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陶氏十三行(六千字二合一章節)

就這樣,揚州刺史劉繇還沒等上任,便被陶商軟禁在了金陵城。

劉刺史的日子也算是自在,陶商每日供給他好吃好喝,還找了鶯鶯燕燕纏繞其旁,讓劉刺史在金陵城裡過着神仙一般的幸福日子。

這是多少男人畢生的夢想啊,可問題是,劉繇不知道因爲什麼,就是覺得憋屈。

而那塊揚州刺史的關防大印,則成了陶商隨時借用的施令符,時不時的就從劉繇那拿來蓋幾個耍耍。

陶商這人很地道,每次也不是白使——最少也是給劉繇拎兩兜子水果,算作借用費,而且,一旦蓋完,立刻奉還,絕不隔夜。

正應了有借有還,再借不難的話。

君子辦事,還是非常講究的。

整個揚州的所有政令,自這個時期起,便都出自陶商之手,向着各郡縣散發而去。

最先的政令,便是除了甘寧、周泰、蔣欽三人外,其餘二十多名水寇率領着舊部入駐吳郡下的各處縣城,於當地駐紮。

吳郡太守盛憲,對此事雖然是極爲惱怒,但一則恐懼陶商擊敗了袁術的實力,二則陶商所辦的事情,每一件都有揚州刺史劉繇的印綬蓋章,可謂是名正言順。

盛憲哪面都不佔理,敢怒不敢言,只能是忍了。

接下來,陶商又以揚州刺史的名義給袁術發了一封聲討信函,斥責袁術佔據九江郡和廬江郡意圖不軌,並又給會稽郡的王朗,豫章郡的諸葛玄,吳郡的盛憲等人發了刺史敕命,責令他們整軍備戰,與袁術劃清敵我界限,並隨時準備討伐袁術。

這一下子,可是把諸郡的郡守們弄了個焦頭爛額。

表面上又得是應承郡守的公文,暗地裡又不敢做的太過,以免得罪袁術。

就連王朗都在心中暗罵陶商:這小子,實在是太能作妖了。

而就在陶商挾持了劉繇,將整個揚州弄的風起雲涌時候,一南一北的兩個人終於抵達了金陵城。

從北面來的人,是糜貞。

從南面來的人,是張仲景。

其實二人早就進入了丹陽郡的地域,只因爲陶商正在和袁術進行大規模的鏖戰,爲了不被戰事所波及,二人只能在丹陽郡的周圍徘徊,聊作觀望,等待戰事結束。

直到袁術撤離了丹陽郡的邊界,揚州腹地又恢復了安寧之後,二人才又開始向着金陵城行進。

糜貞率先抵達了金陵城內。

姑娘此次來金陵城,身上的擔子極爲沉重。

一則是她被糜竺任命爲了代表,與陶商商議如何對西方州郡營售食鹽。

生意的盈利與否只是糜貞要辦的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糜竺私下裡很嚴肅的找糜貞談過話,要她藉着與陶商合作的機會,想辦法接近陶商,最好是能夠自薦枕蓆,將姓陶的拿下。

這兩件事若是辦不成,糜貞也不用回糜家的老宅了。

糜貞對此事感覺很憋悶。

第一件事倒還好說,畢竟是家中生意上的事情,而且聽說這裡面有陳登牽線。

只要糜貞努力經營,憑金陵城的鹽礦之豐腴,再加上糜氏多年來在漢境內積攢的諸多銷路,想要掙錢,不算什麼難事。

關鍵就在於第二件事。

自己嬌滴滴的一個大姑娘,大哥非得逼迫自己把一個大男人拿下……

這種不要臉的舉動,糜貞實在是做不出來

她自幼頗爲知禮,別說什麼自薦枕蓆了,就是跟男人多說幾句話,她都容易臉紅。

……

糜貞抵達金陵郡守府的時候,陶商和貂蟬二人,正陪着諸葛亮、司馬懿、小鶯兒三個孩子研究新事物。

今天的諸葛亮又鼓弄出了一種新型的玩具,正拿出來給幾個人顯擺一下。

新玩具有一個軸心,並二十六個小正方體組成,可以沿着當中的軸心來回旋轉,諸葛亮將正方體的六面分別書寫於“甲、乙、丙、丁、戊、己”,來回旋轉撥弄打亂,並讓人重新歸排列旋轉組合歸位。

陶商一看到這個東西的時候,竟是有些詫異了。

這尼瑪不是魔方嗎?

這玩意應該是西方人發明的吧?怎麼蝴蝶的翅膀一扇風,竟然是讓諸葛亮把這個玩意提前給鼓搗出來了?

不過疑惑歸疑惑,但是驟然之間有了魔方玩,陶商倒也感覺挺有意思,司馬懿和小鶯兒對此物也極感興趣,兩個大人三個孩子,大白天的在郡守府裡拼起了魔方。

“只拼出了兩面……”陶商在前世對魔方就不是很擅長,擰巴了半天,只把兩面湊齊出來。

小鶯兒嘟着嘴,乾巴巴的舉起了手中的魔方。

這傻孩子更慘,只拼出了一面。

小司馬懿滿頭大汗,一邊揮舞着自己的專屬蒲葵扇,一邊舔着嘴脣擰的熱火朝天。

瞅那模樣,已經越來越有傳中說的濟公架勢。

“老師快看!”小司馬懿一邊使勁的搖擺着蒲葵扇,一邊將手中的玩具擡起來,眉飛色舞道:“哈哈,我拼出了四面,怎麼樣?”

話音落時,卻見諸葛亮風輕雲淡的將手中的魔方舉了起來——六面皆齊。

小司馬懿的笑臉一下子就僵硬住了。

他一雙萌眼靜靜的瞅着諸葛亮手中的魔方,突然將頭一擡,不屑道:“除了二師弟,就屬我最強……”

話還沒說完,貂蟬卻是笑盈盈的將手中的魔方舉起,也是六面皆齊。

司馬懿徹底蔫吧了。

諸葛亮也就算了,想不到連貂蟬都比自己玩的溜。

孩子的自尊心頗爲受挫……

小司馬懿心情憋悶之下,又眼巴巴的看了諸葛亮手中的白羽扇一眼,眸中露出了豔羨的神色。

雖然不是很懂,但專屬加點真的是好神奇……倘若是我也能拿到這樣的一把扇子,想拼出六面估計也不是難事。

諸葛亮沒理會他,笑着問陶商道:“老師,您覺得此物如何?”

陶商上下襬弄着手中的魔方,讚賞的點了點頭:“獨具匠心,才華橫溢,此物當可大行推廣,小亮,這東西有名字嗎?”

諸葛亮輕輕的搖了搖頭,笑道:“暫時還沒,請老師替學生賦予其名。”

陶商沒有立刻回答,而是轉頭看向了若有所思的司馬懿:“懿兒,你覺得這東西應該叫個什麼名字好?”

司馬懿的小臉一垮,顯然是有些不太高興。

“老師……爲什麼你叫二師弟小亮,而卻叫我懿兒……學生感覺好吃虧啊。”

陶商長嘆了口氣,無奈道:“這事着實是不賴爲師……你叫我老師,我叫你小懿,你覺得這稱呼靠譜嗎?”

司馬懿一下子就憋住了。

陶商見司馬懿鬧彆扭似的低着頭,沒有回答自己,無奈笑道:“算了,你不說,那我就自己起吧……小亮,依爲師之見,此物的根本玩法,皆靠拼湊而成,不妨就叫做‘拼多多’,如何?”

“嘶——!”

一瞬之間,廳堂內,貂蟬,司馬懿,諸葛亮,小鶯兒四人,同時向後退了一步,倒吸了一口涼氣。

陶商的心不由的向下一沉。

一種不祥的預感涌上了他的心頭。

好像是要被這幫婦女兒童鄙視的節奏啊。

半晌之後……

“這啥名啊?咋這麼難聽呢?”司馬懿轉頭看向諸葛亮,低聲道。

諸葛亮則是咬着嘴脣,心疼的看着手中的物件,表情極爲不捨……顯然是覺得自己發明出的這個寶貝疙瘩讓老師起了這麼個怪名,委實是糟踐了。

陶商的臉色變的有點發黑。

小鶯兒則是拽了拽貂蟬的水袖,低聲道:“姐姐,陶老爺他咋這沒文化咧。”

貂蟬則是長嘆口氣,搖頭道:“也不知道他今兒是怎麼了……孩子們,剛纔那名不算,師母給這寶貝重新起一個。”

諸葛亮急忙轉身,恭恭敬敬的向貂蟬施了一禮。

“請師母爲學生指正。”

陶商站起身來,不高興道:“什麼意思啊?拼多多怎麼了?憑什麼不能這麼叫啊。”

貂蟬怕陶商自卑,只是溫柔的安慰他道:“拼多多挺好……就是這名太高雅了,孩子們有些接受不了,咱們多起幾個,以備候選。”

說罷,便見貂蟬用手指輕輕的點着下顎,尋思了一下,道:“小亮做出的這小匣子,方正規整,看着簡單,擺弄起來卻是極難,很是靈性,不如就叫靈方吧。”

陶商臉上的肌肉頓時僵硬了。

好好的魔方,最後弄成個靈方,還不如拼多多好聽呢。

貂蟬的話一說完,卻見三個孩子的臉上,都露出了欣賞與敬佩的表情。

司馬懿第一個拱手拜服道:“工欲善其事,必先起好名……師孃如此高才,實在是令懿心馳嚮往,靈方!這名起的也太貼切了!”

諸葛亮亦是恭恭敬敬的道:“得師孃金口一讚,此物必可流傳千世,亮心甚慰之。”

小鶯兒亦是歡快的道:“還是姐姐文采無雙,學識可究天人,都可比的上當世第一才女的蔡大家了。”

陶商聽了反胃,直想吐。

就在這個時候,裴錢走進了廳堂內,看了看廳內一女三小歡聲笑語,而陶商則是在一旁生悶氣的樣子,不由莞爾。

府君大人數年來馳騁縱橫,少有敗績,但在情人和學生們的面前,彷彿卻是換了一個人似的,至少不似在外間的那般凌厲歹毒。

“府君,糜府的小姐糜貞,代表彭城的糜家前來拜會府君,此刻已是進了金陵城。”

陶商聞言一愣,衝着裴錢揮揮手,接過裴錢送上的拜貼,打開仔細觀瞧。

看完之後,陶商隨即吩咐:“糜小姐也不算是外人,我和貂蟬與她也算是有幾面之緣,稍後你派人直接把她帶來,我和貂蟬在這裡招待她便是。”

“諾!”裴錢領命,轉身按照陶商的要求辦理此事。

貂蟬有些遲疑道:“糜小姐代表的是其兄糜芳,她有正事與你商談,妾在這裡,似是有些不方便吧。”

陶商搖了搖頭,道:“若是糜竺親自過來,我自當以公禮招待於他,但那糜貞畢竟只是一個不足雙十的深閨女子,以公禮相招有所不妥,當日我冠禮的時候,咱們幾個亦是坐在一起論各家短長,也算是舊識了,此番索性便以朋友之禮相待,這樣對於糜家與我的買賣,說不得還能有一些有益的作用。”

貂蟬聽陶商說的有道理,輕輕點頭,也就不做迴避了。

而三個孩童和貂蟬則一併留了下來。

少時,糜貞在裴錢的帶領下,走進了廳堂內,陶商命人擺上水果蜜汁招呼糜貞,然後又對糜貞挨個做了介紹。

對於貂蟬,糜貞自然是認識的,至於司馬家和諸葛家的兩個孩子,糜貞亦是有所聽聞。

見陶商用這樣的陣勢招待自己,糜貞似是略微有些侷促。

怎麼看着有點像家會呢。

她對着陶商盈盈施禮,頗有些害羞的道:“太平公子以此等……此等家宴陣仗招待貞兒,着實令貞兒深感愧疚惶恐。”

陶商不留痕跡的掃了一眼糜貞的大胸脯……

還是那麼的峰巒疊起,令人歎爲觀止的大呀。

“糜姑娘不必客氣了,你此次雖然是代表令兄,有公事在身,但陶某與姑娘也算是故交,貂蟬和姑娘也是舊識,咱們之間,就不必用那種公事公辦的場合了吧?這樣的場合,姑娘說話也方便些。”

糜貞聽了這話,略顯忐忑的心才似是有些落了下來。

“太平公子,您欲在金陵城建立商號,與我糜氏合作,貞兒此處作爲糜氏代表與公子磋商此事……不知公子覺得,這商號,當是如何的合作之法呢?”

陶商輕輕的用手指敲打着桌案,道:“我打算成立的商號,叫做十三行,鹽務只是當中的一項,日後或有增添,糜姑娘代表糜氏入份其中,咱們兩家共同經營……商行這邊,主家雖然是我陶氏,但我平日裡政務繁多,日常中恐怕沒什麼時間顧忌此事,我左思右想,決定讓貂蟬代表我與糜氏一同合作。”

貂蟬在一旁一直靜靜的聽着,聽到這裡不由的驟然一驚。

還沒等貂蟬說話,卻見陶商繼續道:“一則貂蟬姑娘與我也算有了婚約,可算是我陶氏中人了,二則你們都是姑娘家,平日裡合作溝通起來也算方便,三則女人精打細算,做買賣這種事,大的方向由我把持着,日常的開銷進度由你們經營,想必可以比我更加仔細些,這一點我和令兄的意見倒是一樣的。”

糜貞聽了這話,美目流波,輕輕的掃了一眼貂蟬,問道:“這個所謂的十三行,貞兒在離開彭城之際,聽兄長曾有所提及……那麼請問府君,十三行的鹽務外售,是由府君提供旱鹽,而由我糜氏提供外售渠道,是否?”

陶商笑了:“大致就是這個意思,只是據陶某所聞,糜氏百多年從商,經營米糧,絹布,陶瓷器物,只是這鹽務從未涉及,卻不知你們的渠道,能否賣的成鹽?”

糜貞在陶商熱切的注視下,臉色略微的有些發紅:“看公子說的,天下巨賈,向來哪有鐵了心只賣幾樣東西的,只要能有盈餘,我糜傢什麼都可以賣。”

陶商聞言恍然大悟。

“那如糜姑娘所說,若是賣屎掙錢,姑娘家的商行,也會開始大肆在徐州各郡收購糞蛋子是不是?”

糜貞如同被強灌了春藥似的,臉色泛起了一片潮紅。

道理倒是這麼個道理,可是怎麼被這位太平公子說出來,聽着就那麼不是滋味呢?

陶商輕輕的用手指敲擊桌面,又問糜貞道:“還有一件事,依照姑娘之見,這賣鹽的分成,咱們倆家又是該各自拿多少爲妥?”

糜貞回過了神,用手指輕輕的點着下巴,想了一會方纔道:“依小妹之見,鹽務取利,府君得六,糜家得四,殊爲公平,不知府君意下如何?”

陶商還沒等說話,卻聽那邊廂的貂蟬突然開口了。

“不行!”

卻見貂蟬站起身來,一去適才溫柔嬌媚的面孔,換上了一副公事公辦的嚴肅模樣。

但見她先向陶商輕輕施禮,道:“子度,蟬兒適才話語僭越,稍後你再行問責,但既然你相信蟬兒,允許妾與糜小姐對務經管,那這些個中之事,就不由得蟬兒不跟糜小姐仔細商榷商榷。”

陶商見狀有點發愣:“啊,可以……沒事,左右日後都是你倆負責具體事務,那就掰扯掰扯。”

貂蟬衝着他柔媚的一笑,然後轉過臉來,板起面孔瞅向糜貞,道:“貂蟬不似貞兒妹妹出身商賈大族,深通行商之道,但兩家合作,交易往來,無非是將本求利而已,今日這樁買賣,若論及‘本’,所有的產鹽皆是子度一方出的,而貞兒妹妹家所出的,無非是往日的販賣渠道,沒有這些旱鹽,你糜家也是賣別的,如此算來,丹陽旱鹽經過糜家,無非是過了一手,既不需要事前採貨,又不需成本投入,卻平白分去四成,貂蟬覺得有失公允。”

陶商愕然的睜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的看着貂蟬。

貂蟬說的話,陶商倒是都懂。

但是卻沒想到,她一個王允義女,居然也能有這般的見識與想法。

糜貞沒有被貂蟬嚇到,反倒是一去適才的柔弱害羞之態,也開始變身了。

棋逢對手!

糜貞站起身來,毫不畏懼的看着貂蟬,似柔實剛:“姐姐這話,有失偏頗,若論成本投入,我糜氏雖然不產鹽,但姐姐卻忘記算了一筆賬,渠道既然是我糜氏的,那往來南北運輸,馬車、人力、勞夫、或是在我糜氏自家商鋪外售的小廝人手等雜事,均爲成本,如此算來,四六分成並不算佔了金陵城的便宜,實則卻是糜家對陶府君尊重,而主動割肉。”

貂蟬毫不客氣,反駁道:“妹妹若是跟我細算成本,那咱們今日便好好算算這筆賬,金陵城的鹽乃屬官鹽,挖井採集,也是成本,十三行乃是子度新建的商行,他雖有官身,但鹽礦卻非陶氏私產,郡內出鹽的成本雖低,但是卻仍然要稅,子度身爲郡守,亦是不會中飽私囊,說的明白些,也不過是十三行從鹽礦取鹽記賬而已,這些成本不知妹妹算過沒有?”

糜貞嘆了口氣:“姐姐若是如此推論,那小妹便再讓一步,七三最多。”

貂蟬一挑眉:“七三?也可以,那我想再問妹妹一句,若是運往外州之鹽,鹽錢因糜家渠道之難而無法回收,這虧空賬目,卻是該由何人承擔?”

糜貞毫不客氣:“自然是太平公子。”

“妹妹這話,我絕不同意……”

“……”

看着兩個女人在廳堂上脣槍舌劍,陶商不由的咧了咧嘴,

還得是老孃們會過啊,跟買東西砍價似的,一筆算的比一筆精細。

剛纔還是溫潤爾雅的兩個大美女,此刻一轉眼,已是變身成了菜市場砍價的無敵大媽,脣槍舌戰,你來我往,誰也不服氣誰。

司馬懿吐了吐舌頭,對着身邊的諸葛亮低聲道:“女人好可怕呀,我第一次看見師孃這麼兇的……還有那個大胸腹的嬸嬸,也好嚴肅。”

諸葛亮搖擺着白羽扇,倒是顯得風輕雲淡。

他轉頭看向了小鶯兒,柔聲道:“你長大了,可不許變成她們兩個那般呱噪。”

小鶯兒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少時,兩個女人終於將所有的細節挨個談妥,定下了分成的細節和章程,看的場內其餘四人目瞪口呆。

貂蟬轉頭看向陶商,嬌俏一笑:“子度,我和貞兒妹妹適才談的那些,你同意嗎?”

糜貞也是恢復了平日裡害羞的狀態:“府君若是覺得有什麼問題……可以提出來,貞兒跟您再議。”

“啊?”陶商眨了眨眼,愣愣的點頭,回過神來:“沒毛病!你們嘮的已經很透徹了,方方面面的都很完美,我實在是找不出什麼破綻……那個,回頭擬個文字章程,我給張昭他們看看,若是沒什麼大的疏漏,就可以定下了。”

糜貞和貂蟬,聞言都是露出了笑容。

卻見貂蟬突然一轉頭,看向糜竺,輕笑道:“妹妹,你這次來,可是打算長住金陵城?”

糜貞害羞的點了點頭,道:“一時半刻,卻是走不了的。”

“太好了,回頭我領你在金陵城內逛逛,有一家布鋪,賣的錦緞特別的柔,質地極好,感覺比蜀錦都差不多呢,回頭咱們一起過去,好好的選選。”

糜貞臉上洋溢着微笑:“真的?那可得有勞姐姐了,我這次來的匆忙,平日裡的衣物都沒怎麼帶,只有三輛馬車……”

兩個適才脣槍舌劍的人,此刻一下子又變得極爲要好。

陶商揉了揉腦袋,自愧弗如。

她們,比我能成大事啊。

第八百零六章 重用降臣第四百八十章 狂人禰衡第七百七十六章 空前膨脹第八百零四章 曹操之哀第三百七十章 捉臧霸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最善忽悠第七百七十一章 孤注一擲的袁譚第七百九十六章 曹府死士第五百八十章 郭嘉的秘密第三百二十章 報 仇第八百九十章 曹氏兄弟第四十六章 撿漏第一百四十九章 相國出手第八百七十三章 突 襲第八百零四章 曹操之哀第五百二十八章 虎賁統領第三百八十四章 對手有三家第六百八十四章 情深義重二公子第八百九十四章 攻打洛陽第六百零六章 曲譜第六百一十六章 一棒一棗第九十九章 自波城第二百八十六章 吳郡的恩怨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代祖孫第八百二十九章 新的人生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主之道第七百三十九章 誰埋伏誰?第二百九十二章 陶應獻三策第六百三十七章 劫寨第五百九十四章 風起雲涌的時局第九百零八章 二人皆叛第五百九十九章 我想要個賢婿第三百五十三章 衆籌大會第二百七十章 呂布,殺否?第五百五十八章 作壁上觀第三百五十五章 幽州牧的歸屬第六百二十三章 曲阿小將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運繞路第三百三十二章 荀攸與郭嘉第八百九十六章 入洛陽第四百六十六章 子夜入深閨第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五百三十三章 龍 崩第八百零六章 重用降臣第四百六十八章 塑造妃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楊 奉第二百九十一章 白虎寨第五百零二章 勇猛少年第二百七十章 呂布,殺否?第八百七十七章 遁 逃第二百七十二章 君子與溫侯第二百零二章 三賊鼎立第八百一十六章 郭嘉的呼應第二百二十八章 亞夫之才(三更完畢)第三百七十六章 華 佗第九百二十三章 捉放曹第二百九十八章 總督四郡(第二更求訂閱)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七百九十五章 劉曹興兵第五十一章 鮑 信第二百九十六章 君子與佛爺第一百九十五章 於耳鼻的使用方法第二百九十三章 文 鬥第七百九十八章 宛陵會晤第三十三章 曹陶之交第三百五十五章 幽州牧的歸屬第五百六十章 神乎其技第一章 老少君子第八百四十九章 荊 南第八百七十二章 平定荊南第三百七十三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第一百三十七章 斷指立誓第八百章 收呂布第六百三十四章 如此收將第二百七十三章 交出赤兔第二十七章 孝廉第三百五十五章 幽州牧的歸屬第七百九十章 襲許昌,救荀彧第九百零五章 約見韓遂第八百章 收呂布第五百九十一章 歸家守妻兒第八百四十九章 二鮑第五百五十二章 荀彧之詢第七百一十三章 名將再揚名第七百八十章 新的第一諸侯第四百四十三章 古老的激將法第七百八十章 召誰來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語中的諸葛亮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第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斷指立誓第五百五十六章 許昌伏擊戰第六百九十三章 和談第八百九十七章 洛陽克第三百四十二章 搶劫天子第四百四十四章 反激將第二百九十六章 君子與佛爺第六百四十九章 北方訊息第四百二十九章 二劉投曹第一百六十六章 陳登的親近第一百三十章 鑽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