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談鴉色變黃巢求和 唐軍齊軍生死決戰

這一戰殺的黃巢軍可謂是聞風喪膽,一貫瞧不起唐軍戰鬥力的他們想不到會突然冒出如此精銳的騎兵爲敵。李克寧一衆乘勝攻城。黃鄴嚇得甚至都不敢守城,就偷偷棄城而跑。可惜他所乘得黃車所帶輜重太多,被李克寧識得後一陣急追,追上後將其活捉。

之後李克用率領大軍屯軍沙苑,修整數日後,便親自帶領鴉軍八千爲前鋒先行,會和諸鎮兵共攻長安。

黃巢屋中,一哨騎前來彙報軍情。“報報報……”黃巢見他結結巴巴都快說不出話來了,似乎被什麼嚇到了一般。心下很是煩惱,也頗爲擔心。罵道“有什麼軍情快報。當兵上戰場,殺人如遊戲,生死皆由天。有什麼可怕的,看你那個慫樣!”哨騎回道“李克用親自帶領鴉軍萬人前來!”“什麼鴉軍?”黃巢問。“李克用從蕃漢軍中精選的驍勇善戰之輩,號‘鐵鴉軍’。全幅黑色裝備,黑盔黑甲,黑旗黑馬。遠望他們如萬隻烏鴉齊飛,黑壓壓鋪天蓋地而來。所到之處瀰漫着一股騰騰殺氣,極爲駭人。更爲恐怖的是,他們萬騎奔騰,竟然能做到節奏一致,聲音劃一。奔騰時所有馬匹一同擡蹄,一同落地。我見過驚天動地的萬馬奔騰,但那種聲音頗爲雜亂。相比較於這種整齊但並不震耳的馬蹄聲,顯然遠有不及。這給人一種沁人心脾的恐懼!”趙章這時湊巧也來到,他說道“確實如此,李克用其人的確不可小視。我的慘敗就是他弟弟帶領的三千鴉軍所致。李克用親來,鴉軍威力更將倍增。我們需避其鋒。”

聽聞慘敗的消息,黃巢嚇得突然一哆嗦,他是真心的害怕了。爲緩和李克用,他把南山寺僧智讓等數人以及渾進通全部綁起來,派使者帶着他們以及自己的詔書和豐厚的財物,想跟李克用求和,同時也希望能換回自己的弟弟黃鄴。他哪知道自己這麼做是純粹的癡心妄想啊,李克用自詡忠義,視黃巢爲賊,況且此刻又在仇恨的節骨眼上,怎麼可能與他講和?

李克用對使者說道“你們的禮物我受了。但是,黃巢乃是國賊,有何資格妄下詔書?我爲唐臣,豈能與之和好?逐走天子之罪,殺我愛弟之仇,我必要報之。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你走吧。帶走黃鄴走可以,”李克用頓了下,獨眼圓睜,聲音轉厲,“但是,是他的頭顱。”於是李克用令人在使者面前殺了黃鄴,使者嚇得哆裡哆嗦的帶其頭回去覆命。隨後李克用將幾名僧衆與渾進通都殺了,來祭奠李克讓,又大哭了一場。

李克用把黃巢的賄賂分給諸將士後,繼續前進,在乾坑紮營,緊逼長安。這時王重榮帶領自己的河中軍、楊復光帶領的忠武軍、朱溫帶領的同州軍等藩鎮兵盡皆來到,合軍一處,王師總兵力已超十萬衆。

事勢如此,再畏懼也不得不一戰。黃巢盡選精銳壯丁十餘萬衆,號稱十五萬,屯於樑田陂。

883年二月十六日,午時。唐軍與齊軍大決戰!

兩軍對陣情況:

唐軍陣營: 李存璋與康君立帶領萬餘蕃漢軍爲前軍。李克用、王重榮、楊復光帶領數萬大軍爲中軍,其中李克用的鐵鴉軍居於中軍最前。李克修、薛志勤帶領萬餘爲左翼,李克寧帶領萬餘爲右翼。朱溫的同州軍以及其他藩鎮兵爲後軍。

齊軍陣營: 趙章帶領二萬爲前軍,林言與尚讓各帶領二萬爲左右翼。黃巢之兄黃揆帶領其餘的大部分兵力爲中軍,王璠爲中軍大將,留一小部分爲後軍。

正午的陽光照在刀刃上,寒光森森,齊軍已人人膽裂。而唐軍內心卻涌起一股暖意。齊軍軍士數量雖佔優勢,卻無絲毫信心。但唐軍中則是同仇敵愾,人人懷有必勝之志。

在商議好交戰策略後,李存璋與康君立率先帶領萬餘蕃漢軍衝向敵陣。趙章見狀後也帶領軍隊前衝迎敵。爲了更好的發揮騎兵優勢,在接近敵陣時,康君立使軍隊迅速擴散。憑着衝蕩之勢,康君立手舞方天畫戟,李存璋猛揮大斧戟,將近身敵人一個接一個的斬落馬下。不到半個時辰,趙章軍已然大敗,紛紛退向兩翼尋求庇護。李存璋與康君立就直接帶領軍隊衝向敵之中軍。

爲阻擋敵方騎兵,黃揆使前方兵士列好長槍大盾,盾接盾不透絲毫縫隙,緊密如同鐵牆,長槍指向前方。見此情形,康君立命軍士們一齊向敵方射箭,盾牆再密也會有箭能通過之處,有些齊軍中箭後,盾陣已不再那麼堅固了。康君立就帶領軍隊猛攻盾牆。躍馬之蹄猛踏盾牌,騎兵之槍猛隔敵人之槍。李存璋與康君立奮起武勇,揮戟砍斷數枝敵槍,又使勁砍開幾個盾牌。如此一來,盾牆就有了破口。一處破,處處皆破。盾牆的突破口越來越多,如同一堵牆裂開了無數紋痕,霎時間就完全崩潰了。康君立一衆與齊之中軍展開了激烈的搏殺。齊軍雖是烏和,但人數衆多,深入其中要想將其擊破也並非易事。戰事一時陷入了糾結。康君立決定不再戀戰,按原計劃退出。於是康君立帶領一隊向左後方斜行退去,接近敵軍右翼且戰且退。李存璋則帶領一隊向右後方斜行退去,接近敵軍右翼且戰且退。齊軍的中軍這時開始追趕他們,陣型變得都有些亂了。

見到康君立已起到成功擾敵的效果,並調出了敵方的部分兵力,李克用便即刻帶領鐵鴉軍衝向了齊之中軍。萬騎奔騰,大地顫抖。如同漫天之黑雲飛壓而來,勢欲摧毀一切。騰騰的黑氣伴隨着槍刃上的點點寒光,讓敵人不寒而慄。李克用一騎當前,鼓怒而往,丈八鐵槍所起之處,無不人仰馬翻,馬嘶人嚎!準定

45 暴雨夜急追黃巢 起惻隱饒恕幼子69回 存孝再鬥汴驍將 存信北抗遭失利15 父子兄弟齊赴戰陣 火將負傷獨眼斬將15 父子兄弟齊赴戰陣 火將負傷獨眼斬將19 沙陀追逼敵入絕境 背水一戰龐勳滅亡14 搬救兵辛讜再入泗 戰渙水沙陀立首功75回 袁奉韜計陷存孝 鄧季筠單騎逃歸71回 施智勇存孝破敵 力不敵茂貞逃遁59 攻鄆大敗全忠狼狽 聽信讒間父子相疑55回 立新帝朱玫遭反戈 舉義兵王建攻西川17 辛讜冒死突圍求糧 馬舉來援泗州解圍68 存孝設伏敗官軍 猛虎下山擒孫揆11 識破計謀揭竿而起74回 受饞嫉李存孝叛變 報舊恩墨君和救主56 唐僖宗抑鬱病逝 克成都王建滅賊49 史敬思救主罹難 李克用晉陽閱兵70回 巧用間李嗣源破敵 計就計李存孝劫營5 風雪夜李愬入蔡74回 受饞嫉李存孝叛變 報舊恩墨君和救主56 唐僖宗抑鬱病逝 克成都王建滅賊51 李克用喜得愛妾 王處存兩面受敵64回 鐵老虎鬥耍牛存節 李克用出兵爭潞州75回 袁奉韜計陷存孝 鄧季筠單騎逃歸4 戰淮西勇冠諸軍31 孤軍戰曹全晸死節 克東都唐僖宗欲逃19 沙陀追逼敵入絕境 背水一戰龐勳滅亡10 朝廷失信戍卒譁變 龐勳起兵勢不可擋56 唐僖宗抑鬱病逝 克成都王建滅賊56 唐僖宗抑鬱病逝 克成都王建滅賊3 吳元濟跋扈爲亂74回 受饞嫉李存孝叛變 報舊恩墨君和救主37 識破夜襲智取忻州 天子賜詔重得藩鎮29 萬衆推戴黃巢稱王 屢敗屢戰逆轉乾坤15 父子兄弟齊赴戰陣 火將負傷獨眼斬將25 洪谷設計戰官軍 唐軍損將又折兵3 吳元濟跋扈爲亂10 朝廷失信戍卒譁變 龐勳起兵勢不可擋43 收義子勇冠三軍 李存孝打虎揚名7 施妙計重創回紇33 黃巢稱帝唐官吏被殺 鄭畋誓師王重榮破敵15 父子兄弟齊赴戰陣 火將負傷獨眼斬將46 收尾功時溥躺賺 狼虎谷黃巢殞命15 父子兄弟齊赴戰陣 火將負傷獨眼斬將55回 立新帝朱玫遭反戈 舉義兵王建攻西川26 鷂兒嶺克用初敗 沙陀將“叛族”降唐16 出徐州大敗魏博軍 遭圍殲龐勳易衣逃23 遇沙陀義軍受挫 敗黃梅仙芝被斬32 滿城盡帶黃金甲 天子狼狽西入蜀26 鷂兒嶺克用初敗 沙陀將“叛族”降唐12 智敗官軍攻克徐州34 龍尾陂唐軍大勝 長安城得而復失36 河東藩鎮再阻攔 勇士飛奪雁門關16 出徐州大敗魏博軍 遭圍殲龐勳易衣逃58 圍蔡州秦宗權敗滅 爭嫌忿朱全忠失將4 戰淮西勇冠諸軍32 滿城盡帶黃金甲 天子狼狽西入蜀64回 鐵老虎鬥耍牛存節 李克用出兵爭潞州72回 李存孝嚇退官軍 李克用北攻雲州60 燕子樓時溥自焚 得劉氏全忠狂喜1 受讒嫉義歸大唐39 探敵情李克用喪弟 戰沙苑鐵鴉軍露鋒5 風雪夜李愬入蔡36 河東藩鎮再阻攔 勇士飛奪雁門關71回 施智勇存孝破敵 力不敵茂貞逃遁10 朝廷失信戍卒譁變 龐勳起兵勢不可擋57 朱全忠結拜再反目 楊行密攻得淮南地27 亡歸漠北忠心不改 神箭服衆威震韃靼24 受擁戴父子據兩鎮 疑異族朝廷討沙陀22 敗義軍宋威誇戰功 因招撫首領鬧分裂50 校武場二虎相鬥 李克用神箭射柳10 朝廷失信戍卒譁變 龐勳起兵勢不可擋72回 李存孝嚇退官軍 李克用北攻雲州44 救陳援汴勢如破竹 尚讓投降喪命賠妻38 黃巢將朱溫反正 李克用組建鴉軍38 黃巢將朱溫反正 李克用組建鴉軍42 父親病重克用北歸 黃巢東出餘焰猶熾42 父親病重克用北歸 黃巢東出餘焰猶熾76 邢州孤窘朱溫拒援 五牛分身存孝肢裂36 河東藩鎮再阻攔 勇士飛奪雁門關4 戰淮西勇冠諸軍46 收尾功時溥躺賺 狼虎谷黃巢殞命75回 袁奉韜計陷存孝 鄧季筠單騎逃歸34 龍尾陂唐軍大勝 長安城得而復失20 貪嬉戲天子感異夢 災荒年仙芝揭竿起54 田令孜劫帝再西走 護皇帝王建顯忠心66回 攻雲州失利損大將 因醉酒喪弟失潞州13 守泗州辛讜盡忠義 敗官軍擒將又滅帥10 朝廷失信戍卒譁變 龐勳起兵勢不可擋23 遇沙陀義軍受挫 敗黃梅仙芝被斬47 朱全忠恩將仇報 上源驛風雨雷電68 存孝設伏敗官軍 猛虎下山擒孫揆15 父子兄弟齊赴戰陣 火將負傷獨眼斬將13 守泗州辛讜盡忠義 敗官軍擒將又滅帥1 受讒嫉義歸大唐60 燕子樓時溥自焚 得劉氏全忠狂喜17 辛讜冒死突圍求糧 馬舉來援泗州解圍58 圍蔡州秦宗權敗滅 爭嫌忿朱全忠失將32 滿城盡帶黃金甲 天子狼狽西入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