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故國回首(感謝JackDai2016萬賞)

王元朗,終究沒有到得長安城,而是在鳳翔府停了下來,白髮老漢,也恢復了一些氣力。

鳳翔府一過,東邊就是長安,王元朗直說過長安城守不住,也如他所說,長安城是真的守不住的。

只因爲長安城實在太大,城牆四圍就有二三十里地。

這般的大城池,從來不是堅守之地。以戰爭而論,並非真的城池越大,就越難攻破。這是一個誤解。

就如歷史上幾萬金人進攻北宋汴梁城,便也是一樣的道理。只因爲城池太大,直接導致的後果就是防線太廣。如周長二三十里的長安城,周長就是一萬五千米左右,一米的城牆站兩個士兵,就需要三萬士兵。

這還僅僅是把城牆站滿一圈,就需要三萬人。敵人若是隨便來個聲東擊西,城牆之上便只有疲於奔命,甚至一個臨時戰報傳遞,也不是一時半刻。

面對前仆後繼攻城的敵人,僅僅站滿一圈城牆,並沒有絲毫意義。所以說長安這般的大城池,真要固若金湯,沒有二十萬守軍,便是不可能面面俱到,在敵人面前就是破綻百出。

所以從戰爭而言,城池太大,大多數時候反倒是累贅。

王元朗知道長安城守不住,所以停在了鳳翔府的天興城,當王元朗到得天興城的那一刻,天興城的百姓已經開始拖家帶口出城而去,街道上堵塞的馬車,綿延幾裡。

甚至連坐在知府衙門裡的王元朗,都找不齊城內大小官員。顯然有許多官員都拖家帶口而逃了。

王元朗拖着疲憊的身軀,罵咧不止,面前趕來的這些官員,也一個個惶恐不安,搓着手,看着王元朗。

甚至有人開口在問:“王……樞密,天興城還能守住嗎?”

王元朗冷眼看得一眼,並不作答,只道:“每日傍晚,在此點校官員,少了何人,何人滿門抄斬。”

在場官員聞言皆是大驚失色,已然有人又開口:“王樞密,何必與我等過不去?我等不過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連兵刃都拿不起,徒留在此,也幫不上什麼大忙。”

王元朗冷笑一語:“身居高位頤指氣使的時候,可有想過自己手無縛雞之力?如今有難,倒是爭前恐後要逃?這般的官員,不斬,留着作甚?”

卻聽有人忽然一語:“王樞密,仗是你打輸的,又不是我們打輸的,我們還未怪你,你倒是想拉着我們一起墊背,我家中兒孫滿堂,難道都留在這裡等死不成?”

王元朗拖着疲憊的身軀站起,怒目一瞪,口中已然怒道:“來人,拿下這廝,斬首示衆!看看何人還敢言逃。”

左右軍將早已怒不可遏,似乎就等着王元朗這一語,王元朗話語還未落,軍將已然拔刀上前。

“你們敢,我乃朝廷命官,就算有罪,也該汴京審覈定奪,爾等豈敢動我。”

軍將哪裡還聽得進什麼話語,拔刀而去,鮮血迸濺,一顆人頭就已落地。

看得滿場官員一個個呆愣當場,這些官員,大多連犯人處斬都不去看,豈能見過這般拔刀就殺人的場面?

鮮血還在流淌,卻見軍漢也不怕污血,一個拖屍體,一個抱着頭顱,屍體丟在了門外,頭顱便往城頭掛去。

王元朗已然開口:“爾等速歸各自衙門,吩咐衙差安撫民衆,收攏引火之物,城中糧倉更要嚴加看管,不準少了一顆。發動不願離家的百姓,搬重物上城樓。城內禁軍,立馬到衙門集合。”

衆人戰戰兢兢,好似連腿腳都邁步動了一般。

王元朗最後一語:“諸位勿要驚慌,汴京援軍二十萬,已然趕到長安,不日就到天興。各司其職,不可懈怠。”

汴京援軍二十萬,王元朗此時說了大話,汴京哪裡有二十萬援軍?滿打滿算不過五萬青壯,還不知是不是青壯。王元朗派去催促援軍的人早已出發,至於援軍是否真的到了長安,王元朗心中也沒有底。

倒是拓跋人的先頭遊騎已然到了天興城下,十來個一夥,在城下巡弋幾番,又調頭打馬北去。

便是這一夥遊騎,都把城內百姓嚇得連出城都不敢了,城門也立馬關閉了起來。城中道觀廟宇忽然人滿爲患起來,求神拜佛之人無數。

也有富戶大家,早已在家中後院挖起了深坑,祖祖輩輩的積蓄,真金白銀堆成山,倉促之間如何運得走?唯有趕緊掩埋起來。只求拓跋人來了不會濫殺無辜,只要有命在,總有一日挖出來還能花費。

城中禁軍,卻也逃散了大半,兩千多人的軍曲,到得衙門口竟然只有六七百人。倒也不知是逃散的多,還是吃空餉的多。

六七百人被王元朗與幾十心腹帶上城頭,卻見大多數人都是雙腿搖擺不止。

從兀剌海城往南而回的徐傑,坐在馬車裡,馬車內還有兩人,一個便是老拓跋王,還有一個是渾身包着紗布鼾聲如雷的楊三胖,雖然鼾聲四起,卻還見楊三胖時不時齜牙咧嘴一番,想來也是疼痛難忍。

老拓跋王武道高深,雖然年紀不小,以爲都是面色紅潤,皮膚緊緻,並不如何顯老。

此時的老拓跋王,忽然滿臉的褶皺,面色枯黃泛黑,真真就是一個老頭模樣了。

徐傑趁着道路平坦的時候,時不時爲老拓跋王倒上一杯酒,老拓跋王也不拒絕,拿起來就喝。

徐傑本想與老拓跋王聊上幾句,寬慰一下這個一夜蒼老的情義漢子,卻又不知從何開口。

車架內沉默了許久,還是老拓跋王先開口:“徐太師,你覺得我拓跋該如何渡過此劫?”

徐傑笑了笑,答道:“老王上如此發問,可是覺得我一定會回答這個問題?”

老拓跋王點點頭:“徐太師若是有好計策,自然不會不言,大概也就等着我發問了。我拓跋只要能抵擋住室韋,於你大華,百利而無一害。”

徐傑笑着點點頭,答道:“還是老王上高明啊。也罷,老王上。高明的計策我沒有,室韋會如何進攻拓跋,想來老王上也能猜到,不過就是首尾合擊。但是我有一樁買賣,能幫到拓跋。”

“徐太師請說。”

徐傑面色正了正,又給拓跋野倒了一杯酒。方纔說道:“我大華無馬,但是弩弓最利,鐵甲寬厚。強弩一萬,厚甲三千,換你拓跋一萬匹馬。如何?”

拓跋野低頭不語。

徐傑稍稍有些緊張看着拓跋野,生怕拓跋野不同意,馬匹對於徐傑來說,實在太過重要。徐傑連忙又開口:“老王上是知道室韋人的,他們可無厚甲,多是輕騎皮甲,有強弩在手,百十步就可透甲殺人。我大華與室韋戰三百年,室韋人每每都是鎩羽而歸,靠的就是此般利器。”

不想拓跋野直接開口說道:“強弩一萬五,厚甲六千。換兩萬匹馬。“

徐傑聞言大喜,大手一拍,答道:“一言爲定。”

老拓跋王拿起酒杯一飲而盡,答道:“多謝太師了。”

“也多謝老王上。”徐傑答道。

拓跋王並不如徐傑那般欣喜,而是低眉長嘆着,眼神不斷看向窗外,看着西邊,故國回首,興許也知這輩子大概是再難回來了。

第二百二十四章 劍白衣,酷吏!(4400)第三百九十八章 好險!(感謝鹹魚其實也有夢萬賞)第二百九十六章 陛下萬歲,謝主隆恩第三百八十二章故國回首(感謝JackDai2016萬賞)第一百三十六章 謝昉與吳仲書(十更,求月票)第九章頂天立地男兒漢第二百一十章 夜夜笙歌第一百七十三章 遊擊將軍李延第一百八十章 大膽!第一百零五章 待得本王登基第三百一十章 無需棺木,一碑足矣第二百二十八章 推波助瀾,倒黴蛋(5800)第三百一十四章 摩訶聖主(感謝清雨涼城尋古道十萬大賞,多謝老鄉!)第二百八十五章 皇帝第三百零九章 陛下過譽了第二百零八章 奏對與刀,說客方興(5400)第一百九十四章 少爺這回要殺誰?第四百二十六章十兩?有點黑(感謝蔣大少丶五萬大賞)第六十五章看小說的姐弟第一百九十三章 把盤子拿過來第一百百十六章 西北刀客种師道(五千字,感謝一頓大餐萬賞)第四百二十章 我的國,沒了(七更)第一百四十四章 成公子,你仔細瞧好了第九十章 想走?笑話第二百九十二章 這邊來,這邊來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請點兵第三百七十八章 城破、回家第一百六十二章 江湖悠悠(感謝姜梵兩萬大賞)第三百九十章 好聽!第六十三章貽笑大方第四十六章鳳池山上的大俠第二百四十九章 管家婆,萬萬不可(5200)第一百四十三章 文遠,若是我說……第四百零四章 何必如此?第三百七十一章 蒙德可汗,見過!第四百零九章 醉一場又何妨第二百零九章 羲之頓首(感謝知心哥兩萬大賞!)第一百八十章 大膽!第三百六十八章 離間之計,且不當真第六十八章《情仇錄》與飲血刀第四百二十五章開海(感謝智瞳萬賞)第三百二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四章徐家鎮的農家漢(感謝得瑟小王子萬賞)第二百七十五章 官場紅人?第四百二十七章 師父,你就饒了徒兒吧第五十五章言情與武俠第二百七十五章 官場紅人?第六十五章看小說的姐弟第二十七章那秀才,不同凡響第八十章 拔刀相助?第一百百十六章 西北刀客种師道(五千字,感謝一頓大餐萬賞)第一百九十九章 江湖再見第一百三十九章 老夫一隻手就能勝了你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堂,瓜州第一百九十五章 我也想與你一戰第八十一章 殺人容易,不殺人卻難第一百八十九章 二瘦的殺人劍(感謝作者暗形萬賞)第八十九章 徐傑的擡舉第十七章傑兒仔細看(感謝搬磚大咖萬賞)第二百四十二章 你死不了(4400,感謝海潮叔叔萬賞)第二百一十一章 刺殺皇子(4200+)第十六章刀名飲血,朱掌門請第一百七十章 生而爲人,何以爲人(三)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請點兵第十五章楊二瘦與楊三胖(感謝億擊殺蟲萬賞)第二百七十五章 官場紅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忘恩負義(4400)第二百八十二章 一碗飯引發的血案第八章混不吝的徐公子第四百一十章 徐太師此意已決?第三百六十九章 生死第四百二十七章 師父,你就饒了徒兒吧第一百六十章 歐陽正與徐仲入京城第兩百零七章 天下文武入轂來第三百二十八章 騎兵之法第二百八十二章 一碗飯引發的血案第四百零八章 老九,你不懂第三百零八章 把文遠哥哥閹了第三百七十六章 你若想死,朕再不攔你第二百六十六章 人心(4500)第一百三十五章 時代。。。(九更,求月票)第一百五十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七十八章 《三字經》的缺陷第一百四十章 厚禮必多求第一百五十二章 小氣的男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青山的徐文遠(4000+)第一百四十一章 你是真不知還是裝不知?二百六十九章 進取(感謝五色孔雀萬賞)第三百一十四章 摩訶聖主(感謝清雨涼城尋古道十萬大賞,多謝老鄉!)第三百一十九章 刀不要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觸即發(5400)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在何處?(感謝蔣大少丶萬賞)第三十八章三胖,受不受用?第三百二十五章 殺千刀的天打雷劈第三十七章那便死了算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在何處?(感謝蔣大少丶萬賞)第二百三十五章 局勢不妙(5200)第六十章拜師,吳王夏翰第一百六十八章 生而爲人,何以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