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六章 有內鬼

“三國之謀伐 小說酷筆記()”查找最新章節!

東漢的外戚論起權勢,無樑冀出其右。

就算是竇憲也得靠邊站。

無它,敢殺死皇帝的外戚就只有跋扈將軍樑冀一人。

樑冀在的時候即便是漢桓帝也不得不做了十二年傀儡,就可想而知他的權勢有多大。

在樑冀死後,他原來的府邸樑冀園,自此就變成了外戚的大將軍府。

大將軍府位置是在西城顯陽苑旁邊,離着白馬寺不算太遠。

陳暮其實不太願意來白馬寺,算起來白馬寺還有筆血債在他頭上。

若是酒肉和尚,死了也就死了,偏偏漢朝的和尚都是真心求佛的得道高僧,死一個對佛教打擊也大。

對於宗教,陳暮並沒有一杆子打死的意思。

佛也是勸人向善的,只是人爲曲解了,和尚貪婪,並不代表教義壞,看待問題也得辯證地看嘛。

馬車緩緩停在大將軍府,外面還在下雨,陳暮下了馬車,擡頭看向這府邸。

樑冀當年大興土木,建了這樑冀園,論起面積,比漢靈帝的西園也小不了多少,光外面的圍牆,怕就有一里之長,真正的高門大院。

打着竹簦來到門前敲了敲門,過了片刻就有衛士開門,那人上下打量了眼陳暮,問道:“何人?”

“北軍司馬陳暮求見大將軍。”陳暮拱拱手。

那人仔細想了想北軍司馬的品秩,然後露出輕蔑的笑容:“你一個小小的北軍司馬,也敢求見大將軍?知道每日想求見大將軍的人有多少嗎?”

瞧那副狗眼看人低的嘴臉,就差來一句叉出去了。

“當然知道。”

陳暮理所當然地點點頭:“可我是代表中常侍張讓張公與大將軍商談一些事情,難道張公都進不了大將軍的門嗎?”

“張......張公。

開門的人顯然吃驚不小,態度瞬間軟化,期期艾艾道:“我......我先去稟報大將軍。”

其實陳暮並不喜歡拿別人的名頭去狐假虎威,畢竟他與宦官派系糾葛太深不是一件好事。雙方繼續保持互相利用的關係就挺好,沒必要非得讓全天下人知道他投靠了張讓。

但正所謂閻王好過小鬼難纏,本身地位不高的情況下想要去認識一個地位極高的人,除了像王鈞替他引薦了張讓以外,就只能用另外一位大人物的名頭來當橋樑。

反正他與張讓之間的關係很多人都知道,倒是與荀和他們這些黨人的關係屬於地下交情,不方便在大庭廣衆之下公佈,這也是爲什麼他沒有找荀和的緣故。

過了片刻開門的人回來,恭恭敬敬地請陳暮進去。

樑冀園雕樑畫棟,比之張讓的宅邸可是豪華得多,光佔地面積就有數倍以上,一路園林水榭,碧蔭參天,雜花生樹,重重錦繡屏障,不遠處則是瓊樓玉宇,迴廊環繞,亭臺樓閣錯落分佈,宛如人間仙境。

何進作爲大將軍,按照職責來說,是統領天下兵馬。雖然何進沒有實權,但大將軍府依舊有大量的士兵守衛,庭院迴廊中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守衛森嚴,彰顯大將軍威厲。

一直走到主殿大廳,陳暮走進去,就看到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坐在高位上,左右兩邊各有門下賓客,分別是荀和劉表王匡等人。

“北軍司馬陳暮,拜見大將軍!”

陳暮走到大殿裡,向着高位上的何進拱手一禮。

何進是屠戶家出身,哪怕已經做官有九年,但今年才坐上大將軍,平日謹小慎微,知道陳暮是張讓的人,點點頭道:“張公派你來,是有何事?”

陳暮笑着說道:“是有一樁喜事,張公聽聞大將軍家中有佳人未嫁,恰好張公之子未娶,二人郎才女貌,正是良配。所以張公特遣暮來府邸,說願與大將軍結連理,合秦晉之好,不知大將軍是否願意。”

張讓要與自己結親?

何進心中一驚,轉而狂喜。

這對於他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消息。七號小說網

別看他現在是大將軍,但實權都捏在漢靈帝手裡。

名義上掌管天下兵馬,實際上他連皇宮宿衛、執金吾、羽林衛、北軍、司隸校尉部、城門尉等洛陽兵馬全都調不動。

因爲這些兵馬的上官都是天子的親信,比如司隸校尉張忠是董太后姐姐的兒子,也就是漢靈帝的表兄。城門尉則在董太后兄長的兒子董重,宿衛執金吾和羽林衛就更不用多說,掌握在宦官手裡,全都是漢靈帝的人。

他這個大將軍屬於漢靈帝妻子那個派系,跟漢靈帝的孃家人在朝堂上反倒有點爭權的意思。上朝的時候跟泥塑菩薩沒什麼區別,要是能夠和張讓結親的話,說不準就有可能改變這種現狀。

畢竟他之所以現在與世家黨人混跡在一起,就是因爲在朝中掌握不到實權,無奈之下,不得已才向他們靠攏,藉此得到朝堂上世家官員們的力量支持。

但這種喜悅幾乎很快轉瞬即逝,因爲他纔剛接納了黨人,黨人與宦官是死敵,如果他同意這門親事,黨人會怎麼想?

恐怕黨人很快就會離他而去。

何進冷靜下來,士人掌握喉舌,他要想名聲好聽,就必須跟士人關係親近。荀和的父親荀昱舉世有名,劉表也是八及之一,他好不容易得到這些人,可不想失去。

遲疑片刻,何進搖搖頭:“感謝張公美意,只是......”

還未等他說出拒絕的理由,荀和忽然說道:“大將軍,此等好事,爲何要拒絕呢?”

何進:“???”

荀和的話有些把他整懵。

你們黨人跟宦官不是死敵嗎?

難道就不怕我跟宦官聯合在一起?

“是啊大將軍,現在朝堂上如一灘死水,大將軍進退維谷,若能與張讓結親,必然能打破僵局。”

劉表也是進言勸說。

何進有點糊塗了。

心道他知道荀和跟劉表是爲了他好。

但問題是他作爲大將軍跟宦官一派結親的話,這個局面難道不應該是黨人最害怕看見的嗎?

爲什麼你們一個個都不帶怕的?

難道真的是爲了我好?

何進感動之餘,又怕在陳暮面前說真心話被他告訴張讓,憋了一會兒不知道該說點什麼,只得含糊其辭道:“額,二位說得有道理,那請陳司馬回去跟張公說一下,我考慮考慮。”

陳暮微笑着告退。

等他走後,何進才迫不及待地問道:“公舒景升,我本待要拒絕,爲何相勸?”

荀和笑道:“與張讓結親,對將軍百利而無一害也,何必拒絕呢?”

“話雖如此......”

何進欲言又止。

荀和知道他要說什麼,擺擺手:“大將軍放心,即便大將軍與張讓結親,我等也不會棄將軍而去。”

“委屈公舒了。”

何進十分感動,黨人不愧都是摯誠君子,爲了他的利益,連自身的政治立場都不顧。

當真是......感人肺腑。

而就在何進感動的時候,荀和卻看向門外,陳暮早已經遠去,淅淅瀝瀝的雨還在下。

陳子歸,我只能幫你到這兒了,呂公的事情,拜託給你了。

爲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102章 有內鬼)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三國之謀伐》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第八十四章 決戰之時第四十五章 一聲長嘆第二十六章 坐而論道第二百七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零九章 時不待我第五十三章 西進關中第八十章 劉表東進第六章 漢末毒師第六十四章 把曹操往南逼第四十三章 王朗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陽的意圖(感謝歆帥帥大佬的盟主打賞)第九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七十一章 鄴城之戰第一十一章 正義的夥伴陳子歸第二百三十六章 綁架陳暮第四十七章 奪權第一十五章 破徐州,便在今日第三十章 天子閱兵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四十三章 慘勝第四十二章 呂布投冀州第一百九十七章 張郃投降第七十八章 舊時代的消散,新時代的開啓第六十六章 科學,從數學開始第五十九章 起風了第一十五章 易陽城破第三十五章 民風淳樸蒲陰縣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預防針第五章 四弟很忙第五十六章 將膽第一十一章 玉堂尋賢訪陳生第一百七十九章 斬文丑第三十九章 最後一功第七十九章 天下惡名,由我劉玄德來背!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會來救我的第二十五章 哥幾個,走着第二百七十一章 鄴城之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將搴旗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第八十三章 浮陽之戰(2)第一十五章 攪亂天下格局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戰爭第八十六章 科研指導第一百一十三章 鞠義練兵第八十四章 大漢光明的未來第一十一章 玉堂尋賢訪陳生第二十章 地暖經濟第六十八章 科技萌芽第八章 我們是兄弟第八十九章 臨時變陣第二百六十九章 抵達倭奴國第一百一十一章 羣狼戰術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九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四十五章 逼走公孫瓚第一十三章 初平二年第七十五章 臥底的自我修養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請假條第八十七章 股掌之間第三十四章 祭祀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軍,緊急軍情第三十五章 學宮最後一天(3)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有他在,袁紹怎麼贏?第九十三章 面冷心善陳子歸第一十六章 一十二月朝議第三十四章 洞悉人心第九十八章 葛亭之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紹西遁第二百四十章 一生之敵第八十一章 在廣陵畫上一個圈第二百六十三章 交易第二百一十六章 二種內鬼第七章 巡視地方第三十一章 整裝待發第三章 雙面間諜第六十章 入駐華陰第一百二十四章 溘然長逝第六十二章 朝會第五十章 弔唁請假條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六章 呂布的處境第五十三章 一夜成長第五十二章 天下五君,笑對蒼穹(新年快樂)第二十五章 哥幾個,走着第一十四章 荊南叛亂第三十八章 章武二年第一百六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五十七章 時機已到第五十七章 重要講話第三十三章 此間涼第七十二章 長安亂第一百零九章 西域風雲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試探第二十六章 王允的騷操作第九十九章 二聲巨響第一百一十三章 鞠義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