十三章 董卓孫女第七百五十一章 心情低落的張郃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欲收韓猛第八百零七章 沉痛的心第八百五十六章 蠻王沙摩柯第二十九章 君子與奸雄第三百章 唯纔是舉(第四更,求訂閱)第三百九十八章 離間袁呂(二合一章節)第四百五十四章 甩手縣尊司馬懿第七百零二章 曹操之觴第四百七十八章 驚鴻一舞獻玉璽第四百四十一章 諸葛聞名第二百二十九章 低 迷第八百二十九章 十戰將第八百八十一章 安撫荊州第二百七十二章 君子與溫侯第五百九十章 高幹和袁譚第一百三十二章 胡 才第七百四十四章 迷惑視聽第六百零一章 訪百越第七百零一章 過年之辭第九百一十三章 漢中之險第十九章 西行潁川第一百五十七章 狐假虎威(第八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三百零六章 糜姑娘的想法第二百六十二章 機智的溫侯第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七百九十三章 禍 根第七百二十二章 形勢急轉第六百八十七章 女性的硬仗第六百三十九章 同出一脈第六百二十二章 黃忠趙雲第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八百九十章 曹氏兄弟第五百六十章 神乎其技第八百五十六章 曹操的頭風第九十二章 名將之師第六百五十七章 斷指人第七百二十八章 揣測曹操第八百一十八章 戰曹仁第七百九十九章 同歸於盡第三百七十六章 華 佗第三百六十二章 司空府新祭酒第八百五十章 武陵蠻夷第八百二十二章 能救我的人第三十二章 曹操的邀請第六百四十二章 交換條件第七百一十九章 離間諸王第七百章 賤招第八百七十四章 交州軍即將抵達第七百二十六章 夏侯之眼第二百九十二章 陶應獻三策第七百七十八章 袁紹之觴第八百四十章 遊 說第二百四十章 勝利榮光第四百五十章 少了兩個人第八百五十九章 魯肅詐降第八百四十五章 金陵軍的強勢第四百一十九章 袁家之子第一百零二章 河內能人第五百六十章 神勇阿飛第四十九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二百八十四章 目標是假和尚(第三更)第五百八十三章 鑼震馬營第三百一十九章 以糧擒賊第二百九十七章 回收下邳國(第一更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二章 濡須塢(第三章)第十三章 軍隊與宗民第一百九十三章 專 屬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語中的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