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

荀貞雖想見陳登,不過現在卻沒有機會。

陳登現人在州府,其家又不是在廣陵,也只能等日後有機會時再說造訪相見之事了。

卻說就在荀攸、姚升回來的前兩天,劉備已從下邳歸來。

劉備到廣陵郡府後,除了向荀貞彙報了面見笮融的經過,以及對笮融這個人的觀感評價,還向荀貞正式提出了他想要獨領一軍。

不過,劉備當時沒有說得這麼直接,沒有直接說“我想獨領一軍”,而是說道:“今徐州雖無巨賊,而外有青、兗黃巾之窺,以現下這個時局來看,沒有強兵則不行,備不才,深受君侯厚恩,極思欲報之,願赴丹陽、泰山,爲君侯前去募兵。”

泰山在徐州的西北邊,與廣陵之間只隔了一兩個郡,丹陽更近,在徐州南邊,和廣陵接壤。這兩個郡都是盛產精兵之地,不久的將來,諸侯討董之時,鮑信、王匡所帶的都是泰山兵,王匡在兵敗之後,還曾再次赴泰山募兵,而曹操在初戰失利之後,痛定思痛、爲得精兵,也曾不遠千里地專門跑到丹陽去召兵,去這兩個地方募兵,或者說去丹陽募兵,是荀貞在來廣陵的路上時就考慮過的,所以“去這兩個地方募兵”這件事並沒有讓荀貞感到驚奇,但讓荀貞覺得意外的是,卻居然在他提出這件事之前,在他剛到廣陵之後,劉備居然就提出了這件事,而且主動請纓,“願爲他前去募兵”。

如論智謀,荀貞雖非頂級,但經過這麼年的歷練,他現在卻也不難從一個人的話中看出這個人的真實想法,因而很快,荀貞就猜出了劉備的真實所欲。

荀貞故作不解劉備之意,訝然問道:“玄德,你爲何忽有這個想法?”

“今徐州外臨黃巾之脅,京都又有董卓肆亂,君侯麾下將士雖勇,然才僅四千之衆,以備度之,倘若徐州有變,甚而天下生亂,如僅憑此眼下所有之兵力,恐似稍嫌不足。泰山、丹陽,皆精兵之地,備雖不才,然此去之,借君侯之威名,不敢言多,想來至少也能爲君侯募來兩千敢戰之士。備受君侯厚恩久矣,無以爲報,唯願能爲君侯牛馬走,以之稍報君侯厚恩一二。”

所謂“牛馬走”云云,意思就是說願給荀貞當個跑腿兒的,以此來回報一點荀貞的厚恩。

劉備這是在以退爲進,只是在找個話頭好請求荀貞能同意讓他獨領一軍,——什麼“願去泰山、丹陽給荀貞募兵”,募來的兵不管有多少,不都還得荀貞養?

荀貞笑道:“玄德欲領軍乎?”

被荀貞看出了所欲,劉備倒也不是很尷尬,從容應道:“備自忖無治政之才,亦非智謀之士,所能爲者,不過是一身武勇,欲要報答君侯,也只能託身寄命,爲君侯破敵在陣前了。”

最初的時候,荀貞覺得劉備這個人很可怕,百折不撓,只這份毅力就非常人所能及,但後來隨着自己的成長,也隨着自己眼界的開闊,自信越來越多,對劉備已不再有最初的那份忌憚,——不但對劉備,對關羽、張飛也是如此,荀貞最初時,是頗想將他兩人招攬到帳下的,張飛還不錯,“親近士大夫”,現而今他和荀貞的關係處得挺好,也挺親密,可以說他與荀貞的親密程度已不在他和劉備之下,現在荀貞軍中他也是手握實權,但關羽就不行了,不管荀貞怎麼示好,也只能讓他不像以前那樣對荀貞充滿“偏見”,但要想將之延攬到麾下,成爲自家的爪牙,卻明顯是不太可能做到的事情,不太可能也就不太可能吧,荀貞現在對此和對待劉備的態度一樣,也都是不介意了。

但話說回來,不介意、不忌憚是一回事,“倒持干戈”、“養虎遺患”卻是另一回事。

劉備這個人,是個“非爲久居人下”的人,荀貞和他相識、接觸這麼多年,現下對他也是十分了解了,從很多細小的事情就可以看出,在“重義”、“仁厚”的外表之下,劉備的內心實則是“野心勃勃”,尤其是近兩年,隨着年齡的增長,同時也是“隨着眼界的開闊”,劉備的這個“野心”更是比以前更強、更顯露出來了。

所以說,不再忌憚劉備是一回事兒,但親手扶植劉備,讓他羽翼壯大,給自己培養出一個可能的未來的強敵,這卻是另一回事兒了。

這是兩碼事。

因而,在聽了劉備的話後,按照荀貞真實的想法,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拒絕。

但是,做爲一個上位者,做一個決定的時候,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

一向來,荀貞待劉備甚厚,“視若兄弟”,這個時候,劉備提出來想獨領一軍,如果直接拒絕掉,會讓麾下的其他人怎麼想?你待劉備這麼親厚,你都不同意讓他獨領一軍,你是不想放權?劉備都是這樣,難以獨領一軍,那麼如陳午、魏光等等這些人呢?是不是更難得到這個機會了?

所以,不能直接拒絕掉劉備。

荀貞笑道:“此事不急,我剛到廣陵,下車伊始,諸事未熟,軍備非當務之急,且等我熟悉了地方情況之後,再議此事不遲,……玄德,你以爲呢?”

劉備連聲應是,帶着希望,歡天喜地地感謝着離開了。

看着他離開,荀貞盤算起來。

劉備能來求他一次,也就會來求他第二次。

婉拒一次,說得過去,第二次就不能再拒絕了。

看來,這個“獨自領軍”不答應也不合適。

但答應,也得有個底線。

換言之,得有個較爲可靠的措施,以能把劉備這頭猛虎鎖在籠中,免得給自己生造出一個未來的勁敵。

那麼,該有個怎樣的措施?

初步看來,至少有兩點要做到。

劉備之所以成事,除了他自己的能力,關羽、張飛其功大焉。

關、張皆萬人敵,能得其一,便足可揚威,現在關羽是難以延攬到麾下了,劉備一旦獨自領軍,關羽肯定是要跟過去的,那麼就一定要把張飛給留下來。沒有了張飛,二臂斷其一,那麼雖有“羽”,但劉備料來也定是難如原本之歷史一樣“高飛”了。

再一點,就是即使讓劉備獨自領軍,也不能讓他脫離控制。

首先一個,兵力不能給他太多。

其次一個,要在他軍中安插幾個靠得住的人手,以“協助”爲名,行“分權”之實。

對於兵力和安插人手,想來劉備也是沒什麼可說的。

荀貞現下只四千義從,給劉備五百人就算不少了,五百人翻不起什麼大浪,而且還可以以“親厚”爲名,把劉備留在中軍,這樣,既能得劉備之力,又能減少“可能會給自己生造出一勁敵”的可能性;而安插幾個人手,更是理所應當,劉備即使獨領一軍,也是荀貞的部曲,荀貞任命幾個人進去當他的助手,他沒什麼可說的,而且這也是很正常的。

有了這兩條保險,大約對“劉備獨領軍”這件事就有一定的把握了。

荀貞已非昔日之荀貞,現在的荀貞很有自信,對劉備這件事,他也就是出於正常的思考範圍考慮了一下,想好了解決的辦法之後,就不再多想了,他告訴劉備“軍備現下非當務之急”,這句話倒非假話,現下的當務之急是需要考慮在廣陵的施政。

荀貞雖是一個實際上重視“黔首百姓”更勝過“士族豪族”的人,但在眼下這個時代,要想在一個地方站住腳,首先需要考慮的卻不是老百姓,而是士族、豪族,是郡國右姓。

討董在即,荀貞沒有時間在民事、政事上下太多功夫了,要想得到廣陵郡的支持,他現在只能立刻、首先從本地的士族、豪族入手,只要能得到他們的認可,那麼在日後的討董中,他就可以暫時地後顧無憂了。

因而說,這在廣陵施政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本地的士族、豪族示好,以得到他們的擁護和支持。

張超走前,荀貞特地向他詢問過廣陵的冠族、名士都有何姓、何人。

這其中,張超特地提出了兩個,一個是廣陵縣人張紘,一個是射陽縣人陳琳。

這兩個人,荀貞在來廣陵前就知道了。

張紘,字子綱,今年三十多歲,不到四十,是廣陵最有名的的名士之一。

陳琳,字孔璋,年歲比張紘略小,此人不必多說了,就是後來寫討曹檄文,令曹操出了一身冷汗、乃至頭風都好了的那個陳琳,乃是當今天下數的着的大文士之一。

不過,陳琳現下不在廣陵,而是在洛陽。

何進爲大將軍時,召闢陳琳爲大將軍府的主簿,何進打算召外兵入京、以脅太后來誅宦官時,陳琳勸諫過何進,勸他最好不要這麼做,說何進這麼做無異於是“倒持干戈,授人以柄”,但何進沒有聽,後來何進被殺,主君死了,陳琳這個主簿也就當不下去了,旋即轉而投到了袁紹這邊,袁紹、何進本就是盟友的關係,而且陳琳又是個士人,和袁紹的關係本就不錯,所以他這個改換門庭也是沒什麼奇怪的。

荀貞在洛陽時,於袁紹那裡見過陳琳,兩人算是認識,後來,陳琳知道荀貞要來廣陵當太守,還特地寫了封家書,請荀貞幫他帶給他的家人,並請求荀貞照顧一下他的宗族。

荀貞都答應了。

現在是實現給陳琳的承諾的時候了。

荀貞沒有遣人前往,而是親自命駕,去到射陽,造謁陳琳的家中長輩,把陳琳的信交給了他們。陳琳家不但在射陽,在廣陵也是個右姓,其族中有不少人出仕郡、縣,在郡府裡爲吏的也有,有兩個他的族人,荀貞到了陳琳家後,見到了陳家的一些後輩,還又專門從中徵辟了一個陳琳的從子入到郡府,委以吏職。

去過陳琳家,荀貞又去張紘家。

張紘和陳琳年輕時曾經一起遊學洛陽,兩人的關係不錯。

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73 鎮東檄調三將援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18 誅滅沈家(上)55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五)15 出城激戰5 當民兵預備役遇到野戰軍,後者華麗敗退了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49 登門296 陳國相襄軍第一(五)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54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四)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61 最令人懼是毒計256 兩中郎脣槍舌劍44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五)98 幸有螟蛉機變才84 誅趙家者在今日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41 虛虛實實46 盜馬220 陶恭祖數求歸鄉124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三)79 了卻山中寇賊事(三)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17 身負海內盛名望 雲起河內亦如龍4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三)21 今有潁陰乳虎(中)31 名重徐州陳元龍70 今才知君是誰人45 虎膽奸雄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106 歲歲年年人不同75 欺上弄假國之賊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30 朱陽第三24 文聘(下)31 程普諫止回師救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38 初步79 了卻山中寇賊事(三)15 玄德仁義愧獨生66 負此俸食慚愧極63 不朽曰三次爲功21 上任西鄉63 叕兒乃有大志乎266 曹孟德封侯志望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224 破敵潰阻驕兵計4 冀州牧迎節以徵9 計吏郭圖(上)44 高家93 兵臨西華(下)25 我公恩信結人深100 荀友若奉使離冀 曹孟德吐露忠亮22 今有潁陰乳虎(下)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96 賈詡憂山東再起 董卓欲求和陣前33 破敵(下)6 何爲乳虎8 守職歲滿乃爲真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1 虎士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76 演武薦賢(上)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12 郡兵曹椽21 辛璦(下)118 欲進故退曹孟德92 虛席問賊進退意15 問世間誰主沉浮4 牆下相托128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三)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93 孫文臺一戰破營 荀貞之喜得徐榮58 孫堅19 圍不赦以威生仁37 生來無計避徵徭66 謀大計暫斂英眉 郡童子顯傲剛強72 健兒戰死誰封侯(上)63 下邳相舊習難除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69 躋身才俊(上)30 回家15 原盼勸賊34 一怒之威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