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御史中丞

謝昉聞言,答道:“蜀地雷氏制琴技藝最佳,雷氏制琴之術傳承極爲久遠,以唐代琴師雷威開始,代代以制琴聞名天下,聞名天下的古琴‘春雷’與‘九霄環佩’,皆出雷威之手,堪比蔡邕之‘焦尾’。聽聞雷氏有一絕技,可於林間聽樹音,聽完樹音便能知道哪一株可制好琴。只是雷氏之琴,出產極少,一琴出世,萬金難求。”

徐傑聞言也覺得這故事有些意思,頗爲傳奇。便問道:“謝郡守可有收藏?”

謝昉聞言搖了搖頭,一臉遺憾答道:“可遇不可求也,福緣不到,求之不得啊!”

吳伯言已然開口:“謝老頭,且彈琴先,求之不得,你獨自寤寐思服、輾轉反側就是。”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優哉遊哉,輾轉反側。出自《詩經》,本是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卻被吳伯言拿來說謝昉求好琴了。

謝昉聽得吳伯言大煞風景之言語,氣得連連搖頭,口中說道:“吳兄,過得月餘,我再也不在杭州等你上門了,當真是人生大幸!”

吳伯言聽到這話立馬正經起來,開口問道:“謝老頭,原道你這般不待見我,可是要躲到外地去?”

謝昉聞言點點頭,稍有不捨的感覺,道:“嗯,京城文書還沒到,但是我已收到消息了,擢升從三品御史中丞!”

御史中丞,便是御史臺的主官,御史臺就是言官衙門,專門彈劾官員,直諫朝政的衙門。獨立在三省之外,並沒有真正的實權管轄之職責,卻是個監督天下的機關。

吳伯言面色微微一沉,好友知交有幾人,一年更比一年少。往後謝昉不在杭州了,吳伯言便也真不會再來杭州了。汴京千里外,兩人都這把年紀了,能不能再見都是個未知數。

吳伯言陡然有些傷感,口中卻還說道:“你到時走了運道,別人當道路經略使的都難以入京爲官,你倒是好,一升就是御史中丞。走之前回家看看,看看祖墳是不是冒青煙了。”

謝昉便也嘆氣,心中有一語,卻是也並未說出來,能升御史中丞,尚書省右僕射吳仲書出力最大,這消息也是吳伯書派人傳到杭州來了。只是在吳伯言面前,也沒有必要開口去感謝吳仲書。便聽謝昉說道:“此去經年,吳兄有暇,多來汴京。”

吳伯言聞言,擺擺手道:“不去,彈琴。”

謝昉聞言也不多說,知道叫吳伯言去那汴京官宦之地,是一種爲難,對於吳伯言而言,汴京就如一種束縛一般,人人皆知吳伯言胞弟吳仲語高位,甚至皇帝都知吳伯言清流大名,吳伯言入了京城,受不了的就是別人與自己,都要是一種誠惶誠恐的態度。

謝昉已然撫琴,琴聲悠遠,琴意傷感。

徐傑看着這兩個老頭,忽然有一種羨慕之感,人生有幾個這樣的知己,同窗而讀,嬉笑怒罵,隨歲月一同老去,當真是幸事!不免也讓徐傑想起了歐陽文峰,便是倍感珍惜。

琴音之中,再無談論,吳伯言自顧自倒酒淺飲。徐傑提筆在寫,做着頭前想做的事情。

幾曲而罷,謝昉盡興,方纔收了手,口中微微一嘆:“只恨那鍾會與司馬昭,致使《廣陵散》成絕響,我等後世之人,再也不聞此音,遺憾啊!”

竹林七賢之嵇康,一曲《廣陵散》,如仙音一般,冠絕古今天下。奈何嵇康惡了鍾會,又惡了司馬昭,被處死。死前還撫這曲《廣陵散》,嵇康一死,《廣陵散》也絕,只有各種記載中對《廣陵散》不吝辭藻的誇讚。

謝昉擅琴,如何不想聞那《廣陵散》之音?幾曲而罷,還有遺憾。

吳伯言聞言,答道:“遺憾是人生,看淡方逍遙。此去經年時,遺憾是逍遙啊!”

謝昉聞言,手離琴絃,不再多彈。此時早已出了閨房的顏思雨,已然在門後等候許久,不忍進門打斷謝昉的琴音,更也在享受謝昉的琴音。待得謝昉不彈了,方纔蓮步款款而入,見禮幾番,落座頭前。

吳伯言此時也注意到徐傑一直動筆再寫,口中問道:“文遠在寫什麼呢?莫不是故人之詞?”

徐傑擡頭,已然寫滿了幾張紙,便遞了過去,答道:“夫子且看看如何?”

徐傑也是有些心虛,這寫出來的蒙學《三字經》,是要到千家萬戶去的,是要成爲天下讀書人的啓蒙必讀之物,雖然內容簡單,但是也不敢等閒視之,徐傑此時來寫,也是因爲吳伯言當面正好,給吳伯言看看,吳伯言點頭了,徐傑方纔安心。

吳伯言接過紙張,已然輕讀出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吳伯言慢慢讀着,便也知道了徐傑寫此文的立意,幾百個字並不長,卻是內容極爲豐富,連連點頭說道:“此爲蒙學,與《急就篇》類似,又比《急就篇》通俗易懂,比之《千字文》,有教化之意,還多了許多趣味故事其中。不錯不錯,文遠做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

《急就篇》與《千字文》,便是此時多用的蒙學,《急就篇》當真比較難懂,生字密度太大,學起來太吃力。《千字文》立意之初就是爲了讓孩童學一千個生字,其他方面也差上了一點。這《三字經》,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有道德教化,有常識與歷史,多有故事在其中,生僻字也不多,蒙學當真極好。徐傑自己也加了許多關於勇武與軍事方面的內容。

徐傑聽得吳伯言誇讚,心中放心不少,口中答道:“夫子覺得可以,那晚輩就好好把這《三字經》寫全面一些。”

吳伯言大笑道:“文遠此事做出,爲天下師也。往後讀書之人,人人當稱文遠一聲老師。”

謝昉接過紙張,看得不久,已然說道:“好,此《三字經》當真是好,離開杭州之前,當還做一件事,便是把文遠小友這《三字經》印刷推廣一番。”

徐傑聞言也是驚喜,杭州官府推廣《三字經》,比徐傑自己印刷來推廣有效太多,杭州用此蒙學,不得多久,江南也會用此蒙學,全天下也將用此蒙學。

吳伯言那句“爲天下師”的話語,雖然調笑,卻也是真。“著書立說”這種聖人之事,徐傑無意之間,竟然走得了一步。

這倒是意料之外的收穫,雖然一部《三字經》還遠遠比不得聖人言語,卻也足夠徐傑真正名傳天下了。

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南詩刀閣第三百七十章 局第四百零三章子不語(感謝書友160813233858691萬賞)第一百五十一章 刀給我!第三十四章不是殺人就是放火第二十章秀才老爺是知己第二百九十四章 天高任鳥飛第八十章 拔刀相助?第四十四章今日無人可爭鋒(祝大家春節快樂!)第十七章傑兒仔細看(感謝搬磚大咖萬賞)第七十三章 江寧陸子游,小姑娘襲予第一百章 郡王與大寶第六十三章貽笑大方第一百五十五章 譁變,沽名釣譽(四千字,今晚還有)第六十六章文遠有賦一些關於室韋與拓跋的說明。第四章徐家鎮的農家漢(感謝得瑟小王子萬賞)第二百七十三章 忘恩負義(4400)第二百一十三章 衛二十三(3400)第二百四十五章 怕不怕?(5000)第七十八章 《三字經》的缺陷第四百零六章 進去了結他吧第一百零四章 殺了這個徐文遠第二百八十一章 雷老虎第四十七章秀才要比武第一百七十九章 遺孀仇餘苦(求月票!)第一百零二章 二叔護着你第二百三十一章 殺機!(5000)第一百八十章 大膽!第三百二十八章 騎兵之法第九十八章 磨刀霍霍,當殺人!第六十二章與你不共戴天了第六十一章你在怕什麼?第四百一十八章 殺人,然後被人殺(第五更)第一百五十三章 皇帝要見你(三合一章節)落幕(二)今日,我要殺他!第二百七十三章 忘恩負義(4400)第二百七十八章 辜負與辜負第一章徐家鎮裡的殘疾漢子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道好輪迴(5300)第三百零一章 趙王,討封第一百百十四章 值六萬兩的人頭第三百八十一章 一針見血(不知暴的第多少更了)第六十九章再練,好好練第三百九十三章 我真不是這個意思第六十九章再練,好好練二百六十九章 進取(感謝五色孔雀萬賞)第一百四十一章 你是真不知還是裝不知?第五章徐秀才要進士及第(感謝搬磚大咖萬賞)第一百一十七章 江湖與酒(感謝六月十九三四萬賞)第一百二十九章 侍郎李直(三更,求月票)第三百一十四章 摩訶聖主(感謝清雨涼城尋古道十萬大賞,多謝老鄉!)第三十五章不讀書與打秀才第四百一十七章 徐太師,你莫要自尋死路第四章徐家鎮的農家漢(感謝得瑟小王子萬賞)第六十七章沒有了與太監第二百三十一章 殺機!(5000)第二百零八章 奏對與刀,說客方興(5400)第三百二十五章 殺千刀的天打雷劈第九十四章 江湖豪俠客,徐小刀第一百零五章 待得本王登基第三百二十九章 今日之事,成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驅狼逐虎、射狼射虎、吃狼吃虎第二百零三章 楚狂人,道路萬千(5000)第四百一十八章 殺人,然後被人殺(第五更)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請點兵第一百六十六章 董達義與曾不爽第二百零一章 《文遠集》與元夕孫思潮(4800+)第六十二章與你不共戴天了第四百一十七章 徐太師,你莫要自尋死路第四百一十二章 高貴的頭顱第二百二十四章 劍白衣,酷吏!(4400)第三百七十八章 城破、回家第三百二十七章 落寞第五章徐秀才要進士及第(感謝搬磚大咖萬賞)第四十章剁來砍去第三百八十六章 英雄遲暮,將軍白頭第二百八十七章 徐傑,你死期不遠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貓捉老鼠,春闈(8200+)第二百八十六章 地獄閻王的心地善良二百六十九章 進取(感謝五色孔雀萬賞)第十五章楊二瘦與楊三胖(感謝億擊殺蟲萬賞)第三百八十八章 父王要殺何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殺千刀的天打雷劈第四百零四章 鬼卒(感謝ziwen&lulu兩萬打賞)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碎如紙第二百五十二章 亂(4200)第一百八十七章 漲價了第三章雲閨女與刀(感謝書友一頓大餐萬賞)第四百零八章 老九,你不懂第三百一十一章俗不可耐(感謝十八歲的皮卡丘萬賞)第二百八十九章 見風使舵的小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列陣第一百六十一章 道堅兄與李侍郎第六十五章看小說的姐弟第一百章 郡王與大寶第二百四十三章 愚不可及,於淑婉(4400)第一百八十二章 精神分裂的楊三胖第三百二十六章 王元朗的責怪金庸與你我