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崩潰

關中平原,蒼涼的地平線上,密密麻麻的人緩緩向前而行。

他們的速度很慢,如螞蟻般蜿蜒,人頭攢動。

百姓穿着破爛的襖衣,面黃肌瘦,很多人像是竹竿一樣,彷彿風一吹就會倒。

徐榮直到第二天才反應過來,關東軍居然不是在準備渡河強攻長安,而是攜民往東,帶着左馮翊與下邽縣的百姓準備往華陰方向撤。

這讓徐榮又驚又喜。

驚的是他手裡沒有騎兵,因爲晚一天才反應過來,如果關東軍撤的快的話,他恐怕追不上。

喜的是劉備居然帶了那麼多沒有戰鬥力的百姓撤離,一旦他追上,亂軍之中,哪怕他只有兩萬人,也足夠製造大量混亂,讓百姓衝散關東軍陣型。

所以第二日徐榮就命令部隊全速追擊,幸運的是由於攜帶了大量體力不支的百姓,關東軍撤退的很慢。

大概是在三天後,也就是過了下邽縣,準備渡江去鄭縣的時候,終於追到了劉備。

實際上現在的關東軍已經分崩離析,孫堅曹操鮑信自己離開,如今只剩下劉備還在堅持向東。

數萬百姓加上劉備三萬多軍隊,總共有十萬人,渭河北岸亂糟糟一片,數不清的人從河面踏水過河,因爲冬季枯水期,渭河很多地方可以泅水過去,河面全是人。

徐榮見到這一幕,不由大喜,他的軍隊每日行軍接近六十里,而劉備軍每日行軍只有四十里,差不多也就是三天的時間剛好追上。

這還是徐榮有意保持體力,不然的話,極限行軍每日一百二十里都能做到。

劉備早已經從探馬那裡得到消息,組織起兵馬矗立在渭河岸邊,遙望着遠處緩緩而來的徐榮大軍,每一名青州兵的臉色皆有菜色,朝堂諸公援助的糧草只夠七萬大軍幾日食用,分食給百姓後,他們每日也只有粟米粥喝,根本不能保持體力。

“大哥。”

關羽握緊了青龍刀,騎着爪黃飛電矗立在劉備身邊。

“嗯。”

劉備臉色堅毅,對於現在的局勢他早已料到。

之前說過,劉備並不是不想打長安。

而是糧草不濟加上看到了百姓疾苦,他終於醒悟過來,想要回華陰接應了糧草之後,再來穩着打。

曹操的計劃太冒險了。

劉備之前敢去賭,是因爲他拯救天子與滿朝公卿心切,再加上徐榮那封信,表明長安空虛,又有牛輔回師的壓力,讓他覺得可以一試。

但等他看到長安周邊無數百姓悽慘的模樣之後,心態與想法就發生了很大變化。

他在想。

也許曹操的計劃會成功,那樣的話,確實可以一戰而勝。

可萬一失敗了呢?

這世上哪有百分百成功的謀略。

終究是一場豪賭而已。

一旦失敗,關東軍將徹底葬身於此。

不僅這次遠征長安的計劃徹底落空,長安周邊的無數百姓亦是同樣將墮入暗無天日的地獄之中再也看不到希望。

很多人都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可責任,也代表着壓力。

揹負的東西越多,壓力自然也會越重。

做出決定之前的那一瞬間,劉備的身上像是有一座大山壓在頭頂,讓他喘不過氣來。

這些年,過得太順風順水。

他發現,一旦自己失敗了,作爲盟主,遠比作爲提出計劃的曹操揹負的壓力要大得多。

世人只會去說,劉玄德明明可以穩紮穩打,慢慢攻下長安,救出天子。卻一定要去冒險奇襲,最終落得個失敗的下場。

不會去說曹操爲什麼要提出這個計劃。

因爲劉備作爲盟主,是可以否決曹操的計劃,他卻偏偏同意了。

正如魏延提出的奇襲子午谷,諸葛亮進行了否決。

而鄧艾提出偷渡陰平,鍾會卻同意。

二者都有自己的考慮。

或許劉備不會在乎這些輿論。

可他在乎如果不能成功,那麼長安的天子和百姓又該怎麼辦?

他不敢去賭了。

因爲他發現,賭輸了的代價,實在太大。

在這個時候,劉備最後悔的事情,就是把田豐關了起來。

如果他能夠早點聽田豐的話,一步步穩紮穩打,每到一處,都等待糧草過來。

那麼到長安的時候,他就有足夠的能力將長安周邊的百姓遷移走,至少不會讓他們在這個冬季過得如此艱難。

可是陳暮曾經說過,這世上最沒有意義的情緒,就是後悔。

畢竟這於事無補。

所以劉備很快就把這些負面情緒從腦海中刨除,目光森然地看着遠處的敵人。

雙方隔了約有二里之地,互相遙望,默然不語。

戰場上除了冷厲的朔風以外,就只剩下急匆匆的腳步聲,以及弓箭拉弦,中層軍官不斷地呼喝,勒令士兵站好隊伍,列好方陣的聲音。

“將軍。”

校尉李蒙問徐榮道:“打嗎?”

徐榮遠眺着觀望劉備軍的軍容,看到他們的陣容排列參差不齊,士兵有氣無力,輕笑一聲:“再等等。”

“等到何時?”

李蒙又問。

“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話,他們的糧草早在三日之前就已經消耗一空,現在關東軍的兵馬都餓着肚子在打仗。”

徐榮淡淡地道:“只是如今還不是最好的時機,傳令下去,敵不動,我不動。”

李蒙伸長了脖子,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的百姓正在艱難地泅水過河,便說道:“如果他們等百姓過河之後,就從河灘撤離呢?”

“那就追上去,只追不打。”

徐榮沉聲道:“鄭縣離華陰尚有百里,最快也得兩天才到,哪怕他們進入鄭縣據城而守,沒有糧草,看他們能怎麼辦。”

旁邊另外一名校尉張繡讚歎道:“將軍好計謀,我軍只要跟着他們,他們就必然十分緊張,本就飢餓,恐怕撐不了多久,關東軍就得崩潰譁變。”

徐榮只是微笑,從誘敵深入開始,至少目前來說,一切都還在他的掌握之中。

天色越來越暗,傍晚夕陽開始下落的時候,劉備軍發起了進攻。

嗚嗚嗚嗚!

蒼涼的號角聲長鳴。

沒有一點點前奏,也沒有任何開場白。

在凌厲的朔風之中,劉備軍的各級軍官呼喊吆喝下,一列列長槍兵在陣前先列好了陣勢。

典韋張遼高順黃忠等人站在陣前,漠然地看着遠處列陣的敵人。

砰砰砰砰!

第一排的刀盾手不斷地用環首刀敲打着盾牌,一步步向前而行,後方的弓箭手彎弓搭箭。

隨着劉備的一聲令下,所有人開始發了最猛烈的衝鋒。

“撤!”

徐榮騎在馬上,轉身就走。

士兵們井然有序地撤退,離了二里地,差不多就是八百米的距離,足夠他們完美地保持距離。

但在此時,異變突生,徐榮的背後,驟然出現了無數人影,向着他們襲來。

張飛!

關東軍的軍事部署當然不是一窩蜂就往長安衝那麼簡單。

在有兵力優勢的情況下,他們選擇主力迂迴左馮翊,由北向南進攻。

分出張飛一萬五千人,自灞橋方向由東往西。

一旦戰事有變,則兩頭同時進攻。

隨着劉備忽然改變了策略,張飛的兵馬自然也就沒有了進攻意義,便調回來以做伏兵。

劉備是從渭河北岸撤離,張飛則在渭河南岸,差不多就是後世的渭南市的位置。

藉着天色已暗,夜色掩護,以及冬季枯水期,從渭河中間的沙洲渡河而來,潛伏於北岸的河堤坡下。

此時正有了他們的用武之地。

“殺!”

劉備雙股劍在手,向前一揮。

“嚯!”

列在陣前的刀盾手洶涌地衝刺了出去。

前狼後虎。

徐榮軍的形勢處於極爲險峻的地步。

看到這一步,張繡連忙對徐榮道:“將軍,怎麼辦?”

徐榮咧嘴一笑:“還能怎麼辦,打!”

“殺!”

一聲令下,徐榮軍同樣發起了進攻。

然後緊接着就是兩股洪流洶涌地撞在了一起,從高空俯瞰的話,就像是最銳利的矛,遇上了最厚實的盾。

兵刃交接,火光迸濺。一個個人仰馬翻,成片成片的人倒下,消失在了戰爭的泥潭裡。

董軍的問題在於人少,只有兩萬人,但他們裝備精良,吃飽喝足有體能優勢。

劉備軍的優勢在於人多,雖然體力不支,但身上的棉衣比之董軍的衣服更加保暖, 在冰冷的北風吹拂中,雖然餓着肚子,卻不至於瑟瑟發抖渾身充滿寒意。

雙方都有他們的優勢,而且從實際意義上來看,劉備軍的優勢顯然會更大一點,前後夾擊之中,徐榮軍在短時間居然有崩潰的架勢。

可這種情況,僅僅維持了不到一刻鐘。

渭河北岸的地平線上,同樣冒出了無數人影,向着這邊快速靠攏。

當初徐榮讓段煨駐守在灞橋,現在他的作用同樣體現出來。

段煨並不是跟在張飛身後來的,他是直接越過了渭河,跟在徐榮身後來的。

所以張飛的斥候根本沒有發現他們。

張飛從渭河南岸渡河襲擊了徐榮的後方,段煨又襲擊了張飛的後方。

原本就缺少糧食的張飛部同樣面臨着兩面夾擊。

這場戰鬥僅僅持續了兩個多時辰。

雙方死傷加起來超過了五千人,巨大的傷亡使得本就飢餓疲憊的劉備軍終於堅持不下去,瀕臨崩潰。

夜幕下,士兵們丟盔棄甲,倉皇奔走,最終演變爲了一場大逃殺。

在關羽張飛典韋張遼黃忠等人的拼死掩護下,劉備最終率領數千人突圍。

第二日天明,收攏士卒,除了死傷的以外,還有上萬人走散,只得了三萬多人繼續東歸。

第四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第六章 馬鈞第七十九章 局勢明朗第四十七章 奪權第八十五章 養寇自重第一百四十六章 澤國第四十四章 我也是有兄弟的第七十三章 銍縣會盟第八十九章 臨時變陣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第九十九章 工具人劉虞第一十九章 年輕袁紹,雄主之姿(感謝魯比大佬盟主)第一百一十九章 靈魂拷問第一章 雖非同胞,情同手足第六十二章 出城,死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誘餌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第八十一章 大戰前夕第二百二十章 意外第一百零三章 江湖仍有他的傳說第四十五章 逼走公孫瓚第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七十六章 火起第四十六章 把四弟抓起來第八十章 父子情深第五十六章 將膽第八章 瘋狂的何氏第六十九章 崩潰第七十九章 淮口射戟第二百七十六章 我愛你們第二百三十一章 兵敗如山倒第六十七章 天子賜劍第九十四章 鞠義的痛苦第八十一章 埋伏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一百七十六章 孫堅遭襲第六十六章 科學,從數學開始第三十七章 自古槍兵多.....第二百五十六章 智取涉縣第三十二章 中伏第三十二章 酸棗會盟第四十三章 戰呂布第一百四十四章 敵我援軍第一十八章 天命在我第一十八章 君臣和睦請假條第九十三章 絕望的鞠義第一十八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八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二十一章 楊賜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通知第三十三章 此間涼第五十章 官渡對峙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下洛陽第二百零一章 誰能繼承大統?第七十一章 典韋第一百零三章 章武六年第二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令人疑惑的策略第一百二十七章 哺時定策第八十五章 取勝!第一十六章 奇襲曲樑第五十六章 打潁川第三章 盧植第六十三章 狂獅第五十九章 只要那個男人不在第五十五章 家庭與傳承(恭喜陳暮喜提兒子一個)請假條第八十五章 養寇自重第六十九章 西涼鐵騎第八十三章 船隊回航第一百七十六章 孫堅遭襲第二百七十三章 決戰之日第四章 那個男人的可怕第四十二章 楊賜去世第三章 天下大勢第二百六十一章 請陛下禪讓第一百五十章 小老弟,你怎麼回事?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三十五章 天下無主第一百八十七章 決戰之日第二十五章 哥幾個,走着第五十九章 只要那個男人不在第四十七章 奪權第一十一章 大事業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六十九章 萬惡之源第一百零九章 時不待我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第六十八章 武課第一百二十九章 偷師曹操第九十六章 開戰!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十章 主動示愛第八章 瘋狂的何氏第三十七章 學宮最後一天(完)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預防針第四十六章 把四弟抓起來第二百一十章 陣斬高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