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攻城戰

陶商在城頭上一邊喝酒,一邊緊緊地盯着遠處的華雄軍隊,額頭上在不知不覺中蒙上了一層密密麻麻的汗珠。

說良心話,現在固守城池,跟華雄硬抗,依照曹操的安排佈置,這仗倒也不是不能打。

只是一旦西城開戰,自己麾下的徐州軍便會第一時間跟華雄硬碰硬的嗑上……等到曹操和劉備率軍從另外兩門趕到支援之前,承受華雄最猛烈攻擊的無疑是自己麾下的士兵。

而毋庸置疑,此戰結束之後,無論勝敗,損失最大的也是自己。

陶商也是人,他也有屬於他自己的私心——作壁上觀、不要臉躲仗打的事他幹不出來,但拋頭顱灑熱血,甘於流血犧牲奉獻成全他人功績的事,對不起……誰愛幹誰幹吧!

陶商此刻不指望華雄能夠退兵,不過憑藉此空城之法讓華雄心有疑慮……只要能他疑慮一會稍緩攻城,等到曹操和劉備的支援一到,徐州軍就不用獨自硬抗華雄軍的攻擊了。

當然,陶商敢出此策,也不是他隨便瞎想亂尋思的——畢竟歷史上曾有前車之鑑。

同樣是諸侯討伐董卓時期,原本的歷史上,江東猛虎孫堅也是在就用這一招空城之法嚇退過董卓軍。

當然所謂的空城之計,並不是指完全給對方展現出一座沒有人的城池,而是表現出己方面對勢大的敵軍並無任何慌張之色,進退得法,猶似自然。

而沒有人的城不叫空城,叫鬼城。

不過歷史上孫堅對董卓軍使用這招的時候,是因爲他的名聲太響亮了,不由得敵方不顧忌,不退兵……

換成陶商,陶商自問並沒有孫堅那麼強勢的用兵手段,也沒有‘江東猛虎’這四個字的赫赫威名,讓華雄退兵未免有些太扯……但只要他能稍稍猶豫一會,給曹,劉支援自己的時間……在陶商看來,便是足夠了。

……………………

西涼軍陣前。

華雄果然是有些猶豫了。

打了這麼多年的仗,華雄勇武果敢,以剛猛威震西州之地,面對陶商這種黃口孺子,華雄自然不必怵他!

就算是陶商在城中真的有埋伏,華雄也不懼,徐州軍的名聲在那擺着……

陶謙一介老朽,在華雄眼裡就是個狗屁,至於他兒子陶上上陶下下,連狗屁都不如。

但李肅適才曾言:徐榮那邊傳回的消息中說,一直沒有碰上孫堅的部隊,這一點就讓華雄有點忐忑了。

孫堅善於用兵,在華雄所知道的人中,至少能排進前五……他該不會是假意放出自己去對陣徐榮的消息,實則自己卻半道轉頭回來,與陽人城內的守軍夾擊自己吧?

這麼一想,就不由得華雄不認真考慮。

見華雄猶豫不定,李肅上前言道:“都督如何不下令攻城?”

華雄搖了搖頭,道:“城內倒是沒什麼……問題是城外……!”

李肅哈哈一笑,道:“都督也忒小心了,諒那陶家小子,黃口之輩,何足道哉?縱有計謀,又能掀起多大風浪?”

華雄聞言哼了聲:“我豈會懼姓陶的?只是城中尚有曹阿瞞那賊子!此人當初獨身刺殺相國,心懷詭詐,城府極深,再加上孫堅尚無蹤跡,有此二人在……而那黃口孺子又這般淡定,不由本督不防。”

李肅聽了一愣,也有些猶疑了。

若是說華雄是靠着勇烈以及戰功當上的都督,那李肅這個騎都尉純粹就是靠着僥倖得來的,論耍嘴皮子,他一個頂八個,但若是論打仗,他在華雄面前可是沒有任何的話語權。

“那依都督之意,咱們就此退兵不攻城了?若是如此,這進軍的銳氣,可就沒了。”

華雄搖頭:“不攻城,那自然是不能的!不過,本督要在此等上一等,孫堅的兵馬若在附近,必然與那陶家小子約定時辰……少時若是孫堅不出現,則本督無後顧之憂,直殺入城,屠盡城內軍民,雞犬不留!若是孫堅兵馬出來,那本督就先戰孫堅,然後攻城便是!”

李肅豎起大拇指稱讚:“都督神算,世所不及也……”

華雄獰笑着點頭,道:“待稍等一時半刻,若是附近確無孫堅接應,看本督把那吃飯的小子腦袋擰下來斟酒!”

…………………………

華雄和李肅以爲自己研究的明白透徹,卻沒有尋思到,此時此刻,城內負責守衛其它城門的曹劉兩路軍,先後已經趕到了西門助陣。

曹操和劉備分別趕上甕城城頭,卻見城內偃旗息鼓,甲戈藏歇,城門大開不見兵將,而陶商卻是在城頭豎長案,案上擺放食鼎,一手執長筷,一手執盞……一邊吃,一邊唰唰冒冷汗。

這飯吃的也挺遭罪的。

曹操眼睛一眯,看了陶商的背影一會,然後又仰頭看看城門外遠處暫時還沒有進攻的華雄軍隊,恍然而悟,暗自點了點頭。

劉備神色不變,望着陶商的背影雙眸放光,似是頗爲感慨陶商臨陣造飯的瀟灑風姿,微有豔羨之色。

兩人走上前來,曹操伸手一拍陶商的肩膀,卻把陶商驚的微微一顫,筷子差點沒掉了。

“誰拍我?”陶商急忙回頭。

看到的卻是曹劉二人,隨即放下心來,接着一看曹操落在自己肩膀上的手,道:“孟德兄,你嚇壞我了……差點休克。”

“休克?何意也?”曹操不由好奇。

“跟死也差不多了!”陶商喃喃道:“你們可不知道,我在這裡度時如年,就怕你們倆趕不到……”

劉備安慰陶商道:“陶公子何必擔心,我二人這不是到了。”

陶商望向遠處,奇道:”華雄這廝不走尋常路,近的北門不打,居然特意繞路來攻西門……你們說他是不是迷路了?”

曹操聞言啞然失笑:“這個……好像不太可能。”

劉備讚歎道:“陶公子在萬軍之前,笑若依然,不驚不慌,直如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實在是讓人敬佩。”

陶商謙虛地擺擺手:“玄德兄見笑,其實我心裡很緊張的,只能靠吃飯壓壓驚了。”

曹操重重的一捏陶商的肩膀,道:“陶老弟何須過謙,這招虛虛實實,令對方舉旗不定,遷延了攻城時間!曹某今日算是跟你學了一手……你且放心,現在這城中之事,自有曹某主持!”

說罷,便是大步流星的走到城頭,喝令傳令兵拿過令旗,硬着城頭上的勁風,冷厲的注視着遠處的西涼軍隊。

直到這個時候,陶商似是纔在曹操身上看打了一些後世所盛傳的那位威震天下的魏武帝的雛形……矮小的身軀此刻顯得格外偉岸,令旗在手,昂首挺胸,仿如指點江山,沒有一點絲毫的膽怯與做作,一切都顯得那麼順風順水,自然流露。

陶商現在心中暗歎道……這纔是曹操!

而西涼軍中,華雄也似是看出了不對,他雖然隔的距離較遠,但陽人城甕城城頭的大概,還是能依稀看的清楚。

但見此時看到城頭之上,不再是那個喝酒吃菜,鎮定自若的白衣少年,而是變成了一個身披重甲,昂首挺胸的執旗將軍,雖然只是個大概的輪廓,但華雄也認出了對方的身份。

曹操去年在洛陽任職的時候,屈膝於董卓帳下,和華雄也是經常見面,所以此時此刻,華雄一眼就把曹操給認出來了!

眼見西門的守將從造飯少年陶上上變成了中年賊子曹孟德,華雄雖然不明就裡,但多少也能感覺到自己受到了對方的蠱惑——不由勃然大怒!

本來曹操因爲刺殺董卓一事,西涼諸將便已經將其視爲眼中釘肉中刺,特別是這老小子刺殺沒成功後居然還在洛陽諸將的眼皮子底下跑了?簡直就是奇恥大辱。

“傳令兵何在?”華雄高聲呼喝。

“在!”

“攻堅軍在前,衝車雲梯次之,給本督肅清城中逆賊!”

“諾!”

“咚咚咚咚!”

隨着厚重深沉的鼓聲,華雄軍的前部前鋒軍開始向陽人城展開了激烈的進攻,而華雄則是坐鎮中軍,雙眸冒火的緊緊盯着城樓上的曹操。

曹操面色絲毫不見慌亂,沉穩應對,只是一邊揮舞令旗,一邊吩咐左右傳令兵安排弓弩兵,磊木士族,鐵甲軍,盾牌兵,以及應援兵的調度和分配。

陶商則是躲在一旁,仔細的聽着、學着、觀察着。

實踐是最好的老師,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東漢末天字號第一梟雄在這裡身體力行的親自給陶商上課,怎麼能夠不好好學。

“許褚。”陶商轉頭對着許褚叫了一聲。

“在!”

“徐州軍其它各部由糜芳統領,聽從曹參謀的統一指揮,你只管帶領虎衛軍的將士,好好的給我打這場仗,不求功勞大小,只要鍛鍊這支強軍……孟德兄是個會用兵的,有他在這坐鎮,沒事!你就好好地指揮虎衛軍便是了!”

“諾!”許褚也不是善茬,適才他站在陶商背後,聽到了曹操的各種指令,深深感到這個黑矮子用兵不同一般,此刻聽了陶商的吩咐,更加確信無疑。

………………

“鼓吹號角!”

“嗚嗚嗚!”

隨着西涼軍前部已經越離越近,一陣彷彿比之前華雄要求前軍進擊的角聲更加響亮的角聲在城內響起,而此聲一響,甕城之內四周其它號角之聲則是隨之附和,一時間角聲彷彿能傳遍整個戰場。

一輪又一輪的箭雨伴隨着曹操的軍令,如烏雲密佈般的從城頭上直射下來,他們目標不是那些搬運攻城車的軍士,而是那些穿着簡陋,卻奮勇無前,扛着雲梯奔着城樓跑的攻堅兵卒。

攻堅軍說的好聽點是敢死隊,說的不好聽就是炮灰。

一輪一輪的箭雨壓制着這些攻堅的士兵,將他們射倒,讓他們躺下,將他們送入死亡的深淵。

曹操的做法是最穩妥的戰法,在遠距離的情況下,先想辦法最大程度的消滅掉對方的有生力量。

陶商看的頭皮發麻,雖然經過浮雲一戰,他已經直接的關注到了戰爭的殘酷與死亡。

但第二次上的戰場,規模明顯要比上次大的多,血腥程度也遠比那一次要可怕的多。

世人都道梟雄心狠,可是當一個人天天面對這種血腥場面,天天看着這種生命的消逝與死亡,又如何不會變的鐵石心腸?

陽人城牆之上,曹、陶、劉三家的士兵雖盡皆聽從曹操的指揮,而許褚所率領的虎衛軍,不過是戰場偏師,又打着陶商護衛隊的名號,所以曹操也不便直接調動。

但是許褚卻主動將這些士兵,放在了城頭最前線,與曹操麾下族弟曹仁所率領的護城軍並立而守。

不錯,負責督促守城士卒的戰將,正是曹仁!

眼看着對方的兵馬越來越靠近城池,當第一架雲梯樹立在陽人城上的時候,曹仁的嘴角露出了一絲狠厲的笑容,說是笑容,不如說是撇嘴的好。

“來吧!都來吧!該我了!”

第七百零九章 匈奴新王第八百三十四章 龐統獻策第七百八十一章 進攻曹仁第七百九十章 襲許昌,救荀彧第一百八十八章 袁術的策略第五百三十四章 亂 舞第五百四十九章 你來我往第五百三十二章 鳳託孤第三百九十八章 離間袁呂(二合一章節)第三百一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六百九十九章 於中取利第一百八十三章 雛鳥離巢第三百六十七章 時 局第八百五十八章 毒 瘴第二百八十五章 愚蠢的手法第五百七十四章 涼薄之人第九百零四章 張遼畫符第三百一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四百零二章 諸葛論五分第五十三章 見文臺第六百一十五章 首戰失利第二百九十五章 浴佛會第八百九十八章 雒陽行第五百五十八章 潑天之功第五百六十章 神勇阿飛第一百九十二章 師 徒第五百二十六章 一葉障目第一百九十三章 專 屬第四百七十五章 一路撿寶第八百章 定許昌第二百零八章 金陵城的變化第二十一章 親 近第六百七十章 田豐“報恩”第四百四十二章 曹昂登場第九百零二章 呂布之仇第六百一十九章 競爭對手第九百一十二章 錦馬超第八百七十四章 交州軍即將抵達第七十六章 無 法第八百八十四章 龐德的必殺第八百七十五章 驚 變第八百六十九章 周瑜的計謀第七百一十三章 名將再揚名第一百一十二章 王允之心第二百一十三章 陶氏的動作第七百九十六章 中原戰場第八百零九章 再成全你一次第二十六章 離 心第五百零三章 緊守五地!第十六章 許莊之戰第四百章 袁術求親第四百七十九章 陶家長子第七百八十八章 替天誅子第五百二十六章 一葉障目第三十七章 陽人之戰與空城之法第七百八十三章 文丑的決心第四百九十五章 江東姐妹花第四十一章 斬華雄第四百零五章 八面來風第六百零八章 小樓傳信箋第七十章 分贓朝臣第四百五十九章 策反張繡第二百四十二章 擁刺史以令揚州第四百七十章 初戰河北軍第五百六十五章 鏖戰結束第七百五十五章 骨肉兄弟第三百零二章 浪子小渣男第二百六十一章 猛 將第七百三十五章 病秧子入伍第七百零七章 一夫當關第七百三十二章 你找人我也找人第五百六十三章 龍鳳再鬥第三百六十九章 婚期除惡第四百四十八章 袁術之妾與袁術之女第八百八十章 益州的接應第八百九十二章 傻瓜第二百九十五章 計成矣第四百五十四章 甩手縣尊司馬懿第三百七十一章 陶商洞房第五百零五章 少年丁奉第四百九十九章 袁曹陶之戰第三百六十八章 泰山五賊第九十九章 自波城第九十三章 聚 散第一百零三章 河內四望第四百七十五章 一路撿寶第八十一章 附 庸第八百零五章 馬家父子第三百七十章 捉臧霸第二百一十五章 陶應與江東犁第七百零四章 田豫第一百八十九章 天下第一城第八百零七章 中原爭雄第八百七十八章 滅 朝第六百二十五章 內 應第五百七十六章 借道而行第九十五章 議計黃巾第四百五十五章 過目不忘第七十三章 夜行第四百一十六章 陶家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