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求賢令的爆發 上

時間開始進入光熹二年的四月。

四月中旬,雒陽城依舊是一片春意濃濃的光景,但是明顯讓人感覺到天氣越來越熱乎了,這時候已經有了一絲絲進入炎夏季節的徵兆。

而這時候的邸報之爭也進入了一個白熱化的地步。

一開始其實只是鴻都學報和儒學日報的爭鋒。

兩份邸報各有市場。

儒學日報主攻讀書人市場,以儒學爲主論,以大儒文章爲底氣,吸引了無數讀書人的爭搶,很快就在讀書人心中建立的一個的高大上的烙印。

而鴻都學報,報中的文章和板塊,基本上以易學易懂爲主。

說白了,這是一份大衆報紙,就算沒有讀過書的老百姓,聽了別人朗讀上面的內容,都能聽得一二,而且最主要的是以朝廷政策的頒佈消息和一些軼事連載爲根基,吸引了很多讀者,概括的讀者從讀書人到普通老百姓,應有盡有。

論起輿論影響,儒學日報比較出色,畢竟這時代讀書人的地位至高無上。

但是如果是要論起覆蓋力和發行力,始終還是鴻都學報比較有市場性。

不過隨着兩份邸報的爭鋒,開始引出了一個邸報層出的風暴。

無論什麼時代,炎黃子孫的效仿能力絕對是一等一的,只要有一個新東西的出現,總有人學會仿冒,要不然後世的時候怎麼號稱炎黃大地爲第一的山寨機的聖地。

隨着邸報模式的出現,這種飯後娛樂的添補,讓不少的精神得到補充,也讓很多精明的讀書人看到了不一樣的際遇。

當日報在流出雒陽,想要搶奪的周圍城池的市場份額的時候,周圍地區的士子自然紛紛冒仿起來。

當然第一個跟風的並非雒陽之外的人。

而是雒陽城中,號稱第一學府,太學。

以太學幾十個博士爲主,集合了太學的精銳學子,四月七日,太學早報出現,這一份報紙雖然後來發行,但是有太學祭酒蔡邕在背後撐腰,剛剛發行三期,就已經迅速的搶奪了不少的市場。

除了太學早報之外,雒陽城之中還出現了不少跟風的邸報,但是不成氣候,一個是因爲的還沒有得到的造印監的技術之氣,想要發行邸報,最少要得到活字印刷術和改革的造紙術,不然一切都是空談。

另外一個就是的沒有強大的影響力之氣,想要發行邸報,形成影響力,身後最少有一個三公級別的大臣,或者是大儒級別的大臣支持。

這都不是的簡單能做到的。

所以雒陽城之中,始終被鴻都學報和儒學日報佔據市場,還有的太學早報在旁邊的努力的想要和兩大邸報較量,當然,出了雒陽城,太學早報就失去了影響力了,只剩下鴻都學報和儒學早報在交鋒。

隨着雒陽爆發,邸報影響力自然而然的穿透出去。

無論是鴻都學報的主持人戲志才,還是儒學日報的當家的,袁家家主的親弟弟,當初讓牧景一把火給燒出了官場,黯然致仕的袁隗,他們的心中都明白,邸報的影響力很重要,有影響力纔有市場,所以不約而同的開始擴張影響力,不僅僅爭取雒陽市場份額,也開發行向外。

邸報的風雲,開始蔓延關中大地。

最先反應過來的是河內郡。

四月十二日,以河內十餘士族爲主,河內第一世家司馬家支持,司馬家大公子,剛剛及冠的司馬朗親自籌建,三天之後河內週報開始籌建發行。

當初雒陽權鬥,何進大勝靈帝,牧景被迫撤去所有官職,放棄造印監的監令的位置,也讓造印監所有的技術被世家豪門竊取,司馬家也是得了造印監技術的世家之一,以活字印刷術和改革的造紙術,想要發行報紙,並不難。

這時代有很強烈的鄉黨意識,也有很強烈的地勢分佈。

發行河內週報的目的,其實就是爲抵制擴張影響力的儒學日報和鴻都學報。

但是河內週報始終不如兩份報紙分量,這兩份報紙背後的團隊都是頂級的,刊登的東西無論是大雅還是大俗,都經得起市場考驗。

所以河內週報只能稍微的做出一點阻礙,並沒有影響兩份邸報的擴張。

對着的兩份邸報的狼性侵略,文化的世界開始的出現的波濤,徹底的打破了關中的寂靜。

隨後,長安學報,弘農日報,河東時事報……等等,士族的反應太快,讀書人的思想太迅速,所以關中大地迅速的出現十餘邸報。

這個時代根本就是一個枯燥的時代,農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就算官至三公大臣,唯一能輕鬆一點的娛樂方式就是宴請好友,看着歌舞,能有了娛樂方式太少了。

每個人的思想不一樣,想要看的東西也會不一樣,鍾愛看的文章自然也會不一樣,所以每一份邸報,都以一定的市場,只是市場大小的問題。

當這些邸報一份份的冒頭,不斷出現在人們生活之中,開始滿足一些人無法打發的時間,開始讓很多人有了茶餘飯後的談資,有了青梅煮酒的話題。

所以這一份市場很大,即使是不斷出現的邸報,也無法徹底的添補進去了,只會把邸報這種方式的爆發越來越的狂熱。

不過即使整個關中出現了不少邸報。

還是無法阻止鴻都學報和儒學日報的爆發,兩份報紙的影響力就好像的乾燥的山林着火一樣,撲都撲不滅,猛烈的在燃燒起來了。

……

五月,關中越來越熱了,雒陽的天氣也變得炎熱起來了,不少有地窖的人家都開始屯冰解涼了。

光熹二年已經過去了這小半年的時間,這段時間的朝廷很平靜,依舊是以牧黨爲尊,另外還有士族和大司馬董卓一黨形成一個勢力三角形。

三方雖然形成犄角,但是最近這段時間反而是一致對外,應對的都是各方有割據勢力的諸侯。

牧黨以太傅牧山爲首,尚書蔡邕爲輔,不斷蠶食官位,牧山有強大兵權影響,蔡邕有士林的絕對影響力,兩人是文武的配合,自然造成的巨大殺傷力。

士族一黨,雖少兵權震懾,可在整個天下來說,影響力巨大,四世三公的袁家,司空袁逢更是代表性任務,司徒王允,太尉盧植,執金吾卿楊彪,雒陽令司馬防……都是士林大儒,能影響天下讀書人的存在。

另外就是的第三方勢力,之前很低調,幾乎看不到,可是漸漸之間,卻爲人所知,在雒陽城漸漸站穩腳步的大司馬府。

大司馬董卓,夾在牧山和袁逢之間,他的日子不好過,可有李儒爲他的運作,倒是如魚得水,反而拉攏了不少中立一派的官吏,讓他們在朝廷的影響力漸漸擴張開來。

這本來是一個平衡。

這個平衡暫時來說,是可以保持下去了。

但是隨着鴻都學報上的一則令,讓這個平衡的走勢漸漸的開始傾斜,雒陽的一場風暴正在醞釀之中……

……

……

五月六日。

中午。

太傅府邸,景平院。

院落之中,大樹之下,石亭之中,牧景,胡昭,戲志才,三人對着三角而做在石板凳上,無論是戲志才還是的胡昭,神情都很嚴肅。

“世子,你可想清楚了,這東西一旦爆發了,後面的事情,誰都預料不了!”

胡昭沉聲的道。

當今天下,不乏挑戰士族世家威嚴的人。

他也算是其中之一。

當初他狂妄自大的去挑戰潁川了一些士族,也落的一個有鄉歸不得的下場,即使在雒陽創下賢明,跳進當世大儒的行列之中,可終究回不得潁川。

可想而至,士族世家的影響力是多麼的龐大。

但是他還沒有牧景這麼大膽子。

求賢令。

這是求賢你的一則令而已,可是這一則令要是的爆發了,那就是掘了士族墳墓,無論是仇視牧山的,還是對牧山有好感的,天下世家都會羣起而攻之。

士族世家,最大的依仗是什麼。

是他們掌控的舉薦人才的資格。

普通讀書人想要出仕途,想要入朝爲官,就要有人爲他們舉孝廉,但是能資格舉孝廉的人,基本上都是的士族之人,不是在朝爲官,就是的世家豪門。

他們已經壟斷這條路,形成了一個權勢的循環,舉孝廉就等於收取門生,想要出仕途,就要的成爲士族的一份子,這周而復始的下來,才能讓天下權勢,十有八九,進入士族的手中。

而牧景醞釀的這一則求賢令,那是什麼,那是讓舉孝廉制度陷入混亂的徵兆,也是打破了士族壟斷人才的開始。

“天下人才,十有八九,皆爲士族門閥所有!”牧景聲音沉沉:“這種畸形的制度,早就不應該存在,能過去的時代要被打破,新的時代要降臨,求賢令必須爆發!”

從近來說,求賢令是爲了父親牧山招攬人才,雒陽城之中已經建立了十座求賢館,只等待求賢令的爆發,就會有絡繹不絕的人才來投,畢竟這世界過門不得其入,落魄的人才,比比皆是。

從遠來說,也是爲了改革這種舉孝廉落後的官吏選拔制度而做好準備。

所以當鴻都學報的影響力已經達到牧景期待的境界之後,牧景已經迫不及待的開始準備的求賢令的爆發。

“我也同意求賢令的嘗試,畢竟如今我們太缺乏的能用的人才,無論是太傅大人,還是尚書大人,其實麾下能用的人,都是寥寥無幾,比不上司空袁逢擡手指間就能補齊一些官職!”

戲志才沉思了半響,道:“但是我還是認爲太急了!”

“急是急了點!”

牧景點頭,他知道戲志才說的是實話,但是他有他的考慮:“可是想要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就不能讓他們的有反應的時間,該出手,就要出手,現在出手,時機剛剛好!”

他急,一個是急着要人才。

另外一個原因。

他需要把世家門閥的影響力拉到上面來了。

關中糧食市場已經拉開了戰幕,長安開始的糧食爭奪戰,要是驚動了一些關中世家,關中世家暗中發力,這計劃很可能會腰斬,所以牧景要以身爲靶子,掩護這一次的行動。

戲志才和胡昭對視一眼,兩人皆沉默下來,不言語,倒不是不想反駁,而是他們和牧景相處了有一段時間了,瞭解牧景的性格,平日有商議,聽得進去勸諫,看似好說話,可一旦他的心中有了自己的決定,卻比牧山還要的獨斷獨行,根本無人能勸服他。

“志才!”

牧景把手中親自寫好的一篇求賢令遞出去:“明日就刊登出去,鴻都學報接下來三期,每一期最少加印五十萬份,我要的不僅僅是覆蓋關中,散的越遠越好,最好大漢上下,人盡皆知!”

“你既然都已經決定了,我尊重你的決定!”

戲志纔拿着這一篇簡易好明白的求賢令,轉身離去,帶着強大的執行力,向着的鴻都門學旁邊建立的鴻都學報官邸而去。

“小心反撲!”胡昭抿一口清茶,溫潤自己的心情,低聲的道。

“這就要有勞先生了!”

牧景拱手:“我會讓景武司上下皆聽先生吩咐,還請先生盯緊他們!”

“我盡力!”胡昭眸光栩栩,這是一場硬仗,即使他,心中也有一份壓力,因爲誰也不知道士族的反撲會到一個什麼地步,弄不好,強大的牧黨會煙消雲散。

……

五月七日。

早晨。

雒陽城之中,最新一期的鴻都學報已經開始銷售。

“掌櫃,來最新一份鴻都學報!”

“好嘞!”

“……”

“掌櫃,這一期鴻都學報來了沒有,快快給我那五份!”

“已經來了,客官你稍等!”

“……“

銷售點基本上是城中的景平書齋,景平書齋的影響力不小,最近加入了鴻都學報的發行,生意變得更加好了,每日進出的客人多不勝數。

“今天的鴻都學報說不知道刊登了什麼大事?”

“之前徐州刺史陶謙晉爲徐州牧的官文我倒是看了,我聽說,最近朝廷商議,剿滅涼州再起的叛軍,今日可能是說涼州亂軍的事情!”

“我倒是心心念念那一份軼事的連載,已經連載三期,今天是最後一期!”

“……“

鴻都學報已經形成了影響力,追讀的人並不少。

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 不一樣的環境,三雄齊聚!第五百零七章 長安出兵 上第九百二十六章 我奪取交趾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漢通寶 (補更,8/15)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新政風暴 一第八百九十二章 最後一個憂患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改變戰略部署第一千零二十章 徐庶出仕第六百六十一章 秋收 (補更,6/15)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大戰啓 五第八十八章 血戰中陽 下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決戰上黨 五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西北歸明 四第六百零八章 背叛的緣由第七百六十八 打贏了,就把他給賣了!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劉表的驚恐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拉開戰幕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十七第八百五十九章 歷史在進步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二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家學院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大明軍備 四第七百三十三章 安排求學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三大諸侯會盟 九第八百八十四章 醫司第一百零九章 景平營和武備堂的融合 下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抉擇 上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劉表的驚恐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三大諸侯會盟 六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一場不見血的大戰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偷襲 十二第八百四十二章 在商言商,以商對商!第一百零七章 景平營和武備堂的融合 上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 政事堂 九第三百八十三章 先下手爲強 上第五百三十三章 立場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大明軍備 六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善用?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王對王 七第四百二十七章 挾帝西去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兵臨長安 上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殲滅韓遂部 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斬袁,拜相! 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他們敢來,我就敢拼命!第二百九十二章 景平勢如狼,驚雒陽羣商!第九百一十三章 猛將對拼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登基之前 十一第五百六十六章 歸途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戰後 三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七百三十八章 破夷陵 中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三大諸侯會盟 五第五百六十章 水道 下第七百五十三章 以進爲退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新政的爆發,天下的公敵!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聖賢之路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零八章 伊籍歸來第九百二十一章 定益州郡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戰後大動作 十二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孟建與徐庶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糧道爭奪 三第七百五十二章 暗中較量第七百六十八 打贏了,就把他給賣了!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後宮之主的商討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 江東之變 五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場關於讀書人的革命 一第八百八十六章 廣漢決戰 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黃忠首秀,進退之間的控制 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胡昭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登基之前 七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最終博弈 五第九百四十八章 對交趾的志在必得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登基之前 十三第六百二十四章 招標 上第五百四十九章 形勢逆轉 上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 不一樣的環境,三雄齊聚!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天子最後的爆發 十九第五百一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八十七章 昭然若揭的野心第六百零八章 背叛的緣由第四百八十四章 再戰上庸 四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整軍 七第二百六十章 光熹朝第六百五十六章 益州使者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明豐錢莊的歸屬 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戰北邙 七第八百一十二章 賢內助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目標:涼州!第一百六十八章 一場關於讀書人的革命 三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擋不住的戰爭 上第一百六十章 幸運女神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羌王 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會梟雄第八十七章 血戰中陽 中第一百三十三章 一戰成名 九 (上架第六更)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驚變,梟雄末路! 九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戰關羽 六第五百二十九章 定漢中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九百二十五章 長安的消息第五百九十四章 荊州的謀算第六百四十三章 突襲下辯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