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9章 訪華

一面面垂於兩側路燈燈柱上的國旗在沿着中山路飄揚着,在寬達80米的中山路上,由多輛金鹿轎車組成的車隊疾速行使,領頭的衛隊騎着長江摩托車開道。

在其中一輛懸掛着中國與蘇聯國旗的中華牌高級汽車上,莫託洛夫與孫科熱情的交談着,而坐在兩者前方的翻譯,則不斷的爲兩人作着翻譯,此時這車廂裡的熱情似乎會讓人們忘記,忘記中蘇兩國之間所有的不愉快,更不會有人想起在北方,中國佔領着大片的蘇聯國土。

“……這幾年,南京的變化可真大啊!”

時而將視線投向窗外,望着繁華的街道,莫託洛夫不時的感嘆道,恰如同曾經許多人前往蘇聯時,驚訝於蘇聯的建設與變化之快一般,任何一個來到中國的外國人,同樣會驚訝於這片古老的國家所煥發勃勃生機。

“聽說,今年中國的鋼鐵產量將超過4200萬噸,相較去年增產1700萬噸,實要是太讓人驚訝了!”

在這個鋼鐵就是力量的時代,即便是莫託洛夫也驚訝於中國所擁有的鋼鐵產能,不過對於北方地區1500萬噸的鋼鐵產量,他則直接選擇性的忽視了。

“那是得益於我們在東北的鞍山鋼鐵公司,還有從日本拆解回來的設備,這兩年中國的工業產值會有所突破,除去30億美元的美國工業貸款外,最重要的還是從日本拆解的設備……”

作爲國內有名的親蘇派,對於莫託洛夫所代表的蘇俄政府,孫科一直心懷濃濃的愧疚感,他甚至曾在報紙上公開指責北方當局的背信棄義,令中國的國際聲譽一落千丈,更指責中國出面媾和,是對正義事業“毀滅性”的打擊。

儘管如此,特殊的身份使得無論南北皆對其無能爲力,只能聽任他的指責,而藉着中央政府改組的機會,現在,孫科終於被“趕”出了中央委員之列,但是這依然不妨礙在政府需要的時候,把他拉出來作一面旗,比如,這次莫託洛夫的訪華。

“孫先生,您是知道的,在蘇聯政府流亡之後,我們幾乎失去了一切……”

孫科臉上流露出來的愧色,讓莫託洛夫的心底冷冷一笑。

“現在,我們的技術人員在印度發現了一座在型鐵礦,印度人民政府計劃在那裡建立一座鍊鋼廠,以滿足基本的需要,可是,因爲南亞次大陸的解放問題,我們同英國以及美國產生了許多誤會,所以……”

莫託洛夫把話題一轉,提到了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上——爲印度爭取日本的戰爭賠款。

“……根據分配額,印度理應獲得3。5億美元的戰爭賠償,我們認爲,戰爭賠償是賠償給印度人民的,而不是英國殖民者,而根本分配原則,印度有權獲得150萬噸鋼鐵產能的設備,以及價值3億美元的機器設備、商船……”

莫託洛夫之所以會提及日本對印度賠款,實際上是在試探中國的態度,現在,中國已經拒絕向印度運送拆解設備,在這一情況下,如果中國同意將賠償轉交人民政府,無疑將向世界表明中國對發生在南亞次大陸變革的認可。

“這個……”

面對莫託洛夫的請求,孫科不由的沉默了下來,或許,他已不再是中央委員,但並不意味着他遠離了政治,對於南亞次大陸的劇變,現在南京依然在爭執不下,在情感上,中國當然希望印度獲得獨立,但是在理智上,印度獨立戰爭背後的蘇聯影響卻又是不容忽視的,只要中國還佔領着中亞以及西伯利亞,中國就不可能同蘇俄流亡政府或者說未來的“印度政府”實現關係正常化,出於這一考慮,人們自然希望流亡政府最好成爲“歷史”。

而且更爲重要的是,中國同樣擔心俄國人或者俄國控制下的印度,如同蘇聯一般繼續充當“世界革命”的中心,從而影響到中國在東南亞的利益,將革命輸出到東南亞新獨立國家,甚至向中國輸出革命,或許,美國人可以無視革命的輸出,但是曾受到影響的中國,卻不得不加以警惕。

“莫託洛夫同志,我想,這個問題,你可以在與蔣主席見面時,與其進行商談,但,希望您能夠理解,政府恐怕很難做出實質性的決定,駐日司令部之所以停止對印賠償問題,是鑑於當前的印度形勢,但如果印度局勢穩定下來的話,我想,賠償還是會立即重啓的!”

在兩人談話時,汽車已經駛進了國民政府,在汽車駛進國民政府的瞬間,莫託洛夫的內心突然涌出一個念頭——現在,他又一次踏入了這個國家的心臟,在接下來的會談中,他能夠達成所願嗎?

“……同爲受壓迫民族,我們自然對印度人民爭取獨立持以支持的立場!”

在辦公室中,面對着莫託洛夫,蔣介石總會在翻譯將他的話翻譯成俄語時,總會仔細斟酌自己的言語,在對待印度的問題上,中央並沒有達成統一意見,而莫託洛夫的訪問,對於持以某一立場上的委員們來說,則是一個契機。

蔣介石的回答讓莫洛托夫的臉上露出一絲喜色,斯大林之所以命令其訪問中國,就是因爲目前中國政府內部對於印度問題的爭執不下,這種爭執反而給予了他們一個機會,一個爭取讓中國置身事外的機會。

“當然,這一立場同樣也是我們的立場,帝國主義列強在印度的殖民統治是違背歷史潮流的,這也正是我們給予印度人民以支持的原因所在,但是,總有許多反對我們的人,或者說流連殖民統治的英國人,指責我們試圖在印度重建一個“新蘇聯”,但是,他們全然無視了印度人民對獨立、對解放的渴望!”

“嗯……”

默默的點下頭,蔣介石並沒有說什麼,但是他的心底卻在冷笑着,難道說卡拉奇沒有這方面的想法嗎?答案顯然是肯定的,軍統在印度的情報站發回多份情報證明所謂的印度民族起義,從一開始就有蘇俄情報機構的影子,是他們居中策劃了一切,在英國人發現之後,其更是撕破了最後一絲僞裝,大量派遣志願者直接參與起義,甚至將命令部隊直接給予其支持。

英國人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的一時心慈,換來的卻是引狼入室,也正因如此,在中央要求協助英國解決蘇俄威脅的聲音一直居高不下,而在另一方面,深知自身力量有限,更準確的來說,就他個人本意而言,他無意爲英國的殖民利益讓中國流出那怕一滴血,過去如此,現在同樣也是如此。

但不干涉必須要有所回報!

想到這句話,蔣介石的腦海中浮現出了另一個人來,管明棠,儘管將其視爲最強勁的對手,但在另一方面蔣介石卻深知,他是少有的幾個能夠真正體諒自己心思的人,他同樣無意干涉印度,但卻希望籍此爭取更多的利益。

“我們雖理解印度人民對獨立的渴求,但是,在另一方面,考慮到印度是一個人口大國,他的穩定關係到數億民衆的生活,因此,我們希望印度的獨立能夠以否種和平的方式進行交接,嗯,如果有可能應該由英國授予他們獨立!”

作爲外交人民委員,莫洛托夫享有極大的行動自由,而在來到中國之前,他已經在許多問題上得到了斯大林的授權,因此,在蔣介石說出他的建議後,他便開口說道。

WWW ⊙тt kǎn ⊙C〇

“當然,我們也是持以這一立場,不過,我們認爲如果中國能夠站到印度人民的立場上,無疑能夠更快的促進的英國同意印度獨立,主席先生!”

此時莫託洛夫並沒有拋出他的底線——放棄對中亞以及西伯利亞游擊隊的指揮和支持,或許,更準確的來說,蘇俄願意以某種程度上的“犧牲”,換取中國對印度獨立的支持,現在,對於流亡政府而言,印度直接關係到流亡政府以及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命運,無產階級是沒有祖國的,或許,對於他們每一個人來說,解放蘇聯是他們的職責和使命,但是能否在印度建立新的“世界革命中心”,不僅關係到他們的生存,同樣關係到他們能否在未來解放蘇聯,把德國侵略者從蘇聯趕出去。

就像《佈列斯特條約》挽救了蘇聯一樣,現在斯大林並不介意簽署一個新的《佈列斯特條約》,放棄一些暫時不可收回的,從而尋求在印度開展新的突破。

“現在,英國之所以堅持他們的立場,是因爲,他們認爲,其在印度的殖民統治雖然已經虛弱不堪,但是主要強國卻支持他們繼續維持在印度的統治,假如作爲世界主要強國的中國能夠適當的表明這一立場,無疑將會對印度的解放起到意義重大的推動作用……”

在莫託洛夫懇求時,蔣介石突然有一些飄然,就在幾年前,中國還曾懇求過眼前的這個人所代表的國家的幫助,而現在,那個國家已經消失了,曾經的幫助者甚至懇請被幫助者的支持,這或許就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吧……

第256章 終局第75章 國之夢想脅他人第1035章 緬北第231章 白與紅第255章 暢卿之計第1036章 進攻第69章 殺人何需燕留行第204章 南京城內第1206章 決定未來第1109章 海狼在行動第317章 情報中心偶遇第257章 事業的開始第1093章 丘吉爾的憂慮第2章 天地忽變神器現第98章 疑惑第436章 把它偷回來第47章 符拉迪沃斯託克的呻吟第74章 北蒙第438章 學者之憂第80章 人生之擇第175章 長山塔下大人物第1148章 南洋義勇軍第416章 與狼共舞第82章 行伍之基第187章 來自北方野心第238章 大師的要求第776章 朱可夫的號角第56章 忠誠的……第31章 莫斯科第123章 南下第1019章 東京上空的白星第778章 試探性的進攻第38章 最後元老的憂慮第1023章 安撫第283章 阿里巴巴的寶藏第252章 暫厝之地秘會商第306章 分離第4章 巧簧只爲稻糧謀第1122章 南遷之路第319章 重點第107章 飛蝗遮天災害生第296章 夢幻之中的陰暗第206章 何必生死刀相向第1107章 火紅的煉獄第1062章 鞍山第181章 目標,日軍先頭聯隊第121章 十渡之間暗玄機第28章 定計安美爲生機第391章 盛宴第236章 “乞丐”第326章 簡單第281章 大盜第281章 論教(上)第268章 上坡最難下坡時第184章 莫斯科的禮物第134章 民衆呼聲震長江第136章 血肉第213章 戰臨沂(二)第138章 佳人送信已心驚第384章 肥肉第65章 決心終下第132章 青幫第78章 中日合作第1017章 時代大門的敞開第351章 金剛石第261章 奇兵第415章 通往地獄的決定第276章 究其原因第2章 夢想與現實第833章 無聲第63章 人生方向第1125章 會師第35章 昨日銀錢今日財第1115章 暗潮涌動第74章 暗戰第1254章 理應享受第70章 官門似海深無底第136章 血肉第113章 團丁也要重掃盲第60章 何日歸來第47章 作何選擇第210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1254章 理應享受第61章 勝利進軍第308章 幸福之後的可惜第29章 汪氏北上第232章 最後的會議第251章 天皇之憂第225章 東京第765章 空戰第255章 夏季攻勢(十八)第26章 曝露第295章 石原終於掌權了第316章 返鄉的韓少爺第60章 飽暖之時心生欲第128章 爭持第28章 恐嚇第115章 利益交換第146章 代價之外爲市場第47章 作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