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 劫寨

聽了陳登對現在形勢的介紹,陶商雖然沒有感到過大的壓力,但也着實是沒有覺得有多麼輕鬆。

荊州軍一軍實力雖然強大,但若是真要硬拼,陶商認爲荊州軍不是己方的對手,就算是劉表收納了劉關張等輩,陶商也不懼他。

但依照眼下的情況來看,益州軍也決心跟荊州集團穿一條褲子,這事就比較棘手了。

益州如今剛剛落到劉璋的手裡沒多久,之此之前,益州曾在他父親劉焉的治理下,幾乎是處於半獨立的狀態。

劉焉是個能人,但在一定角度上來講,他也是個王八蛋。

黃巾起義沒滅掉東漢政府,但劉焉做到了。

這混賬東西向漢靈帝提出了“廢史立牧”政策,用以限制刺史和太守的權利,但在限制刺史和郡守權利的同時,卻間接的爲東漢政府製造出了一個更大的禍患——州牧!

袁紹、曹操、袁術、劉表、呂布等人,大家在政治意義上,都是靠州牧名正言順起家的。

而劉焉本人也是成爲了益州的州牧,他到任後一直和漢朝政府沒有什麼聯繫,益州因爲一些客觀亦或是非客觀的原因,與中央道路不通。

這些年劉焉沒有參加天下紛爭,只是一直打壓地方豪強,鞏固自身的勢力,而北面的關中屢經動盪,人口大量南向益州遷移,也使得益州的人口在呈上升趨勢。

益州這些年沒有經過戰亂,成了桃花源,而且勢力不弱,而且益州境內的非漢民族人口較多,但又不似羌族那般難以控制,而且很多可以被借用爲兵源。

特別是川中的越巂郡的人,彝族人體格高大、高鼻深目、古銅膚色,有西方人的強悍特徵。

有了這麼一支頗具實力的後備軍相助,想要徹底壓垮對手看來並不容易。

剛剛繼承一州之主位置的劉璋來說,能下定這樣的決心,也是挺不容易的了。

“荊州軍雖善水戰,但是論及水戰,陶某自認爲這些年來,無人能出我江東軍之右,不過他們在上游,又謹慎固守,想要引誘對手的水軍出寨,還得是先破了他的陸寨……我意是派人劫營,你們誰敢?”陶商轉頭來回打量着諸位將領們道。

一個魁梧的大漢,仰着頭,猶如旁邊的人都是他孫子似的。

”末將願意前往。”

陶商仔細的看了看主動請纓的甘寧,道:“興霸……嗯,也好,既然如此,我便給你一百人去劫益州軍的軍營,藉以成就你的名聲,如何?”

甘寧的眼睛頓時瞪圓了。

”多?多少人?”

陶商一見甘寧的表情,不由樂了:“一百人啊,這不是你的標配麼?”

甘寧的臉漲的通紅,半晌沒音,過了好一會,方纔聽他道:“丞相,末將最近有什麼地方得罪你了嗎?”

陶商搖了搖頭:“應該是沒有,怎麼了?”

“那您爲何要用這麼拙劣的方法取我的性命?”

陶商:“……”

好吧,讓屬下誤會了,其實自己還是一片好心想助他成就佳話呢,看這事鬧的。

郭嘉站出來,道:“郭某之意,劫彼方之旱寨,需做好周翔準備,且彼方亦是精兵猛將較多,僅派甘將軍一人前去,就算是一時得手,但怕也未竟全功,還得是咱們全軍上下一心方可,我看這次由丞相親自出馬,乃爲上策。”

陶商也明白郭嘉的意思。

郭嘉之所以讓陶商親自出馬,是因爲這次攻打敵方的旱寨不太容易。

兩軍相隔於水岸之,除了水路之外,還有左右兩條水窪陸路可以繞遠分別去進攻兩座旱寨,但路程都較遠,若是強攻,若是水寨有事,只怕會回援不及。

非得是精明強幹,能隨機應變,有有一言九鼎之力之人方可。

“郭衛尉的意思,陶某明白,若是由我親自領兵,那便可少軍多將,在劫持彼軍旱寨的同時,同時也可以保證水寨的守護兵力足夠。”

郭嘉笑道:“郭某正是此理,只是前往彼岸的敵方旱寨有兩座,一是益州軍的旱寨,二是荊州軍的旱寨,不知丞相想要攻打哪座?”

“自然是益州軍。”陶商笑呵呵的道:“我不碰荊州軍的營寨,專打這些從川中上游遠來的外來兵,回頭看看荊州軍對益州軍,當如何以報?”

當天夜裡,陶商便親自點齊了一衆將領和少部分的精兵,繞遠路直奔着益州軍的大寨而去。

呂玲綺吹噓自己乃是勇將,也要隨行,陶商也算是見識過呂玲綺的本事,多少有些斤兩,再說不帶在身邊,害怕容易生事,於是便答應了。

……

益州軍的大寨內。

益州軍的帥帳內,主將張任和川中的宿將嚴顏此刻都沒有睡,他們連夜在探討這次出征前來與陶商對陣的事。

說實話,張任和嚴顏都不是很同意和荊州劉表、伏完、劉備等人合作。

但一則劉璋剛剛繼承益州牧的位置,又正逢這等大變,在心性上多少有點激進,而他又怕川中士族不服,因此一直以來比較忐忑。但順應新帝,被敕封爲車騎將軍,領益州牧,正好給了劉璋一個在益州挺直腰板的藉口。

而扶持新帝,建立不世功勳,在劉璋的心中也開始萌發了芽,劉璋此刻熱情滿滿,正是這種心態,導致他毅然決然的決定加入三劉集團,和劉表劉備二人打的火熱。

“嚴將軍,依您之見,咱們益州軍和荊州軍聯合,與金陵的陶商爲敵,最終的勝算能有多大?”

嚴顏年近五旬,經驗頗豐富:“依照各方面情況來看,陶商的勢力與人口物力,特別是財力,放眼天下,可謂是無人能及,但我益州和荊州也是一樣,是風樂之土,民殷國富,比拼陶商,倒也不是沒有一搏之力,老夫如今擔心的是,咱們益州多年不與外界溝通,兵馬久疏戰陣,而金陵軍乃是天下強軍,多年來一直南征北戰,這戰力經驗的差距,只怕不是一時可以填平的。”

張任點了點頭,道:“我也是如此作想,所以自打接手出征大任以來,一直不曾鬆懈,日日苦練兵將,但臨陣磨槍,終歸還是不濟大事,也不知跟金陵軍相比,這戰力究竟能差出幾何……”

二人正議論間,突聽帳外一陣喊殺聲響起,接着便見一名侍衛匆匆的來到帳內,對二人拱手道:“二位將軍,大事不妙!敵方有人劫營。”

第四百五十七章 善待家眷第一百五十一章 麴義與徐晃(第二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五百二十二章 烏龜伸頭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運繞路第二百七十五章 軍神走了第五百四十章 三雄鏖戰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衰落第六百八十一章 誤判第六百零五章 深夜會妹第七百九十二章 曹劉之盟第八百一十一章 屯糧之所第四百七十七章 陶商進貢第五百四十四章 陶商出糧第一百三十九章 各有所謀(二合一章節)第八百九十二章 傻瓜第四百九十四章 我要二橋第七百七十三章 血色壽辰第二百一十六章 皇甫嵩的心願第八百三十五章 陶商臨陣第六百二十三章 曲阿小將第五百七十九章 潁川私學第一百二十五章 楊 奉第九百二十四章 有舍有得第五百五十七章 壞事的曹昂第一百五十六章 鬼才 (第七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三百七十八章 兵匪合作第八十一章 附 庸第六百二十八章 演給你看第四百五十九章 策反張繡第五百九十九章 我想要個賢婿第四百一十八章 子承父業第四百六十二章 子敬論四策第一百一十九章 出兵白波谷第二十三章 虎有傷人意第二百章 最囂張的水寇第四百三十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十二章 上門尋仇第七百九十二章 曹劉之盟第一百零六章 混淆視聽第三百三十一章 舊識勁敵第三百三十五章 銀槍白駒第五百八十五章 臭水雄兵第二百六十七章 四件事第六十五章 初 會第七百三十八章 設計伏張郃第六百九十七章 攻打張白騎第五百一十八章 再進陶營第八百一十三章 水落第五百六十三章 斬將第七百二十五章 高手過招第三百八十二章 爭霸揚州第九百零三章 長 安第六百一十一章 兩朝初戰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衝突第八百六十七章 君之思第七十八章 分道揚鑣第八百五十四章 劉 表第五百八十八章 河北變動第六百一十三章 神射黃忠第五百零五章 少年丁奉第八百一十五章 乘你病要你命第二百一十一章 陳登之諫第二百九十六章 曹丕進關第三十七章 陽人之戰與空城之法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雲戰虎豹第四百一十四章 請道救父第四百八十七章 袁女之心第七百九十七章 陶商與荀彧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欲收韓猛第三百三十二章 荀攸與郭嘉第八百二十章 定中原第一百五十二章 河東兵曹(第三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六百九十一章 張寧的決心第二百二十章 袁術出兵(第一更,今日四更)第八百七十六章 瑜與亮第七百一十三章 名將再揚名第三百六十六章 劉備的心第七百七十八章 兵出中原第二百九十九章 接曹嵩(第三更)第四百二十五章 庖 廚第十九章 西行潁川第六百二十三章 曲阿小將第六十五章 初 會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衰落第八百五十章 武陵蠻夷第六百八十四章 情深義重二公子第二十章 豫州刺史孔伷第二百八十七章 交付兵權第七百八十七章 舊臣齊出動第四百一十一章 撫夷中郎將第八百零六章 重用降臣第七百六十四章 詐 死第五十七章 亡百姓苦第四百四十二章 曹昂登場第二百零七章 好好嘮嗑第六百七十三章 結伴同行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葛亮第一千零六章 偷渡陰平第七百三十六章 兄弟齊上陣第一百零五章 白波軍劫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