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忐忑

待在鄱陽湖水寨裡日夜操練水軍的樑崇義,最近的日子很不好過。因爲新的節度副使姚令言,真踏馬不是東西。

樑崇義說冬天湖水不結冰,正好休養生息,待明年開春後作戰。

而姚令言卻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要趁着汴州軍新敗,趕緊的攻佔潯陽。

樑崇義說現在他們佔着的地盤,從一個水寨,變成了兩個水寨一個縣城,兵力分散了不適合妄動。

而姚令言則說反正是守不住的,不如以攻代守,打得汴州軍喘不過氣就行。

還想什麼防守,想你媽呢!就這也配帶兵?

總之,這位朝廷空降的將領就是跟樑崇義不對付,姚令言同樣是丘八出身,說話還很衝!

此時樑崇義無比懷念於頎,他終於想明白了一個道理。

他和於頎能相處得好,不是因爲他很有能耐,而是於頎在爲人處世方面的段位遠高於他,所以纔會讓他覺得很“舒適”。

現在換了個和自己段位差不多的人,便壓根相處不來了。

樑崇義不得已之下,只好寫了一封奏章回襄陽,闡明利害。

總之就是一句:汴州軍主力尚存,不可輕動。倘若戰敗,洪州局勢有傾覆之險。

李璬很快回復,非常簡短的四個字:便宜行事。

樑崇義鬆了口氣,拿着聖旨堵住了姚令言的嘴。水軍都沒訓練好,還打什麼打!

不得不說,李璬的權術是成功的。

因爲洪州的荊襄軍是魯炅的部曲,魯炅在這支軍隊裡面有超然的地位。

如果魯炅是主將,那麼無論是樑崇義也好,姚令言也好,再怎麼作妖,都無法撼動魯炅的權威。

可是現在,樑崇義是空降過來的,姚令言也是,二人在這支軍中,樑崇義因爲之前打了勝仗威望稍高,卻也沒有壓倒性的優勢。

所以如果以權謀的角度看,這場爭執中最大的贏家是天子李璬。當樑崇義與姚令言二人爭執時,都需要李璬來當“裁判”。

李璬的聖旨偏向誰,誰就能讓自己的命令推行下去。

這樣約等於是皇帝控制了軍隊。

當然了,得有個前提,就是能打贏。如果不能打贏,那麼所有的權術操作都會歸零,玩得再花也沒有用。

消停了一個冬天,到春暖花開時,姚令言又開始躁動起來了。他越過樑崇義,向李璬告了一狀。在奏章中,姚令言說樑崇義畏敵避戰,居心叵測,整個冬天都毫無動作。

唯一拿下的都昌縣,還是汴州軍主動讓出來的。

簡而言之,姚令言就是暗示樑崇義或許和汴州軍那邊有勾結,所以纔不肯出戰。

這封奏摺挑動了李璬那敏感的神經,他不會帶兵,天然不信任所有會帶兵的人。

天子不會帶兵打仗,就是最大的原罪。

因爲不會帶兵,所以需要倚重會帶兵的武將當元帥。

因爲倚重武將,所以兵權難免旁落,不得不啓用宦官,或者利用朝廷的文官,來鉗制武將。

又因爲倚重宦官和文官,所以行政權和人事權也這些人被侵蝕,不得不讓渡給對方,以換取這些人俯首聽命。

這麼一來二去,不是傀儡的皇帝也要成傀儡了。

李璬收到姚令言的奏摺,選擇了“留中不發”,但卻對洪州的鄱陽湖水軍發了一道聖旨:

北上贛江口,解除汴州軍對贛江口的封鎖。

贛江口是商賈旅客們入豫章的主要通道和唯一水路通道,戰略地位極爲重要。只要這裡一天被汴州軍卡着,豫章的經濟就一天都無法正常運轉。

拿到聖旨以後,樑崇義氣炸了!就算他是傻子,也知道背後是姚令言使壞!一條毒計涌上心頭,樑崇義決定借李光弼的刀,斬姚令言這個不聽話的副將。

……

“蕭公,來來來,坐這裡。”

汴州府衙書房裡,方重勇看到蕭穎士正一臉忐忑不安的看着自己,於是很是溫和的做了個請的手勢,示意他坐在自己對面。

待對方坐下後,方重勇屏退了外人,整個書房內就剩下他和蕭穎士二人。

“不知官家急召下官,是有什麼要事呢?”

蕭穎士壓住內心的不安,面色平靜問道,看起來就像是茫然無知一般。

“蕭公大才,在禮部當個小官,實在是屈才了。本官一直都記在心裡,只是苦於沒有機會。

如今本官打算改革朝廷的構架,建立一個新衙門,名爲教育部。

顧名思義教書育人,負責管理國子監和各地官府書院,總攬科考。本官打算將這些,包括科舉,從禮部中分割出來,獨立成一個衙門,不再受禮部約束。

蕭公文采斐然,名滿天下,有沒有興趣在教育部,擔任一個部長的職務呢?”

方重勇微笑問道。

居然是這件事!

蕭穎士大感意外,立馬感覺羞愧難當。他還以爲是自己的“定製黃書”暴露了呢,沒想到居然是封官。

他很有些心動,卻也明白方清的意圖!

蕭穎士一時間有些猶豫。

方清這麼做的主要目的,其實也不難猜測,就是千金買骨,樹立典型。

蕭穎士是出了名的又臭又硬,當初寧可考科舉也不願意自薦爲官,在汴州任職。

爲啥呢,還不是文人的臭脾氣,自命清高唄。

要是真不願意當官,直接去崖州的山裡居住,保證朝廷的人也無法找到他,更別提報復了。

“官家,鄙人才疏學淺,只怕……難以勝任啊。”

蕭穎士在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之後,有些爲難的說道。

他想當官,讀那麼多書,不是爲了寫文章自嗨的。蕭氏本就是官宦之家,全家都是做官的,不做官那就賦閒在家,反正是不會從事其他職業的,包括經商。

蕭穎士現在已經算得上落魄,他剛纔拒絕方重勇,已經是用盡了全身的氣力,保不齊走出書房門就會後悔。

“蕭公不要推辭嘛,這不是爲了我方某人,而是爲了百姓。有教無類那句話,難道是白說的嗎?蕭公這兩年也在當教習,或許已經有所得了吧?”

方重勇擺擺手,示意蕭穎士不要推辭。

“那……下官就先暫時當一段時間吧,若是官家有更合適的人選,蕭某願意退位讓賢。”

蕭穎士對方重勇叉手行了一禮,一時間心中五味雜陳。

雖然他的心還是向着李唐正統,但身體卻已經非常誠實,在爲“新朝廷”服務了。

“嗯,如此便好,那本官也可以放心了。”

方重勇微微點頭道,看上去並無怪罪之意。

蕭穎士心中涌起一陣疑惑。

聽聞前些時日,汴州各大書店都被查封整頓,搜出來好多“禁書”。張光晟帶着一幫親衛到處搜捕,抓了不少人去善緣山莊勞改。

當然了,判得都不重,也就進去住一年而已。

所以蕭穎士才覺得奇怪,難道他那本書,還沒有被查出來?

看到蕭穎士還不肯離去,方重勇面色古怪,好奇問道:“蕭公還有事?”

“呃,無事無事,下官告退。”

蕭穎士連忙對方重勇叉手行禮,他總是感覺有些彆扭,又不太說得上來。

然而,正當蕭穎士打算推門而出的時候,方重勇對着他的背影喊道:“蕭公請留步,你忘了東西在本官這裡了。”

忘了東西?

蕭穎士下意識的摸了摸袖口,發現袖袋裡的東西都在,於是走上前來,對方重勇行禮問道:“官家明鑑,蕭某並無物件遺落在此呀。”

“怎麼會沒有,這不就是咯。”

方重勇從桌案的抽屜裡,摸出一本線裝書,將其遞給蕭穎士,正是那本《西域獵豔記》!

蕭穎士看到這本書,嚇得全身一個激靈,就差沒當場跪下了!他顫顫悠悠的將書拿在手裡,低着頭羞憤欲死,不知道該說什麼纔好。

“蕭公的文筆很好,故事也不錯,只是下次就不要寫本官了吧。

你書中那位醫官之女,正是信安王的私生女。他們家可是有好幾人在汴州爲官的。要是知道你這麼編排他們家的人,一定有你好看的。”

方重勇慢悠悠的說道,臉上帶着笑意,只是這笑容怎麼看怎麼有些意味深長。

“下官死罪!死罪!”

蕭穎士嚇得連忙跪下,額頭挨着地,壓根不敢擡頭看方重勇。手中的書也掉落在地上。

“蕭公不必如此。”

方重勇將蕭穎士扶了起來,把那本掉到地上的小黃書重新塞到對方懷中。

“儒生們總說不教而誅是爲虐,如今本官也算是教了你一次。所以,下不爲例了。”

他拍拍蕭穎士的肩膀,將其送出了書房。

等走出府衙後,蕭穎士這纔回過神來,恍然覺得自己在鬼門關走了一遭。

“大唐,已經完了。”

蕭穎士忍不住長嘆一聲,自言自語道。

有方清這樣的權臣在,除非太宗死而復生,否則大唐沒有任何希望能翻轉目前的局勢。

可悲的是,如蕭穎士這般的人,卻還要活着。哪怕他們還沉浸在當年盛唐的榮光之中,也不得不面對現實。

那嚴肅又不講情面的現實。

馬上要組建的“教育部”,很明顯就是原來禮部裡面的儀制清吏司,在加強了職能後重新再包裝的產物。

禮部其下原本設有四司,即:儀制清吏司,祠祭清吏司,主客清吏司和精膳清吏司。

儀制清吏司就是管理全國學校事務、科舉考試以及藩屬和外國之間的往來的機構。

方清的謀劃很深遠,而且是穩定推進,在拆大唐的官府構架。等把框架拆光了,登基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這種水磨工夫的操作最是要命,大唐的權威,每一天都在消退。前些時日,永王一脈讓出皇權,轉給盛王一脈。這要是從前,肯定會鬧得滿城風雨。

然而在汴州,那就是舉重若輕,壓根沒什麼人討論,大家還是該幹什麼就幹什麼!

既然禮部是爲了維護皇權而設立的實權部門,也因爲天子是傀儡天子而變得“虛化”,那麼將其中的實權部門拆分出來重組,進而將禮部徹底架空,便是解決矛盾的一個另類方法。

畢竟,讓禮部的人爲方清本人唱讚歌,好像也有些不合時宜。

另立教育部,便是方清要培養完全忠於自己的新鮮血液,不給李氏宗室一點機會。

而蕭穎士作爲第一任“教育尚書”,不知道是方清早就想好了,還是僅僅是權宜之計。

想明白這些關節之後,蕭穎士有種淫亂賤婦在偷情之後,那種羞恥之餘又覺得渾身舒爽的複雜感受。

背叛的是李唐,得利的是自己,一邊是理想,一邊是現實,到底要不要轉回汴州府衙辭官呢?

有那麼一絲猶豫,蕭穎士旋即想到了自己的後人,心也變得冷硬下來。

沒錯,蕭氏一大家子,將來都要生活在汴州朝廷的統治之下。他又不是無父無母無親族的“無敵之人”。

父母,兄弟,妻兒,甚至是孫子,他都有,一大家好幾十口人。

別說蕭穎士將來也許會得罪人,就說他現在就已經得罪了元載,後者很難說不會給他,或者給他的後人穿小鞋。

在這個動亂與和平交織的年代裡,被高官盯上穿小鞋,往往就意味着死亡。

而做了教育尚書以後,無論是元載還是其他什麼人,就算不怕蕭穎士,也不得不顧忌方清的面子。

方清任命的教育尚書,那是不能隨便上門踢屁股的。

那不是在踢蕭穎士的屁股,那是在打方官家的臉!

只是,在享受好處的時候,自己身上也一定會被外人貼上“方清親信”的標籤,再也撕不下來了。

蕭穎士想了想,還是決定出賣自己的靈魂。

是啊,不做大官,陪着李唐這條破船沉下去,還拉着子孫後代一起陪葬。

想來方清還要把那本黃書的作者公開,讓自己遺臭萬年,身敗名裂。

圖個什麼呢?

蕭穎士苦笑搖頭,回到家中坐定,思前想後,只覺得自己裡裡外外都背叛了過往,已然恍如隔世。

“阿郎,剛剛衙門來人,把官袍送來了。恭賀阿郎當大官了!”

下僕面帶喜色,將一個木盒子放在臥房桌案上。

蕭穎士打開一看,只見是朝廷三品大員才能穿的紫袍,金魚袋和一塊寫了身份信息和官職的木牌也在裡面。

最底下是一份朝廷的公文,也是聘任蕭穎士爲教育尚書的任命書。

方清辦事,有連招就直接上,壓根就不給蕭穎士拒絕的機會。

事情都辦到這個地步了,蕭穎士要是再去辭官,那就是不識好歹的打臉了。

以後就算方清不收拾他,方清的爪牙,也一定饒不了他的。

“你去一趟亳州,讓家裡人都到汴州來住吧。汴州這裡繁華,科舉也方便。”

蕭穎士意興闌珊的擺了擺手說道。

“阿郎,這是紫袍呢!阿郎這是要做宰相呀,又是何故憂慮呢?”

下僕疑惑問道,不明白蕭穎士這是裝的哪門子的逼。

“上了賊船,想下來就難了,只能一條道走到黑。

方清將來若是不能登基稱帝,我蕭氏一門必定死無葬身之地。”

蕭穎士長嘆一聲道,面對下僕亦是不忌諱提一嘴。

正因爲他是聰明人,所以才明白這條路是多麼艱險。

忽然,蕭穎士想起他書中的黃暴劇情來。

他有種奇怪的錯覺,貌似書中那位“方輕”,搞女人的時候也是類似的套路。同樣的不動聲色,同樣的威逼利誘,見縫插針。

“官家還真是……唉!”

蕭穎士搖頭苦笑,明白自己這是被對方不動聲色的耍了一回,卻又完全恨不起來。

他隨手將自己寫的那本書翻開,卻見上面居然有人用硃筆寫了“點評”。

“攻略醫家女時,方輕不必動粗,可以花錢將其買下,養幾年就是國色天香。”

“西域少水,夜裡能把人凍成冰柱,你試試在沙地上躺半個時辰?”

“對下屬之妻動手實屬下賤。”

……

看到這些熟悉的字跡,蕭穎士明白這是方重勇親批,這才鬆了口氣。

第291章 沒那麼簡單第673章 聞到血腥味的狼111.第108章 非典型邊鎮戰鬥277.第242章 人還沒來,官職先到第692章 弔民伐罪忠孝節義的絕唱:說顏真卿祭侄文稿背後的故第424章 敵在香積寺第77章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612章 金縷玉衣第373章 反客爲主之計第91章 以點破面112.推薦一本好書,順便做個問卷調查182.第164章 滅門鄭府尹第38章 過把癮就死?第767章 功在微末處第732章 經濟戰爭第12章 暗流涌動257.第224章 “聽勸”的基哥第35章 一日殺三子第762章 針對性準備261.第228章 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第53章 接下來一段NTR劇情好糾結啊154.第140章 長安的貴人們很有錢啦第83章 宰相之才256.第223章 神策十二都第560章 人心思變154.第140章 長安的貴人們很有錢啦第628章 一腳踏兩船,一女欲二嫁233.第205章 斬草要除根第374章 西行記第12章 暗流涌動283.第246章 你個糟老頭子壞滴很第799章 醒於此睡於此208.第184章 京畿治安大作戰(下)182.第164章 滅門鄭府尹312.第270章 不要慌,只是技術性調整第421章 開眼看世界第780章 拜錯碼頭第704章 麥田守望者第404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442章 一箭喝退十萬兵第347章 這把是順風局第783章 進步之風第19章 人虎相半居,相傷終兩存第372章 不自量力第488章 站如嘍囉我知道你們很急,但是先別急第549章 難以置信第544章 強者從不抱怨環境第464章 絞殺與反絞殺第59章 國事如兒戲第617章 敲山震虎第574章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本卷完)第682章 來得不湊巧278.與平凡、庸俗、能力有限的自己和解吧第515章 愣子遇苟王第424章 敵在香積寺115.第111章 國策之變第616章 障眼法第438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776章 血灑長安(中)第592章 霸總的憂患第483章 反客爲主263.第230章 再別長安(本卷完)第439章 夜來風甚急第679章 一秒六刀只是刀的極限114.第110章 “皇恩浩蕩”276.第241章 基哥野望第7章 遠方來客第693章 離離原上草第379章 心如猛虎,細嗅薔薇第444章 變生肘腋第668章 節操值幾分錢?125.月末求票316.第273章 生而爲人,我很抱歉115.第111章 國策之變第531章 渡劫的基哥155.第141章 春潮帶雨晚來急第533章 基哥回到了忠於他的長安第745章 一個很壞很壞的人第406章 不坐敞篷車第711章 人生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行第372章 不自量力第369章 十姓可汗戴帽耶?第694章 亂局再起第447章 河北飄來的陰雲第366章 有示之以無,強示之以弱第389章 永無真相的迷案292.第253章 敵羞吾去脫他衣第581章 建國大業之遠交近攻第465章 菜就多練131.第123章 用忽悠打敗愚昧,用魔法打敗魔第800章 金城定盟106.第103章 在其位,謀其事第686章 我都還沒出招呢第321章 基哥大破防279.第243章 大難起於微末第729章 那邊風景獨好294.第254章 隴右套路深第448章 二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