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 冀州之爭

袁譚聽了袁尚的話,當時就火了。

來的時候,袁譚爲了不生氣,不惹煩心,特意假裝沒看到袁尚,就當這個人不存在。

問題是他不去惹袁尚,袁尚卻沒打算放過他!

特別是一聽袁譚打算留守鄴城,袁尚更不能不吱聲了。

鄴城是什麼地方?那是袁氏的中樞,是三公子我將來的根基所在,你要在這裡留守?你以爲你是誰啊?

在袁尚的心中,早就已經認定了鄴城是自己的囊腫之物。

誰也奪不走,袁譚不能,陶商也不能。

看着袁尚別有用心的點撥,袁譚亦是冷冷道:“三弟這話說的好啊,值此危難時節,我們兄弟自當上前線爲父親分憂,爲兄來的慢了一步,不曾爲父親做過什麼,三弟留在父親身邊,想必一定是爲父親立下了不少功勞吧?”

這話的實質意思,是點明袁尚一直在鄴城,卻是寸功未立,屁都不幹,什麼也不行卻還指責別人,純粹站着說話不腰疼。

袁尚身爲袁紹最疼愛的兒子,又有母親劉氏撐腰,從小便作威作福,身爲三子卻一直把自己視作袁紹的繼承人。

袁譚拿話這麼擠兌他,他當然受不了了。

當是時,便見袁尚冷嘲熱諷的對袁譚說道:“弟弟雖然不曾爲父親建功,卻也不曾接連敗於陶商之手。”

袁譚的臉一下子漲的通紅!

他屢次敗於陶商之手,被他引以爲畢生之恥!

袁尚居然當衆把這個傷疤揭開……袁譚恨不能拿跟白綾給他勒死!

袁譚剛準備發飆,卻突聽一個聲音道:“三弟,你太過分了!”

袁譚聞言一愣,轉頭望去,卻見袁熙一張俊臉氣的通紅,怒氣衝衝的瞪視着袁尚。

別說是袁尚,袁譚也有點傻了。

袁熙一向是袁尚的鐵桿啊,怎麼突然站出來替袁譚說話?往常不都是他倆合作一起擠兌袁譚嗎?

難不成是這小子良心發現了?不應該啊,他好像不是那路能開竅的人啊。

袁尚也是吃驚的長大了嘴,詫然的轉頭看向袁熙。

“二哥,你胡說什麼呢?瞎喊什麼呀……”袁尚使勁衝着袁熙擠了擠眼睛,讓他別胡說八道。

袁熙卻是不管不顧,衝着他吼道:“你當中揭我短處,嘲諷我敗給了陶商!我喊你兩句怎麼了?”

袁譚聞言先是一愣,接着驟然想起來了。

袁熙也是曾經敗給過陶商,好像是爲了那個什麼中山甄家的女兒……此事據說還一度被河北士族引爲笑談。

袁尚氣的渾身發抖。

自己這盟友二哥怎麼這麼楞!這天底下當真還有主動撿罵的不成?

就衝這幅傻勁,中山甄家的女兒也瞧不上他。

“二哥,我沒說你!”袁尚咬牙切齒的道。

袁熙不管不顧的道:“不是我?那你說的是誰?”

“我說的是……”

“都給我住口!”

袁紹再也忍耐不住了,一巴掌重重的拍在桌案上。

他被三個混蛋氣的肝疼。

“你瞅瞅你們,你們這像是什麼樣子?你們是兄弟啊!親兄弟啊!那陶謙老兒生的兩個兒子,一個如今位即丞相,權傾天下,另一個也是驃騎將軍,相助其兄長坐鎮南昌,監督朝政!你們看看人家兄弟倆是個什麼默契?你再看看你們!”

說到這,袁紹無奈的擺了擺手,滿面痛心之色。

袁尚最是乖巧,急忙單膝跪地:“父親,孩兒知錯了……大哥,弟弟知錯。”

袁譚亦是跪倒:“父親,孩兒也知錯了。”

兩兄弟互相對視,嘴上說是知錯,眼眸中的利箭,卻是恨不能將對方射成篩子。

袁紹揮揮手,將他三個兒子招到面前,道:“如今大敵當前,爲父年紀又大了,日後對抗陶商的大業,說不定就要落在你們頭上,你們兄弟本就不如他,若是再不齊心,這河北的基業,豈不早晚置於他人之手?”

“是,父親!”

袁紹指了指袁譚,又指了指袁尚:“你們兄弟二人,前些年有些誤會,今日當着爲父的面,彼此握手,發誓今後齊心協力,永不生隙!”

袁譚和袁尚彼此望了一眼,接着兩人“啪”的一聲伸出手掌擊,緊緊的握在了一起。

二人一同發誓,永不記恨對方。

袁紹這才安心,隨即下達軍令。

袁氏三兄弟,全部隨軍,留高幹領一部分幷州軍,在鄴城相助審配。

袁尚走出正廳的時候,氣的咬牙切齒。

袁熙望着袁尚兇狠的表情,道:“三弟,你、你還在生爲兄的氣嗎?爲兄適才不是故意的。”

袁尚搖了搖頭,道:“誰生你氣了!我是惱袁顯思那個匹夫!簡直欺人太甚!我與他不共戴天!”

“大哥?他,他又怎麼惹着你了?”

袁尚伸出有些發腫的手,眼眸中都有些泛起淚光。

“那混蛋適才握手,差點沒掐死我也……”

……

建康三年八月,袁紹召集三子,集結重兵,出戰陶商,並派人北上聯合鮮卑族與遼東公孫氏。

袁紹的動作並沒有瞞過校事府的探子,他們把袁紹的行動傳遞給了陶商。

“袁紹麾下果然是能人衆多,我們收攏了匈奴和踏頓等勢力,袁紹就着手去聯合鮮卑和遼東,鬼主意不少呢……”

曹豹站出班道:“丞相,眼下這情況,應立即派遣能言善辯的使者,攜帶重禮,搶先去見鮮卑首領與遼東公孫氏,搶先袁紹與其結盟,當可解此禍患。”

陶商一邊思量一邊點頭:“曹將軍此言有理,諸位還有什麼意見?”

諸葛亮亦是贊同道:“曹將軍之言甚善。”

曹豹諫言,大家還或許多少有些質疑,但諸葛亮都說話了,衆人的心就落在了肚子裡。

陶商其實也是抱着這種跟袁紹攪和的心思,見得到了衆人支持,他隨即下定了決心。

就在陶商安排人選的時候,黑山軍那邊,張燕派人給陶商送來書信——是郭嘉給陶商送來的書信。

郭嘉來信的諫言也是關於遼東和鮮卑的事情。

但是和諸葛亮的意見不同,郭嘉請陶商不要干預袁紹,任憑袁紹將遼東的公孫氏和鮮卑弄到河北,然後除此禍患。

第二百五十九章 典韋的遺言第九百零三章 長 安第三百一十一章 糜竺擲金第八百零五章 馬家父子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金 匣第三百一十四章 郭嘉行刺第六百九十八章 救出張燕第一百一十一章 彼此攀附的士族第四百七十四章 恐怖的袁氏兄弟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代祖孫第七百一十三章 名將再揚名第三百九十三章 刺陶行動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語中的諸葛亮第七百三十三章 冀州之爭第二百九十七章 回收下邳國(第一更求訂閱)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三百四十七章 暗中毒第八百八十二章 倆老者第九十八章 進軍河內第四百八十章 狂人禰衡第六百四十九章 北方訊息第四百二十九章 二劉投曹第七百九十二章 夜戰心戰第九百零五章 約見韓遂第七百一十九章 離間諸王第五百七十七章 李郭與賈詡第三百七十五章 虎衛軍方陣第四百三十一章 張濟的輓歌第二百九十八章 總督四郡(第二更求訂閱)第八百四十七章 人中呂布第十章 將軍偷雞第八百八十四章 龐德的必殺第八百七十三章 江陵亂第八百零一章 虎毒棄母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葛亮第五百零五章 少年丁奉第一百零八章 面具鬼將軍第三百六十五章 陶謙病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袁家乾兒(第九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七百九十四章 叛亂的士族第一百七十三章 做客糜府第三百四十八章 劫走天子第七百四十一章 後起之秀第八百五十八章 毒 瘴第八百章 定許昌第四百二十八章 夫妻同陣第三百八十四章 對手有三家第七百五十五章 骨肉兄弟第九十八章 進軍河內第六百八十八章 立誓報仇第七百一十八章 既定的策略第五百六十四章 名將殺手第八百零一章 孫家一方的心思第七百九十八章 陶荀之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於耳鼻的使用方法第八百一十九章 名將陣亡第七百七十七章 除袁佈局第三百三十六章 郭嘉的宣言第七十二章 傷 勢第二百八十二章 擬定婚期(第一更)第六百六十九章 做戲做真第三百九十一章 蓋世雙雄第七百九十三章 禍 根第五十一章 鮑 信第八百五十八章 金陵之戰第五百六十七章 迷眼遮目第八百三十八章 諸葛瑾到來第六百六十六章 美人計與詐降計第六百零四章 心機婊第三百七十五章 虎衛軍方陣第二百五十四章 袁曹勢盛第四百九十三章 二使說曹操第七百九十八章 陶荀之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文士對罵第七百一十八章 既定的策略第一百三十章 鑽地道第八百四十章 遊 說第八百八十九章 破武關第八百零四章 針鋒相對第二十七章 孝廉第一千零五章 自盡第八百四十六章 揣度敵策第五百四十二章 惡戰不休第六百八十五章 二女的不正常第四百零六章 四世三公之觴第五百六十八章 如此盟友第二百八十五章 愚蠢的手法第八百一十四章 良機第四百八十三章 筆墨書客第一百八十四章 丹陽兵第三百一十四章 郭嘉行刺第七百七十四章 茅房殺弟第五百五十一章 曹陶分工第三百八十二章 爭霸揚州第五十二章 再訪猛虎第六百八十三章 彼此博弈第一百八十三章 雛鳥離巢第四十章 破華雄第二百八十五章 愚蠢的手法第八百六十九章 周瑜的計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