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舊識勁敵

bookmark

陳珪跟陶商說完這番話之後,又跟陶商閒話家常,嘮了一堆關於徐州士族羣體中的風聞趣事,老頭子好久沒出門了,今日非常開心,他噴了陶商一斤多的吐沫星子之後,方纔心滿意足的告辭離去。

陳珪老頭走了之後,陶商坐在原地,苦思着他適才的話,久久的不能平息心中的感觸。

少時,陶商隨即派人將郭嘉招呼了過來。

郭嘉風風火火的趕到了議事廳,一進來便發牢騷道:“郭某忙着安排城防,演練騎兵戰陣,一天到晚累的水都喝不上一口,你可是倒好,居然躲在此地接待士族老頭!”

陶商長嘆口氣,道:“你若是願意,下回可換你來接待他……保證能喝上不少口水。”

郭嘉很顯然是沒理解陶商話中的深意,不然非得揍他。

“說吧,陳老頭都跟你說了些什麼?讓你火急火燎的就把郭某招來。”郭嘉笑嘻嘻的對陶商道。

陶商蜷指,輕輕的一彈袖子上的灰,隨後方纔一五一十的將陳珪的話轉述給了郭嘉聽。

郭嘉聽了陶商的話之後,臉上的笑容也收攏了,漸漸變成了深沉的思慮顏色。

“你覺得陳珪說的,有多少可能性是真的?”陶商問郭嘉道。

郭嘉低着頭,捋着下巴上的短鬚,閉着眼睛籌謀良久方纔道:“五五之數吧,陳珪老頭之言,確實是有這種可能性,曹操對我徐州之舉,很有可能是虛張聲勢……畢竟戲志才那廝如今在曹操麾下,此人喜好出其不意,極善用奇,此策保不齊便是他向曹操進言的。”

“如果曹操真的是虛張聲勢,那陳珪要我出兵濮陽,將天子改迎到範縣,此法可行?”

郭嘉一擡手,擺了擺手指道:“你也先不要急於一時,曹操如今勢大,麾下兵多,他就算是將主力安排到西線去收拾兗州的士族和涼州諸將,也足夠分兵保守天子和濮陽,咱們若是籌謀不妥,兵馬一旦陷入到了兗州的腹地,一時間不能得脫,到時候不用曹操出馬,就是荀彧、程昱那幾個老物就能禍害死咱們,此事需得謹慎籌謀。”

陶商聞言感慨道:“奉孝兄對曹操麾下的謀士們知曉甚深啊。”

郭嘉長嘆口氣,一臉悲苦:“爲了你這麼個損友,郭某今後幾乎得跟所有認識的舊友鬧翻……你還不給郭某長月錢,彼其娘之。”

郭嘉的話中之計很是穩健,且對手實力非常,曹軍中的智謀之士確實極多,陳珪的諫言再是有道理,徐州軍也不能盲目的去兗州境內撒潑。

“那咱們下一步應該怎麼做?”陶商問郭嘉道。

郭嘉嘿然一笑,跟他賣了個關子。

“太平公子既然是如此問郭某,胸中想必是已經有所謀劃了,你和我不妨將胸中計策皆寫於掌中,然後看看是否相合,如何?”

陶商白眼一翻:“真是服了你了,這種時候居然還賣關子……來人,取筆墨來。”

少時,便有下侍將筆墨送了過來,郭嘉和陶商背對着背,各自將想法寫於掌中,然後互相伸手,同時張開。

但見郭嘉的手掌中寫着“樑國”。

而陶商的手中則寫着“襲擊大本營”。

郭嘉嘿嘿一笑,點頭道:“不錯,真是天下智謀之士所見皆同,看來咱們倆確實是想到一塊去了……偷襲樑國……不過郭某得批評批評你這,什麼叫襲擊大本營?你就沒點更文采的詞了?郭某跟你在一塊,着實是自貶身價了。”

陶商嘿嘿一笑,道:“拉倒吧,你自己看看你那一手爛字,我跟你在一塊這檔次才蹭蹭往下掉。”

“你懂什麼,郭某這是狂書!”

正說話間,議事廳外一陣腳步聲響,徐榮,徐晃,陶基三人匆匆忙忙的走進議事廳。

徐榮衝着陶商和郭嘉分別行禮,然後正色道:“府君!郭主事!曹軍有動靜了!”

陶商聞言急忙起身。

“怎麼個動靜法?”

陶基邁步上前,向陶商呈遞上了一份奏報。

“從弟,沛郡下屬的許多縣城,在昨夜同時遭到了曹軍的偷襲,得虧是我們提前將民衆內遷,但沛郡的各處城池遭焚,損失着實是不小。”

陶商和郭嘉彼此交換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

少時,方見郭嘉問徐榮道:“都有哪幾處縣城遭了曹軍的圍攻?”

徐榮謹慎的爲郭嘉列舉道:“杼秋、太丘、酇縣、符離、公丘、洨縣、谷陽、蘄縣,共有八縣爲曹軍偷襲。”

“這麼多?”陶商的眼睛頓時睜大了:“對方打的都是誰的旗號?”

徐榮稟報道:“根據探子回報,曹軍攻打縣城的戰將分別是夏侯惇,李典,樂進,曹純,曹洪,龐德,夏侯淵,于禁。”

郭嘉聽到這,臉上頓時露出了一絲詭異的微笑。

“八個縣城,八名戰將同時出馬,目地何在?”郭嘉笑盈盈的考教諸將。

徐榮謹慎言道:“曹軍大肆清掃沛郡四周的縣城,莫不是想孤立咱們屯兵的相縣,方便下次全力攻城?”

郭嘉搖了搖頭,道:“不是,如郭某所料不錯,曹軍的意圖,乃是想迷惑我軍,讓我們以爲他們即將對沛郡大舉進攻,因而謹慎堅守,不敢逾越半步……此乃困敵之計,看來陳珪老頭的諫言,還是頗爲中肯的。”

陶商聞言亦是笑道:“如此說來,這樑國之地,咱們還真就是不偷襲一下不行了。”

郭嘉卻是搖了搖頭道:“曹軍若是沒有這同時襲擊八縣的舉動,咱們或可襲擾樑國……但如今對方既然出了此策,這樑國便不能簡單的偷襲了,需得另謀上策取之……一夜之間八軍襲城,如此大的手筆,如此狡黠的用兵之計,嘿嘿,郭某也大概能猜出來是誰在樑國了。”

……

樑國國都位於睢陽,下轄九縣,歷史上在東漢末年除國之前,傳五世六任樑王,立國百多年。

現如今,卻有曹操麾下的戰將夏侯淵,與曹軍現任軍師荀攸共同駐軍於睢陽。

夏侯淵身爲曹操的同族親將,用兵才能已經開始逐漸顯現,特別是奔襲戰法,夏侯淵其琢磨研究的淋漓盡致。

此番八路齊出,攻打沛郡的八處縣城且令曹軍全身而退,換成旁人是決計不能做到的,唯有夏侯淵出手,方至有這般奇效。

而讓夏侯淵如此行事的人,毫無疑問,亦是軍師荀攸。

“公達先生,淵已經按照公達先生的交待,派兵偷襲沛郡八處縣城,並打出了我軍中八名鎮將的纛旗!這招虛張聲勢之計,必定會令陶軍喪膽,嘿嘿,這下子他們必定會加固城防,謹守不出了!”

荀攸今年三十七歲,人近中年,不過保養的卻是極好,看着僅有三十出頭。

“妙才不可大意,樑國十路鎮將乃是虛招,徐州軍中,本無絕智之才能夠看破,不過聽聞郭奉孝在陶商麾下爲士,此人當年在潁川書院與我等共做學問之時,便有異才,我這虛張聲勢之法,瞞得過旁人,確也未必能瞞得過他。”

夏侯淵奇道:“那姓郭的如此了得?能看破公達先生的妙招?”

荀攸半眯着眼睛點頭道:“十之八九……而且如我所料不錯,郭奉孝很有可能會勸陶商出兵偷襲樑國,以爲試探。”

“姓郭的還敢偷襲樑國?”夏侯淵吃驚的看着荀攸道:“他不要命了,此處雖真無十路兵馬,但卻也是重鎮佈防,陶軍若是敢來,淵必令其有來無回也!”

荀攸笑着點了點頭:“郭嘉此人善奇善變,非等閒可比,實乃吾之敵手,如無意外,此子偷樑國必矣,而且絕不是簡單的偷襲,妙才不可大意,咱們需得謹慎防之。”

第一千零九章 轉攻後援第三百六十一章 古戰場九里山第二百三十七章 水戰袁術第七百九十章 襲許昌,救荀彧第一百八十六章 新任太守第七百零八章 恐怖的趙雲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最善忽悠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主之道第八百七十二章 平定荊南第三百五十八章 陶太傅第五十章 共同追擊第八百六十四章 引君入甕第二百七十九章 恩公來投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最善忽悠第八百二十三章 全面戰爭第六百零八章 小樓傳信箋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葛亮第四十四章 人中呂布第一百三十章 鑽地道第六十一章 刺 目第四百二十五章 庖 廚第九百零二章 呂布之仇第七百六十八章 梟雄之戰第八百五十一章 水鏡先生第三百七十章 捉臧霸第二百六十九章 李傕的崛起第九十二章 名將之師第五百九十五章 劉家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替你們報仇第四百零四章 三家謀袁第四百零六章 四世三公之觴第三百六十四章 破碎的友誼第八百五十四章 攻打長沙第六百四十四章 拍杆之威第一千零三章 各有謀劃第二百五十六章 善保命之人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舅與甥第三百六十七章 時 局第八百一十二章 丁夫人迴歸第二百二十七章 霹靂車與鐵浮屠(一會還有一更)第八百七十三章 突 襲第四百零六章 四世三公之觴第五百六十三章 斬將第六百六十六章 美人計與詐降計第八百四十章 情深義重第六百章 驗貨玲綺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 倉第二十八章 酸棗會盟第三百三十六章 郭嘉的宣言第五十七章 亡百姓苦第六百四十一章 水軍科技第六百一十八章 空 投第二百七十八章 奸細是舊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趙雲的歸屬第六十三章 威 脅第一千零二章 梟雄再會第五章 第一次廷議第六百二十五章 內 應第一百六十八章 兄弟重逢第三百三十六章 郭嘉的宣言第一百五十九章 君子與鬼才(第十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四百四十七章 傳國玉璽第三百七十一章 陶商洞房第五百零九章 再用袁譚第一百章 泰山巨平兵第五百七十八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二百三十八章 敗給了袁術第二百零二章 三賊鼎立第二章 遊說富商第六百一十三章 神射黃忠第一百二十八章 雪夜會楊奉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金 匣第六百二十三章 曲阿小將第七百四十章 虎父虎子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局定矣第四百四十一章 諸葛聞名第三百六十三章 諸多豪傑第三十章 諸侯齊聚第四百七十一章 放火燒山第九百二十三章 捉放曹第八百三十六章 小溪邊的伏擊第八百五十四章 劉 表第六百三十九章 同出一脈第六百六十六章 美人計與詐降計第八百二十二章 能救我的人第八百六十九章 周瑜的計謀第七百三十五章 病秧子入伍第九百零七章 韓遂歸城第八百一十章 遺漏之處第八百三十六章 小溪邊的伏擊第四百九十六章 貼身婢女第四十六章 撿漏第七十一章 回 軍第九十八章 進軍河內第八百二十七章 引誘出城第七百八十一章 得二奸臣第五百三十一章 天下傾頹第七百零三章 幽州舊部第三百二十二章 醉 酒第四百四十八章 袁術之妾與袁術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