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四章 誰纔是最後的黃雀!

黑夜漫漫,天地之間幽暗一片,寬敞的屋子裡面,一盞盞的油燈閃爍,但是那光芒,彷彿永遠照耀不到外面去。

“主公!”

“家主!”

何宇和雍通發出竭斯底裡的叫喊聲。

雍闓死了。

就死在了這一間房間之中。

而他們作爲雍闓身邊最親密最爲信任也是最嫡系的人,一文一武,輔助雍闓,執掌南中,對雍闓更是感情深厚,視爲明主,心中之悲憤,無與倫比。

“報仇!”

“我們一定要報仇!”

“哪怕拼一個頭破血流!”

“即使同歸於盡,在所不惜!”

雍闓一系的嫡系大將也紛紛高叫起來了。

當然,有人因爲情緒而失控,也有人冷靜的有些不近人情。

徐閔作爲徐氏家主,他和雍闓之間,只是盟友,兩大家族合作,共同鎮住南中局勢,但是對於雍闓,他並沒有太多的感情。

雍闓的死,他只是感覺有些狐死兔悲而已。

對他而言,更重要的是生存。

“現在我們還有資格拼命嗎?”徐閔幽幽的開口說道。

他的話音一落,在場的數個家主面面相窺起來了。

雍闓帶兵挾衆,逃出益州,也帶走了不少家族,這些益州豪族,都是支持雍闓的,即使到了這個地步,依舊和雍闓並肩作戰。

但是現在雍闓死了,他們自然而然有些心灰意冷,而且在強烈的懷疑,自己的家族,是不是走上了一條錯誤的道路。

在這種情緒之下,他們說不出任何話來了。

“徐家主,你什麼意思?”

一個暴躁了雍氏家臣猛然擡頭,虎眸凝血,死死地看着的徐閔,大有一言不合,拔刀殺人的意思。

“時至如今,連雍家主都已戰死沙場,我們麾下殘兵,雖尚有一些戰鬥力,但是都已經窮途末路了,再繼續和牧軍拼下來,那恐怕真的要抄家滅族!”

徐閔輕聲的分析道:“若是雍家主還活着,他自然能相信他,相信他能帶着我們殺出一條路來了,可如今,連雍氏的家主,都已經敗亡在戰場上,我們難道還要繼續這無畏的傷亡之戰嗎?”

“你想投降?”

雍通猛然擡頭,一雙眸子凝血,陰森森的盯着雍通。

“雍通,你可以把整個雍氏一族賠進去,但是你不能要求,我們也把各自的家族送下去陪葬!”徐閔神色平靜而淡然:“這一戰,到整個地步,已經沒有繼續打下去的希望了,我們投降,或許還能活幾個人!”

“你以爲你投降了,你就能活下來嗎?”

雍通憤怒的喝起來了。

“我自然是活不下來的,不僅僅是我,如果我們歸降了,我們這些人,估計都活不下來,因爲我們纔是明侯府忌憚的源泉,明侯府意欲治南中四郡,豈能容得下我們!”徐閔有自知之明,他也掃了一眼帶着僥倖心態的一些家主,笑着說道:“所以我們不要想這,這一戰,還有機會能活下來!”

“那你是爲什麼?”

雍通冷喝。

“何宇,你說我是爲了什麼?”徐閔冷笑。

“屬下不知道!”

何宇面容蒼白,聲音有氣無力,他不是不知道,是不想說,因爲他也不甘心,他不願意就這樣讓這個仇恨就這麼過去了,不管是什麼樣子的理由。

“看來雍家主彌留之際的話,你們是一句都沒有聽進去!”

徐閔平靜的道:“既然輸了,我們認,既然敗了,就要受罰,哪怕家破人亡,如果歸降,能我能要徐氏留個根,那就更好不過,我們都不怕事,怕就怕家族在我們這一代,被滅絕了!”

“咔嚓!“

雍通用力,把案桌的一角狠狠的捏碎了,他才冷厲的道:“要投降,你去投降,我是不會投降了,寧可死戰到底,絕不向嚮明侯府低頭!”

“雍通,雍家主最後一句話是怎麼說的!”徐閔道:“你希望你能做一個勇者,而不是懦夫,該你承擔的,你還得去承擔,哪怕惡名,罵名!”

大廳之中,一片死寂。

“我們還有時間,明日天亮之前,是戰還是和,你們說了算!”徐閔說完,走出了屋子之外。

何宇,雍通,他們對視一眼,卻看到了對方眼中的熊熊烈火,還有猶豫不絕,他們會猶豫,是因爲雍闓死之前的助攻。

他們可以不相信徐閔。

但是雍闓,他們卻不能不相信。。

“怎麼辦?”雍通低沉的問。

“不知道!”

何宇苦笑,半響之後,他纔開口說道:“或許,從牧軍踏進來的第一天,,我們的敗局,好像就已經奠定了,我們的確可以爲爲主公報仇,但是付出的代價,恐怕不僅僅是我們的生死,還是雍氏一族,在牧氏的暴怒之下的,將會雍氏一族別說人,就算一條狗,或許都活不下來!”

“我不甘心!”

雍通咬着牙,低喝起來了。

…………………………………………………………………………

城外,牧軍指揮部。

“城裡面的情況如何?”

“益州郡兵都已經是撤回去了,在一個時辰之前,四面所有的城牆,都已經被我軍所接管!”斥候稟報:“景平軍和五溪蠻軍,東郊柴山腳下的東城會師,我們正在全力部署對城內的進攻,不過斥候已經發現,益州郡兵他們正在縈繞這縣衙府周圍的街道,還在佈置防禦線!”

“此一戰,雖然取得的突破,但是僅僅只是突破而已,還不是定鼎戰役結果的時候,益州郡兵,傷亡不少,元汽尤在,雖他們都已經撤離了城牆,可他們抵擋還在!”

黃忠有些惋惜:“明日的巷戰,恐怕又是一場苦戰了!“

進城進攻,城中地形本來就是狹小,分叉多,就是巷戰,巷戰需要的是化整爲零之後的兵力優勢,這方面,牧軍有,但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城上城下的對攻戰役,都沒有巷戰來的慘烈。

“苦戰?”

陳到和沙摩柯聞言,臉上有些微微的苦澀。

景平第一軍和五溪蠻軍,集合兵力也就這樣幾萬兵馬而已,爲了打這柴桑城,他們的損傷很大,若是明日的苦戰,益州郡兵拼命阻擋,恐怕他們要付出巨大的傷亡了。

“我們能包圍而逼降他們嗎?”

一個校尉突然開口說道。

衆人倒是有些異動,但是最後都搖搖頭。

“雍闓威勢太強,能正壓羣將,而且經營南中數十年,在南中根深蒂固,願意跟着他一起作戰的人,數不勝數,如果想要逼降,除非先做掉雍闓!”

黃忠搖搖頭。

“做掉雍闓?難啊!”

衆人苦笑。

“明日繼續進攻!”黃忠沉思了一下,還是下了軍令,道:“步步爲營,不急不躁,一步步踏進去,絕不給他們翻盤的機會!”

“如若他們向我們發出投降的信號,如何應對?”

陳到詢問。

“降者不殺!”黃忠很堅定的說道:“戰場交鋒,永遠只是一個手段,實力的強大,更在於人口,南中百廢待興,能留一個,是一個!”

這一點是屬於政治意圖,而並非作戰意圖,在戰場上,仁慈要不得,如果能斬殺,絕不生擒,但是政治上卻不一樣。

黃忠在北武堂歷練多時,如今是牧軍的軍中第一將。

不僅僅在軍事造詣上沒有含糊,在政治上,也有了敏銳和觸覺了。

牧景治理南中,最缺的是什麼,不是錢帛糧草,是人口,南中的人口太少了,狄大人稀,這樣經濟是很難發展起來的。

“諾!”

衆將領命。

……………………

約莫黎明時分,天色即將要明亮起來了的時候。

“將軍!”

一個親衛的聲音把黃忠從行軍牀上的叫起來了。

“什麼事情?”黃忠睜開眼眸,睡眠不足有些困,起牀氣都大了一點,他陰沉的問問:“難道益州郡兵已經的開始突圍了?”

他沒有聽到戰鼓馬蹄的聲音,也沒有的兵戈交接的,所以其實不是很擔心,應該不是兵變,只是剛剛起來,脾氣不太好而已。

“城裡面來使者了,要和我們談談!”親衛說道。

“和我們談?”

黃忠眯眼:“看來不僅僅是我們有些撐不住了,就連他們,也撐不住了,這時候他們派人來了,倒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是準備服軟,還是投降?”

不管怎麼樣,都得見一見這個益州郡兵的使臣。

戰,已經打到這個地步了。

如果能以不戰而屈人之兵,那就更好不過了,畢竟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半個時辰之後,一個營帳之子,一盞一盞的燈臺被點燃,燈光之下,兩道影子拉的長長的。

“如果我摔衆歸降,能免於一死嗎?”男子穿着大斗篷,臉型若隱若現。

“這個需要主公說的算!”黃忠平靜的消息。

“另外在加一個消息呢?”

“什麼消息?”黃忠看着這個穿着大斗篷的男子,問:“我需要知道價值!”

“關乎你們的生死存亡!”

“說!”

……………………………………………………

“廢物!”

叢林的一個山澗之中,一團篝火閃亮,白衣青年孟優的身影卻有些坐不住,來回踱步,他有些咬牙切齒的道:“本以爲還有點利用價值,但是沒想到這麼廢物,不過三天餘就已經丟盔棄甲了!”

今日一戰,他全城觀戰。

實在想不到,牧軍的戰鬥力居然如此兇悍,輕而易舉的就攻破了柴榆城,提前兩天破城,倒是有些打擾了他的計劃。

“先生,如今柴榆城已經被攻破了,我們要如何應對!”

一個羌人勇士低沉的問。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孟優眼眸閃爍一抹精芒:“立刻把消息傳給蠻王,讓他立刻動手,在明日之內,必須佔領雙柏,邪龍,先斷了他們的後路,我們在和他們慢慢玩,必須把他們的主力,都拖死在這裡!”

“諾!”

“借兵到了沒有?”孟優看着身邊一個人,問。

味縣戰場上,孟獲第一敗,損失兵馬眼中,如今蠻族的兵力應對足夠,反撲就差點,爲此在進攻不韋之前,孟優親自南下了一趟。

目的是借兵。

益州郡和永昌郡邊界,可不僅僅只是蠻族,還有不少異族,其中以四大族爲首,他們都是能抽調上萬青壯勞動力的部落,對外號國,獨立爲國主。

“鳩僚國主已經答應了,但是鳩僚兵馬想要北上抵達戰場,最少還需要好幾日的時間!”

“催促一下他!”

孟優說道:“必須讓他們儘快的進入戰場之中!”

………………………………………………………………………………………………

邪龍和雙柏兩座縣城之間,有一條無量山脈。

這裡的山路複雜,山體陡峭,山澗藏匿,在這種地形之中,別說藏兵一兩萬,就是十萬八萬的,恐怕也不在話下。

一支兵馬,一共三個營,約莫一萬餘的兵馬,從益州滇池出發,本該早就進入了柴榆戰場,但是卻在這裡停下來休整了,一個休整,就是數日的光景,絲毫不減主將有進兵的意圖。

“益州的地形算是複雜了,沒想到這永昌的這地形也是這麼的複雜了!”

營盤建立在山澗之間,左右是山體,一條小山路進去,隱秘無比,戲志才正在細細的研究一張張行軍圖和一些地理志,這都是永昌益州兩郡的地形圖。

“稟報戲司馬,雙柏城有動靜了!”飛鳥校尉冷苞走進來,拱手行禮,然後說道:“是蠻軍,但是兵力暫時還沒有摸清楚,另外發現邪龍城那邊,也有一支兵馬窺視,應該也是蠻軍!”

“繼續盯着!”

戲志才眯眼:“飛鳥斥候不許暴露行跡,遇敵先退,不得交戰!”

“諾!”

冷苞點頭。

“戲司馬,看來你纔對了,蠻軍果然動了!”黑甲校尉龐羲有些佩服戲志才,料敵千里之外,這一份本事,可不是吹出來了。

“戲司馬,爲什麼我們不提醒黃忠將軍,這樣黃忠將軍很容易陷入重圍之中的!”

“魚餌不下,魚怎麼會上鉤!”

戲志才平靜的說道:“黃漢升乃是主公麾下第一猛將,非泛泛之輩,我相信他,他進攻柴榆,必然傷亡不少,這時候,以最真實的情況,遭遇蠻軍,才能讓蠻軍徹底的放心,這纔是我們的機會,只要他能撐得住,我們就能一次性的解決,這南中多年的隱患!”

說着,戲志才微微擡頭,看着天空上微微有些暗下來的天色,嘆聲的道:“這蠻軍,還是要放出來打,纔好打,他們有着一份報復心,所以才讓主公牽着鼻子走!”

牧景當初在味縣的一戰,纔是今日的導火索,牧軍主動和孟獲接下的賭約,關鍵的一點,就是引起的孟獲的出動出擊之心。

蠻軍被打怕了,就直接要是收回去了,那牧軍只能攀山越嶺,卻打他們老巢,才能一勞永逸了。

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偷天換日第五百章 寒冬臘月第三百一十三章 賜婚 上第九百四十五章 南中軍第三十六章 太平聖女第六百九十七章 拉攏和挑撥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家學院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調動張遼北上第七百九十五章 新歲之寧靜第二百四十九章 景平軍武略調查統計司衙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三大諸侯,各有心思! 上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戰關羽 五第三百二十三章 糧食風暴 八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御駕北上 (五千字大章)第三百零一章 鴻都學報的發行第一百二十二章 如果沒有北上,那麼只能是…… 上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士燮的猶豫不絕第一百八十七章 漫長的一夜 一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擋不住的戰爭 上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 驚變,梟雄末路! 六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鄴城爭奪戰 六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治南鄉第一攻略第二百九十三章 景平糜家聯手戰關中!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志向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計劃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縣試命題第八百八十二章 信任第六百七十三章 應對第八百四十五章 早做準備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陽平關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大明軍備 八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胡昭和蔡邕的交流第八百六十六章 襄陽郡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戰後大動作 八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七百八十三章 荊州城戰役 下一第六百零九章 商賈本質,利字當頭! (補更,5/15)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奪荊州 十四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柴桑之戰 八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大漢的天,塌下來了!第八百七十二章 提升工匠的待遇第二百七十七章 夜街刺殺第七百二十章 開啓偉大的養成計劃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滅燕 九第四百零九章 公孫瓚之殤 中 (第一更)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明魏決戰 七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政事堂 四第二百章 風起 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鹽商之戰 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誰更狠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 果斷進攻第七百四十三章 圍城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諜者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登基之前 十一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決戰上黨 十七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戰成名 四 (上架第一更)第八百零八章 萬事俱備,只待東風起!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雒陽之戰 續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虎牢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滅燕 十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滅燕 五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試探第六百一十三章 初平二年的諸侯分佈圖 上 (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地八百一十三章 信號鼓聲第三百一十一章 糧食風暴 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定雒陽 六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 摧枯拉朽的一戰 四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西北風雲再起 六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烈焰焚城 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戰成名 四 (上架第一更)第六百八十八章 出使 (補更,9/15)第四百五十六章 血債血償,這只是一個開始……第四百九十章 寒冬臘月又如何,該打還是要打!(五千字大章,兩更合一)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決戰倒計時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少帝密詔?行,給他一份吧!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奪荊州 四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風波 二第八百九十三章 風起益州第五百六十五章 敲打第八百零九章 東風起第二百一十九章 戰北邙 五第六百四十九章 掃平參狼部落第七百八十一章 荊州城戰役 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襄陽城第六百七十章 明豐錢莊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登基之前 十一第七百五十章 中箭第四百二十九章 牧氏十萬軍,天下無不可去!第八百九十二章 最後一個憂患第三百一十九章 吾要執掌神衛軍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明豐錢莊的歸屬 一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風波 六第四百一十章 公孫瓚之殤 下一 (五千字大更,補上昨日第二第三更!)第三百零五章 曹操的機遇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新政風暴 二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壺關死戰 八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蔡琰的行動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登基之前 六第六百九十一章 選擇第四百九十八章 陰溝裡面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