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

程立開口說道:“諸君所言皆有理,而愚意以爲,鎮東必非欲取山陽者也。”

當年黃巾亂時,程立一個儒士,能使其家鄉東阿得以保全,他在兗州的名氣很大,早前連劉岱都專程向他問計,因是,雖然他家聲不顯,張觀等人對他卻都是十分尊重的。

此時聽了他的這話,張觀問道:“先生此話何意?爲何這麼認爲?莫不是先生也以爲鎮東遣騎入山陽,只是爲了解任城縣之急麼?”

程立不緊不慢地說道:“且不說鎮東是不是爲了解圍任城縣,只說一條:吾敢請問諸君,鎮東如果真的侵取山陽的話,濟陰、陳留會有何反應?”

張觀答道:“山陽如失,濟陰、陳留坐席難安,所以吳濟陰、張陳留必然會鼎力相助。”

“以吾山陽、濟陰、陳留、濟北與東五郡,可與徐州戰否?”

濟北郡內現雖黃巾遍地,地盤可以說是所剩無幾了,但如說到兵馬,鮑信手上卻是有部曲的,鮑信是泰山人,討董時,他曾經在泰山募過驍勇,當了濟北相後,爲鎮壓本地黃巾,又在濟北征募了一批郡中的劍客、猛士,這些人跟着鮑信打過不少的仗,戰鬥力還是不錯的。

“徐州兵雖強,然其州中的民口少,富庶亦不及吾州,兼之吾州東有冀州爲靠,自是足可與徐州一戰。”

程立點了點頭,說道:“主簿此言甚是!較以兵強,吾州或稍遜徐州,而較以民口、產出,徐州不如我,冀州方敗公孫伯珪,袁車騎行有餘力,現已可援吾州,而呂奉先得袁公路之資,侵入汝南,如火燎原,使孫文臺無力旁顧,較之形勢,徐州亦不如吾州也,是以,愚意也以爲,吾州足可與徐州一戰。”頓了下,接着說道,“既然是這樣,鎮東會在此時侵取山陽麼?”

張觀等不覺沉思。

過了會兒,張觀說道:“如此,公意是以爲鎮東現在不敢大舉進犯吾州?”

“外非必勝之敵,內有未撫之民,鎮東如何敢大舉進犯吾州?”

所謂“未撫之民”,程立說得有點誇張,但他的意思是對的。

荀貞到底是才得徐州,至今才一年的時間,儘管多數的士族、郡縣豪強都支持他,或者說,不反對他,但荀貞也不能因此而“窮兵黷武”、“耗盡民力”,打一個泰山,打一個濟北,速戰速決,一次打一個郡還可以,現在州府的庫藏物資完全支撐得住,可一旦與兗州搞起州戰來,州府的庫藏就不夠用,必須要從民間廣爲徵調了,正如張觀等人迎曹操入主兗州一樣,徐州的士人也是希望荀貞能夠安定州中的,結果若是荀貞反而卻“搜刮民間”,致使他們的家族利益大受侵害,那麼他們就可能會由不支持、或不反對的態度改而反對荀貞了。

簡言之,地方士族的勢力太大,曹操在兗州有曹操的難處,荀貞在徐州亦不是可以恣意妄爲。

張觀等人品思之,越琢磨,越覺得程立說得有道理。

張觀問道:“然則,以公高見,鎮東遣騎犯山陽,確是爲了解任城縣之圍,而至於許顯、趙雲將統兵繼至,則是詐言了?”

程立直覺地認爲荀貞遣張飛帶兵侵入山陽,絕非僅僅是爲了解圍任城縣這麼簡單,不過這些考慮沒有必要在堂上對着這麼多人講,事實上,程立認爲,即使給他們這些人講了,他們估計也聽不懂,因此,乾脆也就不說自己的這個疑慮,只是順着張觀的話風,接腔他的後半句,答道:“適才滿從事說‘用兵之道,重在迅密’,確哉斯言!能而示之不能,不能而示之以能,鎮東這明顯是在‘不能而示之以能’,吾料他斷然不會調許顯、趙雲兩部入山陽。”

張觀等基本被程立說服了,可畢竟山陽是家鄉,他們的族人、家業、親戚、朋友,大多在山陽,即使相信了荀貞不會大舉入侵,仍是放心不下,因是,還是有人固請曹操遣兵援助。

陳宮這時說道:“張飛,宿將也,部曲皆精,熊虎之師也,本與李通、荀濮駐屯汝陰,今爲鎮東特地調回,侵掠山陽,其部號稱五千,此固虛言,而至少亦應有千騎之數,即便許顯、趙雲不會繼至,恐山陽也難獨御,明公遣些援兵過去也是合宜。”

陳宮和程立兩人的脾性有相近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相近的地方是,他兩人皆性格剛強,不同的地方是,程立家的族姓不顯,只是個小士族,與兗州地方的大士族不熟,來往不多,但陳宮不然,陳宮出身右姓,少年成名,與海內、兗州的大姓士人們交往密切,有這樣的朋友圈,難免就會不自覺地站在大士族的利益上,這對曹操有好處,也有不利處,好處在於:曹操由是而能得他之力,加以鮑信之助,入主兗州,不利處在於:在得了兗州後,陳宮有時會因爲本州大士族的利益而與曹操的心意相違。

不過,陳宮當下說的,請求曹操遣兵援助袁遺,倒也不只是爲了山陽大士族的利益,同時也是爲曹操着想,曹操剛入主兗州,不能不照顧地方士人的請求,此其一,袁遺半天三道求援的郡檄,看在袁紹的面子上,也不能不理會,此其二。

對陳宮的這層意思,曹操心知肚明,於是略微斟酌,說道:“公臺言之甚是。那就這樣罷,吾調李幹部入援山陽,君等看可好?”

張觀等人不太同意,有人說道:“李幹,豪強而已,不能敵張飛宿將,其所部,不過民兵,甲械不全,少經征戰,亦不足敵飛部精銳。明公如要遣師赴援,何不改調別部?”

又有人說道:“朱靈、蔣奇是袁車騎的部將,從車騎征戰日久,善戰、兵精,袁山陽,車騎從弟也,如調此兩營赴援,料朱、蔣必效死力,將既知兵,兵亦雄強,以敵張飛,可也。”

朱靈、蔣奇這兩營袁紹的兵馬,說是袁紹借給曹操,幫助曹操的,袁紹說把這兩營兵借給曹操時,當着袁紹的面前,曹操那時也表現得很高興,其實在他的內心中,他並不是那麼地高興,相反,對朱靈、蔣奇,他乃至有些提防和忌憚。

爲何?便正是因爲袁遺。

袁遺是袁紹的從弟,已經掌了兗州的一個大郡,現在袁紹又撥了兩營部曲,名義上說是皆給曹操,可萬一有事,到底這兩營部曲,蔣奇、朱靈是會聽曹操的命令,還是會聽袁遺的命令?不用想也知道。袁紹“借兵”的這個舉動,看似是在幫曹操,實則是在幫袁遺,是在助長袁遺在兗州的勢力和影響。亦是因此之故,儘管州府在昌邑,曹操主掌了兗州後,卻寧肯駐兵定陶,也不肯去昌邑,他爲的就是避免袁遺與朱靈、蔣奇的直接接觸,不能讓他們天天見面。

聽了那州吏的建議,曹操不動聲色,笑道:“朱、蔣二校,吾另有大用。朱、蔣部雖多老卒,然俱冀州人,客軍是也,李乾和他的部曲則不然,李幹,山陽人,其部曲也多是山陽本地人,而今山陽遭侵,吾使之東還赴援,他們才一定會人盡效死,飛部再強,不足提也。”

那州吏想了想,覺得曹操說得對,因是不復再言了。

定下使李幹率部赴援山陽,曹操叫州府給袁遺回書,告訴了他這個決定。

議事散了,曹操留下陳宮、程立等少數幾人,當頭說道:“吾意檄允誠,請他立即攻江鵠、李瓚,吾率子廉、蔣奇、朱靈各營,親攻任城縣。君等以爲何如?”

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33 程偃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3 書裡有一個錯處,向大家道歉67 操以兵戰振郡氣 報得長安急信來87 恐將危矣數請救 營有公覆必能撐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8 推衣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26 貞之得隴苦不足29 鍾繇雷電災害啊,晚點更90 揭竿而起爲招安44 高家52 圍魏救趙亂其陣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9 太守長史兩不負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38 陰入縣寺持短長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72 寧舍濟北取任城25 我公恩信結人深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109 父子兩路齊上陣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48 許君卿計敗張遼139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六)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28 君子報仇32 陽平文謙侵如火 常山子龍穩似山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36 我所邀者仁民名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11 雪夜攻莊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7 清洗潁陰(上)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58 曹子孝奉令趨行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72 初見一龍(下)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58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八)50 排場130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三)58 孫堅70 相見恨晚堂上歡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14 賊困屋中17 第一天(中)26 招人16 虎狼之威(上)5 秦項建言取濟南(上)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19 二荀優劣71 擒得鄭相逃呂尉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65 延攬勇士(上)110 宣高節義英雄志 亂世臣亦擇人君87 名出郡外州中聞(下)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88 遠謀圖據中原地 欲與孫堅結姻親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67 鳳集西鄉(上)26 鄉中四姓51 故事6 秦項建言取濟南(中)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23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四)21 徐羊各獻破敵策109 無情未必真豪傑 爭徐需重爭臧霸14 營中點兵尚未畢 遙見數騎絕塵至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47 辨旗察鼓35 鄉吏殘民296 陳國相襄軍第一(五)11 寇至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53 滅族(上)95 徐榮單騎入太谷 膽勇兼備得雄關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5 且以盜賊付太守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7 計劃67 二月風雷重又動25 備寇22 鵠備分得勝負機36 天下之中洛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