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膽大包天

積德坊,大福先寺。

做洛陽洛水北岸,毗鄰上東門橫街的大福先寺塔中,太平公主正端坐茶船後沏茶品茗。

楊守文撰寫茶經後,茶具隨即推廣開來,成爲文人雅士鍾愛之物。

太平公主同樣對此癡迷,專門準備了好幾套茶具,擺放在她在洛陽的各個居所之中。

泉水沸騰,噴吐水汽。

太平公主依着她學來的那一套沏茶程序,泡出一壺上好茶湯,而後聞香品茗,頗有些悠閒。可是,在這大福先寺塔內,氣氛卻很凝重。一個青年端坐一旁,而在正中央還跪着一個青年,匍匐在地,一言不發,似乎對太平公主懷有極大的恐懼。

“姑姑,明玉這一次冒然出手,的確是有些莽撞。

可是,你也知道他是個孝道之人。那楊守文與他有殺父之仇,故而才未能隱忍住。

明玉很怕,所以回來之後一直不敢見你。侄子知道,他其實還是忠於姑姑,所以斗膽前來求情,還請姑姑寬恕他則個。”

“請公主恕罪。”

那匍匐在地的青年連忙顫聲說道。

太平公主嘴角微微一撇,勾勒出一抹好看的弧線。

她慢慢放下茶盅,朝坐在一旁的青年看了一眼,那眼眸中流露出意味深長之意。

“成器既然如此欣賞明玉,何不把他收留?”

那青年聞聽,心裡頓時一顫,強笑道:“姑姑說笑了。”

“本宮從不與後輩人說笑。”

太平公主一句話,令青年的臉色頓時生了變化。他剛想要再開口解釋,卻見太平公主驀地長身站起,大袖一擺,雙手負於身後,俯視他與那匍匐在地的青年二人。

“明玉,還記得你當年到長安投奔本宮時,本宮說過的話嗎?”

匍匐在地的青年身體微微一顫,忙顫聲道:“明玉記得。”

“呵呵,本宮也記得本宮記得,你入我太平觀當天,本宮與你說:盡心做事,聽從本宮吩咐,本宮自會給你一個前程。說心裡話,明玉你很聰明,也極有眼色,本宮非常欣賞你。一直以來,本宮都把你帶在身邊,你說說看,本宮可虧欠你嗎?”

“未曾虧欠。”

“本宮讓你去安西採買,臨行時與你說過什麼話?”

“公主吩咐,要明玉辦完事情之後,儘快返回洛陽。”

“那你呢?”

“小人”

“你卻跑去摻和進西域戰事,私自放走了叛賊薄露不說,還在天馬城密謀造反。

明玉,若非你是本宮差遣,本宮就不會讓你回來。

因爲你的擅自行動,卻使得本宮好不容易纔招攬過來的曹西什卡如今成爲刀下亡魂。因爲你,原本本宮可以在陛下面前討得一個天大的功勞,如今卻付之東流。”

“公主,明玉該死。”

太平公主卻沒有再去理睬青年,而是把目光投放到了坐在一旁的青年身上。

“回去告訴你父王,就說他若喜歡明玉,只管想本宮討要就是,本宮也絕不會做那阻人前程的惡事。何苦明知道他是本宮的手下,卻越過本宮,指揮他去做事呢?”

那青年聞聽,臉色頓時大變。

“姑姑,請聽侄子解釋,此事與”

話未說完,忽聽得外面一陣喧譁。

緊跟着,大門打開,哈士奇躬身走進來,輕聲道:“公主,清化坊走水了。”

“嗯?”

太平公主一怔,蹙眉問道:“何處走水?”

“武家樓!”

“啊?”

太平公主聽完之後,忙快步往外走,來到了屋外。

她站在塔頂,手扶圍欄舉目眺望,就見遠處黑煙滾滾,火光沖天,隱隱傳來一陣陣尖銳的哨音。

“怎麼回事?”

“奴婢已經派人打聽了,是召機長老所爲。”

“楊青之?”

太平公主愣了一下,旋即又笑了。

“昨日我還與法藏法師打賭,說着楊青之回來,洛陽少不得要熱鬧一番。

沒想到我昨日才說,這小子就鬧將起來老哈,立刻派人去,告訴執金吾薛楚玉,就說本宮說了,讓他不要管閒事。這種事情,還是交給武三思那老傢伙解決。”

哈士奇二話不說,轉身就走。

這時候,那屋中的青年也走出來,看着濃煙滾滾的清化坊方向,冷聲道:“這楊青之,還真是不知死活。纔回洛陽,抗旨不遵不說,還火燒武家樓,武三思豈能饒他?”

太平公主卻冷笑一聲,不予理睬。

她手扶圍欄,觀看了片刻之後,轉過身來。

“成器,把慕容明玉帶走吧。

本宮看在你父王面子上,不難爲他但是本宮手下,不養懷有二心之人,既然你這麼器重他,就讓他過去幫你好了。他做的事情,與本宮沒有絲毫關係,以後出了事,本宮也不會過問。總之,這次事情就這麼算了,本宮還有事,不陪你了。”

太平公主說完,便轉身離去。

青年站在屋外,看着太平公主的背影,咬咬牙,卻沒有出聲。

“明玉,起來吧。”

他衝着屋內說了一聲,那匍匐在地的青年,也隨之起身。

“公主她”

“姑姑畢竟是個女人,容不得人。

既然她不願意再收留你,你就隨我走吧嘿嘿,不過你也可以鬆口氣,那楊守文燒了武家樓,等於和武三思撕破了臉。看着吧,武三思絕不會輕易與他罷休的。”

“楊賊放火,燒了武家樓?”

明玉愣了一下,目光凝視清化坊方向的滾滾濃煙,突然苦笑一聲,搖了搖頭

“這楊賊,好高明的手段。

殿下,咱們最好不要再輕舉妄動,更不要對他不利。他這一把火看着吧,武三思不但不會找他麻煩,還會想方設法的保護他周全。咱們,實不宜再針對楊守文。”

“嗯?”

名叫成器的青年,愣住了。

明玉,本名慕容明玉,是靜難軍軍使慕容玄崱之子。

想當初,慕容玄崱起兵造反,後準備從昌平撤兵之前,安排慕容明玉偷偷前往長安,投奔了太平公主,改名穆明玉。後來,他得知了楊守文是殺害慕容玄崱的兇手,就幾次想要找楊守文的麻煩。但當時楊守文因醉酒詩百篇而名動兩京,太平公主對楊守文也頗爲讚賞,所以斥責慕容明玉,不得生事,更不許找楊守文麻煩。

這,也讓慕容明玉非常不快。

也就是說那個時候,他結識了身邊的青年。

青年名叫李成器,說起來也是一個大人物。他是相王李旦長子,嫡長子,極爲聰慧,而且頗有手段。只是,在歷史上李成器的光芒幾乎被他兄弟李隆基完全遮掩住,所以名聲不顯。留給後人最著名的故事,就是三讓皇位,被後人稱作讓皇帝。

李成器能詩歌,善書畫,精通音律,最善羯鼓、吹笛。

史書評價他恭謹自守,不妄交結,不干預朝政,所以甚得李隆基的敬重。

不過,此時的李成器,還不是歷史上那個鼎鼎大名的讓皇帝,只是一個年僅二十二的青年。

李成器和慕容明玉一見如故,並且各種拉攏,使得慕容明玉和他走的也越來越近。

只是,李成器果真能夠成器嗎?

慕容明玉輕聲道:“殿下,咱們安排的手段最好不要再施展了!

楊守文這次回來,陛下對他必然更加看重。他既然拿走了那幅畫,焉能沒有防備?

說不定,他正等着殿下出面,而今燒了武家樓,陛下未必會怪罪他,相反武三思還要護他周全。總之,咱們暫時不要再對他出手,還是再找機會,不信他沒有破綻。”

李成器聞聽,頓時恍然。

但他隨即流露出一抹羞愧之色,輕聲道:“未能替明玉報仇,還我真的很羞愧。”

“誒,羞愧什麼。

公主殿下而今不願和太子反目,咱們也沒有辦法。這次撕破了麪皮也好,否則夾在中間,我終究難受,也施展不開手腳來。不過,我短期之內,不好繼續在洛陽,難保公主不找機會尋我麻煩我準備離開洛陽,先避一避風頭再說,如何?”

李成器想了想,點了點頭。

“如此也好對了,六詔乘象書如今下落不明,而且老黃在射洪,似乎有些麻煩。

這樣吧,你走一遭梓州,看能否幫助老黃。

順便呢,還有一件事情要你費心,具體的,咱們回去再說。”

“好!”

既然已經上了李成器這艘賊船,慕容明玉知道,他沒有別的選擇。

左右他離開洛陽也無處可去,走一遭劍南道,似乎也沒什麼大礙,正好可以散心。

只可惜,未能害得楊守文!

慕容明玉心裡,不禁有些不甘,卻又無可奈何。

如今大勢在楊守文一邊,有武則天的關照,即便是相王李旦想要對付楊守文,也非一樁易事。

且放過他一遭,總有一日,取爾人頭

想到這裡,慕容明玉又看了一眼濃煙滾滾的武家樓方向,一咬牙,跟着李成器離開。

武家樓,已經被烈焰包圍。

熊熊火焰直衝霄漢,濃煙瀰漫。

莊畢凡帶着人,從武家樓裡救出了那些家丁。清點一番之後,他也不禁暗自咋舌。

武家樓這一次,死十七人,傷五十餘人。

這還是楊守文手下留情的結果,如果他們下狠手的話,估計這武家樓裡,無一倖免。

以前還不覺得楊守文心狠手辣,只覺得他頗有些儒雅風範。

可現在看來,這傢伙

楊守文、楊茉莉和楊十六,依舊端坐在武家樓大門外,一動不動。

那四隻獒犬也靜靜的匍匐在他身前,看上去很安靜。可誰都知道,這四隻獒犬絕非善良。

只從它們爪牙上的血跡就能看出,這四隻獒犬何等兇悍。

三人四犬坐在那裡,卻無人敢靠近,只能遠遠的駐足觀望。

“二郎,那就是你兄長嗎?”

人羣外,一羣少年聚在一起,正七嘴八舌的說話。

其中一人,身高五尺七寸左右,生的頗爲俊俏,儀容不凡。這少年,正是楊瑞他今日準備去國子監上課,可是途經清化坊的時候,卻看到這裡已經亂成一團。

“沒錯,是我大兄。”

楊瑞看到楊守文,並沒有過去。

他已經命人前去給楊承烈報信,同時更知道,楊守文現在所處的地位,他摻和不來。

大兄這是要做什麼?

楊瑞心裡很急,卻沒有急於過去,而是默默關注事態的發展。

“奇怪,怎不見洛陽縣派人過來?”

“那不是已經來了嗎?”

“不過是民壯武侯,我是說那些快手這麼大的事情,以那張昌儀跋扈的性子,居然遲遲不見動靜?聽說這召機長老昨天在安喜門外,可是狠狠打了二張的臉。”

“哈,現在這種狀況,莫說是張昌儀,估計二張也不敢來?”

“爲什麼?”

“沒看到昨天楊青之殺了二張的爪牙,如今還能跑來武家樓鬧事?沒留意,今天街頭之上,少了不少二張的爪牙嗎?這是楊青之和樑王私怨,二張也不敢進來摻和。”

有那消息靈通之人,知道一些內幕,於是得意洋洋的炫耀起來。

楊瑞則靜靜在人羣中觀望,心裡卻盤算着:大兄這一次,莫非真的是有別的目的?

楊守文,心如止水。

他倒沒有別的想法,只是想要爲李裹兒出一口惡氣。

那宗正寺宗正李千里,也就是說昨日明秀說的那個李仁要治李裹兒的罪,楊守文倒不擔心。李顯是太子,就算他性子懦弱,可如果連閨女都保不住,纔是窩囊。

再說了,就算李顯不成,必要時武則天也會出面。

武則天喜愛李裹兒,毋庸置疑。

真要是讓武則天出面了,就算李千里再倔強,也必須要考慮清楚後果。

至於自己,楊守文並未考慮太多。

不過他也清楚,李顯會出面保他,上官婉兒也不會坐視不管。總之,或許有麻煩,他卻並不在意。老子如今都出家做了和,還怕武崇訓?反正,不要你好過

轟!

伴隨着一聲巨響,濃煙翻滾。

武家樓在熊熊烈焰之中轟然倒塌,火星飛濺。

而這時候,一隊奉宸衛從清化坊的坊門衝進來,呼啦啦就包圍了武家樓。

爲首之人,是一個年約四旬的中年男子,生的相貌清癯,舉手投足間透着儒雅之氣。

“下官直鳳閣鍾紹京,奉陛下旨意,捉拿楊守文上陽宮覲見。楊君,隨下官走吧!”

第139章 上神都(三)第351章 死士(一)第448章 決戰奉先寺(三)第101章 春風得意盧永成第676章 追擊(四)第309章 什麼狀況?第466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六)第198章 簡單理想第501章 責任第144章 禁閉第27章 我要釀酒(上)第698章 求救(下)第162章 聖歷二年(下)第288章 歡喜冤家(五)第69章 不動如山(上)第192章 重逢(一)第78章 好大膽子第423章 王滿渡(一)第169章 薛家將(上)第339章 約定(上)第77章 刺殺第453章 奪魁第425章 王滿渡(三)第582章 第一日第196章 萬貫家財第376章 曲覽第277章 家在東都北市中(三)第279章 我乃李林甫第259章 歸義(三)第175章 換房第514章 拜師第678章 追擊(六)第42章 洗衣槌裡的秘密(下)第532章 碎葉之變(五)第402章 遊仙宮(一)第480章 兄弟重逢(二)第576章 刺客的進化(二)第10章 大生意(下)第673章 追擊(一)第368章 蘇威(三)第649章 驚變(九)第714章 生死不論第七百五十一章第674章 追擊(二)第524章 馬癡和尚(二)第141章 後路第331章 欠我一個承諾(中)第692章 毒士(下)第199章 雅趣(一)第513章 金山雛鷹第682章 兵臨城下第640章 伊人何處尋?第231章 變數(二)第441章 西山校場(四)第556章 阿史不來山口(二)第205章 李氏不可信第188章 二月春風似剪刀第720章 東門柳第203章 雅趣(五)第323章 朝天闕第60章 人生在世,全憑演技(下)第186章 持刀的猴子(下)第591章 薄露來襲(一)第99章 又見神秘人(四)第401章 西風禪寺第735章 倭人不可信第22章 醜丫頭(下)第271章 兵車園第203章 雅趣(五)第489章 狄公(四)第400章 蓬萊玄龜望西風第182章 女嬰(上)第321章 朝天闕(十一)第260章 鄭靈芝(上)第23章 楊茉莉(上)第162章 聖歷二年(下)第154章 我在灤河觀風景(三)第617章 膽大包天第629章 鷹犬第174章 傀儡把戲(下)第115章 一夜(四)第362章 蘇韻第691章 毒士(上)第83章 變天了(上)第96章 又見神秘人(一)第729章 各有算計第279章 我乃李林甫第632章 曲阿桓氏第86章 最凌厲的反擊(下)第516章 碎葉川第684章 最長一夜(一)第365章 吳中雜俎第1章 風雪青石渡第234章 血統論(一)第486章 狄公(一)第131章 萬歲樂,不得已(三)第649章 驚變(九)第336章 太平(下)第69章 不動如山(上)第220章 上達天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