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其實大有可爲(三)

山雨倏忽而至,淅淅瀝瀝。

金華山中,水汽氤氳繚繞,讓人無法分辨清楚,哪些是水汽氤氳,哪些是山中雲霧。

四方亭裡,紅泥酒壚中炭火熊熊。

一壺青梅酒恰到好時,從酒壺中散發出一股子淡淡的青梅芬芳。

趙蕤小心翼翼的溫着酒,眼中閃爍着專注之色。就彷彿,這四方亭裡只有他一人。

楊守文和明秀則坐在一旁,看着趙蕤溫酒,絲毫沒有不耐的表情。

從進入四方亭到現在,雙方並無太多交流。

趙蕤只請二人落座,便全神貫注的溫酒,似乎忘記了身邊還有客人。而楊守文和明秀也很有耐心,坐在四方亭裡,看着山中雲起雲落,好像也忘記了他們的目的。

“請酒。”

趙蕤把酒水斟滿,奉到二人面前。

那酒色清冽,散發着青梅芬芳,令人不由得口中生津。

楊守文端起青銅盞,抿了一口,忍不住連聲稱讚。

“煮青梅酒,需看火候。

世人皆以爲將就置於酒壚中,燙熱了酒水即可飲用……呵呵,殊不知這炭火、壚水皆有講究。青梅需用三月梅,時正青澀,置於窖中放熟,保留青梅的芬芳,而後置於酒水中溫燙。若壚水溫度過高,則芬芳盡散;壚水溫度不夠,則酒中留有苦澀。

這道理,與青之所著《茶經》裡的煮茶道理非常相似,非高士則不可能盡得真粹。”

趙蕤說完,爲楊守文又斟滿了一杯。

他看着楊守文,臉上帶着幾分笑容。

而楊守文則看着他,一開始顯得有些迷濛,但片刻之後,臉上便流露出了了然之色。

“多謝先生指點。”

兩人說完,相視而笑。

雨,不知何時停歇,山間升起一道彩虹,橫跨山巒。

楊守文和趙蕤一邊聊天,一邊飲酒。

他們談話的內容,涵蓋古今。楊守文感覺到,錯非他前世讀了許多書,只怕是無法跟得上趙蕤的節奏。這趙蕤,端地是博古通今,涉獵廣博。大多數時候,楊守文只能是在一旁聆聽。好在他也讀過許多書,前世的記憶,讓他不時插兩句話,也使得趙蕤稱讚不已。

明秀則有些沉默,在大多數時候,都是默默聆聽。

三人在四方亭中暢談大半日,楊守文見天色不早,便起身告辭。

“太賓先生,我此次入川,已完成了任務,不日將啓程返回洛陽。

此一別,不知何時方能再見,若將來有機會,請先生出川來洛陽,小子定會掃榻相迎。”

“呵呵,我明日,也將動身前往蜀州,拜訪一些老友,而後閉門撰書。

待書成之日,我定會前去拜訪,還請青之到時候不吝指點。不過,我倒是卜過一卦,青之暫時怕是離不開巴蜀,可能會有事情發生……但青之倒也不必擔心,我卜此卦,並無兇險,說不得對青之而言,更是一場機緣。青之到時,不妨多多留意。”

趙蕤這一番話,令楊守文感到吃驚。

不過看他那高深莫測的模樣,楊守文也知道,就算他詢問,趙蕤也未必會真個說出。

他躬身道謝,轉身準備離開。

就在他走出四方亭的時候,趙蕤在他身後又開口道:“青之,臨別時,我還有一句話要送與你。當今之世,乃大爭之世,爾身在局中,想置身事外並非易事。當進則進,切不可猶豫。機緣所至,稍縱即逝,若不得把握手中,早晚會有殺身之禍。”

楊守文心裡一咯噔,停下腳步,回身看去。

卻見趙蕤已甩袖步出四方亭,飄飄然朝那茅廬走去。

最煩這種說一半藏一半的傢伙了!

有什麼話,就不能說的清楚一點嗎?楊守文看着趙蕤的背影,只能苦澀的搖搖頭。

“高人行事,高深莫測。”他笑着對明秀道。

明秀則嘆了口氣,輕聲道:“裝神弄鬼,不過也似乎有些道理。”

至於趙蕤那話語中究竟是什麼意思?

楊守文還要細細的體會。不過這一次訪賢,他心裡很清楚,怕是要以失敗而告終!

回到射洪,天色已晚。

李裹兒和幼娘都在家中等着他,見他回來,連忙上前招呼。

“兕子哥哥,莫非失敗了?”

看楊守文和明秀的模樣,李裹兒和幼娘就猜出了結果。

幼娘怒道:“那個老傢伙,也忒不知好歹……兕子哥哥請他,他居然敢拒絕,太可惡了。”

“要不,我着人把他綁來,強行徵辟?”

裹兒和幼娘並不是很和諧,可是在這個時候,卻顯得同仇敵愾。

楊守文頓時笑了,輕輕搖頭道:“小過,幼娘,你二人休得胡鬧……太賓先生今日其實已經表明了態度,他並非是不願意出山,實在是出山,也幫不得我太多。”

“哦?”

裹兒聞聽,不禁露出疑惑之色。

“難道說,那太賓先生虛有其表嗎?”

“那倒不是……”楊守文從幼娘手中接過了一個糕餅,咬了一口後說道:“什麼樣的志向,需什麼樣的才華。太賓先生學的是屠龍術,非我可用……多大的腳穿多大的鞋,哪怕是諸葛武侯,雖有經天緯地之才,可若非昭烈皇帝,也無法施展才華。

若我生在亂世,又有梟雄之姿,先生或許會出山輔佐。

可今乃盛世,以先生之才,若出山爲我謀劃,說不得會把這盛世變作亂世,而我更非那亂世之梟雄。所以,先生與我,難有作爲,倒不如歸隱山中,專心的著書。”

趙蕤和楊守文講的那番煮酒言論,其實已經表明了他的態度。

君擇臣,臣亦擇君。

在某種程度上,楊守文自認,也無法用得這趙太賓。

說不定請他出山相助,反而會有禍事臨頭。趙蕤看的非常清楚,所以纔在不動聲色中,斷了楊守文的念想。

“那豈不是說,兕子哥哥還要再尋找人才嗎?”

裹兒蹙眉,輕聲說道:“我雖然讀書不多,卻也知道人才難得,兕子哥哥又當從何着手?”

“哈哈哈,這個小過不必擔心,也許這人才,就在身邊,而你我沒有覺察。”

“身邊?”

裹兒疑惑不解,而幼娘更是滿頭霧水。

只是,不管她們如何詢問,楊守文都是笑而不語,不肯回答,兩人也只好作罷。

陪着二女聊了一會兒天,楊守文就讓她們去歇息了。

屋外,靡靡細雨無聲到來,打溼了庭院裡碎石子鋪成的小徑。

趙蕤說,我暫時無法返回洛陽,又是什麼意思?亦或者說,這劍南道還會有變故發生?

楊守文站在窗前,看着庭院中溼涔涔的小徑,心中滿是疑惑。(。)

第375章 神慧第488章 狄公(三)第358章 七聖刀第410章 登島(上)第744章 呼羅珊國(二)第16章 人比解語花(下)第173章 傀儡把戲(上)第102章 狼煙忽起第743章 呼羅珊國第473章 狂僧第390章 心狠手辣第294章 使我不得開心顏第86章 最凌厲的反擊(下)第554章 擊掌盟誓第415章 有緣還會再見第238章 上神都(二)第487章 狄公(二)第36章 針鋒相對(下)第511章 是非只爲多開口第618章 豈是大丈夫?第363章 撲朔迷離(一)第332章 欠我一個承諾(下)第602章 驛站伏殺(上)第463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三)第601章 撲朔迷離第599章 如意娘第155章 被遺忘的名字(上)第87章 絕不退讓(上)第56章 故事(下)第279章 我乃李林甫第162章 聖歷二年(下)第2章 生離死別第622章 老乞丐第144章 禁閉第622章 老乞丐第677章 追擊(五)第735章 倭人不可信第11章 夜探彌勒寺(上)第8章 楊承烈(下)第476章 小丐第401章 西風禪寺第468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八)第323章 朝天闕第552章 李客的推薦第240章 上神都(四)第478章 往事第183章 女嬰(下)第659章 其實大有可爲(三)第142章 結義第2章 生逢聖曆元年(下)第455章 我不想做駙馬第580章 顏織的身份第93章 飛狐破(上)第468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八)第七百四十八章第412章 登島(下)第38章 成酒(下)第725章 幼孃的心思第118章 一夜(七)第609章 回家第一彈第258章 歸義(二)第333章 徵事郎(上)第580章 顏織的身份第330章 欠我一個承諾(上)第389章 血紅木棉花(二)第205章 李氏不可信第83章 變天了(上)第143章 似乎不對勁第457章 李過是李裹兒!第736章 任他雨打風吹去第590章 小鸞臺的前世今生第668章 夜襲(三)第665章 你準備好了嗎?第701章 聖旨到(上)第245章 一路向西(下)第490章 狄公(五)第735章 倭人不可信第697章 求救(上)第484章 人心難測第210章 鄭十三郎第218章 上達天聽(上)第708章 計將安出第338章 密旨(下)第576章 刺客的進化(二)第133章 萬歲樂,不得已(五)第625章 大足元年第591章 薄露來襲(一)第676章 追擊(四)第388章 血紅木棉花(一)第282章 宿命相逢(下)第217章 小鸞臺之怒(下)第198章 簡單理想第247章 薛小四和薛小牛 二 1/3!!!第731章 何爲畜生語?第273章 豪士(二)第199章 他還是怕的!第630章 高門關內有惡人第190章 爾一文抄公(下)第540章 太子定命寶(下)第107章 龜符奉宸(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