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黛藍笑着道:“我是從府裡過來的,說了來見太子和郡王爺,不用早早回去,現在就可以開始……需要幾個助手,一個算盤。”
二皇子驚訝,宋睿宸已經跳起來,去案几上面將算盤拿過來,笑着道:“算盤在這裡,助手我們幾個就是!”
樑黛藍也沒有在扭捏,笑着點頭,過去將打開的賬本翻了翻,道:“請幾位找到最開始的賬目。”
這個周瑾寒知道,那些官員們叫人送賬目進來的時候,他問過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便指了個箱子道:“那些是最開始的帳。”
二皇子親自過去幫着打開了。
樑黛藍過去叫二皇子將裡面的所有賬本全都搬出來,然後自己坐在了案幾後面一本本的開始查。
幾個人看她起碼是很懂的樣子,有些賬本能多看幾眼,但是有些就只是看一眼就放一邊去,有些甚至還拿着算盤算一算。
“太子爺,你們要查的是什麼?”邊看這才邊問。
“稅銀……鹽務的稅銀,這十幾年的,朝廷在這邊設立的鹽監司開始的所有稅銀,和給朝廷交的對不對的上,有沒有……”
“有沒有貪污。”樑黛藍點着頭道,表示知道了。
二皇子在這邊和周瑾寒、宋睿宸互相的看了一眼,全都有點驚喜。
一會兒,樑黛藍似乎是找到了一本重要的賬目,開始用算盤算賬,一雙纖纖玉手在算盤上翻飛,只能看見修長的手指頭,幾乎看不清楚打了些什麼,二皇子看的簡直都呆了。
宋睿宸湊近了二皇子問:“您這位太子妃……原來是賬房出身?”
wωω⊙ttκΛ n⊙c○
二皇子白了他一眼,當然知道他是開玩笑,不過看着樑黛藍如此熟稔的打着算盤,他真的也懷疑,這位千金小姐是怎麼學的?
樑黛藍來的時候已經快到午時了,因此只算了三兩本的帳,就已經過了午時了,下人進來詢問什麼時候開飯。
二皇子就忙對樑黛藍道:“吃了飯在算吧……橫豎也不是一兩天能算出來的。”
樑黛藍便點點頭,將手裡的算盤和賬本全都放下了。
到了現在也不用什麼事都問二皇子了,宋睿宸很自然的叫人將飯菜擺在一個桌子上,擺在另一個左廂房中,幾個人過去,稍微的猶豫了一下,二皇子請樑黛藍坐在自己身邊,衆人便落座了。
坐下了之後,二皇子便對樑黛藍的道:“你應該也聽說過,郡王爺和世子爺是一直輔助我的,我們三人關係很好,你和他們也不要見外。”
樑黛藍忙點頭:“是。”
周瑾寒淡淡的笑:“和太子爺就更不用見外了,說話也可以隨意,不用總好似下屬一般答應是。”
樑黛藍一下子就臉紅了,二皇子笑了。
宋睿宸笑着點頭:“是啊,不用那麼死板緊張,我們跟太子爺都很隨便……以後你和郡王妃、還有我未來的媳婦兒多接觸接觸,她們都是很好相處的,郡王妃跟我們接都很熟悉了,去年的時候,還去了一趟西南,嚴格說,是我們幾個的救命恩人。”
周瑾寒失笑:“你倒是記得清楚。”
樑黛藍笑着點頭:“這件事我聽說過的,後宅閨秀們也是常常提起,說郡王妃真的是個巾幗英雄,還說郡王妃是如同男兒一般的豪爽……我還暗自嘀咕,因爲之前見過一面的,覺着郡王妃也是個溫溫柔柔的小女子而已。”
她倒是真的輕鬆了一些,說話也多了。
周瑾寒都大笑了起來:“什麼巾幗英雄啊?這都是誰說的?我的王妃就是個小女子。”
樑黛藍笑着道:“是啊,見到了更加確定了。”
二皇子在旁邊點點頭,過了一會兒纔好奇的問:“你是怎麼學的算盤?會看帳?看起來很精通的,你不是……宣國公府的小姐嗎?”
樑黛藍對他還是比較的恭敬,忙回答:“是,因着我從小就是跟着祖父祖母身邊長大的,而祖父祖母在松江府這邊有兩個絲綢鋪子……我們家,也算是生意人家。”
二皇子大是驚訝。
周瑾寒這才恍然。
宋睿宸驚訝的道:“原來是這樣!但是你們家的鋪子,難道全都叫你算賬?”
樑黛藍笑着道:“自然不是的,只不過我父母親全都在京城,松江府這邊……說起來皇親國戚,侯門勳貴的也非常多,我們宣國公在這邊並不算是很顯眼的,做生意的時候,偶爾也會遇上爲難的事情。開始全都是我祖父經營張羅,但是後來我祖父慢慢的年老,也經營不動了……”
說着頓住了。
二皇子驚訝的道:“所以你經營起來了?”
樑黛藍微微的有點不安。
二皇子忙忙的擺手:“沒關係,沒關係,雖然朝廷裡有律法,官員不得做生意,但是你們家做生意的是你的祖父祖母,不是宣國公本人,不算違反律法。至於別的……也沒什麼,小姐經營鋪子,必定是在府裡算算賬,掌管一下鋪子的情況,又不是出面去做生意。”
二皇子果然很體貼,知道樑黛藍不安的是什麼,因此馬上道。
果然,樑黛藍被安撫了,點頭道:“確實如此,我家的生意後來就由我慢慢的接手了,每個月的賬目什麼的全都交給我管着,我就發現了,之前的賬房有手腳不乾淨的情況,查清楚了就給趕走了,我祖父就將鋪子徹底全都交個我管着。”
樑黛藍窘然的一下,道:“我也……喜歡管着,每天算算賬,想想怎麼掙錢……也聽有意思的。”
宋睿宸哈哈哈的笑了兩聲,然後發現周瑾寒和二皇子全都沒笑,兩人奇怪的轉頭看他,他便閉上了嘴,喃喃的道:“我只是……笑笑,活躍氣氛。”
二皇子對樑黛藍點頭:“挺好的,雖然是閨秀,但是有一樣本事,就比別人強。”
樑黛藍訕然的道:“太子爺您別……瞧不起我就行……”
二皇子搖頭:“不會的,當然,咱們大周朝依然是重文輕商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商人就是下九流……不過其實不論是官員還是爲君者,心裡都清楚,沒有商賈們辛苦做生意,就沒有繁榮的貿易,沒有貿易,就沒有經濟,經濟不豐,國力不強,周圍的外賊們必然會來欺負咱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