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當朝權相

陶商在曹操的軍營中喝酒,二人談了很多,又把前事說開,對於陶商而言,也算是一個收穫。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不知不覺間,倆人都有點喝高了。

就在這個當口,許褚領着人來到了曹操的營寨,直言是來接陶商回營的。

卻是裴錢受到了陶商的暗示,特意趕回去把許褚搬來充當救兵。

許褚來到曹營後也不客氣,大步流星地走進了曹操的帥帳,直立於陶商身後,巋然不動,其勢威猛!惹的曹操連連讚歎,眼中不斷地流露出欣賞的神光,就好似餓狼看到了小肥羊一樣,兩隻眼睛都要冒綠光了。

曹操的眼神和流口水的表情令陶商頗不好意思……這可真是自己奪人所愛了。

又客套了幾句之後,陶商便起身告辭,曹操今日算是交下了陶商這個朋友,也不強留,親自起身相送。

陶商拜別曹操之後,便和許褚和手下的護衛們一同返回徐州軍的營盤,半路上許褚問陶商道:“想不到,那個黑矮子居然真的是曹操……前番我們得罪了他,他今日居然還請大公子喝酒,卻是打的什麼主意?”

“我猜……就是單純的想結交吧,沒有那麼多的陰謀詭計。”陶商擡頭看着已經漆黑的夜空,喃喃言道。

許褚頗有些不理解,道:“丟你娘,這小子被咱們揍過,不記恨咱們,居然還要結交?這是什麼套路。”

陶商笑着道:“胸襟似海,不以些許小事爲意,這纔是幹大事的人,沒什麼可奇怪的。”

許褚搖了搖頭:“被打成那樣還算小事?……某家真是服了,不過你要不說,我還真不相信這世上居然真有這樣的人。”

陶商暗道你若是知道歷史上的曹操兒子死在張繡的手裡,還接受他的歸降,或許就不會這麼尋思了。

後世的人對曹操這個形象或多或少的經過了一些藝術加工,但陶商對此卻不以爲然……至少在他心中,一個只具備多疑、奸詐、狡猾的人是不可能成爲統一中國北方的霸主的,曹操之所以能夠成爲東漢末年最強大的諸侯,一定是有他人所難望其頸項的胸襟、抱負、理想還有氣度。

只看《嵩裡行》一詞,便可管中窺豹,知其憂國憂民之心。

……………………

在制定了討伐董卓的戰略之後,次日,袁紹便安排衆諸侯在酸棗舉行了盛況空前的誓師大會以及歃血儀式。

袁紹安排手下兵將在酸棗縣築造高大的祭祀,臺高兩丈共計三層,四周排布了五十面五方旗幟,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殺牲祭祀,祭天求戰。

古人重視祭祀之禮,有的時候,一場好的祭天儀式是提升士氣最好也是最便捷的方式。

殺豬宰羊,將祭品送上供奉臺,衆諸侯拜祭天地之後,便請袁紹登壇。

袁紹整衣佩劍,慨然而上,焚香再拜,並大聲朗誦盟約誓詞。

“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鑑之!”

衆諸侯因其辭氣慷慨,皆涕泗橫流。

誓詞雖然豪邁雄厚,但那也得分是對誰,對衆諸侯和關東將士,那可能是振奮人心、催人淚下、鼓舞士氣的盟書之詞。

但對陶商來說,袁紹的話是跟催眠書無異,一番絮叨下來,只把陶商說的迷迷糊糊的,原地三打晃,實在是困的不行。

袁紹念畢盟誓,又慷慨而言道:“諸位,共討董賊,就在今日,上酒!歃血立誓!”

陶商懵懵懂懂的眼看就要站着睡着,聽到這一聲叫喊,立刻變得備兒精神!

“還要獻血?”

陶商身邊站立的,是濟北相鮑信,爲人勇武又對漢室極爲忠義,乃昔日何進麾下,與袁紹、曹操並列的用兵好手。

鮑信善意地扭頭看看陶商,呵呵一笑,道:“歃血爲盟,自然是要放點血的!!不然如何能鞏固進兵的決心,衆血共融,乃是向天下展示吾等同進同退之意!”

陶商的喉結滾動了一下,悄聲問鮑信:“是割手指頭嗎?”

鮑信聞言哈哈大笑,連連搖頭:“當然不是!”

陶商長舒了一口氣。

鮑信繼續朗聲道:“割手指頭的血哪夠……最少也得割腕子!”

陶商聽了差點沒哭出來。

“我身體不好……只能獻200cc。”

由不得陶商討價還價,早有士卒準備了酒鼎和彎刀,呈遞到了每個諸侯的面前,陶商斜眼看着身旁的鮑信,拿起彎刀,眉頭都不眨一下,照着自己的手腕就狠狠地割了下去!

一時間,鮑信手腕上的鮮血嘩嘩直線向下淌,跟誤切了大動脈似的,望之甚是驚人。

陶商一指鮑信,轉頭問拿鼎的士兵:“他流了這麼多,能不能就算勻給我的?”

士兵不買賬,轉過身把鼎和另一柄沒用過的刀遞到了陶商面前。

“這位兄弟,我看這鼎內的血不少……若是再放,味就不純了……要不權且記下,下次討伐別人的時候,我多捐點行麼?”陶商小心翼翼的跟那士兵商量。

那士兵聽得直皺眉……還有下次?

鮑信在一旁看的只撇嘴,這孩子年紀輕輕,說話怎地這麼不着調!男子漢大丈夫,流半斤血怕個甚!

鮑信也不管陶商答不答應,伸手一把就拽起陶商的袖子,手操彎刀,跟切豬肉似的,對着陶商白蔥蔥的手腕就剁。

“慢點……啊!”

歃血已罷,衆人分別各取鼎中血酒,舉盞痛飲。

陶商欲哭無淚……放血也就罷了,還要再用嘴喝回去?一放一喝跟沒放血有什麼兩樣?這些人是不是有毛病?

這麼多的鮮血混雜,萬一誰有個亂七八糟的病……豈不全傳到了自己的身上?

陶商看準時機,偷偷的將血酒向後面一倒……

一切妥當,袁紹高呼道:“紹雖不才,既承公等推爲盟主,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國有國法,軍有鐵紀。各宜遵守,勿得違犯。”

衆皆曰惟命是聽。

袁紹繼續道:“依照前日軍令派屬,各位諸侯各自駐紮處點兵,約定時日,三路出擊,直取滎陽!”

“諾!”

……

……

東都,洛陽。

漢朝的都城洛陽,皇宮分爲南宮和北宮,分別位於洛陽城南北,中間用高大的圍牆複道將兩宮連接起來,歷來複道之中,皇帝走中道,護從夾護左右,十步一衛。

南宮前殿爲卻非殿,現唯用天子臨朝百官上奏議政之所,卻非殿後的正殿是德陽殿,殿高三丈,陛高一丈。殿中可容納萬人。殿周圍有池水環繞,玉階朱樑,壇用紋石作成,牆壁飾以彩畫,金柱鏤以美圖形之。

本應爲天子御用之德陽殿,現在卻成爲了董卓的專用場所……董相國橫行後宮,把持朝政,皆以德陽殿爲基墊,現下招議衆親信商議機密,也是在此處。

董卓此刻坐在殿中主位的側面,也算他懂些綱常倫理,沒有坐在當中應該屬於天子的正位上……但他下首的諸將諸臣心中,想的卻是或許用不了多久,那個位置就該輪到相國坐上一遭了。

董卓的年紀已經不小了,大把的鬍子,滿臉的皺紋。

只見他髮絲灰白、面色薑黃,雙頰深陷活脫脫一副病厭厭的臉色,但其身軀卻甚是膀大,年過半百的背脊卻絲毫不顯拘摟,可見身子骨極爲硬朗,不愧是軍伍出身。

“袁紹小兒,曹操賊子……居然集合了這麼多路諸侯造老夫的反……哈哈,那句話咋說來的?後生可畏!是不?”董卓一邊讀着手中的軍報,一邊老神在在的調笑。

董卓麾下,論智謀當以李儒爲首,他邁步出班,稟報道:“相國,關東諸侯十餘路,集合起來聲勢浩大,實力不小,足可與朝中軍馬相抗!目下他們分爲三路,從河內、酸棗、陽人分別進兵,不論哪路虛哪路實,其目標無非就是攻虎牢過滎陽,相國當即刻調兵遣將,不可耽誤,以免失去先機。”

董卓沒有回答李儒,反倒是自言自語:“老夫當初率西涼軍入京,先用計收編了何進與何苗的京都衛戊軍,後又得奉先率幷州軍相投,本以爲放眼天下,當無人不服!誰想這世道真是變了,衆諸侯不但不服老夫,還聯合起兵,當真是囂張無比……”

說到這裡,卻見這胖大老頭哈哈一笑,神情又變得異常興奮,雙眸中隱隱似有一絲紅光,猶如餓狼般地嘶啞道:“囂張的好……囂張的好!這樣纔有意思,若是盡皆臣服那忒也無趣!爾等不服,老夫便打到你服!”

李儒笑着道:“相國如此雄才,可視關東衆諸侯如草芥矣。”

董卓擺了擺手,道:“關東諸侯,在老夫看來,半數皆是庸才,但當中確實有幾個難纏的人物,可慮者:二袁、曹操、孫堅、公孫瓚、鮑信、王匡七人而已。”

說罷,董卓擡起來頭,望向李儒,道:“文優,可有退敵之法教我?”

李儒愧然搖頭,道:“論陰謀詭計,乃儒之所長……但此時此刻,戰事已不可避免,詭計無用!若論用兵之法,相國東征西討,何人可出左右?用兵調度之事,非相國親自不可。”

董卓尋思了一下,點頭道:“也罷!既然如此,老夫便點兵派將……諸將聽令!”

左右身披鎧甲的猛將盡皆出班:“在!”

董卓拿起桌案上的軍前奏報,一邊晃一邊道:“袁紹在酸棗歃血祭天,意欲討吾,其兵分三路,一走河內,其意必是要取老夫之敖倉,二走酸棗,乃是堂堂正面之師,可避鋒芒,三走陽人,此乃奇兵,可鼓足精銳當先破之!”

第六十八章 只救一半第九百二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二百六十二章 機智的溫侯第七百九十七章 終極版呂布第一百七十一章 爹賣兒子第九百二十一章 曹劉的反撲第一百八十七章 郡守募兵第四百二十三章 安排佈置第一百四十四章 馬蹄鐵第六百二十九章 我爲內應第三百一十二章 東萊太史慈第五百七十七章 李郭與賈詡第三百九十章 呂布與趙雲第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三十章 老人精第五百七十八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一百三十二章 胡 才第四百零六章 四世三公之觴第一百一十六章 願以君重第五百三十章 袁紹的野望第二百零五章 二強交鋒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局定矣第九十六章 不食嗟來之食第七百九十三章 鳳雛出山第一百二十三章 軍神的震懾第五百九十二章 荊州立天子第七百二十五章 高手過招第五百三十八章 兩雄合兵第一千零三章 各有謀劃第七百八十章 召誰來第五百三十七章 天有二日第八百四十九章 荊 南第二百三十八章 敗給了袁術第五百八十八章 河北變動第三百四十四章 燒麥溜苟第二百四十四章 張仲景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第一第五百一十章 陶商鬥顏良第八百八十五章 劉曹再見第六百七十一章 丞相的感覺第七百一十五章 黃忠顯能第四十二章 兩方的動靜第八百章 收呂布第二百八十五章 愚蠢的手法第八百三十四章 龐統獻策第三百二十八章 謀算河北第三百七十二章 昌 豨第六十三章 威 脅第七百四十一章 後起之秀第七百一十七章 背德離心第五百七十二章 破袁之戰第三百三十章 老人精第九十七章 面見袁公第三百四十五章 倚天與青釭第七百九十章 襲許昌,救荀彧第四百零一章 周瑜與諸葛亮第七百九十三章 鳳雛出山第八百三十八章 諸葛瑾到來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的對手(求點推薦票,今日三更)第六百二十六章 深山猛士第八百九十三章 揣摩敵意第七百九十七章 終極版呂布第六百七十二章 千呼萬喚始出來第五百五十八章 作壁上觀第七百零八章 恐怖的趙雲第八百九十四章 攻打洛陽第二百六十五章 末日前夕第五百一十四章 借馬與借水第五百二十七章 天子得兒第一百二十二章 偷 營第七百八十四章 陽謀離間第四百六十七章 陶氏糜夫人第三百五十七章 天子的恍惚第六百零一章 訪百越第二百八十九章 山中賊嚴白虎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波軍動態第一百一十一章 彼此攀附的士族第八十二章 承 諾第一百三十四章 胡 人第七百二十七章 驅逐曹軍第二百三十六章 如此盟友第四百六十三章 河北人的行動第三百七十四章 內 訌第七百二十六章 夏侯之眼第六百七十九章 坦誠相告第八百四十二章 許昌來信第六百八十三章 彼此博弈第三百五十三章 衆籌大會第四百五十七章 善待家眷第七十三章 夜行第五百一十五章 太史鬥顏良第二百五十一章 又見曹操袁紹第八百七十八章 滅 朝第二百七十一章 音樂第一人第四十四章 人中呂布第七百二十八章 揣測曹操第七百八十九章 搜查荀府第三百零七章 說聲對不起第九百零九章 狼狽相認第四百一十章 諸葛家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