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完本真是不容易,但必須要完結,因爲我的氣運已經撐不住了。
壞電腦,壞眼鏡,手背上長水泡等等一系列麻煩接踵而至。
昨天完本後,一夜之間,手背上的水泡就全部消掉了,今天開始蛻皮了,和其他部位的皮膚幾乎一致,就好像是一場幻覺。
不是我迷信,而是這本書的業力真的太強了。
結局其實不倉促的,是不是悲劇,要看你是正着看,還是反着看。
你把小方當一個天龍人首領看,那就是經典的爽文了。同樣的結局,只要我換一個寫法,就可以達成“大滿貫”的成就。
是啊,作爲一個天龍人,社會改革那是他該操心的事情麼?他是將來準備要被掛到電線杆上的啊,改革不是在自己的脖子上套繩索麼?
所以,這本書的書名叫《盛唐輓歌》,整本書一直都是圍繞着這個命題在寫的,從未偏離過。
唐宋之交,我們的先人就開始一直交學費,上歷史課,上了一千年。
真正的答案在毛選裡面,小方不可能做到,即便是可以做到,起點也不會讓我去寫,對吧?
未盡之意有很多,譬如說結尾如此寶貴的篇幅,我卻要寫一個連名字都懶得起的女人,爲什麼呢?
因爲一件小事背後的含義很深,甚至讓人不寒而慄。
把那些血淋淋的道理寫出來過於露骨,不如大家心領神會就行了,對吧?
實現一個目的,有不同的路徑,但最終實現以後,是不是人們心中所想的那種效果,其實差別很大。
比如說共同富裕。
讓窮人富起來是共同富裕,讓富人們都破產,又何嘗不是一種“共同富裕”呢?
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符合熵增原理,社會制度的盡頭,就是無窮無盡的種姓制度。
種姓制度,纔是天然的穩定狀態。
天竺曾經出現過反種姓流派,然後在極短的時間內,這個流派就分出一系列新的種姓階層。
不叫種姓的種姓!
是不是很諷刺?其實這個例子很有參考價值。一個東西叫什麼名字不重要,關鍵是它的內核是什麼?
我們先輩的奮鬥,從先秦奮鬥到現代,無一不是爲了掙脫種姓制度的枷鎖而努力。你不能只在自己是天龍人的時候,才覺得天龍人壟斷一切資源是理所當然的。
萬一,你不是天龍人,而是被天龍人騎在脖子上的倒黴蛋呢?
唐宋之交的中國人,是走不過這個十字路口的,該缺的課,一定會補上。該踩的坑,也一個都跑不了。
吃一塹長一智,有足夠的智慧,就能繼續前行。
不過幸運的是,類似的情況,對於地球上的每一個民族,都是一樣的,公平的。
前面走得順的,搞不好後面就會有滅頂之災,成爲一個歷史名詞。
有倒下以後再也站不起來的,也有災禍已經在面前,卻還沾沾自喜茫然無知的。
世道是公平的,會懲罰每一個不做功課的民族,這種懲罰沒有底線,變成歷史名詞的族類比比皆是。
用皇權勝利,把國家擬人化來麻痹自己,沒有任何意義。
你不是權貴,也享受不到權貴纔有資格享受的盛宴。
客觀理性的看一場歷史大戲,體會其中的酸甜苦辣,榮耀與沉淪,光輝與落寞,這也是一場修行。
事已至此,已經沒什麼話值得繼續嘮叨,不如先吃飯吧。
寫於2025年4月28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