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人被宋楷一席話說的悠然神往,恨不能現在就拔腿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雖然他們看了很多書,書上也有很多關於外面世界的記載,但這總是不嫌多的。聽其它老師說,宋楷老師去過很多國家,是這小山谷裡除了族長以外出谷次數最多的人。他們很想聽聽宋楷關於外界的描述。
宋楷沒有給他們發問的機會。
“我看你們幾個都快要摸到啓明境的門檻了,我覺得現在已經有必要給你們好好講一講啓明境的一些秘辛。”
衆人頓時面色一正,將此時腦海裡的所有想法都拋到了九霄雲外。他們自小修行,自然對修士的第一層境界十分好奇。私底下也查閱了很多典籍,但都對此語焉不詳。詢問家裡的長輩,得到的答案也總是含混不清的。
宋楷娓娓道來。
“當今世界,修士目前已知的境界共有七層,它們分別是啓明、種道、衍脈、御風、天人、山海、通天。啓明境是修行的第一個境界,象徵着普通人從此跨入了修行的門檻。在以前,這個境界也被稱爲引神或是見真。”
“啓明境對於修士的修行之路有着至關重要的意義。整個大境界分爲三個層次,分別是識真、破繭、化神,一共三道門檻,也被叫做入道三關。嚴格說來,只有跨過這三關,才能算做一名真正的修士,纔算真正踏上了修行路。”
“識真是啓明境的第一道門檻,是你們即將遇到的一道難關。”
“什麼是識真?顧名思義,識真就是認識真我。而我們的真我就是意識。意識讓我們能夠對外界的刺激作出反應,能夠誕生許許多多的想法,但是它太過朦朧,太過分散,就像水蒸氣一樣,彌散在空氣中根本不能被察覺。而識真就是讓意識從虛無中現形,所以我們通過修行不斷壯大意識,最終量變引起質變,化爲一點本命靈光。所以在很多萬年前,識真境也被稱爲靈光境。”
“修士每一次識真,凝聚靈光時,就像是突然進入到一片黑暗的世界,感知不到身體的存在。沒有聲音,不知時間,不知地點,不能動彈。而此時意識變得無比舒泰,各種奇思妙想層出不窮,平時想不通的問題都會變得簡單起來,宛若進入到了通玄妙境,讓人流連忘返。修行從來不枯燥,衆妙之境,只有當事人才能體會。修行不知歲月,悟道便是經年,這就是修士能夠忍受孤獨的原因。只是這個狀態並不能一直維持,根據每個人的意識強度,維持的時間會不一樣。只有真正跨過啓明境的三道天關,修士才能長駐其間。”
“平時當我們浸心於某件事的時候,我們的意識也會變得高度活躍,時間的概念會被我們淡忘,甚至周圍的環境也會被我們忽略。這種狀態被我們稱爲身半死而意半活。識真後的狀態則被我們稱爲意活身死。”
“修士從識真狀態退出來後,會感到身心疲憊,但是隻要心神飽滿,便可以隨時再次識真。而識真之後,身體素質會在一段時間內得到極大的增強,等到過了這段時間,身體素質雖然還會隨着修士靈光的壯大而增強,但增強的幅度會小很多。當然,每個人身體素質的改善程度因人而異。”
“識真也可以解釋爲認識我們的真心。很多人往往會忽視這一點,但這在修士的整個修行生涯中卻至關重要。只有真正知道我們想要的是什麼,我們的修行纔有意義。物有不平則鳴,人有所執才能一往無前。”
“知道自己的內心真正所求是什麼,這很重要。”宋楷面色一肅,再次強調。
“我不管別人是如何修行的,但是你們必須真正明白自己修行是爲了什麼。”
“我不想我的學生修行一生,糊塗到老。”
“我不會問你們要答案,因爲這沒有意義。但你們在跨過識真這道門檻的時候,必須找到自己修行的初衷。”
宋楷的神情平靜,語氣也不如何嚴厲,但他們知道,此時的宋楷很認真。就算是調皮如宋雨澤,這個時候也面色肅然,不敢有絲毫嬉皮笑臉。他們重重點頭。不管說什麼話來保證都是虛的,此時無聲勝有聲。
宋楷見此頗爲滿意,知道他們已經把自己剛纔的一番話放在了心上。
他繼續說道。
“啓明境的第二道門檻是破繭。何謂繭?牢籠也。修士識真,凝聚的一點靈光會進入到一片黑暗之地,就像人被深埋進土裡,絲毫動彈不得。毛蟲破繭成蝶,翩舞於空中;修士同樣必須打破這座牢籠才能讓一點靈光得到自由。”
“關於所謂的牢籠、黑暗之地,古人衆說紛紜,其中有幾個說法在世間受衆很多。”
“有人說,這世間除了我們所處的大千世界,還有一處奇妙的世界。這個世界是人意識的起源,有靈衆生的意識都源於此間。人凝聚的一點本命靈光便是回到了那個世界,回到了意識被孕育出的巢穴,這也是爲什麼修士會感覺如登極樂世界的原因。”
“也有人說,人的身體和意識自初生起便是分離的,分處在兩個不同的世界。人的意識只是肉身在另一個世界的投影,或者說人的肉身是意識在這個世界的投影。普通人的意識在另一個世界太過虛無縹緲,根本意識不到自身的存在。而識真,就是讓意識得以凝聚形體,能夠被自身察覺。所謂的黑暗之地便是另一個世界,所謂的牢籠便是另一個世界對本命靈光的禁錮,就像我們所在的世界對我們的肉身牽引一樣,只能在地表行走而無法觸及天空。”
“還有人提出了一種肉身牢籠論,即人的意識是被肉身所禁錮的。他們認爲,人的身體裡面存在一種有形脈絡,就像樹根一樣遍佈身體的每一個地方,而大腦便是這一切脈絡之中樞。普通人清醒時,意識便在這些脈絡中流通,大部分聚集於大腦,睡覺時,意識便分散於身體的各處脈絡,藉助肉身修養彌補損耗。普通人意識薄弱毫無覺察,就像杯中蝌蚪不覺逼仄,等到意識不斷壯大,凝聚一點靈光便會察覺脈絡的無形束縛。”
“前面幾種說法都過於玄幻,我個人是比較傾向於這種說法。據說人的腦袋裡面有一個竅穴,名曰神竅,是人靈魂的居所,同時也是意識最高的束縛。神竅死寂,不與肉身互通,因此普通人的意識一直在外徘徊。心神睏倦時意識便散入四肢百骸休養。識真後,凝聚了一點本命靈光,便進入了神竅,此時就像人走到了山巔,看到了大片風景秀麗的河山還有更加廣袤的天空。打破牢籠便是脫離神竅,自此暢遊人身天地。”
“破繭,是一種本質的蛻變。想要突破這一層難關,單純靠擴大意識已經行不通了,必須將意識不斷精煉,讓一點靈光從毫芒大放光明。如果將普通人的意識比作散落天地的灰塵,跨過第一層門檻的人的意識就成了一個土疙瘩,聚散隨心。想要破繭成蝶,就要將土疙瘩不斷剔除雜質,淬火煅燒,化作一顆水晶琉璃珠。我們山谷內的很多人便是被攔在了這一道門檻之外。”
“修士一點靈光打破牢籠後,便可不拘於肉身的有形脈絡,在人身天地內部四處巡遊,身心皆自在。不過此時仍是在黑暗中漂泊,看不見,聽不見同時也觸摸不到任何有形之物。和識真一樣,破繭之後,人的身體素質在一段時間內會得到極大的增強,並且增強的幅度比第一次要大的多,後期同樣會放緩。”
“化神是啓明境的第三道門檻,也是最後一道難關。跨過了,那麼恭喜你,你已經跨入了種道境,成爲了一名真正的修士,走上了修行路。”
“這一道門檻,說難也難,很多人一輩子也邁不過去。說簡單卻也簡單,有的人只是吃個飯喝口水便意識化神。”
“神指的是神識。神識是肉體精氣、天地元氣以及本命靈光的結合。化神的過程太過玄妙且發生在一瞬間,根本無法描述。”
“對於如何化神,說實在的,我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每個修士在突破這道關卡的時候所藉助的契機都不一樣。不過我觀一些古籍描述,多看書多經歷多沉澱有助於提高化神的機率。”
宋楷邊說着邊搖搖頭,他當初的破境來的莫名其妙,到現在他都摸不着頭腦,想不明白是因爲什麼緣由。
衆人聽完也滿是無奈,但也沒有辦法。宋楷已經盡力了,將啓明境的另外兩個境界講的很清晰透明瞭,他們也不能再苛求更多。
“老師,您當初誕生神識的時候是什麼感受?”秦知了問道。
他看了一些關於修行的書籍,上面說修士誕生神識之後,可以坐照自觀,各種器官組織、血肉骨骼清晰可察。並且可以神識外放,周邊的一切物體纖毫畢現。
“我意識化神的時候是四十五歲。當時只感覺天地一片清明,就像突然羽化登仙了一般,周圍的一切都變得生動起來。”宋楷笑道。
“好了,你們現在不要太糾結化神這道難關。修行要一步一個腳印,你們當務之急是要想辦法跨過識真這道門檻。”
這個時候,有敲門聲傳來。宋楷先是皺眉,然後只是看了一眼,門便無風自開。
來人是一個粉裙小姑娘,約莫八九歲,粉雕玉琢,看起來很高興,她脆聲道:“楷老師,倩老師讓我來給你說一聲,狩獵隊回來了,馬上就要到廣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