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

咚咚咚!

汴梁城皇宮的天子寢宮臥房,房門被人敲響。

李琦的睡眠很淺,聽到這個聲音,立刻就醒了。只聽見外面傳來霍仙鳴的聲音,頗有一些焦急。

“陛下,官家有急事求見。”

方清?

他來做什麼?

李琦感覺很奇怪。這些時日,他一直在寢宮裡,看宦官們從汴州集市上買的“話本”,平時沒事就看看書什麼的。

日子過得瀟灑又自在。

方清找自己能有什麼事?還是這麼個大晚上?

李琦有種平日裡沒有做虧心事,卻被鬼敲門的驚悚錯覺。

“朕這就去見他,你讓他在御書房外稍候片刻。”

李琦應了一聲,快速披上袍子就走,也顧不得洗漱了。

很快,他便在御書房外看到了方重勇……以及許多中樞重臣!

“官家與衆愛卿深夜來訪,所謂何事呀?”

李琦打着哈欠,漫不經心的詢問道。

“陛下,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微臣有大事要向陛下稟明。”

方重勇面色嚴肅,不苟言笑,顯然是有大事。

“諸位愛卿,隨朕入書房詳談吧。”

李琦做了個請的手勢,一行人這才進入御書房。落座後,李琦看向方重勇,好奇問道:“是出了什麼大事?”

“吐蕃軍不久前攻克了涼州!”

方重勇沉聲說道。

噢?就這?

李琦完全無感,其實涼州丟失,早就不是什麼難以想象的事情。

當初基哥調西北兵馬入關中,涼州早就被抽調一空,吐蕃人只要不是稀爛到沒救了,奪取涼州就是遲早,根本不值得大驚小怪。

李琦甚至覺得,吐蕃人現在才動手,已經算很晚了。

“官家,吐蕃人就是想攻汴州,那也不是這一時半會的事情。朕以爲此事可以從長計議,不必着急。”

李琦臉上擠出一絲笑容來,有些勉強的說道。

他一向都是不過問政務軍務的,實際上要怎麼搞,方重勇一句話就行了。無論什麼事情,他都會拿起玉璽在政令上蓋章,完全沒有任何廢話要說。

李琦搞不懂方重勇爲什麼還要深夜特意前來通知自己。

“陛下,吐蕃人不是小打小鬧,也不是我大唐子民,他們是吃人的猛虎,遠不是李寶臣之流那般。

若是吐蕃人在涼州站穩腳跟,則中原與西域完全斷絕。將來每年秋天,朝廷都要派人去關中抵抗吐蕃人了。

陛下對此真的不在意麼?”

方重勇反問道。

李琦無言以對,事實上,他真的一點也不在意。反正吐蕃人要是現在打來,要殺也是先殺方清,還輪不到自己。

他有什麼好着急的?

“這個,這個,這些事情,官家自行處斷便是了,朕沒有任何意見。”

李琦訕笑道。

他是真的無心權勢,完全沒有攬權的心思,也搞不懂現在是方重勇在試探自己,還是真的有事。

“陛下,請發檄文,號召天下百姓抵抗吐蕃!請陛下御駕親征,以鼓舞人心士氣!”

方重勇直接跪下,給李琦行了一個五體投地的大禮。

不是吧!

方重勇身邊那一衆親信都傻眼了,這件事之前沒跟他們提起過啊!

然而,元載想都沒想,也跟着跪下,高聲喊道:“請陛下御駕親征,以鼓舞人心士氣!”

方重勇身邊那幫親信一個接一個的伏跪不起,看得李琦長大嘴巴,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朕,朕……”

有沒有搞錯啊!我都已經不爭權了,就不能放過我嗎?

李琦在心中大罵,卻又完全不敢在臉上表現出來。他嘴裡念念叨叨的,一句完整的話都沒法說。

打仗會死人的啊,讓他御駕親征,帶兵前往涼州,那跟要他的命有什麼區別?

還不如直接禪讓呢!

“官家,朕不是那塊料啊。”

李琦苦笑道。

“陛下,您若是不出面,只怕吐蕃人的圖謀就會得逞。爲了天下百姓,請陛下委屈這一次吧。”

方重勇懇求道。

“官家,你也去麼?”

李琦頗有些無奈的問道,他心裡很清楚,方重勇想辦什麼事情,是沒有辦不成的。特別是這種光明正大的事情,他要辦就一定能辦到。

“回陛下,微臣於陛下鞍前馬後,自然是一同前往,與你隨行。”

方重勇站起身,對李琦叉手行禮道。

“官家,讓朕想一想,明天答覆你,可以嗎?”

李琦沉默片刻後,嘆息說道。

“陛下,軍情如火,請陛下三思。微臣這就回府衙部署出兵之事,明日再來稟告。”

方重勇說完,行了一禮轉身便走,絲毫不拖泥帶水。

只留下李琦這個傀儡天子,在風中凌亂。

衆人回到開封縣城內的汴州府衙書房後,方重勇環顧衆人,見他們似乎都有話想說,擺了擺手,示意等自己先說。

吐蕃人的厲害,在場這些軍政精英們,或許有預計,但絕對不如方重勇前世記憶裡的那般明晰。

這些人多多少少都覺得方重勇是有點小題大做了。

“在汴州,說起天子是誰,或許百姓們都不記得。但若是說起官家,他們都知道是方某。”

方重勇環顧衆人說道。

他頓了一下,繼續說道:“但是在關中,在涼州,乃至隴右各州,百姓們都只知道大唐。如李抱玉之流,或許完全不把方某放在眼裡,然而天子打出來的旗號,即便是李抱玉不當回事,他麾下的赤水軍,也不會不當回事的。在西邊,大唐威嚴仍在。我們,也依舊是大唐的臣子。”

方重勇的語氣有些沉重,他看到衆人都露出思索的神色,接着說道:“要對付吐蕃人,就要把所有能團結的人,都團結起來。即便是某些人完全不知道官家是誰,但只要提起大唐,他們就知道,不能站在吐蕃人那邊。”

“天子御駕親征,其號召力,遠勝於方某。這一點,你們不需要回避也不需要顧忌,事實就是事實。”

在座的沒有蠢人,方重勇這麼一提點,瞬間就明白了。

剛纔方重勇爲什麼在不和手下打招呼的情況下,就直接找李琦,要求對方掛帥出征?

因爲他知道手下一定會有不同的意見,所以必須要快刀斬亂麻,把局面先定下來再說!

關鍵時刻,沒有什麼少數服從多數,沒有什麼民主集中。你們聽我的就是,我是老大,所有的責任,我一個人扛起來!

天塌了先壓我,我頂着!

“諸位可知道,何爲正統麼?”

方重勇環顧衆人詢問道。

接着他自問自答說道:

“所謂正統,不是出自宗室就代表了正統,而是這個人要爲天下人扛起這江山!

吐蕃人來了,李寶臣擋不住,李抱玉擋不住,所以需要一面旗幟,把所有願意出力的人,都集中到這面旗幟下,避免內耗!來擋住吐蕃人,將他們趕回高原去!

倘若是方某掛帥出征,出了這汴州,誰還認方某這個人?

會不會有人覺得方某就是帶兵過去劫掠財帛和佔地盤的?

諸位,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難成啊。

天子守國門,這分量你們明白嗎?”

方重勇一番話把衆人都給鎮住了!沒想到讓李琦掛帥,居然有這麼多講究!

許久之後,嚴莊這才叉手行禮問道:“官家,其實吧……下官以爲,這吐蕃人如同猛虎一般,對我們並非完全是害處。我們何不借這把刀,先把李寶臣和李抱玉給宰了,然後等他們死的死殘的殘,我們再出手呢?”

嚴莊說了一個讓方重勇感覺很熟悉的方略。

似乎眼前站着那位校長,在對自己說“攘外必先安內”以及……優勢在我。

“那樣對我們確實很有利。”

方重勇點點頭,沒有否認嚴莊的說法。不過他話鋒一轉,繼續解釋道:

“但是那樣的話,也讓天下人看清了我們,也讓我們看上去跟李寶臣、李抱玉之流一個德行了。

你們以爲,涼州的百姓現在在指望什麼?

他們難道指望一個坐山觀虎鬥的朝廷麼?他們難道指望一個投機取巧的朝廷,來河西收稅麼?

他們是希望有人能替他們做主啊!不然憑什麼聽朝廷的?

失了人心,再撿回來,就很難了。

吐蕃人來了,如果我們不爲他們做主,那麼我們將會永遠失去河西五州,乃至更遠的西域。

這不是在做買賣,而是我們在爲自己正名。我們不是偏安一隅的割據朝廷,我們是正統,你們明白麼,正統!”

“官家說得對!下官願意去一趟關中,說服李抱玉歸順到天子旗下!”

元載急吼吼的站出來,對方重勇鞠躬行了一禮。

“好!說得好!”

方重勇激動的拍了拍元載的肩膀,環顧衆人說道:“不同意的人,留守汴州即可,本官不會追究責任的。但是出兵涼州之事,已成定局,無須討論。接下來,只管商議怎麼推進此事便是了。現在天色已晚,你們也都辛苦了,回去歇着吧,具體事務明日再議。”

聽到這話,衆人都對方重勇默默行禮,然後悶不吭聲的走出書房。今夜的信息量有點大,他們需要花時間,好好揣摩一下接下來該怎麼謀劃佈局。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勸說不要出兵的話,都不必再說了。方重勇態度甚爲堅決,此事已經無可逆轉。

等手下親信都離開後,方重勇這才坐到桌案前。

他其實遠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般堅定,甚至也認爲嚴莊說的辦法,很有操作性。

吐蕃人把關中打爛了,甚至把長安燒成灰,某種程度上說,對於方重勇而言更有利一些。

畢竟,真到那一步,就沒人跟他爭了。

只是那樣的話,他和這個時代遍地都是的野心家,又有什麼本質區別呢?

因爲要搞死對手,所以放任吐蕃人長驅直入?

中晚唐的時候,連桀驁不馴的魏博牙兵,秋季都要參與防秋,要調度到鳳翔一代防備吐蕃軍東進呢!

難道他一個穿越者,連魏博牙兵都不如?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

若是看到吐蕃人肆虐邊境,還想着借刀殺人,那纔是豬狗不如呢!

“李抱玉的河東軍,老底子是赤水軍。赤水軍是涼州本地兵馬,建軍超過了一百年,與涼州的聯繫是千絲萬縷。若是打着李琦御駕親征的名義,想必李抱玉很難拒絕汴州軍入關中。

他若是拒絕,赤水軍必定譁變,轉投到李琦名下。”

方重勇自言自語說道,在面前大紙上寫下了“李抱玉”三個字。

“李寶臣如今困守長安,他巴不得李抱玉罷兵,他肯定是不會拒絕汴州軍入關中的。而且吐蕃軍打到鳳翔府,汴州軍還能退回汴州,李寶臣能退哪裡去呢?

他應該比李抱玉更加歡迎汴州軍進關中。”

方重勇又在紙上寫下了“李寶臣”三個字。

李寶臣的兩個兒子現在還被軟禁在汴州,正好這次當做見面禮送回去。父子重逢,失而復得,何其喜悅。李寶臣的心就算是石頭做的,這種情況下也不好意思說拒絕吧?

方重勇心中有了幾分底氣。

“關中天龍人,受到吐蕃軍的直接威脅,他們是最害怕,也是最利益攸關的。要倒黴,他們最先倒黴。

現在李琦掛帥出征,他們一定不會反對這面旗幟,起碼不會在後勤上搗亂了。”

方重勇一邊說,一邊在紙上寫下“關中天龍人”五個字。

“隴右各州面臨吐蕃侵襲,現在有人站出來爲他們出頭,還是天子親自帶兵。開門迎接王師,自然是不在話下。”

方重勇繼續在紙上寫下“西北豪族”四個字。

他看了看紙上的名字,左思右想,覺得這次出兵涼州,看似風險極大,實則是打破戰略困境的重大機遇。

能不能贏吐蕃人是次要的,主要是凝聚了人心,重新確立了正統!此戰之後無論勝敗,起碼汴州軍就有了官軍的樣子,汴州朝廷便有了超過其他割據勢力的氣度和責任感。

至於說這麼做給李琦鍍了金,將來肯定會被他分走一部分聲望,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所謂兩害相權取其輕,遇到選擇,就只能抓大放小了。

方重勇想起在河西五州還有許多故舊,這些都是尚未啓用的政治資源,一旦利用起來,將來改朝換代的時候,自有用處。

所謂政治,就是把自己人搞得多多的,把敵人那邊搞得少少的,然後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毫不留情將敵人橫掃!

在方重勇看來,李抱玉、李寶臣甚至是關中天龍人,都是可以團結的對象。爲了收拾吐蕃人,只能讓天子李琦作爲一面旗幟,也是作爲各方的最大公約數!

“看來,岳父的仇是很難報了。”

方重勇忍不住長嘆一聲。

要拉攏李抱玉,必定要給出鄭重的政治承諾,並且嚴格堅守。就算是將來登基稱帝要清算,也只能清算李抱玉一個人,而且還不能大鳴大放的搞,得用一些歪招,把人物理上消滅。

而社會關係和名望,卻依舊要保持。

也就是說,李抱玉的性命可以不聲不響的取走,但未來新朝廷,必定要有涼州安氏的一席之地,還要保留李抱玉的名譽。

要奮鬥就會有犧牲!

方重勇腦子裡忽然蹦出來這句話。

剛剛去皇宮向李琦跪下的時候他沒有猶豫,現在想到岳父的仇恨,他倒是猶豫了。

這件事,要怎麼跟王蘊秀去說呢?

第483章 反客爲主317.第274章 潘多拉的魔盒第312章 以攻代守第429章 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第541章 宿命的輪迴第332章 開天“盛世”第41章 幫小方想一個表字第780章 拜錯碼頭第44章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127.晚點更新8000字大章節第488章 站如嘍囉第772章 彎了的脊樑不如不要第730章 臨陣換將第521章 敲詐勒索第41章 幫小方想一個表字第639章 你沒有見過的船新遊戲第768章 雕欄玉徹應猶在,只是朱顏改第729章 那邊風景獨好317.第274章 潘多拉的魔盒第565章 人與人的憂愁並不相同第611章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第280章 亂第46章 河西故事第354章 英雄本色第499章 下一站汴州第651章 戰場如考場148.第135章 帝王之怒,心證即可249.第218章 窮山惡水出刁民第438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666章 只有活人才配談正義第94章 白亭海度假村第400章 毫無波瀾第35章 一日殺三子第497章 恍若隔世第55章 盛唐小學生245.第215章 冊封大典303.第263章 發展產生的問題只能靠發展解決113.第109章 大唐秋防令歷史網文到底是什麼玩意?第439章 夜來風甚急第539章 水火九重天(下)第542章 北風襲來286.第248章 本職工作第590章 磨刀霍霍向豬羊193.第172章 權力的風采第363章 But I like it第793章 王八拳第721章 染血的長安301.第261章 天寶“戰神”李隆基第600章 一莫要做,二莫要休158.第144章 永不妥協第789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574章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本卷完)第50章 豬隊友在行動第797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340章 你竟淪落至此第405章 腹誹之罪第403章 方節帥見不得流血第649章 既簡單又麻煩第368章 目中無人第467章 亂世的序曲(本卷完)112.推薦一本好書,順便做個問卷調查250.更新通知第79章 節帥的陰影第685章 軍中缺良將,汝當勉之第376章 恍若神之寵兒爲方大帥挽尊第798章 歷史沒有新鮮事第749章 雙刃劍第331章 勾欄從來扮高雅第565章 人與人的憂愁並不相同146.第134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第671章 進還是退,這是一個問題第719章 走不完的套路第1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802章 郭橋兵變(下)178.第161章 驚天弊案(完)第335章 分門別類,看碟下菜第24章 上元夜(上)第487章 跟這羣蟲豸一起怎麼能第54章 你不要過來啊第418章 焦慮成災202.第179章 送汝上青雲第530章 以野獸的心境刺向基哥的心臟180.第163章 長安不平安第324章 給個機會讓他們做大唐的狗113.第109章 大唐秋防令187.第168章 卡bug第394章 外行指揮內行218.第191章 “皆大歡喜”第643章 boss直聘206.第182章 拯救廢柴金吾衛第797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745章 一個很壞很壞的人第26章 上元夜(下)第58章 我的公公是李隆基第63章 歲月是把殺豬刀第317章 釣魚怎能不戴頭盔第21章 腰纏十萬貫,騎鶴上長安第757章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