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

議事散了,陳登等人散去,陶謙也回了後宅。

他剛在屋中落座未久,門外有人求見。

來求見這人卻是曹宏。

現今州府之中,雖是趙昱、王朗、陳登、糜竺等身居高位,而真正得陶謙信用的卻是曹宏。

見曹宏進來,陶謙放下手中的書卷,問道:“怎樣?”

曹宏說道:“諸吏散去後,趙從事等人各自歸舍,王景興卻沒有追上了陳/元龍,兩人在陳/元龍的車中密議多時。”

“你的人可曾被他兩人發現?”

“我派去跟蹤他兩人的是個生面孔,只是在後頭遠遠地吊着,他兩個應是沒有發現。”

陶謙喃喃說道:“‘密議多時’。”

曹宏窺陶謙面色,進言說道:“前腳剛在州府議完事,後腳王景興就與陳/元龍在車中密議,明公,我以爲此中必有隱秘!”

陶謙說道:“如無隱秘,還用在車中相談?這一點,還用你來多說?”

曹宏賠笑說道:“是、是,明公神明,對此自是瞭然於胸,無需小人置喙多言。”再又偷覷了眼陶謙的神色,他又接着說道,“明公,陳/元龍督州中農事,王景興爲治中從事,我州中兵、糧虛實,他兩人盡知。值此之際,萬一他兩人生出異心?恐將大有害於明公。……明公,以小人之見……。”

“如何?”

曹宏以手爲刀,往下一斬,惡狠狠地說道:“不如尋個事由,把他兩個人抓起來,嚴加拷問!如此,既可防他兩人向廣陵出賣情報,也可藉此殺雞儆猴,以震州中士吏!”

陶謙搖了搖頭,說道:“不可。”

“爲何不可?”

“陳、王二人皆徐地名士,其家又各是州中右姓,親族、朋黨頗衆,羽翼甚廣,我如無故把他兩人抓起,怕會適得其反啊。”

“這怎是無故呢?”

“你可有他兩人密議叛我的真憑實據?”

“這……,沒有。”

“既然沒有,不就是無故麼?”

“可這是明擺着的!秦鬆前些日去過陳/元龍家,昨晚他又去了王景興家,緊接着今天,陳/元龍和王景興就在議事之後,於車中密議。他兩人密議的內容定是和秦鬆、荀貞豎子、廣陵有關!”

“便是他兩人果在議論廣陵,無有憑據,在這個時候,我也不能貿然就把他兩人抓起。”

“是,是。”曹宏看陶謙臉上隱現怒容,料必是因陳登、王朗之事而對陳登、王朗這些“吃裡扒外”的徐州士人起了怨憤,因又說道,“明公,小人有一事實在不解。”

“何事?”

“荀貞豎子於月前裁撤部曲,我聞之,他只留下了萬餘人,別的那些都被他從軍中裁掉了,他既自斷干戈,明公今擁兵數萬之衆,卻爲何不乾脆趁機先發制人?”

“你不懂!”

“敢情明公明示。”

“荀貞雖裁撤了不少兵馬,可這些兵馬他並未遣散,只是轉爲了屯田,一朝有需,這些被他轉爲屯田的兵馬就能重新披掛上陣,也就是說,他的兵馬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折損,此其一也。”

“其二呢?”

“荀貞擊董獲勝,收復了洛陽,在徐州地方,而今竟被他頗得美譽,我如唐突興兵,有自毀名聲之憂。”

陶謙不肯先擊荀貞的第一點,他說的是實話,第二點,卻只是說了一半的實話。

荀貞現在的名聲固是極好,可如果笮融不是由他陶謙表的,而是由朝廷任命的,他卻也不會爲此犯難。正因了笮融不是朝廷任命的,而又正如孫堅在表中所說,笮融在下邳“大興佛事,不顧民生疾苦”,其人在下邳和徐州的口碑確是不好,所以,陶謙才犯難至今,沒主動興兵。

“還有其三麼?”

“你是我心腹之人,我不瞞你,老實說,荀貞此子雖跋扈犯上,可在軍略上卻着實有一手,現下州兵雖衆,可新卒頗多,以此與荀貞交手,我只有一半勝算啊。”

“還有其四麼?”

陶謙瞅了眼曹宏,說道:“沒了。”

曹宏說道:“小人思慮,果是不如明公周全。不過以小人看來,荀貞豎子狼子野心,終非是能安居廣陵者,這下邳他肯定是早晚要奪的,卻又不知明公對此有何應策?”

見曹宏一副“胸中好像有點成竹”的樣子,陶謙問他道:“你有何妙計?”

曹宏說道:“明公,小人確是有一小計,只是不知當用不當用。”

“你且說來我聽聽。”

“荀貞與孫堅爲盟,如孫堅告急?”

“你是想?”

“明公不妨遣一人,潛赴豫州,如能挑起豫州郡國反孫,以小人想來,荀貞必是會去馳援的,待到那時,明公可遣精卒一部,與豫州郡國爲盟,共擊荀、孫,再令臧霸引泰山兵南擊廣陵,這樣,兩路並進,不但可獲斬荀貞,說不定還能趁勢取得豫州。”

曹宏說的此計看起來不錯,然而卻不耐推敲。

首先一個,儘管豫州的郡國長吏們中定是有不滿孫堅爲豫州刺史的,可孫堅乃沙場宿將,往遠裡說,擊過黃巾、平定過長沙的叛亂,往近裡說,剛大敗了董卓,威名赫赫,怎麼就能確保豫州的郡國長吏們會有膽子起來反對孫堅?其次,就算果真說服了一些豫州的郡國起來反對孫堅,荀、孫皆善戰之人,部下又皆精銳,陶謙又怎能保證他和豫州郡國的聯兵就能獲勝?

陶謙說道:“汝此計不妥……,不過,若是能再加以補充,也許倒是可行。”

“怎麼補充?”

“我與袁公路已結盟,如能說動袁公路,使他也加入進來,倒是有不少勝算。”

“那該怎麼才能說服袁公路?”

“這個好辦,我可許他待事成之後,與他共分豫州。”

曹宏大喜,說道:“明公果然高見!……明公既然覺得可行,那要不要便按此行之?”

“……,你去把曹豹叫來,咱們再細細商議一番。”

曹豹是丹陽兵的統領,與曹宏一樣,都是最得陶謙信用的。

曹宏應命,去尋了曹豹過來,三人自閉門商議,討論此事是否可行,又以及若是按此行之,又該如何具體部署、安排。

57 市恩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32 許顯奉令提兵援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48 許君卿計敗張遼103 空有神射不得展119 三戰盡復東郡地(四)6 本初何如伯珪強38 列得嚴陣詈以挑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57 二月習射(上)9 太守長史兩不負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66 延攬勇士(下)6 秦項建言取濟南(中)97 趙子龍進克歷城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69 英雄志氣袁本初52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66 負此俸食慚愧極雷電災害啊,晚點更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77 演武薦賢(下)9 道人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10 荀家五虎度陳倉(上)45 欺人63 田邊斷案(上)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14 性格59 文若誓願扶漢室 貞之笑辱董仲穎226 藏宣高請子入府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220 陶恭祖數求歸鄉29 樂進歸來23 大獲豐收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69 英雄志氣袁本初60 樽前豪傑意難決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112 陶謙忍怒緣忌器 曹宏獻得打劫計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108 裁存萬六精敢士 良苦用心故人全6 秦項建言取濟南(中)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43 縣尉26 祖宗德澤在遺黎1 從朱儁看東漢寒士之入仕艱難及試論朱儁之31 程普諫止回師救119 郭奉孝東陽說反 劉玄德廣陵先至4 留錢255 唯有濮陽傾巢來73 忠孝勇武165 常山中軍真倜儻(下)32 督郵一怒(中)9 計吏郭圖(上)31 名重徐州陳元龍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200 遣使入豫議盟幽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4 將近臨湘桃花盛133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六)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20 屯田從來積糧策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222 臨將戰復授機宜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60 文直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5 尋賢不遇(上)72 凌霄鴻鵠潁陰侯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44 高家23 文聘(中)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64 戲忠71 俊將徐緄孫家甥 佯取伊闕攻太谷34 飛蠅逐路廁之臭67 本以霸王道雜之7 遍觀諸郡(上)99 月黑雁飛弓馬逐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7 邯鄲陌上九月秋(七)39 可笑雛鳳誘老薑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93 兵臨西華(下)1 從朱儁看東漢寒士之入仕艱難及試論朱儁之58 曹子孝奉令趨行28 孫文臺發豫州兵62 忽聞北地羌人亂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