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

蒙舍詔?出兵?

裹兒聽到這兩個詞的時候,眼珠子一轉,猛然擡頭。

她嘴巴張了張,想要說話。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而後低下螓首。

裹兒的動作,如何能瞞得過武則天。

她伸手示意上官婉兒先不要說話,沉聲道:“裹兒,平身吧。”

“謝祖母!”

武則天讓裹兒平身,也就代表着,她不會再追究裹兒抗旨之罪。

她開口道:“裹兒,你剛纔似有話說?”

“裹兒不知道當不當說。”

“囉嗦,這裡沒有外人,有什麼話,但說無妨。”

“裹兒之前在劍南道的時候,曾聽得兕子哥哥說過這蒙舍詔王蒙羅晟。”

“哦?青之他怎麼說?”

“兕子哥哥說,蒙舍詔王能忍他人所不能忍,有越王勾踐之姿,不可小覷。當年,朝廷要他到洛陽,他二話不說,便捨棄了王位,孤身一人前來,絕非等閒人可以做到。”

武則天一怔,旋即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當初,召蒙羅晟的人是她,放走蒙羅晟的人也是她。

但她從未往深處想過,而今聽裹兒這麼一說,再仔細一想,這蒙羅晟確非等閒之輩。

“兕子哥哥還說,蒙羅晟而今借朝廷之名,對六詔行征伐之事。

乍看,似乎是一件好事。畢竟有蒙舍詔衝鋒陷陣,的確是可以免去朝廷許多麻煩。

可是細想,好像又不太好。

蒙舍詔衝鋒陷陣不假,但也藉此機會,吞併佔領了六詔大片土地和人口,勢力漸漸強大。而蒙羅晟又是個有野心的人,他表面上歸附朝廷,可實際上,卻借朝廷之名壯大己身力量。據裹兒所知,那蒙舍詔而今在六詔之中,堪稱之爲第一……

一旦他有了可以和朝廷對抗的力量,豈不是養虎爲患?

兕子哥哥說,統一的六詔,與朝廷並無益處。

倒不如讓其分化,使其內部不得安寧。而後朝廷軟硬兼施,通過安撫、打壓,拉攏、征伐等手段,把六詔納入朝廷的治下。兕子哥哥還說,六詔只能有一個主人,那就是陛下。”

裹兒對於這些兵事,其實並不是非常清楚。

但楊守文對她說過這些,而在回來之後,她也從已經改名換姓的陳子昂那裡,得到了一些指點,所以才能當着武則天的面,說出一個子醜寅卯來。她說的並不是很詳細,可是對武則天而言,已經足夠。一直以來,帝國號稱萬國來朝,對於那些異國番邦,只要他們願意以朝廷爲主,朝廷都會欣然答應,而後便不再加以干涉。

說起來,這的確是一種大氣魄。

可同樣的,朝廷對這些宗屬國的控制力薄弱,也使得這些宗屬國,常出現反覆之事。

六詔不需要王,只需要一個主人,那就是陛下!

這句話,讓武則天非常滿意,嘴角微微翹起,露出了淡淡笑容。

“裹兒這次出行劍南,看起來倒是收穫不小。”

說完,她向上官婉兒看去,沉聲道:“婉兒,你怎麼看?”

上官婉兒則頗爲讚賞的看了裹兒一眼,躬身道:“陛下,臣妾以爲,道長所言極是。”

她停頓一下,又接着道:“那越析詔王波衝,是否與安南人勾結,我們並不是很清楚,此前也沒有任何的消息。只憑蒙羅晟一句話,就准許他征伐越析詔,未免太過於輕率。

況且,青之說的也有道理,蒙舍詔這些年來借朝廷之名,屢屢行征伐之事,實則是壯大了自身,與朝廷並無益處。這一次,波衝是否勾結亂黨且不說,至少波衝一直以來,都臣服於朝廷,對陛下的旨意,也從沒有違抗,冒然征伐,恐失人心。”

“那你的意思呢?”

“臣妾的意思……敬暉而今還兼任西南典客,六詔之事,也是他分內之事。

陛下何必下旨,命敬暉查證此事?若波衝真的勾結亂黨,也不需要讓蒙舍詔出兵。

張知泰才得經略劍南道之職,便讓他出兵征伐,也可趁機爲張知泰在劍南道立威……至於那蒙羅晟,臣妾以爲不可以一味放縱,最好是對他加以壓制,免得養虎爲患。”

武則天聽罷,不禁連連點頭表示贊同。

“婉兒所言,甚合朕意。

這樣吧,此事就交給你去處理,派人與敬暉和張知泰知曉,要他們一面查證波衝,一面做好準備,提防蒙羅晟的異動。一俟有證據,着他二人可商議酌情處置。”

上官婉兒忙躬身答應,便準備退下。

裹兒站在大殿上,看了看上官婉兒,又看了看武則天,露出一絲猶豫之色。

她的那點小心思,如何能瞞得過武則天。

看着她那張因爲糾結而略顯蒼白的臉,武則天心裡暗自嘆了口氣。

“婉兒!”

“臣妾在。”

“待會兒你帶朕口諭,走一遭洛陽獄,告訴張大年,讓他回來吧。

繼魏王武延基大逆不道,口出悖逆之言,本當處死。念其年少無知,死罪可免,活罪難饒。黜繼魏王之位,貶爲庶民,永不得錄用;魏王王位,由武延基之弟武延義繼之……”

武則天本來就不喜歡武延基,趁此機會,剝奪了他魏王之位,也算是一個警告。

她閉上眼,沉吟片刻,又開口道:“皇太孫李重潤,德行有虧,難當大用。

黜李重潤皇太孫之名,即日起幽居濯龍園,未得朕之同意,不得離開,否則格殺勿論。”

“臣妾,遵旨。”

上官婉兒領命退下,卻留下了裹兒一個人在大殿上,手足無措。

“裹兒,朕命你在翠雲峰修道,你卻擅自離開,實當重責。

但念在你也是無心之舉,就原諒你這一次……怎麼,莫非,你還想繼續留在這裡嗎?”

裹兒聞聽這話,那還能不明白武則天的意思,連忙道:“裹兒該死,裹兒這就回去。”

“去吧,回去之後,抄寫百遍道德經,而後送來宮中。”

“裹兒,遵旨。”

李裹兒頓時苦着臉,躬身退下。

武則天的心情,似乎也好轉許多。

她走到了窗前,再看窗外的景色時,卻突然覺得那風似乎不再是那麼寒冷,春天的氣息彷彿已經到來……

長安二年正月十六,交州城外,旌旗招展。

古老的交趾城牆,殘留着大戰之後的痕跡。那城牆上血跡未乾,在陽光下呈現出一種暗紅色彩。

楊守文站在城門外,昂首挺胸。

眉宇間,仍殘留着一絲絲的疲憊之色,但看得出來,他精神還算不錯。

桓彥範大步流星,來到了楊守文面前,拱手一揖。

“楊明威,久仰大名,今日終得相見。”

明威,是指楊守文明威將軍的散階。

楊守文比桓彥範小太多了,論輩分,桓彥範和楊承烈是一輩,自不可能稱呼他什麼楊君。

但是直呼其名?

似乎也不太合適。

楊守文可是朝廷欽命,都督嶺南道西部戰局。

而桓彥範雖然也在指揮作戰,可是卻沒有朝廷的任命。

所以從職位而言,桓彥範就顯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順……如此情況下,稱呼一句‘楊明威’正適合。

楊守文忙道:“桓公若再不來,我險些便抵擋不住了!”

他入嶺南道之後,先滅了和蠻,而後又解了甘棠州之圍。

可是在整體戰局而言,叛軍卻佔居了上風。此次甘猛造反,的確是聲勢浩大。他幾乎是集結了安南都護府治下的大半土著,並且謀劃多年。這一次,他殺死了曲覽,而後攻城掠地。若非桓彥範勉力抵擋,說不定大半個嶺南道都將被叛軍所佔領。

饒是如此,官軍仍是元氣大傷。

如果一城一地的征伐,天曉得要持續多久?

也就是這時候,已經改名爲諸歡的孟浣獻策:叛軍聲勢雖大,卻因爲倉促集結,部落之間並未妥善的進行整合。阿郎可率一支精銳人馬,輕車簡行,奔襲交趾。

只要殺了那甘猛,叛軍兵鋒自然減弱。

這一計,非常兇險。

但楊守文必須承認,若成功了,便可以扭轉乾坤。

他可不想在嶺南道僵持太久,所以在三思之後,決定採用諸歡的計策,行斬首之計。

殺死了甘猛,佔領了交趾縣城後,卻不代表大獲全勝。

甘猛雖然死了,但甘猛的弟弟,號稱安南第一猛士的甘勇立刻接替了甘猛的位子,率部瘋狂反撲,試圖奪回交趾。楊守文率部,在交趾堅守二十日,所部兵馬,死傷慘重。

最終,他等來了援兵……

甘勇不愧安南第一猛士之名,不過也僅止如此。

論聲望,論智謀,論行軍打仗,他都比不得甘猛。在王元珪和桓彥範接連擊潰叛軍,收復失地之後,甘勇便無心繼續圍攻交趾,率部南下,退守長陽關……

“若那甘勇再堅持兩天,我必死無疑。”

走上交趾縣城的城樓,到處可以看到大戰後殘留的痕跡。

楊守文忍不住發出了一聲感嘆,扭頭看着桓彥範道:“今叛軍已退,但戰事卻還未結束。

甘勇盤踞交州南部,始終是心腹之患。

桓公,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甘勇不可留,叛軍不可留……若不趁此一機會將之徹底剿滅,他日還會再起戰端。所以我認爲,這一次,應趕盡殺絕。”

桓彥範忍不住撫掌叫好,“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楊明威才華過人,這半首詩作的極好……不過,接下來,楊明威又準備如何進行呢?”(。)

第359章 夜探普會寺(一)第114章 一夜(三)第317章 朝天闕(七)第449章 決戰奉先寺(四)第638章 蜀道難(五)第61章 噩耗(上)第96章 又見神秘人(一)第727章 傳法第606章 追兇(二)第314章 朝天闕(四)第73章 寶香閣(一)第287章 歡喜冤家(四)第144章 禁閉第219章 朝天闕(九)第285章 歡喜冤家(二)第393章 明十三第522章 吉達(二)第471章 桃花峪裡桃花僧第500章 密旨(下)第371章 非我族類,稍安勿躁第110章 居庸關破 上第42章 洗衣槌裡的秘密(下)第722章 歸途(二)第33章 鴻福客棧(上)第432章 閉門羹第728章 歸途(五)第2章 生離死別第490章 狄公(五)第712章 前夜第1章 生逢聖曆元年(上)第572章 改變第673章 追擊(一)第520章 被坑了!第90章 阿布思吉達(下)第739章 閉門羹(一)第259章 歸義(三)第40章 清平調(下)第708章 計將安出第257章 歸義(一)第132章 萬歲樂,不得已(四)第465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五)第477章 公子何人?第119章 一夜第705章 改頭換面第76章 古怪第473章 驚變(下)第272章 豪士(一)第174章 傀儡把戲(下)第200章 雅趣(二)第387章 背後的人第678章 追擊(六)第587章 夜探天馬城堡(三)第545章 聲東擊西第756章 大結局第545章 聲東擊西第251章 佛門秘事(二)第1章 生逢聖曆元年(上)第495章 時鳴春澗中(中)第190章 爾一文抄公(下)第238章 上神都(二)第411章 登島(中)第376章 曲覽第43章 二公子(上)第6章 命案(下)第626章 任他洪水滔天第706章 雙面人第226章 那年十八(一)第337章 密旨(上)第101章 春風得意盧永成第473章 狂僧第272章 豪士(一)第207章 法藏第706章 雙面人第383章 他在說謊!(下)第550章 最長一日(五)第290章 歡喜冤家(七)第141章 後路第647章 驚變(七)第259章 歸義(三)第87章 絕不退讓(上)第155章 被遺忘的名字(上)第461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一)第176章 命案發生(上)第613章 無題第七百五十一章第506章 春風不度玉門關第381章 海鶻第8章 楊承烈(下)第470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十)第445章 神臂之威第603章 驛站伏殺(下)第331章 欠我一個承諾(中)第336章 太平(下)第212章 三皇觀(二)第275章 家在東都北市中(一)第695章 優雅的巫女(下)第258章 歸義(二)第654章 二女相見第385章 盜亦有道(二)第485章 明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