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大港夢

?“海州位於中堊國中部平原東陲,此平原者,世界中最廣大肥沃地區之一也,海州以此爲海港,則剛好在北方大港與東方大港兩大世界港之間,今已定爲東西橫貫中堊國中部大幹線海蘭鐵路之終點……”

由於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提出的在海州建設二等港的宏論,北伐成功後的民國二十二年,連雲港口建設拉開了序幕,從民國二十四年,在連雲港設市之後,便開始籌備建設連雲港,以把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規劃的建設二等港的任務完成,而且要把連雲市迅速地、有計劃地建成“至少在經濟和交通上,超過沿海以南的上海和以北的青島的濱海大城市。”

不過此時,連雲港口尚未建成,地域經濟很不發達,上海和香港的資本家也因時局不穩不敢來連雲港買地皮,而按照這座城市雄心勃勃的規劃,其將用“三十年”時間,使港口吞吐量達每年“四千五百餘萬噸”,城市居民“增至一百五十餘萬人。”要使“連雲市成爲一現代化都市,連雲港成爲一現代化海港。”,這是雄心,似乎也是壯志,儘管有着科學的規劃,但是受限於財力的薄弱,民國二十五年的連雲港,雖隱現城市雛形,儘管有着現代的城市規劃,但卻與現代化都市有着明顯的區別。

不過在過去的年餘間,連雲港還是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兩座350米的碼頭以及長爲600米的防波堤、泊船地及航路、發電廠、蓄水池、車站各一座,燈塔兩座,先後投入使用,連雲港工程竣工而另一方面,但是作爲輔港的“遠漁碼頭”這座由中堊國遠洋漁業公司修建的由鋼柱、木板製成的“遠漁碼頭”,同樣也投入使用,而對於這座剛剛興建的城市而言,遠漁公司的重要性,甚至不遜於隴海鐵路。

看着身邊的韓徹,張振漢知道行政院之所以委任其爲連雲市長,除去北方公司在幕後推動之外,對行政院而言亦想借助北方公司的財力、物力以及技術,從而加快連雲港的建設,而在城市建設、市政管理上,北方公司也有自己的獨道之處,如果北方新區,雖不是城市,但其卻早已公共爲“中堊國最現代化都市”,也正因如此,行政院纔會選擇了這位北方公司高管出身的,從未有治政經驗的韓徹作連雲市的新任市長,雖已卸任,雖說對方宣稱會遵從他的建設方案,但張振漢依然對韓徹來的建設方案充滿了好奇之心,他想知道,這些能“化腐朽爲神奇”的北方公司高管,會用什麼辦法,把這個在“青島、上海擠迫下,發展受限”的城市,發展成爲中堊國大港。

“伯侖老弟,不知,你對這座城市的建設,有什麼其它的想法?”

“一港、一路、一城,無論是大連亦或是青島都是遵循這一發展原則,相比於青島,連雲港最大的發展潛力在於連通東西、橫亙數省的隴海鐵路,隴海鐵路於中堊國之意義,幾乎不遜於一條新的揚子江……”

在說道着連雲市的長處之後,韓徹又反問道。

“炎生兄,就你來看,爲何連雲倍受青島與上海的擠壓,幾無力競爭?”

面對韓徹的反問,張振漢微微一愣,他也曾考慮過這個問題,按照道理來說,現在港口築成了,自然可以吸引大量的船舶來此,可是現在每日僅有一至兩船抵港,有限的船隻導致大量貨物積壓港口,進而影響了連雲港的使用,迫使貨商選擇更遠的青島或者上海,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是船商不願意將船駛往連雲。

“相比青島、上海,連雲港的靠港費用最低,甚至可低三成,可爲什麼船商還不願意來這,實在是令人費解!”

在張振漢搖頭感嘆的時候,汽車已經駛到了“遠漁區”,這是遠洋漁業公司在港口附近購買的一片數平方公里的土地,一條鐵路支線直接進入碼頭,每天都有少則數百噸、多則千噸海魚經此發往邯彰專區,而在這片公司用地內的街道兩側,可以見到一些三層高的華式樓房,而遠處則是一些庫房,在空氣中瀰漫着淡淡的不知是魚腥亦或是海腥的腥味。

因爲剛下過一場大雪的緣故,在柏油街道上結着厚厚的冰,冷硬而堅滑,映着一個又一個房間裡射出來的燈光,汽車緩緩的駛到了碼頭,此時碼頭上卻顯得熱門非凡,在喧囂的碼頭上,碼頭工人正從遠洋漁船上卸運成箱的魚肉。

一箱箱鮮紅的魚肉被直接裝上列車,因爲是冬天的關係,並沒有使用冷藏車廂,而是普通的生鮮車廂。

“386。357噸鯨魚肉、252噸鯊魚肉……”

在“中遠漁001”的艦橋外,叼着根香菸,穿着身短呢海員大衣的王之雨看着那些正在卸運的魚肉,對身邊的公司驗貨員說道,而這時,遠洋漁船上的船員早就滿面笑容的離開了船隻,開始享受着這久違的陸地生活,在海上航行一個月後,每一個人都渴望着陸地,渴望着烈酒以及女人,每到漁船靠港的時候,生意最好的恐怕就是妓院了,不過對於船員們拿錢去幹什麼,王之雨並不關心,只他們在船上遵守船員紀律就行了。

海員的生活非常辛苦,所以每當上岸之後,他們纔會千方百計的讓自己更快活一些,他們掙錢多,但同樣非常能花錢。不過做爲船長的王之雨並沒有那些嗜好。

“船長,連雲市新任市長韓徹請求登船!”

大副的報告讓王之雨微微一愣,新任市長?什麼時候又來了個新市長?什麼時候,這市長對他們的船有了興趣?

“爲什麼要上船?”

Wωω_ttkan_¢O

心下疑惑着,張振漢隨着韓徹一同上了充滿魚腥味的遠洋漁船,濃濃的魚腥味只讓他感覺到有些嘔意,但是好奇心卻驅使着他跟在韓徹的身後,他說答堊案就在這裡,到底是什麼答堊案呢?

經舷梯登上這艘“中遠漁001”的時候,張振漢詫異的看到一個穿着藏藍短大衣,頭戴白色有檐帽的年青人,看起來他也就只有20歲,甚至還更年青。

“你好,韓市長,我是中遠漁001號船的王之雨船長!”

船長!

驚訝看着這個年青的幾乎有些出奇,甚至讓人懷疑他到底是不是船長的青年,無論是張振漢,還是韓徹的臉上無不流露出驚訝之色,這個船長未免也太年青了。

驚訝對於別人顯露出來的驚訝,不過只有20歲的王之雨並不覺得有什麼,第一次出海時,在印度洋上他曾碰到過一艘的挪威捕鯨船,那位船長同樣驚訝於他的年青,按照那位挪威船長的話來,他是他見過的最年青的船長,現在的他早就習慣了這種驚訝。

在和那位年青極了的王之雨船長交談時,張振漢則好奇的打量着這艘遠洋漁船,在艦橋內還是能夠聞到一股淡淡的魚腥味,不過相比外邊,這裡的味道無疑好聞了許多,而且艦橋顯得很是整潔,潔白的船橋內幾乎看不到一絲的污漬,可見這個船長雖說年青,但對船上內務管理卻極爲嚴格。

“……這次你們靠港之後,下一次什麼時候出發?”

“這次我們會在這裡休整三天,三天後會駛向上海!”

“駛向上海?”

張振漢連忙將注意力重新投到這個年青的船長身上,這是漁船,他們爲什麼要到上海去?

“那,王船長,你們爲什麼要去上海呢?”

在張振漢疑惑不已時,韓徹已經開口道出他的疑惑。

“正常保養、檢修,連雲港這裡連個修船廠都沒有,船根本就沒辦法檢修!”

直到這時張振漢終於知道了原因在什麼地方了,不是那些船商不願意來連雲港,而是因爲連雲港沒有可供船舶檢修的船塢,而遠洋漁業公司選擇這裡靠港,僅僅只是因爲這裡是隴海鐵路的起點,只是出於運輸上的使利,如果可以選擇的話,他們或許根本就不會選擇這裡。

“硬件!”

在汽車駛回市政府的路上,韓徹對身邊的張振漢說道。

“現在連雲港的築港雖說已經完工,但是基礎硬件的缺失,配套設施的不健全,導致了港口不能真正發揮它的作用!”

作爲一名商人韓徹能夠更多的從商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從事城市開發建設,現在的政府還顯得有些經驗不足,他們以爲把港口修好了、鐵路修通了,自然船也就來了,港口也就活了,可是卻不知道配套設施的不足,會影響港口的使用。

“修船廠、船塢,看起來很不起眼的東西,但是對於船商來說,卻是極爲重要的事情,兩三次遠洋航行之後,船身上就盯滿了的貝殼,所以他們需要清理,如果一個港口連最起碼的船體清理、維護檢查都不能做,船商自然不會經常選擇這個港口,這也是船商首先選擇中青島、上海的原因,只是因爲那裡有包括船廠在內的良好的港口配套設施,所以……”

將視線投向車窗外,韓徹看着窗外那並不算繁華的街道說道。

“如果這個城市想獲得真正的發展,就必須要建一座船廠,最起碼要建一座修船廠!”

在來這連雲之前,韓徹就對這裡進行的充分的研究,而爲了弄清楚港口城市的特點以及發展趨勢,他甚至拿着全世界數十個港口城市的資料,列出表格進行一一的比對,比對這些城市的共同點,比對他們的市政建設、比對他們的工業共同,而最終,他找到了幾處制約連雲發展的軟肋——船廠,這座港口沒有船廠,沒有船塢,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才使得許多船商不願駛向這座港口,而對於一座港口城市而言,沒有商船進入,自然也就沒有了生機,所謂的隴海鐵路龍頭自然也不可能發揮他的作用。

“一座港口城市正常的發展,是不需要政府去投資船塢,但是想要迅速推進港口的發展,政府必須要考慮到一座港口需要什麼,如果商人不願意的投資的話,就必須要由政府去辦,只有完善了它的基礎,它才能獲得長足的發展,在這一點上,德國人在青島辦的就很好,青島的船塢是和城市、港口一同實施建設的!”

聽着這一番解釋,看着坐在身邊的韓徹,張振漢的視線隨之變得複雜起來,他用一年多的時間去研究,去規劃,他所專注的是市政建設,試圖從市政上促進這座城市的發展,至於其它的事情,在他看來都是“水到渠成”之事,可他卻忘記了一點——先有時間的積累纔有後來的水到渠成,而對於連雲而言,這座城市,並沒有充分的時間去發展。

“伯倫,現在,我可以放心的離開這了!今後,這座城市就看你的了!”

閱讀,給作品投推薦票月票。您給予的支持,是我繼續創作的最大動力!)

第242章 夏季攻勢(十一)第323章 背叛者同樣可以信任第143章 未來打算心惶然第139章 熱血第261章 希望第75章 裝甲兵的春天第780章 騎兵的進攻第21章 信號第775章 交給敵人決定第343章 破解第413章 密泄第217章 南京之戰(五)第1213章 未來的選擇第143章 在邯彰第223章 內閣首相的決斷第1082章 奉天起義第805章 絕望的掙扎第183章 歷史的改變第213章 制勝僅需一股氣第1250章 關稅第427章 序幕拉開第97章 奇襲珍珠港(下)第176章 君投之以信,我效...第59章 遠東沙皇第302章 叮囑第1265章 首都第279章 離開這個鬼地方第806章 最後的決定第780章 騎兵的進攻第403章 廣州灣之變(中)第179章 未來之憂第1052章 關東軍的決策第198章 南京風雲第423章 山間之變第207章 南京之戰(一)第341章 重典之後第242章 各方激盪第78章 一日揚名今日窘第40章 工廠易建工難開第12章 溪徑難尋故地遊第206章 何必生死刀相向第239章 北上第197章 山東的未來第831章 我們在看着你第118章 會議第158章 “陷阱”第1046章 激戰曼德勒第83章 榮譽的責任第60章 飽暖之時心生欲第155章 投資需要提前行第103章 華盛頓的選擇第1215章 佔領區第90章 小車乾坤誰人知第86章 計算的科學第284章 時代前沿第258章 人生的選擇第287章 爭執的幕後第162章 綁架只爲救千人第91章 吸引力第278章 軍心第359章 在希望的田野上第28章 定計安美爲生機第1106章 燃燒東京第190章 軍人當有所犧牲第98章 華盛頓的呆滯第287章 管制第87章 東方巴黎兄弟見第9章 步兵的變革第32章 西安變第37章 符拉迪沃斯託克的清晨第187章 血戰紅石嵐(五)第1095章 相信嗎?第789章 來自史前的巨獸第301章 班門弄斧第70章 歸國之人第28章 恐嚇第1093章 丘吉爾的憂慮第303章 目標第17章 命中有時不強求第233章 特效藥第120章 污其名奪其聲第285章 共同之處第1133章 帝國末日第1262章 正確的道路第797章 無路可飛的鷹第28章 目標,俄羅斯第1079章 遼陽之戰(七)第80章 決意助人心又驚第258章 人生的選擇第1055章 光復第311章 尋求機遇第58章 事有反常必有妖第427章 汽車伊始第1062章 鞍山第117章 俄國人的需要第138章 血戰海兵司令部第103章 華盛頓的選擇第189章 歐洲的希望第115章 大江南北第45章 一個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