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 新的第一諸侯

雖然諸葛亮沒有說得那麼明白,但陶商敢用他的人格擔保,諸葛亮這小崽子一定是跟郭嘉學的滿嘴跑火車,沒事胡咧咧。

可憐歷史上的蜀漢明相,忠貞和清廉的代表人,到了這個時空,因爲碰到了郭嘉,居然變成了一個神棍,郭嘉這混賬雖死而不能向歷史謝罪。

就在這個時候,卻見裴錢匆匆拍馬向着陶商而來,拱手道:“啓稟丞相,袁軍的中軍似乎是發生了騷亂,好像是有異動!”

“有異動,騷亂?”陶商眯起了眼睛,琢磨了一下,道:“火速催促前線各部,加緊進攻袁軍大寨,並令後方軍士高聲大呼袁紹已死,亂其軍心,畢其功於一級,於此一戰拿下袁營!”

“諾!”裴錢隨即去下令。

袁紹驟然死亡,他帥帳內的謀臣們本來是不想聲張的,但正巧袁將馬延回來向袁紹稟報前線軍情,看到了這一情況。

袁紹大寨內,衆謀士羣龍無首,在這危機之時都想要當這個家,問題是旁人解不相讓。

郭圖要求立刻收攏三軍回鄴城,辛評則是要全力催動三軍,與陶商一決生死,荀諶左右爲難沒有主意。

唯有逄紀在一旁幸災樂禍,跟沒事人似的看熱鬧,也不知道是真傻還是假傻。

馬延看到這個情況後大驚,立即派人到後方將此事報告給了蔣義渠。

要不然說馬延這廝長得是豬腦袋,這種時刻不親自前往,反倒是派手下人去稟報,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事嗎?

發生了這麼大的事,讓普通士卒去彙報,毫無疑問,全營立刻就得知道!

果然,那士卒也是個二貨,他一邊往回奔跑去找蔣義渠稟報的同時,一邊在路上高呼。

“大將軍薨了!大將軍薨了!”

他這一吵吵不要緊,所謂一傳十,十傳百,還沒等他跑到蔣義渠面前,整個前寨的士卒已經亂成了一鍋粥。

蔣義渠根本就不用這名士卒告訴他,就已經知道了袁紹去世的消息。

蔣義渠當場就斬殺了這名士卒。

你怎麼不站到塔樓上拿號角喊呢?

問題是,現在殺了他已經完全沒用了,不僅僅是這名士卒剛纔的失誤所帶來的多米諾效應,包括寨外正在進攻的金陵軍,也一邊拼命的進攻,一邊高聲呼喊袁紹已死的消息。

主將死了,這代表什麼?

代表給這些士兵發糧餉,發軍令的負責人沒了!

他們成了無根之萍,怎能不亂?

反觀金陵軍那邊,士氣則是空前暴漲!

“袁紹死了,袁氏完了!將士們跟我衝啊!”

“殺,殺啊。”

麴義在中軍指揮,前線則是由黃敘,阿飛,周泰等人領頭,一往無前的向着營寨內衝去,面對已經散亂的袁軍陣勢,他們抓住良機,狠狠的扎入了敵人的腹地。

才一轉眼的功夫,金陵軍竟然有如神助一般揮動手中兵刃,竭盡全身所有力氣向着營內的中心地帶廝殺,一眨眼的功夫,居然就衝開了敵陣,殺入了袁軍大寨的腹內地帶。

沒過多久,漸漸的,袁氏的兵將便徹底亂成一團。

在他們身前,兇猛如同虎豹豺狼,且數量越多的金陵軍,他們全副武裝,仿若是從地底下鑽出來的惡魔一般,訓練有素,軍紀嚴明。

在他們的身後,則是主帥身死,羣龍無首,連一道像樣的軍令也無法傳到他們耳中的局面。

只消片刻,大部分的袁軍在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壓力下,便再也支持不住,四散的向着營寨的周圍逃跑。

袁紹的大寨依山林而建立,山林之中地形不穩,倉皇之下逃跑之中,有許多不擇路的人被樹枝、石塊絆倒,又或者跌進了附近的巖縫或者陡坡。

在這番牽連之下,戰局就變得更加混亂,一個人逃跑失誤,就會牽連到其他逃竄的人,很多想跑的人被擋住了去路,甚至還只能連帶着磕磕碰碰的撞在一塊。

如此情況下,更多的人,就只能選擇了投降。

而對於金陵軍來講,接下來的作戰幾乎可以用迅風掃秋葉來形容,金陵軍的兵將們就好像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重大的勝利一樣,趁勝追擊的快感在所有將士們的血液裡迸發而擴散,他們如同脫了繮的野馬一樣,一路披荊斬棘,奮勇向前。

該跑的跑,該投降的投降,不到兩個時辰的功夫,金陵軍這邊完全掌握了局勢。

戰場漸漸的沉寂了下來,喊殺的聲音越來越弱,取而代之的,則是受傷者的哀哭和袁軍俘虜們的求饒聲。

……

戰後,陶商和諸葛亮駕馬走入了袁軍大寨。

放眼望去,到處都是殘帳折戟,到處都是乾涸的鮮血,到處都是烈火燃燒後的星星點點,到處都是折斷的柵欄拒鹿角,到處亦都是屍體……

看着這場最終的戰事所帶來的一片焦土,陶商不由的長嘆口氣。

事情到了這種程度,陶商心中也不太好受。

經過了一番征戰,和河北的大部分地域基本平定,但代價也是出奇的大。

但就個人努力程度來說,陶商覺得自己已經算是用盡洪荒之力了。

官渡之戰後,歷史上的曹操用了七年的時間一統北方,但陶商只用了兩年,就某種程度上來講,陶商自認爲自己已經想辦法將損失降到了最低了。

看着陶商入寨,阿飛,周泰等一衆將領向着陶商走來。

“見過丞相。”

陶商來回看着衆人,道:“諸位辛苦了,經此一役之後,河北基本平定,我們下一步的任務,就是在整個河北施行休養生息的政策,這裡將成爲我們的大後方。我們用數年的時間發展這裡,我們要讓這裡成爲和江南一樣富庶,讓鄴城變的和金陵城一樣的繁華。”

衆人經過一場大戰大勝,再經過陶商的一番話,各個心潮澎湃,心下激動的不能自已。

他們各個感慨這一次當真是跟對了主公。

從今往後,一切的一切都將改變,天下格局將變,他們的主公,這位漢朝歷史上最年輕的丞相,將一舉替代袁紹,成爲天下第一諸侯。

第五百五十五章 陶商救許昌第八百五十五章 設計劉磐第四十章 破華雄第八百零七章 沉痛的心第一百八十五章 赴任丹陽郡第六百八十四章 情深義重二公子第八百九十五章 雙將登城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運繞路第一百一十九章 出兵白波谷第一百一十章 靜待上門第二百四十一章 揚州的權利真空第八百三十五章 呂布主陣第三百七十四章 內 訌第一百五十四章 君子與王子 (第五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五百七十二章 破袁之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約 見第三百八十二章 爭霸揚州第七百三十二章 你找人我也找人第六百三十章 城池陷落第三百八十二章 爭霸揚州第二百零八章 金陵城的變化第八百三十八章 諸葛瑾到來第二百八十一章 王允修仙第七百九十章 襲許昌,救荀彧第五百零三章 緊守五地!第八百六十四章 引君入甕第一百二十二章 偷 營第一百五十二章 河東兵曹(第三更求訂閱與月票)第六百八十四章 情深義重二公子第四百九十一章 袁紹的心痛第五百三十四章 亂 舞第八百一十一章 屯糧之所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班 師第二十五章 袁術,心存猜忌第二百零二章 三賊鼎立第一百九十章 發展從基礎開始第七百九十三章 鳳雛出山第八百六十一章 小歇於彭城第六百九十九章 於中取利第八百五十三章 征戰荊南第三百六十一章 古戰場九里山第三百七十七章 汝南黃巾第七百八十二章 河北餘孽第五百零九章 再用袁譚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憧而來的美人計第六十五章 初 會第八百二十四章 荊州的行動第一百二十七章 約 見第八百五十九章 魯肅詐降第四百六十九章 能翻案者,天子也第三百六十八章 泰山五賊第三百三十七章 陳登歸來第四百六十二章 子敬論四策第六百八十八章 立誓報仇第七十七章 國 寶第八十七章 難民第三百九十四章 開倉放糧第七百六十七章 兄弟回鄴城第一百七十五章 冠 禮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波軍動態第七百九十章 夢的解析第四百五十四章 甩手縣尊司馬懿第七百七十九章 梟雄隕落第五百六十五章 鏖戰結束第七百八十二章 三枚釘子第三十一章 曹操報仇第四百三十九章 河北龍金城虎第八百九十章 曹氏兄弟第一百三十三章 歸 順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二百三十四章 荊州人第八百六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六百三十七章 劫寨第四百一十四章 請道救父第七百四十章 虎父虎子第五百三十九章 戲志才第六百零七章 叉窗杆傳情第一百二十一 章 第二條謀略第七百一十八章 既定的策略第四百五十八章 許靖的好消息第四百九十五章 江東姐妹花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四百四十一章 諸葛聞名第四百四十三章 古老的激將法第二百三十九章 甘寧、周泰出擊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最後一博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太平盛世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人之姿第七百四十章 虎父虎子第八百一十三章 糧谷之戰第五百四十二章 惡戰不休第八百七十三章 江陵亂第七百三十八章 設計伏張郃第六十六章 中 丞第七百三十三章 冀州之爭第八百四十六章 揣度敵策第四百三十六章 曹陶再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豪華陣容第三百三十五章 銀槍白駒第五百二十三章 威名日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