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節義的絕唱:說顏真卿祭侄文稿背後的故

忠孝節義的絕唱:說顏真卿祭侄文稿背後的故事

這是一篇科普的章節,因爲後面還有顏真卿顏杲卿二人的劇情,所以有必要在這裡說一說讓顏真卿青史留名的《祭侄文稿》。

當年安祿山包藏禍心,起兵反唐,顏真卿的哥哥顏杲卿一家鎮守常山(今石家莊正定縣),最終常山城破,侄子顏季明被斬首,顏杲卿一家三十餘口人最終都被叛軍殺害,準確地來說是被虐殺。

城破以後,顏杲卿誓死不肯低頭,被叛軍割去舌頭依然吼聲不絕,最後被肢解而死。兩年以後,唐軍收復失地,顏真卿纔有機會託人尋得侄子的頭骨,顏公當時,是對着裝着侄子頭骨的棺木,寫下的《祭侄文稿》。

當然了,這是故事的梗概,也是故事的明面。如果只是看個熱鬧,那麼到這裡就可以了。

然而,很多時候,故事的背面,往往纔是現實的殘酷所在。

我舉個例子,阿美的軍人聽官府的命令去烏克蘭打毛子,結果炸斷了兩條腿,被裝上假肢後被送回阿美。

在機場,他受到了熱烈歡迎,被無數記者包圍,甚至還被授予了勳章。

這個是故事的明面,如果是電影,鏡頭在這裡完結,那麼將是一個勵志故事。人們會腦補後續,“英雄”的餘生將過得幸福美滿。

但是,在上完新聞後,極有可能就沒人再記得他了。他的勳章也很可能只是道具,拍完照要收走的。

回家後“英雄”沒有失業救濟,沒有保險金,老婆知道他雙腿瘸了以後,跟人跑了,房子因爲交不起稅而被物業收走。

只是那時候,已經沒人去關心他發生了什麼,等待他的,要麼流浪街頭,要麼飲彈自盡。

這個就是故事的背面。

所以,故事的背後的故事,是值得看一看的。它往往更冷漠,更殘酷,更現實。

也更有啓發意義。

扯遠了,回到《祭侄文稿》上。

顏真卿爲什麼要寫這一篇呢?或者說,這一篇爲什麼會流傳下來呢?這是一個很容易被忽略,又特別關鍵的問題。

不繞彎子,我就直接說答案吧。

顏真卿寫這一篇,除了鄭重祭奠家族成員外。大聲宣揚家族忠誠,並且不動聲色對某些人大罵,纔是主要原因,也是它能流傳下來的原因。

當然了,我這裡說的只是顏真卿的意圖,並不是說他不該這樣做。

當了功臣,被人搶了功勞還被打壓,當然要以自己的方式喊出來,這個是無可厚非的。我想說的是,不要把古人想得那麼傻,每個人做事都是有自己動機和考量的。

需要忍的時候,他們絕對忍得起。

利益驅動,本身就是人類的本能而已。這裡的利益,可以擴大理解範圍,比如說名望,比如說自我激勵,自我滿足,自我價值構建等等。

那麼,顏真卿家族,遭遇了什麼呢?

這個不太好解釋,史書上都寫了,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我這裡總結一下的話,就是從天寶末年開始,顏真卿一家就被人給坑了。

這裡頭的套路,真是比海還深,所以有必要抓一抓河北那邊的細節。

首先要強調一點:在盛唐時期,胡漢矛盾,遠遠不是主流,包括在河北也是一樣。如果認爲胡人就是安祿山那邊的,漢人就必然擁護李唐(確切說是基哥),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然後還要說一說河北的“團結兵”,這個羣體的影響,可比邊鎮胡人要深遠多了,其影響一直持續到北宋初年。

最後還要提一點:河北很大,非常大,大到河北之內,還要再分區塊,不同區域,或許民風與政治傾向完全不同。

搞清楚這三點以後,就可以開始梳理天寶末年河北的脈搏了。

安祿山也好,史思明也罷,顏真卿兄弟也包括在內,他們都不是河北本地勢力。

很多讀者都認爲顏真卿是河北人,其實不是的,確切的說,他們跟河北本地毫無交情。

這個非常重要,有助於理解天寶末年河北的故事走向。

對於河北本地人來說,上述立場完全相反的諸位,都是外人。所以不要指責河北本地就是反叛勢力,對於他們來說,顏真卿其實跟安祿山其實沒有什麼本質不同。

他們都不代表河北本地人的利益。

如果不能理解這一點,那麼就不能理解中唐時期河北與河朔三鎮的種種亂象。

安史之亂不是突然變出來的,也不是突然就消散的,影響其實一直在持續。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盛唐的關中人,當然可以指着鼻子大罵河北遍地反賊。但是如果你是盛唐時的河北人,情況就有點不一樣了。 在罵安祿山以前,你得考慮一些很現實的問題。

你家裡田多,但稅也重。多的糧食都被朝廷收走了。

當然了,糧食可以賣。但是朝廷不是簡單角色,對河北其實是實行的糧食限價,其他生活必需品不限價的策略。

河北人賣糧食便宜,買其他的東西,除了近在咫尺的長蘆鹽場不缺鹽外,其他買什麼都貴,還不許河北商人去長安經商!不許在河北建立大商埠。

換句話說,你是河北的大地主,也過不上體面的日子。

這個時候,你是會支持希望展現“統戰價值”的安祿山,還是跟朝廷一個鼻孔出氣的顏真卿?

無論顏真卿個人操守如何,他都要執行唐庭的政策,在河北本地百姓看來,他跟其他地方官沒有什麼不同。

畢竟,顏真卿也不能不收稅啊!或者說,收稅的另有其人,壓根就不走地方衙門的賬目。

所以你看《祭侄文稿》裡面,有一種想說又不直接說的憤怒。顏真卿是懂的,但他不能明說。

人生常常就是無奈的。

當初顏杲卿振臂一呼,十七個縣響應,聯軍數量多達二十萬。安史叛軍控制的地盤已經所剩無幾了。

但是史思明回師河北後,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掃平了河北。按人數算的話,顏杲卿手裡的人那可比史思明多多了!

不會真有人以爲僅僅是指揮的問題吧?

其實這就是河北羣衆裡面“有壞人”。當然了,那些人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們也不認爲自己是壞人。

顏真卿是關中人,家就在長安附近,他壓根沒有退路。但他沒有退路,河北官府裡面很多人都是本地人,他們可是有退路的!

在當時地域之見格外分明的情況下,一大幫河北人,憑啥跟着一個關中人,效忠朝廷跟安史叛軍死磕呢?

到了現代都還有鄉村械鬥呢,你去問一問,那些械鬥村子裡的人,信不信外來戶?

史書,沒法只看大略。寥寥數筆之間,往往是一個又一個驚心動魄又慘絕人寰的故事。

而故事背後,往往有更多不能明說的故事。

天寶末年,河北的民心,不是什麼奉關中朝廷爲主,而是“和平獨立”!

換句話說,當時的河北民意,既不想跟着安祿山,也不想繼續被朝廷騎在頭上拉屎!

他們沒有攻取長安的心思,就想不給朝廷交稅而已!就這麼簡單!

其他的,怎麼都好,不折騰就行了。

認清這一點,就能明白中晚唐河朔三鎮是怎麼回事了,也能明白爲什麼唐庭最後會跟安史叛軍的殘部妥協了。

一切不能解釋的“奇怪”問題,都可以得到完美解釋。

顏真卿也知道,自家也就那樣了,被坑了討不回公道,人還要向前看,於是寫下了《祭侄文稿》。

河北是什麼情況,當事人顏真卿自然是心知肚明,除了憤恨,更多的是無奈。

而在展現了統戰價值後,河北的世家子弟在中晚唐進入長安爲相,然後出人意料又不出所料的脫離了河北基層,並遷居到洛陽附近。

然後屬於節度使的時代開始了。

安祿山造反是“錯誤”,那唐庭拼命壓榨河北人就正確咯?

朝廷平叛屬於“正義”,那河北人何嘗不是在追求屬於他們自己的“公平”?

不給大唐朝廷捅一刀,還當河北人好欺負呢!

是非對錯,誰能界定?

如果單純以今人的眼光看,顏真卿一族的所謂“忠義”,便顯得毫無意義,純粹就是瞎折騰。

但我們還是不能這樣說。

因爲無法共情古人,就無法理解歷史,更無法從歷史中吸取教訓。古人有自身的立場,他們有自身的侷限性,代入他們,才能知道那時候的得失與無奈。

腐朽的大唐不必去救,但當時爲此抗爭的人,所展現出來的氣節與精神,卻是值得後人去學習的。這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這就是我們爲什麼要學歷史的原因。

唐代的人,看到的是商周春秋戰國秦漢兩晉的歷史。

而我們的後人,也會把我們的一切,當做歷史。我們本身,就在創造和演繹歷史。

共情古人,也是在憐憫自己。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看不到過去得失的人,就看不到未來的選擇。

所以說啊,歷史的事情啊,還真不能嘻嘻哈哈的一笑而過。

伱今日笑古人不懂,焉知百年後的後人不笑你傻逼?

270.第236章 都是爲聖人辦事第46章 河西故事160.第145章 削髮以明志想衝一下月票榜第42章 時代浪潮第483章 反客爲主第503章 天不會塌下來第75章 得非所願第55章 盛唐小學生第718章 兩難自解225.第197章 暗涌第515章 愣子遇苟王184.第166章 “低調”第768章 雕欄玉徹應猶在,只是朱顏改第298章 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第481章 新造的人第386章 向着勝利衝刺(本卷完)第742章 忐忑第658章 逼宮!第74章 出身決定前途唐代士人被命運暗中標好第770章 黔之驢第28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466章 沙場之上用生命上課第576章 那又如何?歷史網文到底是什麼玩意?第399章 加冕爲王第470章 不同的心境第577章 皇帝的新衣第84章 回望長安繡成堆(本卷完)135.第126章 方衙內的自畫像第759章 要避免清算,就必須忠誠!142.第131章 天華地寶第101章 君臣佐使(下)221.第194章 龍武軍執戟郎第5章 興師問罪245.第215章 冊封大典126.第120章 逆向思維反殺第328章 百無一用是天子第350章 相行漸遠129.第122章 方來鵲一戰封神第697章 老腰一閃119.新羣開了297.第257章 拋開事實不談,你就沒什麼錯嗎第330章 不給錢不算賣,給了錢不算搶第283章 利刃下的權威第599章 天命人渡劫後記與感言235.第207章 二龍相見135.第126章 方衙內的自畫像第629章 開封伎術學院135.第126章 方衙內的自畫像第705章 who cares第346章 不缺那三瓜兩棗135.第126章 方衙內的自畫像第59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80章 拜錯碼頭第675章 只是誤會而已第17章 不求最好,但求最貴!第518章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第612章 金縷玉衣第635章 公開處刑第556章 水入江河,沙落灘塗第432章 回望舔狗秀成堆第652章 差距有億點點大第724章 主打一個順昌逆亡第290章 用魔法打敗魔法143.第132章 疾走的基哥第787章 天子有德者居之第526章 歸去來兮!第419章 鐵公雞一毛不拔第81章 連續高燒了兩天第674章 信息繭房第8章 我就說我是神童吧255.第222章 長安不眠夜233.第205章 斬草要除根第598章 拉兄弟一把第631章 人與人不一樣唐朝女道士的個性解放141.第130章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全忠第394章 外行指揮內行第23章 無言以對第77章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390章 忠誠不絕對245.第215章 冊封大典第754章 進退兩難第568章 扶我起來269.第235章 今日開始造神第302章 人算虎,虎亦算人書評區的新規則233.第205章 斬草要除根藏在歷史細節裡面的魔鬼第798章 歷史沒有新鮮事143.第132章 疾走的基哥第74章 出身決定前途唐代士人被命運暗中標好第417章 今日始稱王第671章 進還是退,這是一個問題第23章 無言以對299.第259章 以戰止戰爲方大帥挽尊126.第120章 逆向思維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