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兩朝初戰

劉備的話倒是令劉表實打實的沉吟了一會,仔細思量。

不得不說,劉備的思慮還是很到位的,劉表若是普通的諸侯,此事倒也是無傷大雅,亦或是眼下大漢境內,只有己方所擁立的一個朝廷,與袁紹聯合的弊端倒是可以忽略不計。

但眼下,這中土之地,卻是有兩個朝廷!且水火不容。

兩個朝廷都以正統而自居,時刻盯着對方的情況,並打算隨時施以政治手段,打擊對方。

劉備擔心的是,雖然眼下沒有證據,但先帝劉協的死,明眼人一看就是和他有關係,這件事非同小可,一旦日後但凡有人將袁紹勾結烏桓害死先帝的事情坐實,那己方的政治地位一定就會處於不利。

而且劉備雖然不像是曹操那麼的瞭解陶商,但多少也知道此人貌似君子,實則詭計多端的很,一旦讓他知道自己的真實情況,那後果恐怕是不堪設想。

劉表仔細的思慮了好一會,最終還是下定了決心。

“賢弟,你的擔心雖然是有道理,但眼下需要擔心的,還是眼前的實際問題……陶商實乃大敵也。且袁紹當年畢竟也是諸侯魁首,這麼大的事情,他當初辦的時候一定是小心遮掩,費盡心力隱瞞,想然也不會輕易泄露……我看,這事還是值得冒險一試的。”

劉備見劉表心意已決,也就不再說什麼了。

其實他的心中也隱隱有些期待。

諸侯之間的相爭,猶如高手過招一樣,雖然兇險,卻也可盡顯男兒的能力和情況。

好的對手,着實是天下難尋。

誠然,陶商雖然年輕,但絕對是這個天下難得的好對手。

劉備既擔憂,又期冀。

多少沾點變態的心理。

……

天下間任何的事情,沒有一件可以瞞得過校事府。

荊州三劉和袁紹的小動作,也一樣。

消息很快便被從彭城趕來的郭嘉告知了陶商。

面對南北兩大勢力的強強聯合,太平丞相眼下也感覺有些不太平了。

廷議之上,陶商直接表達出來他的想法和擔心。

“根據校事府的回報,眼下袁紹和劉表似乎是有聯合的意向,袁紹自打官渡之戰後,便常思報仇,他這一次聯合劉表,擺明了就是要對付我……徐州和江東若是一南一北的與他們交戰,只怕戰線太長,我怕我軍會吃不消。”

郭嘉依舊是一副笑嘻嘻的樣子,那表現多少沾點欠抽。

“此事不難,唯缺謀善決者而不能想通箇中關鍵。”

陶商的反應快,聽了郭嘉的話心中來氣。

若不是眼下廳堂中人數衆多,自己非用短弩將這浪子射成篩子不可。

這不是拐彎抹角的損自己是缺心眼麼?

“郭大衛尉有何高見,不妨直言相告?”陶商咬牙笑着看他。

郭嘉長作一揖,道:“袁紹雖然有心報仇,但官渡一戰,令河北精壯大部分都流落於河南與徐州之地,短期間能想要恢復勢力,怕是極難,所謂此消彼長,袁紹勢力漸衰,黑山的張燕必可乘隙崛起,丞相不妨派人通過白繞,再次結好張燕,並以新朝的名義,對其進行敕封,如此可以鼓動張燕在後方替我們鉗制袁紹,而丞相坐鎮東南,親自對付三劉,而派一員上將替您鎮守彭城,封鎖徐州境,時日一長,北面的袁紹自然退去。”

趙雲站出班道:“話雖然如此,但袁紹雖然實力倒退,可底蘊依舊是極強,河北人口稠密,糧產豐足,人才濟濟,張燕怕是鉗制不了袁紹多久。”

郭嘉嘿然笑道:“張燕只是第一步,真正能幫我們在北方鉗制袁紹的人,實則另有其人。”

諸葛亮仔細的聽着,聞言雙眸驟然一亮,道:“郭老師話中所指的,莫不是許昌的曹操?”

郭嘉笑道:“這天下除了丞相之外,能有本事鉗制袁紹的人,除了曹操還能有誰?”

陳登皺着眉頭,思慮道:“可問題是,我們眼下和曹操的關係可不是當初在官渡之戰的時候了,那個時候袁紹勢力滔天,曹陶兩軍齊心,只有力破袁紹,雙方纔能生存……但眼下袁紹勢力衰退,咱們和曹操各有所謀,更何況上一次丞相還設計奪了曹操數千匹的戰馬,這是何等的巨仇?曹操焉能會答應我們的求援。”

郭嘉哈哈一笑,道:“元龍,這事便是你一葉障目了,我們若是主動向曹操去求援,曹操必然不肯出兵,就是肯,他必然也會漫天要價,狠狠的宰我們一次……不如不求援,讓曹操自己看清形勢,做出判斷便是了。”

陳登詫異的眨了眨眼睛,仔細的琢磨了一會,方纔恍然道:“奉孝當真是高見!”

陶商此刻也明白了郭嘉的意思。

郭嘉之意,是讓曹操自己靜觀其變,然後做出判斷,徐州方面不以外力作爲影響,去打亂曹操自己的思路。

需知,曹操眼下霸佔中原,若想拓展,一是往北,二是往西。

西面的關中有鍾繇替他安撫聯合,尚無大事,若是逼迫的急了,反而容易引起變故,掌握不住那些散亂的小股軍閥。

縱觀曹操眼下的戰略縱深,還是圖謀河北最爲實際。

袁紹遭此重創,若是不抓住每一個機會可以進軍的機會去河北,萬一數年之後讓姓袁的緩過氣來,那可就壞事了。

袁紹的能力和本領,曹操最是清楚,能夠大敗袁紹,這當中的艱難和不易,更是讓曹操心驚膽顫,不敢在做第二次的奢望。

他做夢都不敢給袁紹翻盤的機會。

更何況,對袁氏地盤虎視眈眈的並不是只有曹操一個人,陶商猛虎在側,如狼如狐的雙眸,也一直在緊緊的盯着河北之境。

此番陶商兩線作戰,袁紹出兵,若是張燕再與袁紹進行糾纏,曹操權衡利弊之下,沒有理由不會向河北出兵奪地。

而且在心理上,他還會覺得自己挺聰明呢。

想通了箇中的關鍵之後,陶商隨即道:“彭城之地,便交給魯肅和太史慈全權負責,阻擋袁紹從青州來的精銳……孫乾爲使者,前往黑山去見白繞,請他出兵,曹操那面的動向也不可忽略,奉孝你安排校事府嚴密監視……至於南昌這邊,陶某便在此處,親自會會三劉……劉表和劉備,陶某看看他們到底有多少斤兩。”

第七百九十九章 英雄非昔年第九十一章 第一名將第一百六十二章 隨語救白繞第九百一十四章 埋伏第一百三十六章 郭大的疑心第八百二十九章 十戰將第五百章 絕世搭檔第七百二十六章 夏侯之眼第二百九十五章 計成矣第三百四十四章 燒麥溜苟第三百三十六章 郭嘉的宣言第六百二十六章 深山猛士第七百四十四章 迷惑視聽第五百九十章 高幹和袁譚第一百三十七章 斷指立誓第四百四十二章 曹昂登場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最善忽悠第一百二十三章 軍神的震懾第八百九十四章 攻打洛陽第四百六十九章 能翻案者,天子也第四百一十三章 於 吉第三百七十八章 兵匪合作第七百九十九章 同歸於盡第六百二十五章 內 應第六百三十五章 手術取竈第八百四十六章 怒極攻心第三百二十三章 陶應裝憨第一百五十一章 麴義與徐晃(第二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四百五十一章 勝負不分第二百一十一章 陳登之諫第四百七十三章 生擒袁家子第九百一十一章 兄弟再見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件事第八百七十章 張飛的仇人第四百三十六章 曹陶再戰第五百零六章 河北顏良第六百四十三章 劉陶水戰第二百七十九章 恩公來投第五百九十三章 以慢打快第三百四十四章 燒麥溜苟第八百五十七章 南昌與金陵第一百四十六章 流竄王子第二百五十六章 善保命之人第八百三十三章 一浪續一浪第一百六十五章 徐州真正的大佬第六百九十四章 煮酒論英雄第八百九十三章 揣摩敵意第六百八十九章 黑山軍再請援第五百七十三章 焚營之戰第一千零七章 一路坎坷第八百零一章 虎毒棄母第六百九十一章 張寧的決心第四百二十四章 糜貞的湯第五百五十五章 陶商救許昌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設計師魯肅第七百二十一章 鷸蚌相爭第六百三十六章 兩漢交鋒第五百四十五章 老狐狸和小狐狸第六百一十七章 靜觀城池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夏侯第八十五章 狄道女第三百二十九章 沛國抗曹第二百零六章 君子與錦帆賊第八百六十一章 藥 至第二百九十一章 白虎寨第三百九十六章 固執的少女第二百四十九章 三路兵馬第八百七十五章 驚 變第二百九十章 許靖薦人才(發燒,這章少點)第八百九十二章 傻瓜第二百三十二章 無禮的想法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雲戰虎豹第七百九十五章 破許昌第八百七十章 士燮第七百零一章 過年之辭第七百三十一章 召長子第九百零五章 約見韓遂第二百七十六章 董卓的遺囑第二百三十二章 無禮的想法第一章 老少君子第三百三十一章 舊識勁敵第八百二十三章 全面戰爭第一百三十章 鑽地道第八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戰第九百一十三章 漢中之險第六百二十三章 曲阿小將第一千一十章 金陵第一將軍第八百八十章 益州的接應第一千零七章 一路坎坷第四百三十八章 徐盛請纓第三百三十一章 舊識勁敵第三十六章 戰華雄第八百零三章 重大事件第四百七十九章 陶家長子第四百一十二章 翁婿再見第七百六十七章 兄弟回鄴城第七百一十六章 毒肉毒心第三百九十一章 蓋世雙雄第八百七十六章 帝王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