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六章 揣度敵策

襄陽的城西起了火,陶商立刻指揮兵馬奔着城西而去。

城西的火勢逐漸增大,將陶商的士兵們都阻攔在了西城的區域,這樣也爲集結在東城的荊州軍衝出襄陽爭取到了時間。

陶商率領後備軍進了城池之後,號令三軍不要追擊,他只是讓所有的將士們開始在附近尋找水源,爭取用最快的速度將火撲滅。

趙雲和呂布一臉烏黑的從前陣來到了陶商面前。

“我等一時不慎,誤中敵軍的奸計,導致放跑了荊州軍,讓他們乘機從襄陽脫逃!還請丞相責罰!”趙雲很是愧疚的對陶商道。

陶商則是隨意的擺了擺手,道:“沒關係,這跟你們無關,趕緊救火去吧,救完火撫民,纔是當下最重要的。”

“諾!”

看着趙雲等人去救火了,陶商陷入了一陣沉思。

以他的角度來將,他是不願意雖然用火或是水的,當然他也並不是沒有用過,但水火無情,這樣所造成的損失實在太大了。

但歷史上的古人便不是這麼想的了。

韓信,周瑜,孔明,關羽……諸多建立過大功績的人,比起用兵,都更喜歡用火用水,藉助自然來達成自己的功績。

借力自然,自然是事半功倍,當然所造成的傷害和損失也是巨大的,因爲自然之力是不可控的,一個不好,便容易引火燒身,可是古人不會顧及這些。

一個個流芳青史的故事,背後掩藏着多少累累的白骨與生命。

當然,爲了以弱勝強,爲了扭轉局勢,在人性的角度上來講,這些手段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陶商多少還是有些看不慣,或許這就是他和一部分古人們的底線不一樣吧。

當然,陶商自己那份賤人底線,有時候這些古人也着實是接受不了。

經過了一夜的努力,三軍將士費盡了苦心和苦力,終於將襄陽城的大火給撲滅了。

陶商引領着大軍入城,他命麾下諸將代表他撫民,自己則是進駐到了襄陽郡守府邸,檢查城中的戶籍,土地造冊等物。

但是進了郡守府翻找後,陶商就發現這些東西早就沒有了。

看樣子不是帶走,而是燒了。

東西被龐統燒了倒也是不奇怪,既然對手是敵人,那他們給自己留下些障礙,倒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主要是這種東西,若是不到最後關頭,是不會摧毀的,誰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真的攻下襄陽城,龐統爲何要燒?

陶商心中泛起了一絲嘀咕。

難不成城中的戶籍和戶冊是早就被龐統燒掉了?

這倒是挺奇怪的,他爲什麼要這樣做?

難不成他一開始就不認爲他自己能守護住襄陽城?

既然守護不住,他在這裡遷延這麼長的時日做什麼?

除非他是在爲什麼事情做着準備。

就在陶商疑惑的時候,蔡瑁哭着走進了廳堂。

“丞相,您可要爲蒯家做主啊!”蔡瑁哭嚎着來到了陶商的面前,單膝跪倒在地。

陶商走上前,將蔡瑁扶了起來。

蔡瑁今日和陶商是第一次見面,但之前兩人已經有過了信箋溝通,在一定程度上來講,二人也算是有點神交。

“你就是蔡將軍,出了什麼事情?快起來!”

蔡瑁哭着道:“末將適才得到來信,蒯異度一家以謀逆之罪,被龐統暗中派人活捉,押解往了江陵城,想來這一次,異度定然是活不成了……懇請陶相做主,替蒯異度報仇!”

陶商嘆了口氣,道:“蒯家乃是荊州大族,如今一招不慎,因爲幫我而遭此大難,陶某深感慚愧,蔡公放心,陶某一定打下荊州,活捉劉備等人,論罪懲處,還蒯公一個公道。”

蔡瑁一邊擦着眼淚,一邊對陶商表示感謝。

二人又談了一會,陶商盡心盡力的安慰蔡瑁,才終於令他的心情平復。

“得了襄陽,就等於得到了荊州北土,得了荊襄北土,那就是等同於拿下了南陽郡,這一仗蔡公功不可沒,陶某前番書信許諾給你的東西,自然會一一兌現。”

蔡瑁聞言,不由的大喜過望。

他單膝衝着陶商跪倒,拱手道:“承蒙丞相厚待,蔡瑁今後定然會爲朝廷,爲丞相,效犬馬之勞。”

“將軍能有這份心,就好。”

陶商安慰過他之後,又調換了話題:“當今天下,若是論及水軍,一則爲我揚州水軍,二則便是昔日由將軍總督的荊州水軍,如今荊州北地已經平復,我若是開始收攏北地的水軍以及戰船,不知能有多少?”

蔡瑁道:“荊州自打建都於江陵之後,大量的水軍和戰船就都挪往了南郡和江夏郡,用以作爲巡江固守之用,但荊州北地因爲有漢江屏障,自然還是留下了一些,雖然沒有南郡要多,卻也可自成一軍。”

陶商點了點頭,道:“那我若是請將軍出馬,收攏這些戰船和水軍,可能順江東向,支援江夏?”

蔡瑁一拱手,道:“蔡某豈敢不應命!丞相放心,荊北之地有我蔡瑁在,必然穩如泰山,丞相大可放心集結兵馬南下,攻打江陵城。”

陶商點了點頭,道:“龐統把襄陽的表冊和戶籍等物都損毀了,我想要接手襄陽的政事,只怕是一時半刻抽不出身,這江陵城,怕是得緩一緩了。”

蔡瑁聽了這話,猶豫了下,道:“丞相,末將認爲您眼下不應因爲這些事,而放緩攻克江陵的腳步,反應是集結兵馬迅速南下才是上策。”

陶商揚了揚眉:“爲很麼?”

蔡瑁輕輕的嗑了一聲,爲陶商解釋道:“丞相,實不相瞞,荊州北地,與中原極近,又是天下正中,守之極難,但過了漢江和南陽,若是再往荊南,就需要強攻江陵城……在蔡謀看來,這江陵城是荊州最爲堅固的一座城池,也是唯一一座可以稱之爲北方屏障的城池。”

“很不好打嗎?”陶商很奇怪,按道理來說,荊州雖然富庶,但位於天下正中,山脈有少,不是應該屬於難守之地嗎?

“相當的不好打。”蔡瑁很是肯定的對陶商說道。

“爲什麼?”

蔡瑁長嘆了一口氣,道:“江陵之地,三面環水。北軍若是要打,只能憑一面強攻,而無法圍城。”

陶商皺了皺眉頭。

“另外,江陵城本身也是極爲堅固的,其城牆高約三丈,厚兩丈餘,周長二十里,幾乎囊括了全城,城池修築的還堅固異常,江陵的城牆東西長,南北短,依地勢而高下,順湖池而迂迴,居高遠望,水如素練,城似游龍……”

聽蔡瑁說了這麼多,陶商心中才終於恍然。

難怪龐統要撤,原來他心中打的是這個算籌。

他一定是要爲江陵的修築爭取時間!

第六百九十七章 攻打張白騎第一百七十章 父子計未來第八百六十七章 君之思第一章 老少君子第八百七十六章 瑜與亮第八百六十八章 反擊龐統第六十二章 兩 車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雲戰虎豹第三百一十六章 劉備失利第二百三十六章 如此盟友第二百二十五章 裝備的差距第一百五十章 外來士族(第一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二百九十五章 浴佛會第三百三十六章 郭嘉的宣言第八百四十一章 蔡瑁行動第六章 皆非善輩第八百一十六章 狼騎之威,陷陣之志第五百八十三章 鑼震馬營第三百零二章 浪子小渣男第五百七十四章 涼薄之人第四百六十五章 太傅抄家第八百七十章 張飛的仇人第八百四十七章 人中呂布第六百五十六章 南方動靜第九十八章 進軍河內第五百七十九章 潁川私學第三百九十三章 刺陶行動第五百四十六章 狡計鉗制第八百四十五章 下毒計的龐統第四百五十四章 甩手縣尊司馬懿第十六章 許莊之戰第五百六十五章 鏖戰結束第三百三十八章 不能成功的談判第九十四章 唯此四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今挪古用(第三更)第七十八章 分道揚鑣第八百三十四章 破敵謀第三百六十章 曹操的復仇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太平盛世第四百三十八章 徐盛請纓第七百九十五章 破許昌第八百零九章 再成全你一次第四百一十四章 請道救父第二十六章 離 心第五百三十三章 龍 崩第一百一十四章 運蹇時乖(二合一章節)第一百八十五章 赴任丹陽郡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人之姿三百零三章 曹操崛起第四百二十一章 周倉比武第六百九十八章 救出張燕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人之姿第三百八十四章 對手有三家第四百六十八章 塑造妃子第五百八十二章 司馬懿的損招第七百九十五章 破許昌第八百五十一章 水鏡先生第四百七十四章 恐怖的袁氏兄弟第一百六十一章 舊秩序的袁,新秩序的曹第五十四章 年輕的孫策第八百四十二章 許昌來信第二百五十五章 柿子不軟第五百六十四章 子度子修第一百零六章 混淆視聽第三十九章 退華雄第七百三十八章 設計伏張郃第一百二十六章 專治嘚瑟第七百六十六章 末路英雄的想法第五百六十章 神乎其技第四百五十四章 甩手縣尊司馬懿第六百五十三章 出兵河北第六百六十一章 跨海奪城第六百七十八章 假意應烏桓第一百一十五章 父 女(二合一章節)第七百四十一章 後起之秀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終年第六百八十五章 二女的不正常第十三章 軍隊與宗民第八百八十二章 倆老者第八百五十一章 水鏡先生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的對手(求點推薦票,今日三更)第二百六十三章 替你們報仇第六百一十九章 競爭對手第九百一十章 定長安第八百一十八章 劉備VS陶商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的對手(求點推薦票,今日三更)第八百三十六章 小溪邊的伏擊第三百零五章 袁曹的詭異行動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送信來我回信(第四更)第二百八十章 京中鉅變第八百一十六章 郭嘉的呼應第五百九十六章 兩朝定都第三十六章 戰華雄第一百四十九章 相國出手第九十九章 自波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諸葛亮的才華第六百六十四章 一語中的諸葛亮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三百零五章 袁曹的詭異行動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決戰涪水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