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

戲志才、荀攸、荀彧等人,雖是共同輔佐荀貞,均爲荀貞現在倚賴重用的股肱心腹,可在“輔佐荀貞”這件事上,他們的心思還是有所不同的。

比如戲志才、荀攸,久從荀貞,和荀貞的關係最爲密切,同時他兩人又都是智謀之士,而非“唯忠君爲上”的“純儒”,故而在而今天下亂兆已顯的情況下,他兩人自是首先從荀貞的角度出發,希望荀貞能夠更進一步,以期可在將來成長爲能與袁紹、袁術抗衡的“一方雄主”。

而荀彧則不然,荀彧當然也會爲荀貞本身的利益着想,但至少就現下來說,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荀貞本身的利益,而是漢室、天子。

話說回來,不管荀彧、戲志才、荀攸等人的心思各有什麼不同,單就和陶謙爭徐州之事,他們的意見卻是一致的:都支持荀貞這麼做。

只不過,戲志才、荀攸是爲了荀貞本身的利益,荀彧則是爲了能夠更好的扶持漢室,——現今天下,不臣者衆,便不說董卓,如袁紹、袁術諸輩,亦皆都顯露出了不臣之心,那麼要想扶持漢室,使漢家再次中興,不用說,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壯大自身的力量。

聽了荀攸請求自己早定“取徐”之策,荀貞沉吟了下,沒有直接說自己的打算,而是反問荀攸,問道:“公達,以你之見,何時取徐爲好?”

荀攸、荀彧等荀家人不必說,戲志才也是早就和荀彧、荀攸等人相好,現今他們俱在荀貞帳下,平時互相之間來往甚多,針對“取徐”一事,他們私下裡已經議論頗久,有了共識了。

荀攸當下答道:“將軍返郡已數月,政、軍諸事悉已善妥,現今廣陵兵精糧實,外有暗援,以我等愚見,明年春暖之時,便當是‘取徐’之季。”

老實說,對爭奪徐州這件事,荀貞做是一定要做的,而且荀貞對此也是有一定把握的,但如果究根追底,要說對此究竟有多少把握,荀貞卻也是有點拿捏不準。

畢竟陶謙治徐已有數年,雖因行事剛強之故,得罪了一些本地士族、豪強,可一則,他是“朝廷命官”,正兒八經的是由朝廷任命的徐州刺史,二來,他手底下有泰山、丹陽兩支精兵,又控制着東海、琅琊、下邳三郡,無論是從名義來說,還是從實力來說,他都是佔優勢的。

聽荀攸說明春當是“取徐”之時,荀貞不覺心中想道:“明春‘取徐’,我亦此意。”

想及自己的擔憂之處,荀貞開口說道:“當日擊董後,文臺表文謙爲下邳相,而自歸廣陵以來,我所以不先爲文謙取下邳,而卻全力理本郡之政,治農儲糧,裁汰部曲,外結朋援,正是因爲忌憚陶恭祖勢強力雄,而今我雖軍、政皆已妥帖,可以我一郡之力,擊彼三郡之大,我還是不能確定到底有多少的把握啊。”

戲志才起身說道:“將軍之所憂慮,我知之。將軍言陶恭祖‘勢強力雄’,所謂‘勢強’,無非是因他有朝廷詔命,所謂‘力雄’,不過是因他有三郡之地。以我之見,這兩點都好對付。”

“噢?願聞高見。”

戲志才笑了起來,說道:“將軍何需問我高見?”指了指荀貞的肚腹,笑道,“我的高見,其實早在將軍的肚中了!”

荀貞問道:“何出此言?”

“當日擊董後,孫將軍表樂文謙爲下邳相,將軍此着,不就是爲了破解陶恭祖‘勢強’麼?”

荀貞嘿然一笑,說道:“知我者,志才也。”

陶謙是名正言順的徐州刺史,荀貞做爲州中的一個郡太守,不能無故興兵,與之爭徐,所以早在數月前,他就下了“表樂進爲下邳相”這一步暗棋。樂進一成爲下邳相,荀貞就可以進兵下邳,而荀貞一進兵下邳,陶謙明顯是絕對不會坐視不管的,只要陶謙不坐視不理,荀貞就可以藉機與他開戰,那麼如此一來,荀貞就成功地繞開了“以郡犯州”這個麻煩,換言之,也就是說,成功地把陶謙有“朝廷詔命”這個麻煩給化解掉了。

荀貞笑罷,又說道:“勢強固是不難破,然欲破‘力雄’,實不易也。”

大義是個麻煩,但說到底,大義只是個名頭,只要能找到合適的契機、合適的說辭,不難化解;然而,“力雄”卻是硬實力,要想也將之破解掉,沒有捷徑,只有靠自身的實力。

而如把荀貞和陶謙各自的實力做一個對比就會發現,荀貞只在一個方面佔優,那就是兵士的精銳。對自家帳下將士的戰鬥力,荀貞是充分信任的。畢竟這些年南征北戰,他手下着實是磨礪出了一批能戰的將校,浴血殺出了一批敢戰的精卒,較之陶謙的部隊,肯定精銳得多。

可同時,荀貞的劣勢卻有三點,一個是兵力不足陶謙衆,一個是糧食沒有陶謙多,再一個就是地盤不及陶謙大。

這三個劣勢加在一起,就決定了如果“爭徐”,荀貞必須速戰速決,絕不能陷入久戰,一旦陷入持久戰,只靠廣陵一個郡,肯定是打不贏陶謙三個郡的。

那麼,到底能不能速戰速決,取得速勝?

這一點,正是荀貞有一定把握,可卻又拿捏不準的。

戲志才說道:“陶恭祖兵衆地廣,人、糧遠多於我,從表面看,將軍似不佔優,可如細較之,陶恭祖實際上只不過是一棵病樹罷了,看起來枝繁葉茂,而內實已枯虛,只需一點外力,即會轟然倒塌。”

“噢?”

“先說兵衆,陶恭祖所倚仗者,丹陽、泰山二軍而已,而在這兩軍之中,他能確切指揮的又只有丹陽兵罷了,泰山軍是一支客軍,必不會爲陶恭祖效死力,只要將軍在戰事起後,以迅雷之勢,給予陶恭祖以重大打擊,泰山軍定就會猶豫狐疑,可用計圖之了。”

荀貞點了點頭。

這些月,荀貞加大了和臧霸的聯繫,所圖者,正是爲了能讓臧霸在將來自己與陶謙的爭戰中保持中立,至不濟,也要讓臧霸不徹底站在陶謙那一邊。

“再說地廣。陶恭祖雖有三郡之地,可只要泰山軍狐疑觀望,便就斷了他的一郡;將軍可遣使再赴彭城,許以好處,彭城相見識短鄙,即使不能說動他出兵相助,可只要能說動他列兵於國界,對將軍而言之,就是多了一郡。如此,陶恭祖少了一郡,將軍多了一郡,彼此都是兩郡之地,陶恭祖‘地廣’之優自不復存。”

荀貞頷首稱是。

“至若糧多,卻是一樁好事。”

荀諶沒聽明白,插口問道:“陶恭祖糧多,爲何是件好事?”

戲志才笑道:“以將軍之兵精,使泰山狐疑,得彭城之爲助,取徐易也,徐州已然易主,糧多自是好事。”<

92 兵臨西華(中)15 原盼勸賊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46 盜馬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77 曹隱袁進皆貴宦14 營中點兵尚未畢 遙見數騎絕塵至35 鄉吏殘民34 馮家41 效果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56 允誠書從濟北來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69 英雄志氣袁本初162 一將功成萬骨枯(中)1 關東州郡聯兵盛 建威討逆二將軍93 兵臨西華(下)3 誰人不知荀貞之129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四)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13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三)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190 非荀侯無以安徐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1 風物迥異江南地58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八)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291 王太守課政州最(四)27 高素三勸82 了卻山中寇賊事(六)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12 道是襄陽德珪來39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7 計劃54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85 風捲雷動誅鄴趙(一)73 贈馬劉備關張喜73 健兒戰死誰封侯(下)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14 唯恨之流年悄逝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65 邀得念舊仁厚名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254 飛檄八郡召兵至11 督郵屬吏88 徐榮久觀疑雲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56 行若純儒實懷詭5 尋賢不遇(上)43 焉可自棄學陳項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76 張飛宿將襲如狼(上)104 汝輩亦我漢家民25 孟德智略真天授76 貴顯何氏兩將軍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10 洛陽圖窮將匕見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34 一怒之威267 荀貞之態漸梟雄31 除惡務盡58 關張各有惆悵情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13 荀君有召40 鐵營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19 辛璦(上)65 延攬勇士(上)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93 驚聞曹操豫州亡 從來英雄重英雄28 三軍兵至董營外 劉關馳挑敵將前58 二月習射(下)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5 秦項建言取濟南(上)20 名士128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三)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一)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15 原盼勸賊252 曹孟德私意圖北45 渡汝過澺沿途聞39 得二荀舉薦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87 恐將危矣數請救 營有公覆必能撐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14 守城初戰203 當治上田糧產豐160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五)1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五)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17 虎狼之威(下)74 如何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