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先表北海刺青州

高地塢壁中的賊寇,唯一所仗的就是那道緩坡之險,徐州兵既已攻至塢下,那壁中的賊寇自是難當這些徐州精銳的一擊。不用高素帳下的潁川虎賁出陣,單隻馮鞏的部曲,就能將此塢攻陷。戰未有一個時辰,塢堡已被攻破。馮鞏部殺入塢中。其內的數百賊寇盡數投降。

劉馥命萬潛負責清點繳獲。

卻從那堡中,得了幾封書信。

萬潛看了,竟是李操與那塢堡中賊寇的通信,他猶豫了會兒,沒有作聲,私下裡把這幾封信還給了李操。李操原本心中正在忐忑不安,見到了自己的這幾封信,大石落地,總算是鬆了口氣,對萬潛感激涕零。萬潛說道:“你我早就相識,同爲州里人,我還能眼看你因此而受劉府君的治罪麼?這不過是舉手之勞,何足掛齒。”李操說道:“治中的大恩,操沒齒不忘!”

不須多說。

打下了這處塢堡,就扼住了澤內與澤外的主要通道,剩下的,即可徐徐進剿了。

劉馥把此戰的經過,和對剿賊的展望,寫成公文,遣吏與荀攸送去。

公文送到州府,荀攸看了,沒有留下,亦選吏遣出,去徐州的州府,把劉馥的此道公文轉呈荀貞。——荀貞雖是不知大野澤便是後世梁山泊的前身,然對大野澤的賊寇是很關心的,臨回徐州之前,曾經囑咐過荀攸,叫他務必及早將此澤中的賊寇消滅,以安沿邊的百姓。是以,荀攸把劉馥的這道公文,轉奉給荀貞批閱。

公文到郯縣的徐州州府時,荀貞有事諮詢劉謙的意見,剛把他召到,在與他談話。

劉謙觀荀貞神色,見他看完這道公文,一副不以爲意的樣子,心道:“聞適才呈送此公文的吏員說,此公文是從昌邑加急送來的。既是加急,應爲要事。卻爲何鎮東似不重視?”

荀貞大約是瞧出了他的疑惑,笑道:“沒什麼大事,元穎、子繡諸卿滅了一股小賊而已。”

元穎,是劉馥的字。

馥者,香氣濃郁也;穎者,禾穗的尖端也,劉馥的名與字,充滿了讚美農耕的意味。

劉謙來到徐州已有一段時日了,每隔三兩天,荀貞就會召見他一次,問他些青州的事情,同時,也會與他閒談些徐、兗的事情,加上他私下的用功,他而今對兗州、徐州的大體現狀卻已是頗爲了解,略作思索,就猜出了“小賊”是什麼,問道:“可是剿滅了大野澤的賊寇麼?”

“尚未畢收其功,不過離徹底剿滅,應是爲時不遠了。”

劉謙說道:“兗州先後經劉公山、曹孟德二主,而劉、曹兩人,皆無意用兵大野澤。明公掌兗州至今不過一兩個月,就派兵剿賊,解民之苦,且立刻獲得戰果。劉、曹二君,較以明公,屍餐素位者也。”

荀貞卻是替曹操說句公道話,笑道:“孟德竊據兗州的時候不好,正值黃巾大盛之時,他沒有功夫去剿大野澤的蟊賊,亦不奇怪。我現下能夠抽出手來,去收拾彼等小賊,也是因兗北的黃巾已被我消滅,否則,我怕也暫無暇理會他們。”頓了下,接着說道,“至於解民之苦,義遜,我輩既然日常所食所用,悉爲民脂民膏,那麼爲百姓們做點事,不是理所當然的麼?”

劉謙喃喃地重複荀貞的話,說道:“‘日常所食所用,悉爲民脂民膏’。”品咂再三,由衷地敬重說道,“明公,今州郡割據,雖是羣雄競起,而海內英雄,料無一人能有明公此愛民心!”

荀貞一笑,說道:“孔北海德隆天下,必勝我也。”

劉謙聞言,心中想道:“孔府君的確品德高尚,然若論愛民之心,他要真的愛民,也就不會拒絕承祖勸他‘自託強國’的良策了。孔府君如有軍幹之能的話,不肯依附強國,也就罷了,我可舍了此命,陪他爲‘爲天子守土’。卻奈何他實無干才,空負高氣,才疏意廣,我北海又無精兵強將,以是內不能擊滅黃巾,外不能抵抗強敵,只一句‘爲天子守土’,孔府君誠然是得了忠正的美名,我郡中的百姓,可該怎麼辦?可如何能在內憂外患中求得一生呢?”

劉謙與左奇一樣,是智謀之士,故對孔融的迂腐守忠,不通權變,頗有微詞。

不過他心中雖是這樣想,露出於外的,則只是笑了笑,沒有回答。

畢竟孔融是他的故主,他不好當着荀貞的面,說故主的壞話。

荀貞端起茶碗,抿了口茶,借這話頭,把自己今天召劉謙來的目的說了出來,對他說道:“義遜,青州從去年焦和病逝以後,到現在爲止,一直無主。青州州內的黃巾仍然很多,州中無主,各郡自相爲戰,不利於儘快、儘速地蕩平黃巾,還百姓以安寧,孔北海身負海內之望,我欲表他爲青州刺史,卿意何如?”

焦和病故以後,青州倒也不能說是無主。

準確說,目前有三個人,都掛着青州刺史的頭銜。

一個是公孫瓚所表的田楷。一個是袁紹所表的周昂。一個是長安朝廷任的青州刺史。

按說起來,長安任的那個當是正牌,可他壓根就到不了青州,自不必多提。

周昂是揚州會稽人,其兄弟三人,俱有名聲,與袁紹盡皆結好,都是袁黨中的重要人物,他的兄長周昕任過丹陽太守,丹陽兵是四海知名的精卒,曹操初起兵討董的時候,還去過丹陽,問周昕要過些兵馬,周昂本人曾任九江太守。比起長安任命的那位,周昂現在冀州,離青州倒是很近,但田楷守在平原郡,此乃青州之西大門,他亦是到任不得。

算來算去,三個青州刺史裡頭,唯一身在青州的,只有田楷。

可一則,公孫瓚在士人中的名聲不是很好,二來,公孫瓚又剛在與袁紹的爭冀戰中兩次落敗,已然退回去了幽州,也就是說,田楷失去了最大的靠山,所以,田楷在青州基本沒什麼人心。

公孫瓚可表得青州刺史,袁紹可表得青州刺史。

荀貞爲何不能表?

當然也能表。

劉謙聽了荀貞的這話,擡頭瞧了他眼,心道:“無緣無故的,鎮東爲何突然說起欲表孔府君爲青州刺史?莫不是,因見兗州基本已定,鎮東故是思欲圖謀青州了麼?”慢慢地搖了搖頭,說道,“明公,孔府君怕是不會接受。”

“是麼?”

劉謙欲言又止,終是沒法把孔融斥責荀貞的那些話轉述給荀貞聽,末了,只答道:“是啊。”

荀貞前已接到過孔融訓斥他的來信,因是不用劉謙把話說明白,就能料出他想說些什麼,面色不變,從容不迫地說道:“我想要表孔北海爲青州刺史,不是爲了孔北海個人的權勢,而是爲了青州的百姓啊!這樣吧,義遜,我且只管先表孔北海爲青州刺史,孔北海若是果如卿言,不肯接受,那我就再作其它計議,可好?”

劉謙心中一動,想道:“什麼叫‘再作其它計議’?其它計議……,是再表其他人出爲青州刺史麼?如果表其他人,鎮東會表何人?”想了又想,不覺拊掌說道,“明公此策絕妙!”

荀貞問道:“我有何策?哪裡絕妙?”

劉謙起身下拜,說道:“明公,謙所以攜家帶口,棄鄉梓,奔投明公者,便是欲以此身、舉家相托明公。明公莫非,還信不過謙麼?”

荀貞急忙下到堂上,親手把他攙起,說道:“義遜,何出此言!我當然是信得過你的!我與卿雖是相交尚短,然與卿一見如故,方待要與卿共定天下,迎天子還舊都,解民倒懸!如何會信不過卿?”請劉謙落座。

劉謙躬身,候荀貞先坐。

荀貞便回到席上坐下,劉謙這才也坐。

劉謙拾起剛纔的話頭,笑道:“謙所言明公此策絕妙,說的是孔北海如不應明公之表,明公自便可再表他人,如此一來,青州別郡的長吏們,也就無甚可說了,這是以退爲進之策啊,妙不可言。”

劉謙既已述明瞭投奔的心意,荀貞也就不再打哈哈,笑道:“義遜,你覺得我此策可行麼?”

“決然可行!”

“那就勞煩義遜,爲我起草此表,可否?”

劉謙痛快地應道:“敢不從命!”

荀貞沉吟了會兒,說道:“現下州府的諸多吏職,俱皆滿員,無有空額。義遜,就先以師友從事屈卿,等過些時日,我對卿再另做擢用,如何?”

劉謙應道:“謙以鄙陋之軀,何敢爲師友從事!能在明公門下,做一個吏卒已是不勝之喜!”

荀貞笑道:“以卿之才能,爲師爲友盡皆足夠,卿如無異議,那就這麼定下了!”

說話間,堂外吏員呈進軍報一道。

荀貞打開來看,是趙雲從歷城寫來的。

軍報上言道:袁紹遣張郃爲將,引兵萬餘,攻打平原郡,田楷一日三使,願改投徐州,向歷城求援。

70 相見恨晚堂上歡22 文高初見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3 先表北海刺青州53 只知太守不知君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225 幕府遣行三道檄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63 田邊斷案(上)10 計吏郭圖(下)11 督郵屬吏38 範繩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42 孫郎威震定潁外7 獨行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37 生來無計避徵徭87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一)57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七)187 分用能臣郡國守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95 冀州北望氣如何27 朱公偉奉天子詔22 文高初見43 爲今之計40 荀攸之志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50 祭祀族宴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37 會師(下)59 奮武意收黃巾用20 辛璦(中)73 健兒戰死誰封侯(下)73 衆議討董能行否 首事忠雲連薛禮45 得士親附9 袁公路縱虎謀北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195 周幼平如熊舉將(上)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11 陳琳表令諸荀怒74 程劉自請見臧薛 三陳領命討郡賊57 早晚滅此豎子大賊55 毀容17 偏將軍用計賺蓋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44 龍騰潛淵風雲匯 再得虎臣潘與凌62 太守行春(下)14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一)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15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51 謀算將戰43 董卓狼顧問英雄(上)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5 冀董幽田兩名俊5 且以盜賊付太守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12 道是襄陽德珪來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32 陽平文謙侵如火 常山子龍穩似山63 叕兒乃有大志乎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1 上任72 曹孟德妙解袁怒 荀友若起意歸鄉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71 此子存有難測之志31 督郵一怒(上)54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24 張讓賓客17 虛席相問上策何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57 二月習射(上)81 擒賊先擒王(中)55 兩千兵足滅獠寇 智淺何如相國高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112 詔討東郡出汝南(上)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18 誅滅沈家(上)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45 正旦前日14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八)67 操以兵戰振郡氣 報得長安急信來76 演武薦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