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 論功行賞

bookmark

特別是最後那一首《送別》,深深地觸動蘇祿可汗的心。

“可汗,那個鄭副使,真是多才多藝,雖說他讓俺輸了錢,可俺桑普還真是服他。”一名叫桑普的親信,一邊策馬一邊說道。

“是啊”蘇祿可汗點點頭:“大唐初期有天可汗李世民、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李靖、遲尉恭、程咬金等人才,開元初出了一個姚崇,現在又多了一個鄭鵬,真是人才輩出,什麼時候突騎施也出這麼多人才,那該多好。”

一個光着頭的將領笑着說:“可汗,看來你是被郡主的話打動了。”

蘇祿可汗點點頭說:“沒錯,蘭朵說得對,突騎施是需要一些改變,不能再這般碌碌無爲了。”

臨行時,蘭朵突然說留下,學習一下大唐,怎麼才能讓突騎施變得更強,蘇祿可汗本來不同意,可最後還是讓女兒說服。

好在,庫羅也在長安,兩人可以相互照顧,也是庫羅的原因,蘇祿可汗這才答應讓蘭朵留下,這也蘭朵沒有出現在隊伍的原因。

一堆木頭就贏了一匹極品好馬,這對靠賣馬爲主要收入的突施騎來說,不是好消息,蘇祿可汗很擔憂,要是人人都騎那種腳踏車,大唐對馬的需要減少,沒人買馬或馬的價格下降,突騎施怎麼應對?

也就是說,突騎施要尋找對策或另謀生計,到了不得不變的地步,把精明的蘭朵留下來,說不定有意外的收穫。

這個讓人頭疼的傢伙,讓她在這裡禍害一下別人也好。

“可汗,你看,有人。”大約跑了十多裡地,有個親衛突然指着前面大聲稟報。

“咦,你們看,那不是有王正使,鴻臚寺的王寺卿嗎?”人羣裡有人眼尖,認出前面路邊的人,是鴻臚寺卿王昌明。

蘇祿可汗聞言擡眼一看,正是王昌明,連忙示意一衆手下停馬。

距離王昌明大約二丈遠的地方,蘇祿可汗從馬上躍下,走到王昌明面前,笑着給他一個擁抱:“老朋友,還以爲你不來呢。”

怎麼回事,不是說王昌明身子不舒服,在家養病嗎,怎麼來了?

王昌明笑着說:“其它事好說,老朋友回安西,下次見面,還要很長時間呢,你說,能不來嗎?”

“那是。”蘇祿可汗附和地笑道。

兩人也沒什麼離別煽情的話,就像兩個老朋友在聊天。

聊了一會,王昌明上了候在一旁的馬車,掀起馬車的窗簾對蘇祿可汗說:“老朋友,某還有事,就不遠送了,祝你一路順風。”

“好,也祝老朋友身體康健。”

王昌明指指前面那個小樹林說:“老朋友,哪裡有某送你的一點小禮物,上路前,不要忘記哦,珍重。”

“珍重。”

等王昌明走遠,蘇祿可汗開口說道:“走,我們去看看,這位老朋友到底賣什麼關子。”

當蘇祿可汗到前面的樹林時,不由呆了一下:小樹林裡,繫着幾十匹好馬,地上還有一堆武器,旁邊還有二口箱子,好像裝着一些首飾、玉石一類的貼身物品。

“咦,這不是俺的馬嗎?”

“巴爾,你看,那不是你典當掉的家傳寶刀嗎?”

“俺的馬,怎麼...在這裡。”

“你們看,這裡有好多錢,天啊。”

看到裡面的馬匹和物品,不少人大聲地驚呼着。

蘇祿可汗哪裡還不明白怎麼回事,一下子跳下馬,對着長安的方向,三叩九拜,然後一臉鄭重地說:“陛下放心,蘇祿有生之年,絕不背叛大唐,如有違誓,有如此箭。”

說話間,從箭壺拿出一支箭,用力一拗,一下子把箭拗成二截。

這次比試,包括蘇祿可汗在內,很多人陷了進去,有激進的把心愛的馬和武器都典當了,以至有手下要騎驢回安西,太丟臉了,蘇祿可汗也沒給他們置買,而是先讓他們吃些苦頭,免得動不動就豪賭,打算在路上再置買,沒想到大唐不聲不響,把這些全部送了回來。‘

李隆基在宮中沒賜還,在灞橋也沒歸還,最後交由王昌明以私人的名義盡數奉還,小心翼翼照顧着的蘇祿可汗的面子。

有前面的感情基礎,再加上這份感動,就是大唐的人不在這裡,蘇祿可汗還是忍不住表態。

表完態,蘇祿可汗轉過身,一臉嚴肅地看着自己麾下將士說:“最近正是多事之秋,俺知道,有不少人暗中遊說你們,暗中給你們送錢、送女人,許下什麼諾言,這話只說一次,牆頭草不好做,三心二意的人,多不會有好下場,以前的事,既往不咎,要是以後再讓俺知哪個勾結外人,休要怪俺不留情面了。”

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一直以來,吐蕃很喜歡用金錢、美色引誘突騎施的將領,突騎施也曾鬧過分裂,有部落投靠吐蕃,爲了堅定自己的信念,蘇祿可汗給手下表明自己的態度和立場。

衆人很少看到自家可汗這樣認真,一個個忙大聲應下。

就在蘇祿可汗表態時,李隆基騎着馬信步而行,與一衆大臣邊走邊議事。

禮部尚書沈既開口說:“陛下親自到灞橋送行,臣看蘇祿可汗的神色,被陛下的真誠打動,爲子大唐的長治久安,有勞陛下了。”

“臣也沒想到陛下會送到這麼遠”姚崇有些驚訝地說。

大唐是開朝上國,突騎施和大唐的關係,說是同盟,其實突騎施是大唐的附屬,以李隆基的身份,能送出宮門已經很給面子,沒想到李隆基一口氣送到灞橋,這不是君臣商量的結果,而是李隆基臨時起意。

這也是李隆基沒坐龍輦的原因。

李隆基眼角微微掃了一下跟在遠處的鄭鵬,一臉沉穩地說:“蘇祿可汗功苦功高,突騎施爲安西的繁榮穩定,作出很大的努力和犧牲,理應給予他們最高的待遇。”

有半截話李隆基沒說出來:自己這麼一送,換來蘇祿可汗的效忠,換來突騎施二十萬控弦之士的死心塌地,絕對值了。

這話是鄭鵬彙報時跟李隆基說的,李隆基一聽就上了心。

不良人不僅低調,效率也很高,在長安佈滿眼線,突騎施使團上下輸得快破產的事,自然瞞不過李隆基,這件事王昌明也有彙報,當時李隆基就決定補回突騎施將士的損失。

怎麼也不能讓他們帶着對大唐的怨恨回到安西,爲了照顧安祿可汗的面子,這纔有王昌明不出席送別宴,而是在灞橋前面等蘇祿可汗的事。

作爲副使,鄭鵬向李隆基彙報了幾次,還替李隆基出了不少主意。

鄭鵬本想讓李隆基也跟着唱的,這樣更感人,可這事王昌明知道了,死活不同意,高力士也認爲,李隆基能送到灞橋已經破格,身爲一國之君給別人唱歌,傳出去有辱國體,最後只讓那些孩子唱。

雖說李隆基有空閒時,沒少在梨園穿着戲服唱戲,來一把唱曲的癮,但地方不同,影響也不一樣。

關上門,想幹什麼都行。

姚崇也發表意見:“這次招待,可以說收了突騎施將士的心,這是好事,其實最讓人驚喜的,是鄭樂正的那首《送別》,某看到蘇祿可汗都激動得眼圈都紅了。”

“是一首好歌,某聽後,不由想起遠方的故友。”宋景也表態。

高力士笑嘻嘻地說:“陛下,這次接待完滿成功,鄭樂正功不可沒,老奴提議,應對鴻臚寺,特別是鄭樂正論功行賞。”

李隆基的心情不錯,當場就吩咐:“傳鄭鵬。”

高力士聞言大聲叫道:“陛下有旨,傳鄭樂正上前晉見。”

834 郭公子尋歡記899 太子府驚魂174 以德報怨?827 門外門內477 自作自受255 信口雌黃548 趕鴨子上架636 非你莫屬253 虎頭隊753 敵蹤碟影641 逃出生天119 會玩的週會首129 郭子儀的算計646 風向要變?689 還不是時機216 長安人氣王020 小鬼難纏296 懸賞令077 魏州第一無恥(求收藏)511 有其子,必有其父067 辭舊迎新420 青蓮太白737 兩國交戰,攻心爲上247 投親?169 鄭鵬的”軟肋“104 夢迴長安408 郭子儀的喜好978 保媒拉縴475 姐妹鬥心425 灑脫的郭子儀790 失意的麗妃560 事出反常必有妖283 老不要臉590 突如其來的故人621 變故(上)808 安樂窩767 最大的弱點232 郭可棠的商業觸角107 不解風情的鄭鵬180 義結金蘭(第三更)899 太子府驚魂022 主角出場707 入軍當隨鄭將軍885 開山劈石730 兵臨邏些城616 首戰告捷006 賣身的小女孩725 還有你做不到的事嗎085 高興就好773 被圍烏古拉123 林薰兒的表白110 五陵年少爭纏頭149 錢公公的請求(求訂閱)686 什麼腦袋來的093 知恥而後勇665 新三兄弟426 國大民嬌149 錢公公的請求(求訂閱)092 崔氏三虎004 小喬606 主角的光環?642 最後一程726 赦免令203 蘇祿可汗的感動255 信口雌黃586 錄事參軍王進海426 國大民嬌738 多方發力623 要出大事083 又一條財路586 錄事參軍王進海307 大殺器209 大食國王526 意外來訪507 又賭上了623 要出大事772 納木湖畔的苦命人829 一個考驗753 敵蹤碟影662 得隴望蜀126 虛職樂正394 挑剔的客人986 薰兒尋親434 個人崇拜459 巧妙撈錢289 天下苦唐久矣577 塵埃落定213 愛哭的孩子有奶喝105 兔相公也有哦180 義結金蘭(第三更)450 盛世大唐,上元佳節(四)456 大不敬之罪342 博陵崔氏078 魏州第一才子867 哥奴的憤怒071 魏州第一才子674 白色的金山523 入不敷出484 崔玉芳最後的努力289 天下苦唐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